【登山醫學】登山與心臟病

  • 賴育民
  • 32,190次點閱

心臟不好可以爬山嗎?如何自我檢查及預防?

問:登山時發生心臟病怎麼辦?要怎麼預防?心臟不好的人是不是不適合爬山?
答:相較於其他運動,登山活動並不會比較容易引發心臟病。

(圖/123rf)
 

運動猝死原因

年輕而沒有明顯心臟病史的人在運動(登山也是一種運動)中猝死是一種罕見的狀況,文獻估計其年發生率約在三十萬分之一到百萬分之一,常見的原因是肥厚性心肌病變、Commotio cordis、先天性冠狀動脈結構異常等,這些疾病在發病致死前可能不會有明顯的症狀。

如果是成年人,最常見的原因是冠心病所引起的心肌梗塞(以及續發的心律不整或心臟衰竭),另一個可能的原因則是嚴重的腦中風。腦血管疾病與心血管疾病,當然有可能在登山活動中發生,只是它們卻常被忽略。但相較於其他運動,登山是否較容易發生心臟病?答案是不會的。除了有研究顯示高海拔的缺氧環境可能會誘發或加重原有冠心病的患者產生心絞痛;對於心臟而言,登山是一種很普通的運動,一般運動的安全規則(以下說明)也適用於登山活動。

筆者曾多次強調;『同樣嚴重的心肌梗塞,發生於都市中可能因及時送醫而獲救,在山野中卻可能因為送醫不及而致死。』

 

如何預防在山野中發生心肌梗塞或其他心肺急症?

要預防在山中猝不及防的傷痛,必須要從平日做起:是不是高危群?表一是自我檢查表(checklist),第一次(或前一次)做「重度」登山活動的山友,如發現有一項或以上答案為「是」,應先找醫師評估。

表二是筆者整理的冠心病危險因子。不良習慣如吸菸,對於吸菸會導致血管硬化及病變常受到忽視;個性暴躁易怒的人也該修身養性一下,因為對心臟不好!如果有慢性病要用藥物及非藥物的治療嚴格加以控制;慢性病有時沒有明顯的症狀(這才是它們最可怕的地方),卻都會導致血管硬化以至冠心病及中風,有如沈默的殺手。

至於無法改變的危險因子,比如說:很強的家族傾向(比較少見),可請醫師做較深入的檢查,如運動心電圖,心肌灌注掃描等功能性檢查,排除冠心病的可能性後再爬山。

 

表一 自我檢查表

如果有以下的情形,必須先向醫師諮詢,進行必要檢查;第一次(或前一次)做「重度」登山活動的山友,如發現有一項或以上答案為「是」,應先找醫師評估再從事運動:

是否有下列情形 是/否
1.曾在運動中昏厥或覺得快要暈倒?  
2.曾在運動後昏厥或覺得快要暈倒?  
3.曾在運動中胸痛或胸悶?  
4.曾在運動中覺得心律不整(心臟亂跳)?  
5.曾被診斷出高血壓、高膽固醇、或是被醫師告知有心雜音?  
6.家族中是否有人不明原因猝死或在五十歲前死於心臟病?  
7.吸菸或使用任何危禁藥品?  
8.家族中有人罹患馬凡氏症候群(Marfan’s syndrome)、
肥厚性心肌病變或Q-T間隔長症候群?
 
9.輕度運動便感到氣促或疲倦?  
10.曾被醫師診斷為氣喘病?  
11.曾在運動後出現咳嗽、哮鳴或呼吸困難?  
12.有氣喘病的家族史?  
13.曾使用吸入或口服氣喘藥物?  
註:這個表格同時也適用於篩選參加其他競賽性運動的參賽者。

 

表二 冠心病的危險因子

不可矯正的 可矯正的
年齡:年紀越大危險性越高
性別:65歲前男性大於女性
個人有冠心病史
家人有冠心病史
低出生體重
吸菸
高血脂症
高血壓
糖尿病
飲食:動物性脂肪、反式脂肪酸
運動:缺乏有氧運動
左心室功能異常及心臟衰竭
競爭及敵意的人格(A型人格)
 

 

如果在山中發生疑似急性心臟病要怎麼辦?

在山中發生相關急症時,會有各種不同症狀及嚴重程度。比如說:胸悶、胸痛、喘、心悸、昏厥、神經機能障礙等。如果患者意識清楚,應躺臥休息,觀察並且對外求援。如果患者失去意識,就要立即檢查生命徵象(ABC)(註1),開始心肺復甦術(CPR)(註2),並呼叫求救,一直到外來的救援到達。

在山野中外傷引起的心肺停止大多是因為低血容性休克,這種情形CPR效果很差。但如果是本文提及的內科疾病引起心肺停止,這是CPR最有效的一種狀況:只要及時開始,動作正確而且持續,就可以維持腦部及肝腎等重要器官的血流。即使CPR一個小時,仍有機會將病人救活。

 

備註:

  1. 口訣是「叫叫ABC」:(1)叫病人,看是否有意識。(2)呼叫他人協助。(3)A:Airway(呼吸道,是否暢通)。(4)B:Breath(呼吸,檢查有無呼吸)。(5)C:Circulation(循環,檢查脈博)
  2. 心肺復甦術步驟:(1)首先檢查傷患有無意識。(2)盡速求救後,暢通呼吸道。(3)檢查呼吸5-10秒,勿超過10秒。(4)若無正常呼吸,即進行人工呼吸。(5)進行胸外按摩,用力快速壓30下,2次人工呼吸。(6)重複第5個步驟。
  3. 由於篇幅的限制,一些專有名詞、急救程序及病名如果山友有興趣,請在網路上查詢進一步的資訊或參加相關訓練課程。

*本文刊登於台灣山岳第79期

 

相關文章

 

看完後我覺得...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