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錄「與虎頭蜂共舞:安奎的虎頭蜂研究手札」
4.1 蜂螫的痛
沒有被蜂螫過,就無法深切了解被蜂螫的痛。不只是疼痛,還得擔心可能引起過敏反應,或導致休克。記得1967年在國立中興大學三年級時,選修昆蟲學系貢穀紳教授所開授的「養蜂學」。同學們上實習課時都戰戰兢兢,就怕被蜂螫。當時的助教李幼成先生規定,上課必須穿長袖長褲,還要帶帽子加上防護面網。因為,上實習課必須打開蜂箱檢查蜂群,免不了被蜂螫。回憶當年初次被蜂螫那種椎心之痛,難過得眼淚都流下來。大學教學用的蜂群是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蜂針療法使用的也是西方蜜蜂。當然,蜂螫的痛是來自西方蜜蜂的蜂毒。後來體驗比較,東方蜜蜂、大蜜蜂及虎頭蜂的蜂螫之痛都不相同。
養蜂學修完成績亮麗,但是雙手及手臂上,留下幾十個蜂螫的紅點。經過多年紅點才逐漸消失,還好沒有留下疤痕。選修了養蜂學,才知道自己具有研究養蜂的特殊體質,不怕蜂螫,所以後來才能進入養蜂學的研究領域。
4.1.1 蜜蜂螫人最痛的部位
蜜蜂螫人後,甚麼部位最痛?2014年4月份Yahoo奇摩新聞轉載美國「每日郵報」報導:美國康奈爾大學生史密斯(M.Smith)親自試驗,選擇身體25個部位,每天讓西方蜜蜂在不同部位螫刺5次。為了記錄痛感,把螫針留在皮膚1分鐘,歷經38天實驗。史密斯以10分為滿分標示痛感,發現鼻孔及上唇分別達9及8.7分,奪得疼痛排行榜冠軍。陰莖、睪丸分居第三、四,最不痛則是頭顱、腳趾中指尖和手臂。這項螫刺痛感試驗的前題,是史密斯可以忍受蜂螫的痛,而且身體沒有過敏反應。
4.1.2 蜜蜂螫人的往事
國立臺灣大學昆蟲研究所一位盧姓學生,研究蜂類不怕蜂螫。但是,即將畢業前幾週,在實習養蜂場檢查蜜蜂時被蜂螫,經過10~20分鐘後,手臂起紅腫發癢,並迅速蔓延至胸部,而且臉部脹紅。幸好立即送醫急救,保住一命,畢業後改行。另有一位王姓學長,在加拿大取得蜜蜂學博士學位。也是在畢業之前,被蜜蜂螫一針,立刻頸部腫脹,呼吸困難快要休克,送醫急救後才得活命,畢業後也遠離蜜蜂。
台大昆蟲學系有位教授對蜜蜂管理很有興趣,在實際操作的實習課時,常來觀摩,但是由於很怕蜜蜂,每次都與蜂群保持適當距離。記得某次,在實習養蜂場附近,看到地上有一隻半死蜜蜂,好奇地捏起觀察時,竟被蜂螫,真是太意外了。另一次,又被蜜蜂螫傷,次日臉腫半邊像個大麵包,一邊眼睛張不開,要用手指撐著,才能看見影像。
1987年郭木傳教授報告中提到,自家小女兒被一隻蜜蜂螫到手腕處,約半小時後全身紅腫、呼吸困難、並且兩眼含水微凸,送醫急救約5小時才恢復正常。歷年來,他的學生被虎頭蜂螫的幾百個案例中,只有4位學生有輕微過敏反應。甚至有位學生被螫一針,患部紅腫好幾天。但是也有位學生被螫30多針,並無大礙。郭教授對於前述的盧姓學生及王姓學長,都只被螫一針就產生嚴重過敏反應,頗為不解。郭教授認為,經常與蜂類接觸的人,被蜂螫愈多免疫力愈強,才是正常現象,所以「蜂螫次數愈多,過敏反應逐漸減少」這個觀點,尚待相關專家進一步研究證實。
4.1.3 再體驗蜂螫的痛
早年因為研究蜜蜂病蟲害,必須經常與蜜蜂為伍,對於被蜜蜂螫傷的痛,已經習以為常。蜂螫後皮膚上腫起一個小包,1~2小時就忘了蜂螫的疼痛。但是,在2000年被虎頭蜂螫傷後,感覺自己的身體,對於蜂毒的過敏反應,較年輕時嚴重。顯示了身體的健康狀況,大不如前。
2004年8月的一個下午,到苗栗縣拜訪「中華民國蜂針研究會」的魏顧問。突發奇想,自告奮勇當一次「白老鼠」,再體驗蜂螫後過敏反應。一方面趁機檢驗身體的健康狀況,另一方面想拍攝蜜蜂螫人後,螫針留在皮膚上的系列照片。大約下午三點左右,請魏顧問用「蜂針療法」,螫刺手部穴道,再請魏顧問的學生幫忙拍照。「蜂針療法」是用鑷子夾住活蜜蜂螫針基部,把螫針及毒囊一起從蜜蜂身體取下,放到皮膚上螫刺。第一針閃刺右手的合谷、列缺及曲池三穴,淺淺刺入停留2~3秒鐘,讓蜂毒進入皮膚內。第二針只螫刺左手的曲池穴,很清楚的看著螫針慢慢滑入皮膚,接著看到毒囊還一波一波收縮,把毒液全部灌入穴道內。
蜂螫後不到十分鐘,頭皮發癢約二十分鐘,左手肘下方內側長出一個橢圓形小包,約有一公分長,像被蚊子叮咬的腫脹。接著右腿小腿上方內側,長出相同的小包,很癢,頭頂的頭皮上也冒一個小包,魏顧問說這些都是標準的過敏現象。蜜蜂螫刺後約半小時,發現在手部的螫刺點上,還有液體分泌出,並有像水光的亮點。由於過敏反應較為明顯,魏顧問懷疑是否飢餓的緣故,但是當時感覺不餓。診所的另一位醫師問我,「最近有沒有參加喪禮?」,真是太神奇的問題,前一天早上正巧參加朋友母親的喪禮。接著又問「昨天穿的衣服有沒有更換」?是的,褲子沒有更換。魏顧問以「蜂針療法」的經驗解說,通常人體處於飢餓、虛弱狀態,或是參加過喪禮心情低落,容易引起身體過敏。心理影響生理,生理變化影響過敏反應的嚴重性,簡直太玄了,或許也是值得探討的另類問題。
魏顧問當時要送作者到大型醫院急救,但是據個人經驗,還沒有到掛急診的地步。決定從苗栗開車回家,到家已經晚上八點左右,三個過敏的小包都已消失,覺得蜂螫反應並不嚴重。不料到了晚上十點左右,真正的過敏反應才開始發作。手臂及手掌一直不停腫脹,並且腫脹部分的皮膚發熱。打電話給魏顧問求救,她說以毛巾放到冰櫃冷凍後,再放置傷處冰敷有效。但是,好像過了急救的黃金時段,不停的喝冰水,也沒用。到晚上十一點準備上床,還不停腫脹。已經太累,先睡覺再說,夜間起來喝了三次冰水。
次日早上起床,左手臂已經脹得像米其林輪胎,手指也腫得不能動,一動就會牽動其他部分。前一晚開始腫脹時,皮膚熱熱癢癢,但是不敢抓,很難受,深感「如何止癢」,是蜂螫後最需要克服的問題。雖然已經與蜜蜂共舞了三十餘年,但已經退休,最近幾年與蜜蜂接觸機會較少。沒想到這次只被蜜蜂螫兩針,就腫得好像比初次蜂螫還嚴重,為甚麼?真是很納悶。
魏顧問建議使用幾種藥膏塗抹患部,都無效,皮膚照癢不誤。身體上沒有其他問題,淋巴腺也沒腫脹。下午兩點左右,手臂上的腫脹逐漸消退,再過兩個鐘頭,腫脹明顯改善。晚上,手臂已差不多恢復正常,身體其他部位也無異狀。只是覺得口渴,一直不停得想喝水。蜂螫第三天起床後,仍有部分腫脹,但是已不發癢,也不影響任何活動,不需冰敷治療,只要少曬太陽、多喝水,不久就完全康復了。雖然感覺體質比年輕時差了些,但是仍然挺得住,尚稱滿意。但被蜜蜂螫了兩針,竟然沒有留下滿意的照片,是最大的遺憾。
4.1.4 老友體驗虎頭蜂螫的痛
4.1-1左頸部被虎頭蜂螫傷兩處及透明白色膠狀(金恆鑣攝)
4.1-2左手臂被虎頭蜂螫傷及上方被咬傷的痕跡(金恆鑣攝)
本書完成後,煩請老友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所長金恒鑣博士撰寫導讀,才得知金博士與虎頭蜂也有一段特殊淵源。2010年10月16日金博士到蘭嶼前往達悟部落文化基金會訪友,在乘坐摩托車欣賞大海藍天之際,突然被虎頭蜂螫了一針。左頸衣領附近起了一陣劇痛,像有尖刀刺入,還帶著熾熱的刺痛。揮手拍打後,過一會兒左臂又是一陣刺痛,真正體驗了虎頭蜂螫的痛。
雖然進入黃腰虎頭蜂的活動範圍,但要碰到虎頭蜂並不容易,尤其像這樣突如其來被「蜂針相對」,真是比中「大樂透」還難。虎頭蜂螫第一針,正要飛離時,被快速打回,又螫第二針。從照片看到,第一針傷口腫脹較大。上方1公分處留下的半透明膠狀物,是虎頭蜂被打後,擠出胃中的食物。下方螫的第二針,腫脹較小,位置也略低(圖4.1-1)。虎頭蜂被打後,又摔回衣袖中,等昏厥甦醒,連螫帶咬留下兩個紅點,下方腫脹的紅點是蜂螫傷口,上方的小小紅點是咬傷痕跡。(圖4.1-2)
在野外,通常虎頭蜂螫一針後,會立即飛離以求自保。像這個案例,一隻虎頭蜂螫人三針,還真是很特殊。螫人兇手虎頭蜂,在連螫三針才被就地正法,也算值得了。虎頭蜂在螫人後,放出的毒液量會依次遞減,所以手臂上的疼痛比脖子的傷口輕微。很佩服金博士即使被虎頭蜂螫,仍不失學者本色,拍照存證,留下非常珍貴的紀錄。
4.1.5 蜂螫與人們的體質
一般人都認為,養蜂人常被蜂螫傷,久而久之就能免疫。1986年J.O.Schmidt報告,養蜂人對於蜂毒過敏是很特殊的一群,研究369個養蜂人的家庭,8.9%會引起全身反應,大多數人只引起少許反應。另外一組研究,250人中有42%引起過敏反應。養蜂人每年被螫的總次數,與過敏反應成負相關。每年被螫的次數大於200次,就沒有過敏反應;少於25次,則有45%過敏反應;養蜂人如果具過敏體質,對於蜂毒的過敏反應也較高。
遭到蜂螫後,每個人的反應不一,大多數只是局部反應,少數會呈現全身性過敏反應。對過敏嚴重的人,被蜜蜂螫一針就可能致命。1995年M.L.Winston記述,有人被蜜蜂螫了2,243針,仍然還活命呢!實際上,根據虎頭蜂螫人致死的個案統計,大多數不是當場或當天致死。通常被螫數目較多的人,送醫後可能第2~4天死亡,危險期長達14天,要特別注意。
有二十多年蜂療經驗的魏顧問,對於蜂螫與人們體質的關係,有特殊經驗及獨到心得。認為蜜蜂螫刺後,人體對蜂毒的過敏反應,與每個人以往的病歷及被蜂螫時身體的健康狀況有關。如果消化系統曾經有病變者,蜂螫後容易上吐下瀉,全身無力。如果肝臟代謝機能有障礙者,蜂螫後容易發生全身發癢,嚴重時會全身產生蕁麻疹。如果循環系統曾經有病變者,蜂螫後可能容易發生冒冷汗、心跳加速、或休克等現象。如果呼吸系統曾經有病變者,蜂螫後容易發生打噴嚏、流鼻水或氣喘,是屬於蜂螫過敏最危險的一群,要特別提高警覺。
由於蜂螫後,人體是靠肝臟解毒。如果被螫當時的身體特別疲倦,蜂螫後的過敏反應就會較為強烈。此外,身體接受到蜂毒量的多寡,也影響蜂螫後的過敏反應。根據中華民國蜂針研究會的建議,如果一、兩隻蜜蜂螫傷,使用毒蛋白解除器(Body Lance;Body Guard),可快速消除蜜蜂螫傷後的過敏反應,值得參考。
書籍相關資料
書名:與虎頭蜂共舞:安奎的虎頭蜂研究手札
作者:安奎
出版社:獨立作家
出版日期:2015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