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無痕山林(LNT)台灣推動經驗之分享 (4)

  • 鄭廷斌
  • 11,485次點閱

*編按:LNT(Leave No Trace) 為美國在80年代興起的戶外環境行為準則,台灣翻譯為『無痕山林』。LNT的七大原則如下:
1. 事前充分的計畫與準備 (Plan Ahead and Prepare)
2. 在能夠永續的地點旅行和露營 (Travel and Camp on Durable Surfaces)
3. 妥善的處理垃圾 (Dispose of Waste Properly)
4. 勿取走任何資源與物件 (Leave What You Find)
5. 將營火對環境的影響減到最低 (Minimize Campfire Impacts)
6. 尊重與保育野地的生命 (Respect Wildlife)
7. 尊重其他旅行者的權益 (Be Considerate of Other Visitors)


無痕山林(LNT)台灣推動經驗之分享 (1) 
無痕山林(LNT)台灣推動經驗之分享 (2)
無痕山林(LNT)台灣推動經驗之分享 (3)

參、Leave No Trace 的精神與推動經驗

一、「可腐化」垃圾與廚餘丟棄問題

所有的垃圾清運及過度包裝的東西,在製造、運送及清理的過程中就會消耗地球更多的資源、耗掉大量的能源,排放許多的溫室氣體,製造更多的廢棄物,因此事前充分的計畫與準備以減少垃圾,對所有的生命與非生命就有一種倫理性的意涵在裡頭。在推動 Leave No Trace 時最常遇到的質疑就是可腐化的垃圾與廚餘丟棄問題,我們經常回答的理由為:

1.外來的垃圾就如外來種一樣有可能會改變當地的生態、養分與能量循環,並為當地帶來外來的病菌甚至農藥等問題。

2.一地也有承載量的問題,現在大部分的步道及森林遊憩區都已經有遊客量及垃圾太多的問題,土地幾乎已經無法再承受額外的可腐化垃圾了。

3.況且背上去比較重都已經可以背了,為何已經吃掉許多東西重量減輕很多卻不能將垃圾及廚餘背出來。

4.若有太多的廚餘或垃圾也應該檢討糧食開的份量是否有問題,事前計算好糧食的份量,將可避免留下廚餘,

5.是否行前準備不夠好,沒有將多餘或不必要的瓶罐及包裝等垃圾留下來,盡量不要購買過度(多層)包裝及小袋包裝的食品,重複使用舊的塑膠袋。

不要製造廚餘是最好的方法,若真的吃不完大家平均分配每人幾口吃完,或想法找大胃王幫忙,剩下的菜或菜湯倒到湯裡一起煮湯,剩菜剩飯或剩湯第二天一起混和煮鹹稀飯,汁液及個人用過的水,均要在離開水源處一定距離有植被及沙土上做過濾作用。

(圖/ 123rf)

儘管跟傳統獵人上山的機會不多,但是如果真的有機會跟獵人到少人去的山裡,如同傳統的狩獵一樣,除了一些東西外,大部分的吃住也都是就地取材,再加上遵循夠用就好的原則,是否取材自當地的可腐化垃圾或廚餘也完全不能丟棄呢,或許 Leave No Trace 的分散人為干擾原則可提供給我們一個思考的方向,沒有絕對的對錯或絕對的方法,單看你如何運用智慧與經驗做出最適合的判斷。此外,現在許多山區的獵寮或工寮也是一大污染源,獵人、工人或墾植者隨意丟棄不可腐化的塑膠姑且不論,甚至隨意丟棄毒性強的電池等污染物,這也是為什麼需要跟原住民彼此了解溝通,回到原住民與 Leave No Trace 共通的土地倫理來探討的原因,獵人 Ashong 在彼此的學習與影響之下,更是會將所有的垃圾帶下山,甚至教育其他參加的平地及原住民夥伴。

二、登山行進與走捷徑

眾多的登山客穿著厚重的登山鞋,來回的走動對地上的生物就是一種最大的傷害,特別在陡坡、土質鬆軟或岩層脆弱之處,生命存在的本身就已經不太容易了,只要幾個人排列走過草地或者晚上紮營,就可看出土地與植物受到一定程度的壓迫與傷害,如果我們能夠以尊重及同理心來思考,如何做會對其他生物影響最小,是否有其他的選擇或替代方案。事實上,對土地或其他生物不利的事情,對人類也一定會不好,陡坡抄近路導致植被死亡所造成的排水路及土壤流失,積少成多後造成溪流或水庫的淤積,颱風豪雨過後洪峰的形成勢必會對山下造成影響。根據研究顯示,檳榔等淺根性植物,特別是地上若無草及其他的灌木覆蓋的山坡地,即使在當地不會造成崩塌,但是因為無法減緩水流速度、吸收較多水份及保護土壤,水愈積愈多後往往會在下游及山下誘發崩塌或形成洪峰,這將是個「蝴蝶效應」的結果,我們的一次行程可能就會誘發一連串的連鎖效應,這也是如鄭先佑老師說的,災難的造成往往是「自作他受」,樓上造成的結果卻是由樓下來承擔。

(圖/ 123rf)

陡坡抄近路,特別若是背重裝或速度快的話,關節及腳踝等筋骨部份也勢必要承受較大的壓力,有時傷害便在無形中累積與造成,曾經看過一些攀爬百岳的健將,如今有些人膝蓋已經廢掉或甚至不能運動了,許多的人並不一定會太在意生態,但是卻很在乎身體健康,在經過溝通與解釋後,特別是用影響身體健康來說明,許多的登山客也都能理解這個道理並加以遵守,勸導不要用免洗碗筷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講環保與製造垃圾效果不大,但是一有研究證明免洗碗筷對健康有影響,自備碗筷的人數因此大增。

在會積水及泥濘的步道上,大家自然都會繞道或走步道旁邊有植被的地方,當然也因此造成步道愈來愈寬、侵蝕愈來愈多,即使大家有穿登山鞋,要求大家直接走過積水或泥濘地也不太合理,許多地方現在修建了木棧道等措施,植物可生長大家也可避免鞋子濕掉或髒掉,因此管理單位如果也能夠了解 Leave NoTrace 的精神並朝此方向作整建及修護的話,對整個生態環境將有莫大的助益。

三、餵食動物

動物吃垃圾廚餘及餵食動物事件很糟糕的事,他們失去了在大自然中謀生的能力,並因此破壞他們的一些習性,而好吃的人類食物及垃圾除了方便取得外,經常不是太甜、太鹹就是太油膩,人類吃了對身體都不健康更何況野生動物,餵食野生動物更會造成似強盜小偷的動物,相信許多人都有被黃鼠狼及老鼠偷食的經驗,因為知道人類有好吃的食物及遺留可口的垃圾,他們就一定會再來,國內受到猴子攻擊及搶食物的新聞時有耳聞,筆者在馬來西亞的巴哥(Bako)國家公園就受到許多的猴子搶食,甚至侵入住屋內翻取東西,因為人類的輕忽及作為,將自己及野生動物導入危險的境界,這是相當不合理且不道德的,而且也將帶給遊客不可預知的風險,我發現很多人只是不知道這些道理,了解這些問題後他們相當同意不要餵食,我們的教育真的還要多推廣才是,太多人真的不了解問題的嚴重性。


※ 本文已取得作者同意摘錄自《Leave No Trace 台灣推動經驗之 分享~從土地倫理談起》,此文章為鄭廷斌老師於2006年國家步道環境優化研討會所發表之文章。文章主要探討在台灣推動無痕山林的經驗與原住民的土地倫理。

系列文章: 無痕山林(LNT)台灣推動經驗之分享 (1)
                無痕山林(LNT)台灣推動經驗之分享 (2)
                無痕山林(LNT)台灣推動經驗之分享 (3)


看完後我覺得...

相關文章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