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醫學】嚴重高山症的救命之鑰是您或您夥伴的雙腳

  • 王士豪
  • 22,426次點閱

十月十八日的這一則新聞,《女山友疑高山症 連夜上合歡北峰救援》,引起許多登山民眾的關注。事實上,自海拔3,300公尺的小溪營地下撤至海拔2,995公尺的北合歡山登山口的過程中,這位山友的生理指標,心跳數介於每分鐘84下至113下,血氧飽和度數值介於81%至100%。在高海拔環境裡,這位山友的兩項生理指標數值,其實都還算是在可以接受的生理範圍。然而,這位山友卻出現危險的症狀,包含持續嘔吐、抽搐、意識不清。在高於海拔2,500公尺的地區發生這些症狀,必須優先考慮是可能會快速致命的高海拔腦水腫。

這個隊伍決定立即下撤以及對外求救,是絕對正確的決定,也是這位病患得以保全生命的關鍵決策!以這個病患為例,如果在下到低海拔地區,例如埔里之後,症狀完全消失,那麼,我們就幾乎就可以為這位病患做出高海拔腦水腫的診斷。倘若,這位病患,在下到低海拔地區之後,症狀仍然持續,則要考慮其他診斷,需要立即就醫,做進一步的鑑別診斷。

案例裡,我們可以學到:

(1)高山症不可以只靠血氧飽和度及每分鐘心跳數來診斷。高海拔環境下,即使病患以上兩項生理指標是在可接受的生理範圍,也有可能發生嚴重症狀,甚至是致命的疾病。血氧飽和度,只能用於連續監測,觀察趨勢,做為病患病情變好或惡化的佐證,但是,無法用做高山症的診斷與預測。

(2)在海拔2,500公尺以上地區出現的高山症種類非單一,包含急性高山病(一定要有頭痛,加上頭暈、噁心嘔吐沒胃口、疲憊虛弱、睡眠困難)、高海拔腦水腫(合併出現走路不穩、意識改變或神智狀態改變,人、事、時、地、物混淆)、高海拔肺水腫(體力活力急速下降、極度疲憊、胸悶或胸漲、乾咳或咳血,嘴唇、鼻子無血色、肺部有雜音或氣喘哮鳴聲、心跳過快、呼吸過快),請務必要依據上述症狀來判斷以及決定是否下撤。
(3)在山上無法搞定的症狀,或是症狀持續、沒有緩解。下山,準沒錯,因為,一來可以下降高度解決高山病,二來可以下撤接近醫院!

高山旅遊要保平安,行前準備包含緩慢上升高度,在高地活動、在低地過夜,以及行有餘力或您的行程有難以避免的快速上升高度時,成人可以預先準備及使用藥物來預防及治療。然而,如果您真的發病了,且懷疑是會快速奪走您的性命的高海拔腦水腫或高海拔肺水腫,那麼能夠在高山地區救您一命的,絕對不是靠觀察血氧或心跳,更不是您在出發之前於各大醫院旅遊門診事先準備的那些藥物。

嚴重高山症最重要的救命之鑰,是熟記高海拔疾病的症狀,在發病時可以快速辨識或是料敵從寬,寧願都假定為高山症,並果決地做出下撤的決定!然而,在高山上,不管您是發生嚴重高山症或其他危及生命的疾病,能夠救您一命的關鍵治療工具,是您或您伙伴的雙腳;能夠救您一命的關鍵治療方式,是向後轉,是立即下撤!

有些山友,會有以下錯誤的迷思:「發生嚴重高山症,只要服用威而鋼、丹木斯或類固醇(救命針),就可以不用下山,甚至繼續行程。」事實上,在發生高海拔腦水腫或高海拔肺水腫時,藥物的角色是用來當作下撤時的輔助療法,藥物本身不能夠替代下撤,如果只靠藥物,不但無法救命,反而可能會送命!威而鋼,更是只有預防高海拔肺水腫之功能,而無法治療高海拔肺水腫,也無法治療或預防急性高山症或高海拔腦水腫,請大家不要過度神話威而鋼的效用。台灣過去不乏發生嚴重高山症的山友,即因為上述錯誤的迷思,而在山中罹難。

原文出處

延伸閱讀:合歡北峰當事人的真實告白

更多文章

看完後我覺得...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