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淡蘭古道暖冬舊道:人際善意集結,延續百年古道

本文摘自:手作步道:體驗人與自然的雙向療

📍作者:徐銘謙(千里步道協會副執行長)

2007年6月,千里步道運動發起第二年,也是我從阿帕拉契山徑返台第二年,接到基隆社區大學的訊息,因為地方人士擔心基隆市政府整建古道可能會造成破壞,由基隆社大、雞籠文史協進會及大菁休閒農場聯合發起以「慶祝淡蘭古道暖暖支線200歲生日」為名舉辦健走活動,希望結合千里步道智庫沙龍舉辦公共討論,也邀請到選區立法委員王拓同行,藉此提供政府整建方向的建議。

be293a38c1967d67ce963016c97ab366.jpg(圖/千里步道協會)

那時我才知道原來淡蘭古道不只金字碑與草嶺古道,也是我第一次走上暖暖支線(又稱暖東舊道),更是第一次聽到參與過古道修建的耆老精采描述工法及文化的關聯。

兩百歲阿祖級古道牽起手作緣分

一大群人熱熱鬧鬧走古道,全長約1公里,落差卻達260公尺。雖然踩過原始溪流驚呼連連,用繩索爬上頭前因陡峭而氣喘如牛,但大家還是喜歡古道原始的味道。

我利用人群壅塞等待的時間,一邊聆聽王國緯老師沿途如數家珍的導覽解說,一邊注意到腳底下的塊石階梯,雖有局部崩落,但仍明顯看得出有人為砌造的痕跡,而且隱然存在著某種不規則的韻律感,行來步伐還算順暢。記下這個特性,準備運用在下午分享手作步道時的素材。

667daaf9f6db180396265f2d50a21b16.jpg(圖/千里步道協會)

在海洋大學安嘉芳教授介紹淡蘭古道歷史與文化景觀保存訴求之後,我則分享了美國國家步道阿帕拉契山徑步道志工的作法,包括就地取材、與周遭自然景觀融入、減少對環境的干擾等原則;以及介紹當年林務局才剛開始嘗試的步道工作假期模式,把步道修建的過程變一種讓志工付費參加的公益生態旅遊,可以避免步道施工可能造成古蹟與生態的破壞,而且讓志工學習古法參與修建的過程,本身就是推動深度環境體驗、附加價值高、增加在地連結與社區經濟的文化觀光。

「而且有200年歷史的古道整建,更應該復舊如舊,才不會失去古道的氛圍。」我接著向聽眾們提問:「有人注意到這條古道上的石階工法嗎?階高階深雖然並不一致,但是腳不要提很高,走起來很順,這是先民的智慧,我們應該先研究古法再來談如何整修!」

「我知道這個工法,而且以前年輕的時候我們附近的居民都有做過。」大菁農場的主人王國緯老師舉手說道,他的農場就在古道入口不遠處,很希望政府把步道整建好走,讓更多人來認識這裡的歷史人文之美。

適合挑扁擔行走的人因工法智慧

原來暖暖支線連結渡口,一路爬翻越嶺頭鞍部,下十分去往平溪、雙溪,雙邊往來的貨物運輸靠的是扁擔肩挑,扁擔挑重物會上下晃動,向上爬梯級最好運用扁擔彈起時邁出一步。

f9d96ad42d1471b4c37cd651ca526bfe.jpg(圖/千里步道協會)

古道石階皆現地溪流石材取來,為使挑夫省力,砌造梯級高度就是配合扁擔反彈的高度,階梯與步伐的搭配正好是符合挑擔晃動的頻率,古道的寬度也配合扁擔約維持一米寬度。

「扁擔反彈的高度大約是8台寸,10台寸約30公分;我們挑大菁兩邊加起來有180台斤重,用這種方式就很省力,一公里多的爬崎都不用休息。」王老師說。

「那為什麼你們附近居民會來做?」我好奇地追問。

「我們就住在附近,也都會用到路啊!而且日治時期保正都會分配我們『做公工』,這個傳統到光復以後還持續好長一段時間,所以我們都會做,只是現在年紀大了,沒有力氣再做了!」

「如果辦工作假期,你來指導,讓志工來做呢?這條古道最大的特色就是你剛剛說的扁擔工法,如果用現代工法整修,特色就没有了,靠解說牌也無法想象。如果維持古法,古道的故事才會完整,而且政府可以把工程款拿來舉辦『挑大菁文化節』,就像日本辦祭典一樣,讓民眾從挑扁擔到做藍染完整體驗,反而會創造更大的觀光效益呢!」

「如果能這樣當然很好啊!可是誰會花錢當志工,還做苦工呢?」我的分享就終結在王老師的這個疑問上。接下去基隆市政府委託的設計單位說明了整件將會用「生態工法」原則,盡量減少對當地環境的破壞,至於大家提的建議會盡可能做到,原本預計要做的鋼構橋也因為大家的反對而決定取消。

彼時我並不知道日後千里步道還會持續與這條古道產生關聯,而當時站在有點緊張、甚至對立的「另一邊」的陌生人,會在日後相遇而成為理念相同的朋友。

工作假期,雨中觀察步道現地

2009年11月底,曾經承辦林務局步道工作假期的林秀茹,參與協助基隆市文化局以工作假期的型態進行研習,邀請千里步道協助手作步道,以及文化路徑資源串連的討論帶領,於是我們又有機會去到暖暖支與大菁農場。

9597ced70a16941a087872f56be338ea.jpg(圖/千里步道協會)

這次當我一見到王老師,我就衝口說出:「你看到了吧!真的有這麼多志工願意花錢來修步道!我沒騙你吧!」王老師笑笑地點點頭,沒說什麼。

本想藉著這次機會,讓王老師見證一群沒有經驗的志工們,經過專業引導與有效分工,能夠做出品質比工程更好的步道,可惜兩天的活動,下了一天半的傾盆大雨,原本因雨延期了兩週,出發前一天還好天氣,當天還是遇上雨,讓我想起兩年前那個下午一樣大的雨,暖暖果然不愧是全台灣降雨量名列前茅之地。

雨沒有澆熄志工的熱情,我們上一天的手作步道室內課,詳細介紹國內外工法與工作假期的案例,王老師也認真地全程參與。隔天的藍染DIY體驗成了志工們的最愛,趁雨勢間歇之際,志工們興致勃勃地穿著雨衣去走了一趟古道,雨天是觀察與討論步道工法的好時機,在如此潮濕的環境中,維持原有的土石自然鋪面相較於設施鋪面可以減少滑倒的風險,但自然泥徑容易積水泥濘,因此步道上的水如何因勢利導是重要的課題。

王老師介紹搭配挑扁擔的石階工法則引起志工們的熱烈讀嘆。

工程步道也能維繫古道復舊樣貌

2015年4月,我們收到基隆市政府的公文,邀請我們擔任暖暖古道規劃設計案的審查委員,王老師也是委員之一。

從體制外抗議到被邀請至體制內參與,我們看到市府的進步,沒想到這個邀約其實是承接步道規劃設計案的工程公司主動提議的,而且規劃設計者平中杰與2007年那次工程是同一人,兩次千里步道與暖暖支線結缘的活動他都在場。

72460db3f843a47d1881d585012dc605.jpg(圖/千里步道協會)

他告訴我們:「自從2007年那次知道古道的手作工法之後,我就一直想有一天要回來把暖暖古道做好,至少不要在我們這一代的手上做錯,而讓古道永遠消失。」

經歷多次的審查修訂,盡可能將手作步道的作法、古道不規則的階高級深轉換成工程設計圖;工程經費的編列則盡可能現地取材,減少外來材料購買,轉而提高勞工的薪資與其手工技術及工作尊嚴相符。

工程圖說除了強調古道工程修建需詳細瞭解施工環境與工法,甚至首創在特別施工說明中,明列「本工程以手作步道精神修繕,設計圖為標準大樣,承商施工時仍應依現地條件施作」。

施工期間平中杰常常到現地跟工班一起討論與砌石,「我很幸運,遇到一群很厲害的原住民工班,他們本就很會做」他謙虛地說。但是現地塊石與倒木的取材卻遇到困難,因為受限於河川管理辦法與森林法等,只能盡量用原路面或邊坡崩落的塊石,因此在材料不足與期程限制的情況下,部分路段還是不得已用了外運的圓木施作階梯。

最困難的是工程查核及驗收,因為原先設計圖盡可能採原則性的編定,以保持依現地隨地形變化調整施作的彈性,工程實際完工後,他再據此重新修改設計圖,業主也不怕麻煩的與驗收人員解釋本工程的特性,才能順利完成工程查核與驗收。

建立制度的是人,突破僵化的也是人

「我計算過各種常用踏階材料新設與維護成本的單價分析,把材料與人工所有經費計入,還是現地採集的塊石步道最省錢,鋪面也是,原有土石泥徑維護起來最便宜耐用。」在2016年4月一場為新北市觀光旅遊局同仁舉的教育訓練研習上,平中杰秀出繁複的計算表格證明就地取材、手作維步道的種種優點。

e03ec70317d079fd5f51939ffc5e160a.jpg過溪踏石。(圖/千里步道協會)

當天新北市政府負責步道業務的公務員們認真聆聽導覽解說,無論是生態、文史、工法、設計圖面、施工現乃至工程辦理細節,他們討論的主軸圍繞著如何突破工程僵化的困境,如何運用現有採購法規遴選到有理念的廠商,如何能把工程步道做出符合手作步道與古道復舊的樣貌。

十年來,我接觸到許多勇於任事想把事情做好的公務員,包括林務局、國家公園、地方政府步道業務的承辦,一步一步讓步道志工與工作假期納入制度、向社區推廣;為就地取材找到合法與簡化的行政程序,例如林木疏伐與就近運用,以及土石採取許可排除「實施整地與工程就地取材者」,以實現步道現地材料平衡不外購的大原則;建立步道師種子師資培訓與認證等制度,希望讓手作步道常態化、專業化。

近年來,也透過有理念與實作經驗的規劃設計者和工程顧問公司,不畏繁瑣地比別人多
花時間、心力、多畫更多設計圖、跟審查委員與業主反覆溝通,讓手作步道透過工程展現出來,回過頭去影響工程制度與結構。

一個一個的善念因緣聚合,一點一滴的努力匯集突破,前方雖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正是身邊這些微光照亮方向,知道我們正走在改變的路上,且不孤獨。


書籍資料

c66fe5541817b3951745dba26e13ce39.jpg


書名:手作步道:體驗人與自然的雙向療癒

作者:台灣千里步道協會

出版社:果力文化

出版日期:2021年12月06日

0f912d15ca47817f31189add555908a0.png

看完後我覺得...

相關文章

留言

預設頭像


  • 地瓜的頭像 地瓜

    這週四1/13晚上在台北的登山補給站有一場分享會喔!歡迎讀者們一起來參與

    https://fb.me/e/1VhqXF4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