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2017D2:0430巒安堂

0429-0501 治茆山 – 巒安堂 – 西巒大山


D 2/2 : 巒安堂

Day2:2017年4月30日 Part 1
0400起床→0430早餐→0515停機坪旁營地出發(輕裝健行)→0803-0810治茆山南峰H2863M無基點(猴板凳)→0945-1021治茆山H2909M一等三角點(名列台灣百名山)→1141治茆山南峰H2863M→1303返抵停機坪營地(午餐、整裝拔營)

治茆輕裝來回 : 8 小時, 比上次快 1 小時
別人多年前的紀錄 是 6 小時來回
猜想主因是獵寮起至治茆南峰前後, 倒木滿坑滿谷, 除了影響行走的速度
路徑也較不清楚所致,

Day 2 : Part 2
1405停機坪營地出發(重裝)→1432道旁廢棄機車→1459廢棄木造工寮→1543崩坍地涵洞水源→1625台電濁水溪BM3基石→1718牡丹園→1723人倫林道37.6k人倫工作站→1728登山注意事項鐵牌→1730台電濁水溪BM1基石(近車庫)→1732巒安堂(C2)。

離開停機坪之後的行程, 對我來說 是嶄新的旅行
228 假期, 治茆 9 小時之後, 整裝續往巒安堂, 因為背包套在治茆回程時被風吹走
二人調整背包, 感覺背都歪了, 腰挺不起來, 超過負荷, 不爽走, 可以吧, 放棄巒安堂,
只能說, 一切皆有定數,  緣分注定,
一個月後, 三訪雙龍, 終於一償宿願, 探訪巒安堂

由停機坪旁布條的路線標示,先一段陡上坡切至林道,
穿過林道再續陡上切至林道後,取右沿著林道上行(緩上坡),

此時已經接續人倫林道,直行至37.6k處即是以往的人倫工作站。
沿途林道寬闊易行,只有少數地點因坍方須稍微高遶

時有盜伐的檜木根及木塊堆置林道旁,經過時檜木香氣撲鼻而來,
雖然對盜伐的行為極為不齒,但是那檜木香氣聞起來卻是很舒服,
想來真是矛盾!!

1543經過較大片崩坍地,此處水源量大充足,利用大涵管將流水排至左側溪谷,
這裡離人倫工作站只剩下約一個多小時路程

可以選擇不登治茆山, 單從雙龍林道 造訪巒安堂 下西巒大山,
沿途景致優美, 古道尋幽, 人文, 歷史,  生態、景觀兼具,
絕對是一條很棒的路線

林道坡度很平緩, 景色十分原始

本來以為會有一段 200 高繞, 其實, 只是一小段的林道崩塌端

我從林間走過, 跨過碎石鋪成的山徑, 彷彿穿越時光的間隙

順著山勢蜿蜒,  崩坍水源處 林道轉了一個大彎
左側崩壁 斜斜往山下一洩千里

崩塌水源
還以為會很破碎的地形, 其實路況很 ok 的

有些山友在此取水供晚餐、隔日早餐、及行動水使用。
因為人倫工作站旁約1公里處有水源,所以我們未停下取水而續行

看得見林道上遺有2個塑膠排水管

風輕輕的, 錯肩而過, 午後的蟲鳴微音
我, 身在其中, 而你呢 ?

沿途經過幾處坍方碎石路面, 想來是多年風災遺留的痕跡

小心走過岩層破碎的林道, 一回頭, wow,
右方谷澗成一美麗的瀑流  順山勢而下, 只見數條細流隨蜿蜒地勢緩緩而下

偶而一陣山嵐擦身而過,  遠山沉醉在霧裡

崩塌的山谷, 形成林道的髮夾彎, 順勢先小下山谷再爬升, 回到林道

有緣親自走過, 終能領略台灣林道之美

1626經過人倫林道左側的 76.2月立的「台電濁水溪BM3」基石,

現在回味起來, 這段林道 真的很值得山友探訪
雖說, 西巒大山 一般安排一日輕裝單攻, 但如果安排三天走雙龍林道.

深入台灣心臟地帶, 讓自己置身原始森林之中, 滿眼綠意, 景色無線
倘若能與 長尾帝鴙, 或是 山羌 來一場美麗的巧遇
那將會是很難忘的山旅回憶

林道真的很好走, 沒有想像中那麼累

此時從早上登治茆雙塔後迄今已經過了9個小時,是覺得有些累了,
1648就在林道上小憩,吃些食物補充體力後再續行

很喜歡這張照片,
一抹藍色的身影, 穿過茂密的叢林, 一株一株整齊的大樹
像閱兵一樣, 排列有序列隊歡迎我們的到來

林道旁 很特別的岩塊, 像一隻展開雙臂的鳥

就只是高繞一小坡, 望見前方伙伴小小的身影

森林很寧靜, 悄無聲息

舊時林班鐵牌遺跡  鐵鏽斑駁, 上面寫甚麼字都看不清楚了

難得一見的二葉松開花
好似第一次看到二葉松開花, 倒是經常在松樹下看到乾毬果或是松針鋪地
二葉松會開花嗎 ? 是結果 還是 開花 ?

牡丹園 就在前方不遠處

陽光透過樹梢, 傾灑而下
林道轉一個彎, 突然感覺天整個亮了起來

是有些累了, 一早 4 點起登, 也走了很久

照 GPS , 前方將會經過一段高繞崩塌
於是 先下背包, 休息片刻,

一束束陽光 從林間灑落, 在鋪滿紅色松針地上畫上幾條斜影

前方確實有好大一段崩坍, 沿山壁快速通過,
崩壁 千萬不要逗留, 小心落石

哈哈, 前方出現饅頭,
啊, 你是餓了嗎 ? 前方就是明天要登的 西巒大山

森林總是千變萬化, 儀態萬千, 偶而迷濛, 偶而幻影,
時而溫暖, 時而不寒而慄

發現動物遺骨, 是水鹿嗎 ? 還是山羊 ?

終於來到牡丹園
牡丹園的佔地與規模 不小,  好幾個花圃遺址,  牡丹園的鐵構建築還存在

1715行至人倫林道及工作站的叉路,取右上坡通道於1718行至牡丹園
(位於工作站第五層)遺址,
先前登山前輩曾說:「以前搭中巴來此遊覽賞牡丹花,
然後利用空檔時間登上西巒大山後下來搭車回家。」
想來以前在山區的交通較現代便利多了!站在牡丹園前拍照,
遐想著牡丹花綻放時節,洶湧的賞花人潮盛況空前,
而今是昨日黃花的只剩鏽蝕的棚架與花器,真是滄海桑田不勝唏噓!

續往上行經過一些廢棄傾倒的房舍(工作站第三、四層),再上至人倫林道後,
這裡算是整個工作站的第二層,

往第一層有八字形的鐵欄杆階梯可至,往右行林道右旁有個大水塔(不取),
我們取左循林道續行,此處林道左旁立有林務局的「登山注意事項」鐵牌,
續前行有個交通標誌牌,書有「總重限制14又1/2公噸」

林道左旁堆有幾卷大鋼纜,再往前林道左旁豎有「台電濁水溪BM1」基石,
於此觀看上面第一層,由左至右是巒安堂、福利社、辦公室、廁所,
若續循人倫林道前行,右側有撞球間、維修室,再前面是車庫,
若續前行一小段林道取右上,即是往西巒大山的登山步道,

登山前輩曾說 :「以前去西巒大山的路是呈「之」字型上山,非常的好走。」
大家先上至第一層於巒安堂、福利社及辦公室周邊選好營地,
放好背包後 感謝 7 位男士攜水袋去水源處取水。 我留在營地拍照

謝謝 升 在網路上找到一張 巒安堂 舊時的平面圖
讓我們可以更了解 巒安堂 在伐木時期有很大的規模, 投注人力眾多

到達巒安堂 已近日落時分

通往巒安堂的石階,  依舊如昔,

林道上鐵牌殘跡 也仍舊在

日據時代,開啟伐木事業, 開啟大規模的伐木事業
而今, 幾乎都被砍伐殆盡

巒安堂為一座廟,人倫林道最大工作站

門口對聯:巒巍聳立雲山騰瑞氣、安鎮人倫林地顯禎祥

巒安堂旁 還有數間工作站, 建築還算完整
可以當作臨時山屋 暫住一晚,

我們選擇搭’帳在巒安堂旁邊的林下, 松針鋪地, 又避風,

工作站前 可遙望 無雙山, 是巒安堂展望最優的角落

如果對歷史, 人文 有興趣的人
巒安堂 這條路線 很值得你來走走拍拍

照 阿升在網路上找到的巒安堂位置圖
最完整的這間 是當時的辦公室

大片天花板掉落, 牆上也滿是塗鴉, 地板尚稱完好
暫可遮風避雨, 有些山友就直接鋪上地墊 暫住一晚

 

巒安堂前  陽光灑落金黃

 

 

巒安堂又稱福德堂位於人倫林道37.6k的人倫工作站行政中心的最上層(第一層)

 


巒安堂 旁邊的日式工寮 也算是最完整的
 

巒安堂雖因年代久遠,請神下山後,廟堂風吹日曬雨淋無人維護整理,
但外觀仍然完整,似乎沒有受到自然的摧殘,裡頭牆壁上的彩繪雖已斑駁卻仍保有著耀眼奪目的色彩,線條字樣仍然清晰可見。

人倫工作站位於人倫林道37.6k處,也就是在西巒大山的東側山腹,
是伐木時期的行政中心,有林場辦公室、儲油間、倉庫及員工宿舍、消費福利站等,
並設有發電室提供電器及電燈用電,密接的建築儼然是山中的大部落。

另外林務局還在此培育牡丹品種,有紅、紫、黃、綠、粉、白等色共計25種,總數有400餘株,
稱為人倫牡丹公園,70年代及有不少慕名者專程前來觀賞牡丹。

如今隨著林業資源的枯竭,人倫工作站落寞而沉寂,如伐木後的森林墳場般,
只有攀登西巒大山的隊伍才會暫住一宿。極盛一時的牡丹花也遷移到阿里山培育了。
(此段文摘自上河文化股份有限公司M02圖文)

 

 

 

 

 

 

巒安堂 紅磚砌成的方形金紙爐仍舊在
巒安堂供奉的是土地公嗎 ? 找不到相關資料證實, 就不猜側
 

巒安堂 內部牆上的壁畫仍十分鮮艷

一邊牆上對聯 :
君儀有象配天地長存
倫理並存 妙道護山林 法雨繽紛帝德仰千秋

另一邊對聯
慈雲飄緲神恩崇萬世,  人間閳教威靈照南嶽
帝德無私歷古今宛在

廟內壁畫 對聯 很多,  彩繪顏色看起來還很新
不知道 是否有人曾經重新粉飾過, 色彩鮮明

屋頂上還有一個 無極八卦

牆角放著舊時燭台

還有二片紅色屋瓦

發現 廟門對聯上方各有一個黃色的小(匾)
我是不了解 這稱做甚麼 ?

天色已暗, 沒辦法拍照了 等明天天亮再拍日出

正門牆上粉墨著(左青龍 右白虎), 屋簷內側 有虎斑條紋
可見 巒安堂 當時也是很講究風水的

廟前石階 還掛著鎖

兩側牆’上插香的爐也還在

 

廟旁幾株老松, 不怕寒霜常庇蔭


看完後我覺得...

相關文章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