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吳宜靜報導
520是聯合國指定的「世界蜂日」(World Bee Day);目的是希望喚起世人看重牠們辛勤授粉對環境永續和人類福祉的貢獻,並正視牠們面對的威脅,如農藥過度使用、入侵種危害和土地使用改變等。這一天同時也是安東‧揚沙(Anton Janša)的生日,以紀念這位斯洛維尼亞養蜂先驅,他率先關注到蜜蜂的貢獻,也開創養蜂和採蜜方式,成為現代養蜂技術的奠基者。本文響應世界蜂日,邀請大家關注蜂群的處境,採取友善蜂群的行動。 春暖花開,通常是蜜蜂和蜂農在花間忙著採蜜的日子。只不過,原本應該盛開的龍眼和荔枝花卻緊閉花苞。這番不尋常的景象讓蜂農收成不到花蜜,蜜蜂也只能喝砂糖水度日。
花到時節還不開 蜜蜂與蜂農成了受災戶
因為暖冬和一二月的乾旱少雨的影響,預期豐收的龍眼和荔枝蜜,幾乎零收成。蜜蜂肚腹扁扁,蜂農兩手空空,一起成了自然災害的受災戶1。
氣候異常讓果樹不按照時節開花,與蜜蜂相依相存的蜂農和果農首當其衝。蜜蜂無花可採,不僅僅是蜂農困頓、我們沒有蜂蜜可吃而已。包含蜜蜂在內的2萬種蜂類在生態系中透過授粉提供人類蔬果、雜糧等食物。德國超市曾經下架蜂類授粉的商品,模擬蜂類大量消失後的人類生活,空蕩蕩的貨架看起來比中元節以前、颱風過後還要驚人。
德國超市 Penny Markt 曾經下架蜂類授粉的商品,空蕩蕩的貨架直指蜂類對人類糧食安全的重要性。來源: Penny Markt / Rewe Group
全球蜂群崩潰,如何幫忙改善蜂類的處境?
2006年開始,全球大量養殖蜂消失的消息不斷曝光,蜂農損失慘重,這現象被稱作「蜂群崩壞症候群」(Colony Collapse Disorder),科學家們經過多年追查,歸納出以下幾個原因:
1.農藥(殺菌劑、除草劑等)大量使用
2.支離破碎的棲息地
3.氣候變遷 全球蜂群大崩潰,我們可以怎麼幫助牠們度過難關?
方法一、購買友善蜂類的農產品,支持農藥減用或有機農作
使用農藥、殺蟲劑的耕作方式,是讓蜂類衰亡的主因,而蜂類體內的農藥,總有一天會回到我們身上。已有研究指出,人類暴露在低劑量農藥環境下,也很有可能造成神經系統受損像是過動症、自閉症等或是引發癌症。
友善蜂類的第一顆直球,就是購買不使用農藥或是安全用藥的農產品。不但能夠保障健康,也能把實質的肯定回饋給友善蜂類農家、間接鼓勵其他農民跟進採用永續農法。
1.購買永續環境農法(無毒、有機)生產的產品
2.選購有機標章的農產品
農委會有機農產品標章(左)慈心有機認證標章(右)
3. 查看農藥檢驗資料
查看農藥檢驗資料,瞭解蔬果是否殘留有害蜜蜂、已被歐盟全面禁用的農藥可尼丁(Clothianidin)、益達胺(Imidacloprid)、賽速安(Thiamethoxam)這三種農藥。
友善土地就是友善蜂類的賣菜郎都在這裡
|
都市擴張、綠地退縮,蜂類也需要居住正義
台灣房價高不可攀,當居住正義受到許多人關心的同時,蜂類的居住正義也一樣重要。台灣的都市都在向淺山、河川地、農地擴張(urban expansion)2。都市綠地減少,蜂類的食物也跟著減少,一旦沒辦法得到豐富營養的食物,蜂類和人類一樣會發生營養失調的問題,導致對病蟲害的抵抗力變弱。
方法二、做糖水、種花草盆栽,解決蜂群缺糧又缺地的問題
蜂類以花粉和花蜜為主食,加上都市沒有大規模施用農藥,反而有機會成為蜂類的庇護所。原先你可能沒注意過的雜草和野花,或是河濱、公園裡的花草樹木,甚至你家陽台的盆栽可能都有蜂類熱愛的美食!有些外來種植物,例如大花咸豐草、非洲鳳仙等等,因為在居家環境很常見,所以也成了蜂類的食物。如果你的窗台、陽台或是辦公室還有一點空間,不如就來種點蜂類喜歡的原生花草植物招待牠們吧。
除此之外,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英國分會還建議可以做糖水招待蜂類。作法是將兩茶匙白砂糖與一茶匙水混合,放在盤子上或滴在花上,讓牠們可以補充體力。
外來植物大花咸豐草遍佈在城市環境,也成了蜂類的食物來源。來源:sclereid0309(CC BY-NC-ND 2.0)
園藝笨手也能種起來的盆栽:馬齒牡丹、薄荷、四季海棠、九層塔、芫荽(香菜)、鼠尾草…… 進階挑戰蜂類食堂人氣菜單:菊花、非洲芙蓉、櫻花、薰衣草、 麒麟花、蒜香藤、向日葵、蔥、蒜、韭菜、仙草、迷迭香、鼠尾草、繁星花、美女櫻、紫錐花、琉璃苣、茴藿香、波斯菊、百日草、馬櫻丹…… |
方法三、為了蜜蜂的生存,讓雜草叢生真的不是偷懶
有些蜂喜歡在草堆或灌木叢中築巢,從今以後,見到草地上的咸豐草、蒲公英或苜蓿草之類的「雜草」時,千萬別急著拔掉它們。如果家人提議要在陽台或庭院除草,你也可以義正嚴詞地告訴他們:「真的不用除草,蜜蜂很需要它們!」
方法四、好好認識蜂類、了解牠的處境
戶外活動時,人們通常會害怕被蜂類攻擊而受到不必要的驚嚇。其實不是每種蜂類都有長螫針(通常被稱為「無蜇蜂」),只要不刻意激怒牠們,人蜂都可以均安。透過紀錄片,則可以更深入了解蜂類目前的處境。
道出蜂類真實處境的紀錄片
- 《白露》
- 公視製作電影《蜂狂》@公視+ https://ppt.cc/fr5ZNx
方法五、購買本土生產的蜂蜜和蜂類友善產品
養蜂是一種經濟活動,霍亨海姆大學的蜂類生態學者羅森克郎茲(Peter Rosenkranz)曾說:「只要有養蜂人在,蜜蜂就不會受到威脅。」只要蜂農適量採蜜、消費者適度享用蜂蜜,對於蜜蜂本身是不會造成傷害的。
「百花蜜」、「龍眼蜜」、「森林密」、「荔枝蜜」每種蜂蜜都各有千秋。本土製造的蜂蜜蘊含當地植物的特殊風味、不需要經過長途運輸,可以省下運送貨物的碳足跡。更重要的是,進口蜂蜜可能帶有國外的細菌和孢子,被丟棄的蜜蜂罐可能會吸引當地的蜜蜂取食,造成疾病感染並散播到整個族群,造成蜂群死亡。
此外,蜂蜜產品不只能吃進肚子裡,還可以用在肌膚的清潔保養。有些保養品牌(例如Melvita 蜜葳特和尼爾氏)透過有機農法或是捐助蜂類保育組織支持蜜蜂保護行動。
購買本土生產的蜂蜜,可省下運送貨物的碳足跡、嚐到當地植物的特殊風味。照片來源:蜜蜂故事館。
方法六、盡量不使用殺蟲劑,改採草本的驅蟲方法
在授粉季節或是開花季節,或是蜂類築巢、有植物開花的地方,盡可能不要使用殺蟲劑。如果真的覺得蚊蟲很多,可以考慮用辣椒水、麻油、酵素等等天然的替代方案趕走牠們。若真不得已要使用殺蟲劑,也請仔細閱讀並遵守殺蟲劑標示的使用說明。
方法七、養蜂也可以自己來
近年來各國都有組織推動「城市養蜂」行動,例如日本首屈一指的商圈東京銀座推出「銀座蜜蜂計畫」,就有超過12萬隻蜜蜂居住在市中心11樓樓頂,出產的蜂蜜還被製作成各種銀座限定的人氣甜點(不來銀座就不給吃)。在台灣,台北市松山社大曾舉辦具系統性的養蜂課程,目前在中崙高中頂樓也建置了全台北市第一座校園屋頂養蜂場。城市養蜂提倡的不只是養蜜蜂,還有獨居蜂的蜂旅館。新手們可以留意以下推廣單位舉辦的課程或工作坊。
城市養蜂計畫。照片來源:台北市立美術館。
城市養蜂真的不是都市傳說 養蜂是一門須透過學習取得的技能,包括養育的品種、知識、方法等等。有人教,才不會弄巧成拙。 |
蜂類身上滿佈絨毛,當牠停在花朵上休息或覓食的同時,身上也沾滿了花粉。吃飽喝足之後,牠拍動翅膀,飛行經過50至1000朵花,落下的花粉足以替一萬朵花授粉。
體重100毫克、身長不足兩公分的小小身體,不僅撐起了全球的糧食安全、生態平衡,也撐起了全球的經濟體系3。住在都市裡,我們都能為自己和蜂類的美好生活做些什麼。
最後,一起來複習守護蜂類的七個方法:
1.支持減用農藥或是有機的農產品,讓蜂類免於受害;
2.留下生活周邊的雜草,讓蜜蜂可以覓食和棲息;
3.打造蜂食堂,做糖水、種植蜜粉源盆栽,提供蜂類授粉、棲息的空間;
4.不是所有的蜂都會叮人,正確地認識蜜蜂,就不須害怕牠們飛近自己;
5.購買本地生產的蜂蜜,嚐台灣風味的甜;若購買進口蜂蜜,丟棄裝蜂蜜的瓶罐以前務必徹底洗乾淨;
6.盡量不使用殺蟲劑,以免誤殺蜂類和昆蟲;
7.加入城市養蜂計畫,打造獨居蜂旅館;或是養殖蜜蜂,收成自己的蜂蜜。
※註1:養蜂最慘的春天!天災嚴重,政府祭出多項補助,蜂農:養蜂50年罕見零收成(2019/05/01)、40年最慘!荔枝龍眼不開花採不到1成蜂蜜 蜂農盼補助(2019/04/2)
※註2:都市擴張代表綠地變少、水泥化程度變高,多位學者已經提出警訊:都市擴張將會增加溫室氣體排放、強化都市熱島效應,並且讓空氣污染和廢棄物污染問題變得更嚴重。在氣候變遷加劇,極端天氣事件變多的狀況之下,都市將會面臨更大的水災及土石流等危險。
註3:聯合國IPBES評估報告則顯示,透過授粉的農產品,年產值相當於2350至5770億美元。即使是全球最賺錢的蘋果公司,每年的淨利潤也大約只有500億美元。
資料來源:環境資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