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環團初評 全台海岸垃圾可裝16萬個大垃圾袋 瓶罐為大宗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賴品瑀報導

台灣海岸上堆積了約16萬大型黑色垃圾袋量的垃圾,且過半集中在10%的海岸線上,其中又以新北、嘉義、台南三縣市的海岸上最多,居冠的新北瑞芳海岸,更有210袋的份量有待處理。

環團綠色和平、荒野保護協會28日拋出初步調查結果,他們引用日韓目測快篩調查方式,對全台海岸進行評估。這些海岸上的垃圾,合計等於2000台垃圾車才能全數清運。而從體積上來看,排名前三名者,為塑膠瓶罐、保利龍、漁網與繩索。

環團綠色和平、荒野28日提出調查報告,指出全台海岸上堆積了約16萬袋大垃圾袋份量的海廢,且從體積上來看,排名前三名者,為塑膠瓶罐、保利龍、漁網與繩索。賴品瑀攝。

他們提出建議,政府的政策應該從源頭控管做起,雖然塑膠容器已有減塑政策,但漁業用的物品還有待加強回收;而淨灘資源也需要有效分配,對熱點再加強清除。


指出熱點 盼政府政策對症下藥

荒野保護協會海洋守護專員胡介申解釋,這一次他們在全台海岸線上每10公里劃一個測站,一共選了121個測站,以目測的方式評估每個測站的污染程度。他們打算一季做一次,以一年四季為第一階段,企圖從中找出累計與變化趨勢。

胡介申表示,比起過去環團多採國際淨灘行動(ICC)的調查方式,目測快篩調查是對海岸線全面進行快篩調查。ICC的方式是在淨灘同時收集數據,由參與淨灘者一個一個計算、分類在海洋上撿到的垃圾,統計出最常見的海廢數量,但侷限在多是民眾容易到達,能辦理淨灘的地段,主要集中在沙岸。而目測快篩調查則是包括沙灘、礁岸、消波塊各種地形地質都有設測站,提出整體的觀察,尤其是提出體積上的佔比,指出遭重度污染的區域,排出需要優先處理的熱點,對後續如何規劃清除、清運會有幫助。

綠色和平海洋專案主任顏寧指出,日韓在進行多年這套目測快篩調查後,制定了法令與政策。日本因此成立「海岸漂流物處理促進法」,也就是海廢專法;而跟我國的澎湖同樣擁有眾多離島的沖繩,也在調查後,與周邊國家談合作治理的計畫。

而韓國更在調查後發現,60%的垃圾集中在10%的海岸上,尤其主要是養蚵用保利龍。韓國政府因此對症下藥,提出替代浮具、加強回收、重點清理等措施,10年後韓國海廢中的保利龍減半、回收率也大增,從28%提高到80%,是台灣相當值得借鏡的。

環團的調查指出,全台垃圾最多的海岸,出現在新北瑞芳、嘉義布袋、與台南青草崙。賴品瑀攝。


兩種海廢調查方法同樣指向 海廢第一名是塑膠瓶罐

他們的目測快篩調查顯示,「體積」排名的前三名,為塑膠瓶罐、保麗龍、漁網與繩索。而ICC由淨灘志工合力分類統計上,2017年為例,依序是4.9萬個保特瓶、3.2萬個塑膠瓶蓋、2.3萬個吸管、1.7萬個玻璃瓶、1.6萬個塑膠提袋。同樣指向台灣的海灘上寶特瓶為主的瓶罐類的確為大宗。

顏寧指出,台灣政府應該把經費用在刀口上,直接從最大宗的下手,以塑膠瓶罐為例,應掌握出這些瓶罐是來自陸地或是海上,若真的陸地為主,除了落實減塑政策,也應該重新檢視回收、垃圾處理系統,從源頭防止垃圾流向海洋。

而在他們的調查中發現佔了大量體積的漁業廢棄物,顏寧提醒,這也同樣不容小覷,海龜、魚類、海豚等海洋生物遭廢棄漁網纏繞而死的事件時有所聞,環保署應該與漁業署合作,訪查漁業廢棄物的類型和來源,一起訂出防範計畫,不要再讓廢棄漁具流入海洋。

資料來源:環境資訊中心

看完後我覺得...

相關文章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