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去峨眉湖搭船欣賞雲霧飄渺間的新竹山光水色,順訪關西南山橋畔羅屋書院,在這精緻典雅的建築藝術殿堂手做客家菜包,再循著先人腳步漫步鳳山溪旁的渡南古道,遠眺上南片碧波稻野無際綠的農村田園風光,一段令人回味再三的新竹台三線小旅行 ^_^
旅行日期:2019.05.03
自從上次參加"2017新竹縣輕親旅行體驗在地"的行程後,對於新竹縣政府要如何推廣觀光就一直很有興趣,今年配合中央政府的國旅暖冬遊方案,再加碼推出名為"浪漫台3線,暢遊新竹縣"的獎勵旅遊住宿優惠補助,其中還包括不少一日主題式體驗小旅行,還以為這類深度探索當地人文采風與歷史情懷的活動應該不會有很多人參與,沒想到居然場場爆滿,結果只剩5月初還有名額,太搶手了吧 !!
今次選擇"綠能遊艇桐花秘境遊",大抵是先去峨眉湖坐船遊湖,再去竹東吃中餐,下午則是關西羅屋書院手作菜包與渡南古道趴趴走,尤其是後者,留意很久了,好不容易等到有專人導覽的行程,今年春夏之際的新竹縣台三線小旅行,又會有什麼意想不到的收穫呢 ^_^
每次屹立細茅埔吊橋俯瞰下方那艘遊艇時,就一直在想什麼時候可以乘上它來去湖中悠遊繞行,這次會選擇這個行程,一小半的原因也是與它有關,眺望遠方半山腰雲霧飄渺的鵝公髻山,還有一旁隱身山嵐間的五指山,雨後的峨眉湖,竟有這般如夢似幻的山水畫美景~~
因為是峨眉湖專用遊艇,所以才叫做峨眉一號,真會取名字 ^_^ 若以視野而言,船頭位置最佳,可惜被吩咐不能接近,所以只好待在次之的船尾,當船在開動時,那裡就聚集許多等著要欣賞風景的遊客,要認真卡位才能拍到好的景色~~
這座湖上小屋是我每次來到峨眉湖時必看建築,當年入手第一屆大隘藝術節導覽手冊時,還特地來到這座書中特地介紹的水上屋仔細端詳一番,若是住在裡邊,好像真的會活化體內的藝術細胞,只是現在看起來好像人去樓空的樣子,好歹是當年大隘藝術節僅存不多的殘跡之一,希望未來可以繼續保存下去~~
難得湖中遊,近看鯉魚島,依然是不論哪個角度都能清楚見到的彌勒大佛最搶眼 ^_^
此時聽到船上有人驚呼魚鷹 !! 趕緊往另一邊望去,一隻鳥兒傲然立在露出湖面的一小截樹枝上,真的是別稱魚鷹的鸕鶿,以前在地理頻道看到過它抓魚的樣子,所以才會知道它的名字,雖然沒能一睹其俯衝獵魚的英姿,但至少能見到只在電視上看過的生物還滿開心的 ^ ^
仰望細茅埔吊橋,這可是搭船才能體驗到的特別享受哦~~
伴著船尾激起的點點浪花,湖上清風拂面而過,看著岸邊綠地野草忽遠又忽近的遊湖之旅,從不同視角再次見識峨眉湖的山光水色,是很有意思的行程,而且這船還是太陽能電動船,沒有震耳馬達聲與刺鼻油煙味,比起傳統船隻,這樣子對環境或是對遊客來說,都是很讚的,難怪這次行程會冠上綠能遊艇之名,名副其實呀 !!
逛完峨眉湖,來去十二寮,這兩個風景區唇齒相依,只要行程有其一,就絕對不會忽略另一半,記得上次來玩時是去二泉湖畔吃中餐,今天就比較單純是大埤塘繞一圈,而且更感動的是,終於看到桐花,都來了N次趟才第一次在十二寮見到這樣的白色世界,心裡真的是有些小激動~~
這時只見導遊忙碌的身影為各位團員拍照,這麼大片白花似雪美景,當然是不能錯過的呀 !!
哎呀 !! 十二寮大埤週遭有興建一小段環湖鐵道,看這路線的連貫性,似乎不單單只是造景用,應該是打算讓觀光小火車在上面行進的吧~~
這段軌道在12咖啡館旁還特地加裝枕木,讓它更增添幾許鐵道風情,也成為大家消耗相機記憶卡的好所在,若是真的讓小火車在上面走,應該會吸引更多遊客才是,不過咖啡館外邊馬路直到竹園麵食館之間的鐡道離馬路太近,可能會有火車與汽車爭道的安全問題,未來若要讓火車通行,這個疑慮必需要先解決吧~~
不讓桐花白雪冠群芳,身披黃衣的大片黃蟬也來相爭妍,偶有姬波紋小灰蝶(波灰蝶)來尋蜜,春末夏初的十二寮大自然可是相當熱鬧呢 !!
中午來到竹東文創藝術園區內的舊事生活餐廳用餐,未施胭粉的室內裝潢與散落四處的古早家具有著濃濃懷舊風,鄰近窗邊與半掩水泥牆內的紅磚共近午餐更是相當特別的體驗,因為下一站是關西,途中來到竹東用餐,地點選的不錯,餐點也很特別,雖是匆匆一瞥,已在心中留下痕跡,如果有機會再來竹東,再來此地用餐的興趣頗高,所以像這種一日遊行程,吃飯地點的選擇,其實也是很重要呢~~
上桌的餐點是舊事炸豬排,份量足夠,鮮嫩夠味,搭配特製醬汁與生菜沙拉食用,完全不會油膩,切成細細長條可以慢慢品味,餐後送上的擂茶歐蕾更是風味絕佳,不同於冰擂茶的另類飲品,很有巧思的客家餐點~~
文創園區內有許多別出心裁的藝術裝置,都是合影留念的好地方,登上某處高台,巧遇一輛即將進站的彩繪列車,現在內灣線車廂編組都是兩輛,以前第一次搭火車去內灣車站,還是只有一輛車廂的年代,哈哈 !! 也太久遠了吧~~
既然中午吃飯的地方就在竹東火車站附近,飯後散步又怎麼能錯過這座內灣線等級最高的火車站 ?
好一陣子沒來了,竹東車站變得更加新穎亮麗,整體環境變化不少,最明顯的是門窗的顏色從米白色變成深棕色,更有古樸鐵道車站的fu~~
看到站前這幅竹東週邊漫遊圖,內心突然變得超激動 !!! 還記得以前規劃竹東小鎮趴趴走行程時,光是為了找出有哪些可以一訪的景點就傷透了腦筋,好不容易才擠出曉江亭、東寧橋與學前橋下洗衫坑、竹東涼井、古市巷、吳天佑紀念碑,員崠山神社......尤其古市巷,當初遍尋網路只有一篇文章對它有寥寥數字的簡介,現在連導覽圖都有它的名字,竹東不是只有上坪老街,號稱竹東第一街的古市巷名字總算逐漸為世人所知,未來是否會重新妝扮恢復住日風光呢 ??
風塵樸樸地從遠方來到關西,還得開到中正路石店子老街路尾再轉入小道慢慢前進、小心會車,過了南山大橋才能抵達目的地,週遭田園風光很有醒腦的fu,見到這座號稱上南片唯一門樓,代表羅屋書院到了呀~~
上南片河背一帶居民全都姓羅,最早可以追溯到乾隆58年(1793年)來自嘉應州鎮平鐵坑的羅奕貴率二子秀文、秀清來到關西上南片河背一帶以羅秀文名義與泉州人陳智仁的連際盛墾號簽定契約開墾,後因羅秀文生下五子,因此被稱做"五欽派";當時同族羅奕盛帶領秀政等四子來此拓荒,由於羅秀政生下11子,其中兩子早夭,所以被稱做"九如派",早期關西羅姓族人多以這兩派為主~~
乾隆16年同樣來自鐵坑的羅開運攜子羅維齊渡海來台,先是定居淡水阿里磅,後來因生活不易,得知關西地區也有來自故鄉的羅姓族人定居,於是羅維齊長子羅秀元妻吳氏率四子(振福、振祿、振富、振龍)南下投靠,第五子振龍留在下三屯,其它兄弟則輾轉來此發展,這次故事中的主角羅碧玉是羅振富之子,但因羅振祿無子而過繼,因為繼承兩家香火,因此這支子孫便稱做祿富派,雖是較晚來此,但由於事業經營有成,因此後來居上,關西上南片羅家子孫主要分為這三派~~
羅碧玉屬於祿富派,關西羅家代表人物,早年生活清苦,曾是九如派下佃農,由於認真勤奮,發展事業,逐漸成為家族中具有影響力的重要人物,後來依靠紅茶販賣與在赤柯山開採石灰奠定事業基石,雖然本人並不識字,但對於文化事業推廣不遺餘力,關西羅家也在他手上發展達到巔峰,明治33年(1900年)與當地仕紳發起重修毀於戰火的太和宮,同時興建羅家書院以教育後代子孫,後者歷時12年才完工,同時亦在北斗里興建羅家宗祠,但因上南片河背是羅家根據地,所以羅家各派亦在此設有宗祠~~
進入門樓後還有一道大門,一旁牆壁將內外禾埕區別開來,內牆上有處挖空的小洞,疑似用來祭祀天公的神龕,典型客家建築才會出現的格局,禾埕大門上有個羅字,要合起來才能見到全貌,外邊植物也是生機盎然,還以為這棟房子會被稱做河背大樹下新屋,是因為前方有大樹的關係,後來才知那棵樹其實是在隔壁的祿富公廳,至少有看見樹葡萄,據說要栽種好幾年才會結果,另外一個有意思的地方是牆上有窗卻是看不到外面,很有意思的盲窗,竟會在廟宇以外的地方見到呀~~
從門樓來到內禾埕,可以清楚看到它是一堂四橫格局,外牆皆是下層石砌與上層磚造,由於石材來源不同,有壓艙石與本地石材,所以呈現兩種不同顏色,門口是凹壽格局,門柱橫樑用泉州白石,身堵為卍字連綿不絕的磚雕,腰堵與裙堵乃至櫃枱腳都有著細緻的雕刻,拿來做為獨立房舍的一條龍正身都已是有些過於華麗,而這竟只是地位次之的橫屋罷了 !! 以鄉下三合院來說,相當少見呢~~
到裡一看才發覺氣窗位置的部份外邊是綠釉花窗,裡邊卻是一般常見的三爪窗,羅屋書院的各個角落裡,似乎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有趣秘密 ^_^
兩側橫屋水車堵內容也是經過精雕細琢,剪粘與泥塑作品夾雜其中,亦能見到交趾陶工藝,要完成這般集合不同工法的藝術傑作並非易事,上面各項作品應該也是各有含意,雖然大部份是有看沒有懂,不過當見到那個貓,立馬聯想到同音的"耄",代表老人家,可能有長壽之意,本來以為旁邊的烏龜應該也有這個寓意,但是它背上還有東西.......莫非是神龜負洛書 ? 如果另一邊有龍馬負河圖就表示沒猜錯,哇咧~~空空如也 +_+ 反正應該都是代表祥瑞之意準沒錯~~
好~~大~~的虎頭蜂窩,縱然已是蜂去巢空,如此驚人景象仍會讓人看了心驚驚~~這種規模的只要稍稍抬頭就必定會瞄到,為何沒有處理而保留下來 ? 或許是因為風水考量,畢竟蜂兒在家中築巢是好兆頭,也才有這個機會可以近距離觀看這怎麼看都很可怕的蜂窩~~
羅屋書院方位座南朝北,與朝向東北方的門樓不在同一軸線,應該是有風水考量,由於鳳山溪由東向西流經河背地區呈現環抱形狀,是玉帶水的好地理,為了維持這個優勢,才會另建門樓,讓連接內外禾埕的主要大門在整體格局上呈現位在左側的形態~~
正身門額上有著大大的豫章堂字樣,由於一開始就是做為供人讀書的場所這個目的而興建,所以在許多建築裝飾都與一般常見的古厝或是宗祠都有著些許不同,正廳祭拜關公,堂下則有祭拜龍神,不論是正身或是橫屋上的對聯含意都是那麼意味深遠,每個門扇都有勉勵族人勤奮向上、學習做人處事的詞語,若以建築形式來說,比起書院,這裡更像是讓人學習的私塾,據說東邊還另建有給老師們居住的宿舍,連這方面都有注意到,其對下一代教育的重視可見一斑~~
為了能讓更多人認識客庄風情,羅家後代子孫與關西鎮鄉土文化協會合作,讓羅家書院再次展現風華,部份空間改妝成民宿,並有各種客家文化體驗行程,也有專人帶領拜訪田野間舊水車與承承先人回憶的渡南古道,最好要有專人導覽帶領,才不致入寶山而空手歸~~
正身簷廊下的棟架是整間房子的木雕精華所在,依次而上的員光、通樑、束隨、托木、斗拱都極盡繁複細緻,而在雞舌與脊檁上亦能見到繽紛彩繪圖案,就算色澤略為黯淡依然神采飛揚,在這堆有著許多花草動物生動雕塑裡邊有不少值得注意的特點,像是瓜筒上爬著幾隻小老鼠,意指老鼠咬金瓜,象徵富貴連綿與多子多孫,其它還能見到像是佛手柑、桃子、石榴,代表多福、多壽、多子的三多,亦能見到琴、棋、書、畫等四藝雕塑在兩邊棟架的不同位置,這些都是傳統建築常見的雕飾元素,而在這裡最特別的地方竟在這麼小的空間裡塞進這麼多東西,工匠的巧思令人讚嘆,需要耗費十多年才得以完工的羅屋書院,時間都花在這裡吧 ^_^
大門兩側的石雕花窗與水泥竹節窗細膩程度不在話下,特別是虎邊這塊石窗,正面看還沒感覺,要到側面才能感受到那位戴斗笠老人手持釣竿的立體感,既然渭水聘賢的傳說都出來了,其它三幅就算看不懂也能猜出,八九不離十是舜耕歷山、湯聘伊尹、三顧茅廬.........畢竟是四聘題材,所以這四個故事一個都不能少 ^_^
龍虎兩邊門廊旁牆上使用大片白色打底在暗色系為主的磚石建築之間是極為亮眼的存在,自從淡水鄞山寺之後,已經很久沒有看過這麼吸引目光的對看堵,內容主題一老一少,手拿桃子的老先生估計是南極仙翁,另外一位實在是看不出來,聽說是劉海戲金蟾,喻意發財與長壽,都是吉祥之意~~
兩側大門外型帶著點西洋風,拱心石更是畫龍點睛般的存在,恰巧是在那個各類洋式建築風格盡情展示的大正年代,才得以有幸見到這般中西合壁的建築佳作~~
屋脊上滿是花鳥剪粘雕飾,也只有正身才有燕尾脊,這就表示它的的位份比起只有水型馬背的橫屋還要高上一等,最讓人驚喜的是那個鰲魚吐水裝飾,縱然只是將簷上擋水板的附屬設施,卻一點也不馬虎地還貼上一塊又一塊剪粘瓷片,連這種小地方都很用心呢~~
水車堵的交趾陶藝術水平也是非常高,羅氏族人很有先見之明地特地安裝玻璃罩子,不僅可以保護珍貴文物也能讓遊客盡情欣賞,豔麗的色澤至今仍是十分鮮明,躍然而出的人物造型就算沒有人講解也能大略猜個一二~~
虎邊這裡首先是八仙中的呂洞賓、鍾離權、李鐵拐正在把酒言歡,至於隔壁因為有功臣閣字樣,所以應該是"董國舅內閣受詔",獻帝手扶玉帶,加上董承的慎與曹操的狂,很符合這個故事的精神呀~~
久聞上南片羅家在河背地區數百年的經營,依祖先由來可分為三派, 五欽、九如、祿富各佔一方,這幅畫倒是很貼切地將羅家各派宗祠位置都給點了出來~~
終於來到今天在羅屋的重頭戲,手作客家菜包,不會很難做,將事先準備好的糯米糰弄出下厚旁薄的凹槽,再將蘿蔔絲置入,放到蒸籠排好,蒸好後就能吃了~~
在餐點還沒上桌的這段時期,先跟著導覽人員去渡南古道健行踏青去~~
沿著羅家書屋外邊馬路往右邊走去,很快就會來到這間福德祠,說是南山大橋伯公廟,一旁小路就是通往渡南古道必經之路,負責導覽的嫪大姐先在這裡解說福德祠與伯公廟的差別,並非只是單純閩客族群對於土地公公不同稱呼那麼簡單而已,還詳盡介紹上南片河背地區是少見的單姓聚落,這裡的住戶全都姓羅,如果來這裡想找羅先生或羅太太,當地居民會說你這滿山遍野的人都符合條件,就不知是要找哪位 ?
當地羅姓人口佔有多少比例 ? 伯公廟捐獻芳名錄就是最佳佐證,上面的人名有九成以上都姓羅 !!!
遙望鳳山溪,對岸是一片青青綠草地,遠方山頭則滿佈好似花椰菜般的桐花樹海,回程會從對岸的溪畔長堤走回來,甚至都已經能看到步道終點附近的渡船頭橋,不過這回來僅一公里多的距離,卻是走了兩個多小時,不只是走古道而已,也有在聆聽關於它的紅塵往事,才會讓時間在充實的旅程中不知不覺地流逝~~
來到這處廢棄民宅前,左側那條靠牆小路即是渡南古道入口,如果沒有事先查過資料,完全不會想到裡邊竟是別有洞天~~
早期上南片居民因與關西市街被鳳山溪分隔兩岸,若想過河除了堆石架簡易木橋外,則必需要走渡南古道來到渡船頭再搭船到北岸,自從羅碧玉在1928年興建南安橋(南山大橋舊名),古道就此隱沒山林,將近八十年的時間無人聞問,只有當地上了年紀的老人還依稀記得這條路,直到2014年才又重見天日,經由關西鎮南山社區和鄉土文化協會合作,並在得到台灣千里步道協會的幫忙,讓原本早已路跡不明的古道再次恢復到可以通行的地步,其雖是飛鳳古道的分支路線,但在南山大橋到渡船頭橋這段路並沒有自己的名字,所以才取起迄點的兩座橋名稱第一字合稱渡南古道,雖然只有短短600公尺,卻是許多志工辛苦整理的心血結晶,真的要好好感謝這群無名英雄~~
一開始就是很有意思的陡坡,整段路起伏不定,偶有桐花飄落,美中不足的陽光甚少,據說早上來訪可以穿梭在點點光斑中享受翠綠林徑的自然風光,走過滄桑駁坎,體會先人墾荒艱辛,腳下踩踏的卵石奇岩都是取自週遭環境,使用傳統工法重現古道風華,據說當年重整時幾乎是完全無路可走的山壁,是慢慢地鋪出一條路再慢慢整理,光是用想的就覺得是很不簡單的一件事~~
越到裡邊越有森林蒼鬱的fu,途經一處山溝,聽說這裡也是上南片與渡船頭兩個地區的分界處,河道中大小石塊林立,縱是水勢不小,只要看準落走地點,一樣可以輕鬆走過~~
不愧是原始山林,沿途見到自然生物不在少數,蝴蝶只見到大鳳蝶,其它還有豆芫青,黑紅相間很好認,小心有毒不能碰 !!
老師途中拿起一隻斯文豪氏大蝸牛,是台灣原生種蝸牛中體型最大的一種,直說我們這一團遊客運氣很好,之前來了好幾次,都沒能遇見呢~~
在這原始山林還是可以見到一處梁姓人家的先人風水福地,比較特別的地方是前有石象生,據說這附近的居民主要以羅姓、梁姓、戴姓為主,現在梁姓人家幾乎都已搬家,這裡也已遷空,至於為何會使用大象石雕,聽說是為了保佑後代子孫太平現象~~
這株野生茶葉是古道昔日曾有人在此生活過的遺跡,若是沒人講解指引,大概就會以為只是路邊雜草而錯過~~
因為一路上都聞得到花香,遍尋花蹤都不可得,最後才曉得原來是山棕花,香味竟是如此濃冽 !! 上了一堂植物課~~
古道出口有處民宅,門牌上寫著渡船頭8號,據說此戶人家姓戴,超級好客的,可惜今日沒遇到 3_3
循著古人的腳步,漫步渡南古道,終於來到渡船頭,這個古地名至今仍保留著,也算是當地歷史的見證~~
導覽大姐提到這條渡南古道是在眾多熱心人士披荊斬棘、胼手胝足的艱苦環境下一點一滴盡量復它原本樣貌,由於後續維持也是不簡單的任務,如果可以的話,最好讓專門人員帶領下再探訪這條曾經沉寂超過一甲子的古道山徑,才更能深刻體會鳳山溪南岸的上南片與渡船頭地區居民與關西老街之間的地緣關係與歲月往事~~
本來以為要過橋了,此時大家突然走到渡船頭橋旁階梯到下邊,居然有座福德祠,應該是渡船頭伯公廟,地點超級隱密的,外地遊客來此若是沒人帶領,根本不會曉得有這個地方~~
伯公神像兩側對聯寫著福敷啣彩鳳、德庇渡船頭,過溪對面即是關西市區,舊名鹹菜甕,雅稱啣彩鳳,此地以船隻連繫兩地,所以上邊出現它們的地名,好聯好詞、十分貼切~~
既然是伯公廟,後方當然有化胎,還有伯公樹,這棵雀榕長得相當茂盛呢~~
渡船頭橋旁河道位處鳳山溪與牛欄河交會處,遠遠就能目瞄一處泰式風格廟宇,那就是關西潮音禪寺,至於為何中式廟宇會使用泰式建築形式,導覽大姐說那又是另一段故事,先賣個關子,下次參加羅屋書院行程時再解說 ^_^
過橋後眺望對岸,讓人意猶未盡的渡南古道路跡,就隱身在對面河岸山坡地~~
接著沿著鳳山溪長堤回去,一旁草地有不少植物,聽說是苦茶樹,是要準備拿來榨苦茶油 ??
長堤盡頭有棵鳳凰木,樹下與堤上均設有休息座椅,可以遠眺前方田野與蜻蜓復育區,即將來臨的盛夏時分,鳳鳳花開的紅色繽紛與稻浪綠野相映成趣的畫面想必十分賞心悅目,如果是在像今天這般的藍天白雲下,就會是夢幻至極的關西鄉野風光~~
本來今天還有一個行程是南山橋下立石體驗,但因水流湍急,只能放棄,途中有偷瞄到它的橋墩,除了水泥施作的以外,好像還有古樸風味的磚造橋墩,沒能到橋下一探太可惜了~~
回到南山橋頭伯公廟,原來後方那座大樹是政府列管的老茄苳樹,解說牌裡提到它還是羅振祿、羅振富兄弟手植,迄今已有兩百年多歷史,剛好與對岸的鳳凰木配成一對~~
今日若是下雨而不方便拜訪渡南古道的話,備案就是到前方這片平疇綠野中與一波又一波的似海稻浪相伴下來去去迷宮,好一幅悠哉浪漫的農村風情畫,是否會去探望傳說中的田伯公與舊水車 ?
一望無際的阡陌田園,甚少遮擋視野的人工設施,雖然這片稻田仍碧綠青,但午後斜陽映照下仍是閃著美麗光澤,很有迷你伯朗大道的fu,有股很想衝到田梗大步走的衝動呀~~
在那個門樓前往左望去會看到這間有著白色典雅外觀的雙層拱券迴廊建築,甚至還有綠釉花瓶欄杆,與一旁的祿富公廳做為鄰居有些突兀,背景似乎不單純,後來才曉得它以前是羅屋書院教師們的宿舍,初建於1906年,原名八角屋,後由新埔藍華峰秀才取名得月樓,現在的模樣是改建過的,難怪沒有八角的感覺~~
先前DIY的菜包已經出爐囉,熱騰騰的正好入口,還以為隨便亂捏,口感可能不佳,沒想到味道竟是出奇地好吃,哈~~是食材品質好的緣故吧 ^_^
原以為蒸過後就會不見,幸好特地刻在上面的"恩"字仍能清楚辨示,嘿嘿 !! 創意手做菜包大成功呀~~
路旁有擺放一些給遊客們拍照的裝置,可以拿起來隨意擺姿勢合影留念,本來大家路過還吵著離開前要來這裡玩,不過因為行程很充實,結果就不小心忘記了 ≧◇≦
少見單姓聚落的河背羅家、風華絕代的羅屋書院、滿是歲月滄桑的渡南古道,還有許多說不完的上南片故事,今天從峨眉湖一路玩到關西,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這裡,原來關西隨了老街與東安古橋外,還有這樣的客庄聚落,這次真的是大開眼界,還能順訪渡南古道,有專家帶領,感覺就是特別讚 !!
"浪漫臺三縣 暢遊新竹縣"(http://www.lrm.chu.edu.tw/hsinchu_travel/)有著各樣行程,帶領遊客走訪這條內山公路在新竹縣境內的各地人文采風,還以為去年的親輕旅行已是很豐富,而今年更有不少新發現,真的是很感謝有這樣的活動,這樣才曉得,新竹縣竟是這麼好玩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