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吊橋
走過那麼多古道,能讓我腦海立即重組日治時期的影像,霞喀羅算是最強烈的。
我彷彿看見當年泰雅族同胞與日警的殺伐反抗,從石鹿到栗園,短短22.5公里,就設了10座駐在所,霞客羅蕃的兇猛,連日本人都怯之。
我彷彿又看見,日警的思鄉之情,在宿舍後面有幾棵山櫻花,春天時,一種遙想北國之春的美。
行走於落葉之中
朝日駐在所
離開楢山,秋陽依舊,我們經過一座看起來很新的「霞喀羅吊橋」,從鞍部至此,路程緩坡下降,不自覺腳程也加快許多。
午餐時間快到了,我們想尋找一個廣大的駐在所休息。
在這些樹木還沒長高前,此地的視野應該很好吧!我發現這條古道的駐在所名稱都取得很有日本武士味。
朝日,一聽就想到日本國旗的紅色太陽,或者乾脆來罐朝日啤酒也不錯。
秋日艷陽
柘楠駐在所已不存在,其實這整個北坑溪大系,有許多駐在所都已消失在蠻煙荒草裡,過往的旅人也只能憑空去想像。
我們在朝日溪旁休息,溪水很清澈,此行已連走了6個小時,卻連一半的路都還沒到。
朝日溪之後,泰雅族稱Syusan,意指殺伐之地,1925年,大正14年的7月29日,薩克亞金社副頭目和壯丁14人、婦女5人在前往溪水捕魚的途中,曾遭埋伏在竹東郡馬利克灣的馬胎社狙擊。
薩克亞金溪
反倒是當時在白石駐在所的日本巡查,還為受傷的薩克亞金社敷藥,或許這樣伸出援手,能適當緩和雙方一直存在的緊張氣氛。
畢竟日本警察也是離鄉背井,千百個不願意駐守在此深山中,那種內心的寂寞與思鄉之情,又有誰瞭解?
白石駐在所
整條霞喀羅走下來,保存得最完整應該就是「白石駐在所」,其他不是因地滑沖毀、就是早已消失在歷史的謎情中。
荒煙漫草,民國78年最後一位駐警離開後,白石已成廢墟……
古道的中段
我在駐在所的前面發現日據時代的酒瓶,照此規模,這裡應該是很具戰略關鍵的駐在所。
果不然,解說牌寫著1922年(大正11年)日軍開築警備道時,曾在此設置「薩克亞金駐在所」,東側有砲台、西側有瞭望台,同時基地四周並立著削尖木椿與夯土的雙層圍牆,可說是戒備森嚴。
白石,泰雅族語Sqyacin,譯為薩克亞金Sakayachin,意思是指可用做磨利刀鋒的亮白石頭,也就是打火石之類。
芒草中的白石駐在所
走進辦公室內,牆壁被後代的登山客隨手塗鴉,誰愛誰、誰到此一遊;當年駐守在此的日本警察,如果知道以後會被亂畫成這樣,肯定氣炸。
廚房的爐型依然完好,那木製的窗櫺,交錯的是歲月的遺跡。
只是路途遙遠,要踢到養老還有一半的路程,終須轉身離開,看著如此荒無人煙的駐在所,發現原來廢墟也有它的美。
古道中發現的酒瓶
白石吊橋是古道的另外一個著名景點,建於1921年(大正10年),橋寬約1公尺,總長約145公尺,而橋與薩克亞金溪的落差卻達90公尺。
當我不經意的往下看時,確實刺激,也確實壯觀!如果心臟較無力的,走這吊橋可能會腳軟,因為白石吊橋的橋面比較寬,兩旁的手扶鋼索也相距較遠。
當初霞喀羅國家步道剛修好時,一般人大多只走到白石吊橋即回頭,不管從清泉的石鹿,還是從秀巒這邊的養老登山口,白石都是一個中繼點。
白石吊橋
路崩高繞
其實霞喀羅可以走完全程,也是最近這一、兩年的事,之前因為颱風的關係,曾封山許久,現今的三段高繞就屬第二段較危險,一方面是下切到溪谷比較長,一方面也是由於剛整修的路況較不穩。
當然這跟之前走過的懸崖峭壁來講,都還算小巫,而且在等待隊友拉繩的空檔,我反而可以好好欣賞楓葉搭配薩克亞金溪的美。
部分需下切高繞的路況
2004年的2月,在暌違多年以後,當林務局終於將這條古道整建完成並正式開放,但僅短短半年時間,8月艾莉颱風來襲,重創新竹山區;整條古道柔腸寸斷,又得封山再修。
霞喀羅的命運就好像其本身歷史的悲情,這幾年來也一直是整建、崩塌、封山,再整建、再崩塌……一再循環。目前最嚴重的第三段高繞,路崩得幾乎失去原狀,只能陡下走另外新闢的拉繩段。
走走停停,這些崩掉的路段,讓我們行走時間比預定延長許多。
武神駐在所昔日所在
過白石之後的駐在所是「武神」,名字聽起來很有殺氣。在武神的腹地上,有個警用的電線桿與殘留的裸線,礙子釘在電線桿上,看起來還算完整。
這景象令人當下拼湊出日治時期的空間對話,彷彿可以聞到清酒的味道,想像身處異鄉的日本人如何度過漫長的夜晚……思古的情懷就在眼前的電話線上蔓延著。
馬鞍駐在所
馬鞍與栗園
而「馬鞍」駐在所還真如其名,從它的大門樓梯,仍依稀可見舊時駐在所有如馬鞍的外形。此地的楓葉狀況也頗佳,只是天色暗,攝影上也有困難,大抵從馬鞍到栗園,都是走在桂竹林裡。桂竹是製作竹竿的好材料。
一直以為嘉義的古道竹況應該是最佳的,沒想到栗園的竹林也頗為壯觀。戴起頭燈,大夥趕著要下山,關於駐在所附近的「森桓太郎」墓碑已不便去尋找。走在這陰暗的竹林裡,黑暗總讓人不由自主的懼怕,又還有多少日蕃衝突的陰影在此流蕩著?
栗園駐在所的竹林
當月光照在養老端的山形時,那感覺好美好美。人說養老是古道鷹揚,晚上走在這著名的賞鷹景點,無緣見到鷹蹤雖有些惋惜,但還是感謝老天給了我們整天的好臉色。
包括紅榨與青楓聯手的陽光楓葉秀,包括秋日台灣八角金盤的一路伴隨,還有這末段的竹林清風。
又彷彿這條古道還有許多故事等待我去記錄。
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