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小森筆記:自然書寫的時光
作者:林佳靜
繪者: 劉伯樂
出版社:玉山社
出版日期:2018年02月05日
內容簡介
透過自然書寫作家的眼睛,
看見臺灣的自然生態與環境關懷。
第一次嘗試將臺灣文學的歷史以富含知識性與趣味性的方式,傳遞給小朋友。希望藉由文字與圖片的閱讀,早早地引發他們對臺灣這塊土地上的故事產生興趣。
……以「臺灣」為基地所衍生的自然書寫作品,內容涵攝在地的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同時觸及土地倫理與環境關懷,如果能把這個故事好好說出來,應該是最容易讓孩子們『有感」的讀本。
──國立臺灣文學館館長 廖振富
本書透過剛從臺南搬到花蓮居住、喜歡自然的女高中生小森,與國中同學小耕的明信片通信,以及她的日記、筆記等,傳遞與臺灣的蝴蝶、鳥類、海洋、老鷹、植物等相關的訊息,包括生態、作家等,還有保護環境生態要努力的方向。
全書以貼近生活的情節、淺顯易懂的文字,搭配自然畫家劉伯樂生動細膩的繪圖,讓環境教育與環保概念等較嚴肅的議題,流淌在孩子們的生活中。
名人推薦
教育電臺「自然筆記」製作人 范欽慧
荒野基金會董事長 徐仁修
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教授、系主任 陳玉峯
海洋文學作家 廖鴻基
自然作家 劉克襄
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副教授 簡義明
感動推薦(依姓名筆劃順序)
作者簡介
林佳靜
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研究生,藝文工作者,流轉於跨域創作的實驗,樂於被故事盈滿,再倒出屬於自己的。
繪者簡介
劉伯樂
1952年生於南投埔里,文化大學美術系畢業。隨後進入教育廳兒童出版部擔任美術編輯,並從事插畫工作,插畫作品曾入選歐洲插畫大展。著作有:《野地食堂》、《寄自野地的明信片》、《黑白村莊》、《我砍了一棵山櫻花》、《奉茶》、《八音的世界》、《有鳥飛過》、《野鳥好好看》等六十餘種。持續創作超過三十年,作品題材多元,囊括鄉土、文學、人文、藝術、自然等領域。曾獲「時報開卷好書獎」、「讀書人年度好書獎」、「好書大家讀年度好書」、「新聞局小太陽獎」、「楊喚兒童文學獎」……多種獎項肯定。長期深入鳥類生態的攝影、繪圖、觀察與記錄,主持部落格「什麼鳥世界」、「秘密鳥世界」。
序
認識臺灣,閱讀文學,從小開始
《小森筆記:自然書寫的時光》不是國立臺灣文學館首度出版的兒童文學圖書,卻是第一次嘗試將臺灣文學的歷史以富含知識性與趣味性的方式,傳遞給小朋友。希望藉由文字與圖片的閱讀,早早地引發他們對臺灣這塊土地上的故事產生興趣。
本書脫胎於本館2013年出版、由成大臺文系簡義明副教授所撰寫的《寂靜之聲──當代臺灣自然書寫的形成與發展(1979-2013)》,隸屬於33冊「臺灣文學史長編」當中的一部,內容主要介紹以「自然」為書寫主題的臺灣作家、作品和相關發展梗概與脈絡。以「臺灣」為基地所衍生的自然書寫作品,內容涵攝在地的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同時觸及土地倫理與環境關懷,如果能把這個故事好好說出來,應該是最容易讓孩子們「有感」的讀本,因而成為我們思考如何運用並改寫「臺灣文學史長編」,以達到讓文學教育「向下扎根」時的首選。
從規劃構思到實際執行,本計畫集結眾多臺灣文學與兒童文學的專家學者,以及本土繪本創作者。十分感謝由師大臺文系林巾力系主任和臺東大學兒文所游珮芸所長所帶領的團隊,師生共同協力,透過密集的腦力激盪、創意發想,年輕學子的創新與活力,賦予《小森筆記》一個嶄新可親的樣貌。繪圖者劉伯樂先生,從事插畫創作超過三十年,對於自然生態的觀察描繪尤其著力甚深,本書繪圖由他一手擔綱,自是生色不少。
此外,考慮到長久以來「母語」童書讀本甚少,而值此「國家語言發展法」通過、各界疾呼應正視母語保存、使用之際,本書特別同時推出華語、臺語兩種版本,寄望通過童書的閱讀,讓孩子接觸並熟悉母語的呈現和表達,促進其母語能力的增進和培養。最後,更要感謝張子樟教授、許建崑教授、吳玫瑛教授、簡義明教授在百忙之中對本計畫提供諸多寶貴意見,臺語文學專家方耀乾教授協助臺語版審閱修訂,以及玉山社/星月書房在非常急促的時限內慨然承擔出版工作,讓臺灣文學的大眾化、普及化以及「年輕化」,寫下新的一頁。
臺灣文學館的一小步,或許是臺灣兒童文學界的一大步;讓我們認識臺灣、閱讀文學,可以從小開始。
國立臺灣文學館館長 廖振富
*本書書介由玉山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