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介紹

踏上北台灣百年淡蘭之路

「淡蘭古道」為清代時期淡水廳到噶瑪蘭廳(現今臺北到宜蘭 )的主要交通道路,於1800至1900年期間,正是北台灣漢民族開始由西部往東部發展的黃金時期,除地理的因素外,清廷治理的政策與先民拓墾的韌性,不斷在北台灣地表上留下痕跡,歷史古道成為北台灣這璀璨百年的見證。

淡蘭古道最初由臺北艋舺往東北行,至噶瑪蘭廳約200餘里,路程須4天3夜,途中於暖暖、頂雙溪、草嶺過夜;隨著民間往內山移墾,走出更便捷的入蘭路徑約125里;另一路發展為先民從拳山(深坑)一帶入山植茶形成茶路便道及其後續的發展,更縮近距離,途僅110里。

為使這具有歷史文化意義,具有故事性的古道再次展現風華,因此我們探索散落在淡蘭歷史時空的浮光掠影,尋找北台灣百年淡蘭之路。

f57ae539cf9ac33bf25bc63ab9f28a7b.jpg


淡蘭北路—官道

淡蘭北路的形成與演變進程包含狩獵、汛塘海防、楊廷理平亂、鋪遞、劉明燈巡查等事紀可見,淡蘭北路歷史路線軸由暖暖-瑞芳分2路:一路由苧仔潭至燦光寮接往澳底、嶐嶺抵達宜蘭;另一路由侯硐接往三貂嶺、頂雙溪接往草嶺、大里。兩線之間為三貂嶺及燦光寮所連接的燦光寮鋪遞路線銜接,形成類似字母A路徑,修築較寬且較為平整,功能從軍事防守、傳遞公文到成為交通要道,為發展最早並被當時官方認定北台灣東西之間的往來大路。

(一)燦光寮古徑:

清廷為加強海防,於三爪仔(瑞芳)、燦光寮分設汛塘行軍會哨監視海岸情勢,稱為汛塘路。設廳後因應行政業務,增設柑仔瀨舖(瑞芳)、燦光寮舖、三貂嶺舖,負責舖遞業務(相當於今日的郵局)。汛塘路與舖遞路大致路線重疊,鋪兵兼做塘兵,傳送官府文書兼負軍事任務。約1869以後式微裁汰。為台灣北部最早的一條軍事道路。

(二)楊廷理古徑:

臺灣知府楊廷理(開蘭第一功臣)為討伐海盜朱濆(噶瑪蘭),開三貂嶺路,下嶺東折闢路(楊廷理古道)前去救援。後力倡噶瑪蘭納版圖,促成1812年設廳,對開發宜蘭有重大貢獻。大約1820年嶐嶺被草嶺取代而式微。

(三)入蘭正道:

從1807年楊廷理開三貂嶺路(今金字碑古道),官民相繼修築,至1867年劉明燈修築路線底定。因路徑較短又有官兵駐守安全,亦成為官府北巡主要路線,民間商旅使用更趨於頻繁,為當時官方認定北台灣東西之間的交通要道,即現今所被認知的淡蘭古道。最早官方闢建的道路。官方文獻最早記載的淡蘭古道(1821)。

96c0771dbe00716a1a6abfcfea137da3.jpg f7d103c599605c7c06bc244f99979e9e.jpg

北路:楊廷理古徑(楊智仁攝影)、入蘭正道(楊智仁攝影)


淡蘭中路—民道

淡蘭中路跟移民拓墾有相當密切的關係,主要是依著地理環境,初期從港口或基隆河水岸汐止、暖暖地區,沿著水路、山路,慢慢的往深山地區尋找溪流及山中較平坦的地方發展。同時來自不同地方的族群慢慢遷入,安溪人從南港或汐止移墾平溪(乾隆年間),泉州人移墾坪林尾(1796年),漳州人順平林溪往上游進行移墾(1812-1820年),在這股移墾流中的山地(內山地區),成為中路的精華。從移民墾拓發展到後來的族群械鬥及和解,逐漸形成為聚落的生活路網。另隨著黃總率眾由宜蘭頭城向泰平方向進行移墾,開墾泰平、溪尾寮、烏山、石空等地形成聚落。

淡蘭中路可定位為「生活民道」,係先民為生存翻山越嶺的足跡,不同於官方為軍事防守或傳遞公文等功能而修築之道路,沿途大多屬羊腸小徑,部分路徑亦可能隨著聚落興衰的發展,因人煙罕至而淹沒在草叢之中,依據拓墾空間分布情形,以及各聚落聯繫的路徑,並參考蘭入山孔道之文獻記載,總合整理2組古徑:

(一)暖東舊道:白蘭氏闢自暖暖街入山,入十分寮的傳說古徑。

(二)蘭入山孔道:先民因移墾(沿著水系山稜線往內山地區尋找落腳地)、械鬥(生活所需打拼生存的地盤爭鬥),到和解,逐漸形成聚落的生活路網,另有黃總從外澳至泰平開墾。先民祈求農作豐收,土地公的信仰在這路徑上集聚且漫山遍野地落腳。

367d2c6550d5e1969923049cf4368e10.jpg 317b88ec56b1b1cb8515da6b109a7617.jpg

中路:暖東舊道-番子坑步道(楊智仁攝影)、蘭入山孔道-中坑古道(楊智仁攝影)


淡蘭南路—茶道

遠在噶瑪蘭設廳之前,官府雖有開闢便道之芻議,惟當時對噶瑪蘭仍處懵懂又鄰近番界,並未果行。先民持續尋徑入山種植茶樹,利用水路或陸路載貨,前者以石碇楓仔林及深坑為主要渡口,將貨物集散後,循景美溪、新店溪、淡水河載至大稻埕,後者則可由山區耕作地,主要循便道,翻越山嶺,經坪林尾、石碇、深坑、六張犁等節點抵達大稻埕,形成茶路。1860年臺灣開港通商,北台灣植茶大盛,茶葉已逐漸成為當時臺灣主要的出口商品。遲至1885年劉銘傳推動撫番及清賦等新政,除了茶葉減稅外,更派兵開築山道及設兵駐防,以保護行旅及拓墾安全,使路況更為易行。

當臺北盆地的開發趨向東南,民間入山植茶大盛,形成茶路,丘陵、內山上廣布茶園,茶葉成為當時最具經濟價值的產業。經濟的動力,影響官方不得不正視,也促成臺灣巡撫劉銘傳於1885年循此山徑闢巨道通宜蘭。從「遠有新闢便道議」(1788年)未果,至劉銘傳始以官方的力量修築,歷經約100年才真正完成闢建另一條通往宜蘭的大道,即為今日北宜公路之雛形,亦是淡蘭古道的南路古徑。

  • 淡蘭便道1788年請開未果的「淡蘭擬闢便道芻議」。民間入山植茶大盛,形成茶路,茶葉成為當時最具經濟價值的產業,影響官方不得不正視,促成臺灣巡撫劉銘傳1885年循此山徑闢巨道通宜蘭。

d4e96f1ed085925e36421d505ae9b225.jpg 0f3ea00798e2f5f919c009a939b9e1a3.jpg

南路-淡蘭便道-外垵古道(楊智仁攝影)、烏塗溪步道(楊智仁攝影)


雙扇蕨—淡蘭古道識別系統

僅存於全世界極少數地區的珍稀蕨類植物-「雙扇蕨」,一般俗稱「破傘蕨」,在北臺灣山區卻經常可見,蹤跡廣泛分佈於淡蘭古道森林,爲「二叉分枝」生長模式,具有二至四億年前古老蕨類植物之特徵,侏儸紀時代之前就出現在地球上,可說是蕨類中的活化石。

蕭青陽設計師以雙扇蕨為淡蘭古道識別系統,格外具有地球古老生命之意義,並邀請國寶級書法家周良敦揮毫撰寫符合古道風格的書法文體。雙扇蕨的葉片呈多回二叉,葉脈則相互交織成網狀,彷彿淡蘭路網的延伸;雙扇蕨葉形如雙手合併張開,蘊含手作步道、守護山林的精神,別具意義。

286139117adc4f893688ab0bce2eae8a.jpg

淡蘭道 Tamsui-Kavalan Trails粉絲專頁



健行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