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冬季EBC健行_2裝備物資與體能_與山學習

  • 出發日期
    2020/01/28
  • 回程日期
    2020/02/09
  • 相關路線
    聖母峰基地營健行 EBC+Kala Patthar
  • 相關山岳
    Kala Patthar 、Everest Basecamp 、Nangkar Tshang
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分享裝備資訊,坦白說,我還真不擅長。

只能忠實呈現這次行前準備和過程中跟裝備相關的使用心得,也歡迎山友們提供建議和指教,相互交流學習:)


★ 行前作功課,了解這趟健行的需求,製作 裝備物資清單 Checklist (可點連結下載)

這趟冬季EBC健行最大的考驗是保暖 = 抗風 > 防臭,因此行前花了許多時間,參考網路上山友們的穿戴,加強保暖、抗風的單品,又可以耐得住日夜穿戴不產生異味,以確保我們有足夠的衣服可以面對零下20度又長時間不能洗澡的考驗。這回在重量上的考量優先性較低,由於雇用了一名挑夫,我們計畫一人背負4~5公斤的水和行動糧,兩人其餘的物資控制在12公斤合理範圍以內

79d9281156369c29b3d160d07ae9f2f8.jpg

* 以上裝備物資清單中數量和品項,以單人、女性裝備評估

★ 先盤點,再計畫增購,避免過度消費

一開始整裝的考慮,希望能盡量用上原本既有的裝備,減少額外的購買。想必很多人跟我們倆一樣,裝備不喜歡租用,但一走進漂亮的登山用品店,總被繽紛的色彩和強大的功能吸引,而非真正思考自己需不需要,每每想要的慾望都戰勝荷包,多買了許多不在計畫中的物件。所以,這次先把東西都翻找出來,盤點一輪既有裝備,個別檢查其抗低溫、材質等條件,再決定是否增購新裝 (雖然多一道功夫,卻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消費,讓信用卡得以安息。)。在裝備的選購上,我們特別喜歡的有實體店面和網路商店的登山補給站百貨公司Montbell專櫃、有專櫃也有網路商店的山也行出發前去公館的傑克狼皮走走,重新覺得有檜木香的店鋪氛圍真美好,店內裝備的選色和材質也很迷人,我們之後應該會重新優先考慮這間老店。

dbd0e8f0959037f72018ddc628bc1ab6.jpg

上身衣物,貼身穿的排汗長袖、保暖內層和保暖中層刷毛外套三件,我們全程都沒有脫,穿著爬山、穿著休息、穿著睡覺,也不覺得搔癢或束縛,真正可以說是身體的第二層皮膚,最後穿了13天也完全沒有異味,不管是鋁點放熱還是銀離子抗臭功能,讓我們倆人十分滿意這個選擇。

(註:Mont-bell Trail action parka連帽刷毛外套,帽子非常貼頭,衣服彈性柔軟,穿起來十分舒適,還有內外和胸口口袋,保暖程度也很好,價格實惠,顏色的選擇也是很多,山上睡覺時穿著也沒問題,平日也可以當簡單外套,整個愛不釋手!)

(註2:女孩子運動內衣我很推薦Patagonia的Active Mesh,一體成形,沒有多餘的縫線和墊片,排汗、抗臭效果很好,白天行進時支撐力夠,晚上睡覺不脫也不會束縛。)

摩根史考特

CRAFT FUSEKNIT COMFORT ZIP 全天候長袖拉鍊立領排汗衣

Odlo銀離子保暖衣圓領女款、

Mont-bell Trail action parka連帽刷毛外套

Columbia Omni-HEAT鋁點保暖快排長袖上衣
Odlo銀離子保暖衣圓領男款、
Mont-bell Trail action parka連帽刷毛外套

先生爬山時,喜歡再套上長年征戰東西的Mountain Hardwear保暖外套 (年代久遠,網路上已找不到可以購買的連結) 再搭配Montbell的風雨衣或備用的Mammut Gore-tex外層。但我在步行過程中,只簡單套上平價的老戰袍 (QUECHUA 防水防風外套) 便已足夠,休息時才會改穿上Mammut Rime Tour IN保暖夾克,備用Montbell的風雨衣總讓我覺得不比老戰袍來得暖,它的優點就是美得無與倫比的蜜黃色和超級輕的重量,在藍天雪地拍照時特別顯色。

68125e97901272ec59352ce53326709f.jpg

下著的部分,保暖褲我們各帶了兩件,分別是Rab Power Stretch Pro和Odlo的銀離子抗臭系列男女款,兩者的保暖、排汗、舒適度都非常優異,但13天的不洗澡挑戰,內層長褲還是需要兩件替換的。外褲的選擇就看大家的喜好了,我這次穿的是Mammut Trekker系列的軟殼褲,彈性、舒適度和抗風的程度都讓人滿意,沿路上的沙塵也很容易清理,這個亞洲版的褲型,在臀部和褲襠設計都剛剛好,十分值得。目前若考慮添購軟殼褲的女性朋友,可以參考看看這一褲款,當初試穿時覺得它的版型比Haglofs的Moran和Tokay更好看,車邊也更為細緻。而先生選擇了Montbell Mountain Guide褲款,表層耐磨設計搭配稍微厚一點的彈性布料,也是合身好看,另外我們也帶了Mountain hardwear Gore-tex外殼褲,在上了4,800公尺以上的路線,對抗刺骨的冷風十分好用。

登山鞋請務必選擇有黃金大底且夠硬可以穿戴冰爪的鞋款,同時對腳踝有支撐力,這條路冰爪需要穿穿脫脫,很消耗鞋子,沿路上大小石頭、滑坡無數,更可能踩滑扭傷。另外,考量搭機時的輕便和休息時可以讓雙腳放鬆,我們會穿上健行涼鞋,也好讓穿了一整天的登山鞋透透氣、排濕。然後冰爪、綁腿一定得帶!!!太多濕滑結冰的路段,3,600公尺以上的區域還遇到深到膝蓋的雪地,如果沒有冰爪、綁腿,不只行進速度變慢,一旦跌倒,衣服上還會沾黏一堆馱獸的「幸運黃金」,欲哭無淚。冬季Kala Patthar路線,只需要健行冰爪 (如下圖,這種短牙的鞋套收納也很方便,沿途山友人人一套。),短牙的即可,若是旺季加走Chola Pass往Gokyo路線,就直接帶長牙的吧!

5e3be8e00c4adee69beaf508d8d31051.jpg

除了記得戴一頂輕便的遮陽帽,3,000公尺以下或在市區還是實用的,有線可以固定更好,太多人的帽子在吊橋上被風捲走。另外,毛帽也是要注意的!上了4,000公尺,毛帽幾乎整天黏在頭上,務必選擇有刷毛層的款式,頂部也不要有毛線孔隙的那種,山上的風真的太大,無孔不入,而頭部的保暖無比重要。漂亮的公平貿易的帽子就等下山到市區再戴吧~ 

Buff頭巾很實用,日常可以多一層保暖,也可以遮陽、擋風沙,鼻水來不及擦時,也很救急,可以多帶幾條替換使用。至於頭帶、圍脖,依個人習慣評估是否攜帶,圍脖蠻推薦的,不會太重,厚厚地抵擋寒風,晚上睡覺時也可以拿來包住頭部。女孩子擔心幾天不洗頭、髮型走鐘,則可考慮使用頭帶固定,Smartwool出了幾款美麗諾頭帶,顏色好看可以裝飾,羊毛戴起來舒適又抗臭,平日是健身用好朋友,我很喜歡。

c2d6d05c7445b2fc71b456fbaca0bc3d.jpg

手套也是這次學到的一堂課,我們戴了雙軟手套日常使用 (Rab Power Stretch 可觸碰螢幕 男女款),在極端的情況下,像是早上夜間需要伸進冰水桶取水時、早上雪地凍得行動僵硬時,我們就會出動防風防水的滑雪手套。由於穿戴冰爪頻繁,軟手套消耗也大,不到十天就已經是滿滿的深色污漬,分不清那是泥巴、雪水、鼻水還是手汗了,因此強烈建議,多戴一副軟手套備用,至少濕了還有新的一副可以替換

太陽眼鏡選擇一般UV400款即可,這條路線雖然雪多、光線強,但滑雪鏡太大了,活動和攜帶都不方便。 (我們錯估情勢買了對滑雪鏡,看來只能找機會之後去滑雪使用了。) 行前我們研究了許久,不知是否隱形眼鏡是不是會在零下20度結冰,又該不該入手博士倫推出的一整個月不用拆的款式 (純視二代),但最終還是賭了一把,雖然包包裡的隱形眼鏡打開後會有一層薄薄的冰,呵一呵氣後還是可以用的,若真的不放心的話,可以在睡前把隔天要戴的眼鏡放進貼身衣物的口袋裡保暖,沒甚麼問題。

8535781a0ca2950ee580bc937451334e.jpg

為了方便挑夫背負,我們總共出動了三個登山背包分別是Osprey Volt 75LOsprey Kyte 46L和Vaude Zerum 38L。最重的是睡袋、內套、醫藥用品、盥洗物等備品,總重12kg,由挑夫協助搬運。自己則帶著水、行動糧和隨身需要的衣物,一人控制在5kg以內。經過幾天下來的使用心得,Osprey不愧是背包界的炸子雞,看到的旅客幾乎都人手一個Osprey,除了德國山友們清一色Deuter以外,中國山友則熱愛全身始祖鳥,這次帶的Volt和Kyte也確實好用,特別是在上下分層設計,頂袋夠大又好拿、大小網袋裝用過的冰爪和衣帽方便,背負系統表現讓人滿意。而Zerum除了輕便、好背以外,功能陽春許多,未來我也不會考慮帶它去長途健行。另外Duct tape或裝備補救貼很實用,機場掛行李和旅途中難免造成裝備破裂,可以緊急處理,避免洞孔繼續擴大。

2a19fc2140b6af0e4bde3cf5dde43eb7.jpg

出門前,不少曾經造訪過EBC的朋友們紛紛提醒要帶淨水錠或是淨水器,但在冬季的路線,我們多半會請嚮導幫我們山貓水壺裝滿熱開水,晚上可以當暖爐,隔天起來又變成可以飲用的溫水,省去淨水的困擾,一舉多得!在4,400公尺以前,我們就算零度以下都還能使用水袋,靠著體溫就不會結冰,行進中補充水分方便。上了4,400公尺以後,喝冷水很是煎熬,通常會在早午餐時點一壺熱茶,一半裝在保溫瓶裡,一整天兩人喝著熱飲配著巧克力,走起來也比較開心。行前看了山友分享煮熱水,但後來淡季免費的熱水取得實在太方便,我們帶的高山爐和鍋具也都沒用武之地,我會建議可以不帶,少一點困擾。

c3afedb2274eecd2c524ce5fda866d18.jpg

★ 基礎保健很重要,藥品有備無患

藥品的準備,大家都大同小異,不外乎丹木斯、感冒藥、腸胃藥等有備無患。我和先生兩人從上山的前一天就開始早晚服用125mg的丹木斯,一直到開始下山的天才停止。由於丹木斯是利尿劑 (跟春天藥局買一罐100錠,臺幣400元),我每次溫度變化就會手指浮腫的狀況沒有出現,身體排水排尿良好,倒是要時常提醒自己深呼吸,調整過快的換氣。又正逢武漢肺炎在全球肆虐,特定帶了無數的沖泡錠和DHC膠囊維他命C (膠囊在山上實用度較高!)、乾洗手、醫療級口罩,維持身體的抵抗力。也很幸運地,我們健康平安地歸來,身體仍然十分強壯!

凡士林、綿羊油等皮膚保健,痠痛藥布、人工皮在這趟長途健行中也派上用場,很多路段不太好走,特別使用了股四頭、比目魚肌、肩頸肌肉,幾天下來的腿部痠痛隱隱約約,有時還蠻煩人的。趁著擦拭身體清潔時,我用了曼秀雷敦的痠痛貼布先舒緩微微發炎的肌肉,接著熱敷促進乳酸代謝,睡一覺起來,痠痛就消失了,也是這次的功臣之一,最後我把剩下的藥布全部送給挑夫,讓他可以盡快恢復體力,接受下一次的挑戰。

(註:女孩們長途健行最怕的就是遇上經期,冬季EBC根本不可能可以舒適換洗,最好的方式就是諮詢醫師,以口服避孕藥調整經期時間。)

0f3d2d56452e9059b4cf29593ec82de9.jpg

★ 最重要的裝備:堅毅的身體

上面這張照片看似八桿子打不著,其實是這趟旅程前陪伴我們最多的一樣工具。身為上班族的我們,周間沒有太多的時間可以到戶外、健身房運動,下班了也常常滿腦子想著工作,七晚八晚了還得準備晚餐 (沒錯!為了更好掌握吃下去的食物,維持營養的均衡攝取,我們在準備期間改掉了早晚外食的習慣,在家自己做飯跟體能訓練配合得更好。) 而任天堂新出的健身遊戲:健身環大冒險,能讓我們在家進行每日的肌耐力訓練,針對特定的核心和腿部肌群強化,每天10~15分鐘,平均心跳能達到130~150,還真的會滿身大汗,效果很不錯。因此我們平日上班日,總會提早半小時起床,配合著遊戲的節奏,拉筋、肌耐力訓練、調整次數和強度,沖個澡用餐再出門,既節省時間又能落實天天體能訓練。

周末搭配跑步、游泳、腳踏車訓練心肺功能,培養身體的進氧量和呼吸,也習慣在喘的狀態也能感到舒適。也選擇近郊的步道練習登山肌群,檢視是否哪個肌群還應該再做強化、調整,培養健行的節奏,離家很近的天母古道水管路,直上的階梯到陽明山後山,便是我們的練習場。

d9948abb6849e16a648612e8b4cf66e2.jpg

另外,感受身體的疲勞感,找到自己補充體力的頻率、時間、份量也很重要,身體就跟電池一樣,若等到小於20%再來充電,花的時間就更長了,因此行進間的適時補充碳水化合物攝取醣份十分關鍵。我不愛太甜和黏膩口感的能量棒,因此這次帶了好市多販售的 Granola House 綜合纖脆燕麥棒 (32 公克 X 24 入),每支熱量約160卡,口味很合適,重點巧克力和莓果口味還很好吃!巧克力則是帶明治86%,一方面這款成分不含破壞原始雨林的棕櫚油,熱愛登山的朋友一定也要守護環境的啦,它的包裝和大小很適合行進間補給,非常方便!

64c3653c35cf198b63aa056da2a67a11.jpg

★ 行前裝備實測,調整再調整

照著清單準備打包就可以了嗎?熱愛山林運動的先生可沒這麼容易放我過關,在出發前兩周的跨年短假期安排了最親人的三天兩夜合歡山裝備測試之旅,天氣也正好有接近零度的低溫,我們把需要帶去EBC的裝備都打包帶好,一一檢測衣物的排汗、耐寒程度,也看看新增裝備的使用習慣,確實獲得許多寶貴使用心得,像是原本的衝鋒褲排汗效果太差,導致內層保暖褲悶濕難受;也發現原本戴的毛帽仍然擋不住冷風,引發頭疼;舊有的Smartwool羊毛襪彈性鬆弛,容易鬆脫、不吸汗等等小細節,幫助我們再次調整,才心安地踏上EBC旅程。

現在回顧起來,深感慶幸,還好行前有帶得完善,還反覆檢查、測試,雖去過的友人都說在Namche還是能買到裝備補給,但終究新買的裝備不熟悉總有風險,加上後來發現 這段時間山上的裝備用品店都是不營業的,山友們還是得盡量帶好帶滿,避免發生遺憾。

★ 登山是門科學,持續學習新知

這次也感謝許多登山前輩,我們參考了一些關於登山的書籍,包括裝備準備、肌群、體能恢復、營養配給等等,另外也有心靈糧食類,讓我出發前更能親近山林、了解當地文化的書籍,書單如下:

科普登山體能訓練全書
登山前一定要知道的事:讓你安全、健康、不疲勞的53種好方法
山道具:20種必備登山裝備的挑選、使用法
文學山之生:一段終生與山學習的生命旅程
心向群山人類如何從畏懼高山,走到迷戀登山

3a29fc20be7b1c47261ebed1fe84bec0.jpg

最終開心出門,平安回家才是最重要的!這次的準備按著計劃走,雖然中間數度偷懶,但有另外一半相互督促,還是盡力按表操課,很開心這次學習良多,也感謝許多曾經在線上分享心得文的山友們的寶貴經驗,充實了我們的旅程。

延伸閱讀: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