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發日期2019/09/25
-
回程日期2019/09/25
-
相關路線因為我上山時間,沒有班次很少的603可搭到暖東峽谷,所以改搭班次很多的602到寫意山水社區下車,過正榮二號橋?,走東勢街從來福宮上西勢水庫,先走西勢坑古道,一直上到大斜樹,下消墾嶺古道到暖東峽谷
201909 淡蘭古道中路熱身場~暖東峽谷,西勢坑古道,消墾嶺古道,花現台灣根節蘭
你/妳看到開黃色花的台灣根節蘭,尖端還有相對大的花序頂端大包了嗎? 代表花沒開完,還會繼續開花喔 ! 不要猶豫,你/妳真的很幸運,快快安排你/妳的行程上山追花趣!
神秘的暖東峽谷,果然是名不虛傳,一路驚人的溪谷水量。古道過溪無數次,一定要穿雨鞋喔!
謝謝暖㬢生態健行協會的大哥大姊,無私清理維護山徑,讓我有康莊大道可走,感恩喔!
感恩東北角開路大師,Paul lee人稱保羅大哥,放感情的珍貴手繪地圖,雖然保羅大哥已長眠於他熱愛的山林,還是要謝謝他留下來這麼多,放感情的珍貴手繪地圖,帶領我走了這麼多的山!
相片MV
201909 初次造訪神秘的暖東峽谷,西勢坑古道,消墾嶺古道,開心有美麗的台灣原生蘭,開黃色花的台灣根節蘭來作伴。因為是搭大眾運輸,原本行程規劃走逆V型(暖東峽谷>消墾嶺古道>大斜樹>西勢坑古道>觀音湖/西勢水庫>暖暖早起會>暖西國小),因為我上山時間,沒有班次很少的603可搭到暖東峽谷,所以改走正V型,搭班次很多的602到寫意山水社區下車,過正榮二號橋?,走東勢街從來福宮上觀音湖/西勢水庫,先走西勢坑古道,一直上到大斜樹,下消墾嶺古道到暖東峽谷,綠野遊蹤app說10公里5.5小時,完美的旅程完成了。
寫意山水社區下車,過正榮二號橋?,走東勢街從來福宮上西勢水庫,先走西勢坑古道
如果你和我一樣,要搭班次很少的603下山回暖暖車站,別忘了,千萬別在有雨棚的暖東峽谷這邊等車,而要在暖東峽谷對面站牌(山壁旁無雨棚)等車,否則司機可是會很快就開走了喔!還有還有,如果你和我一樣,第一次來暖暖火車站,別忘了你/妳的悠遊卡,因為暖暖火車站是無人站喔!
台灣歷史年雨量最高紀錄的火燒寮,到底屬於哪個行政區呢?基隆暖暖?新北平溪?
山岳,文史文字影音工作者,達人TONY如是說 : 火燒寮在新北平溪東勢格。但為什麼有基隆暖暖火燒寮的說法呢?以下內容出自tony部落格。
註1:日據初期,日本人將清朝台灣地區的行政區域重新劃分,設台北、 台中、台南三縣及澎湖廳。明治三十四年(1901年),又廢縣設廳,將全台灣分為二十個廳,大台北地區有「台北廳」、 「深坑廳」及「基隆廳」;「基隆廳」下轄「金包里堡」、「基隆堡」、「三貂堡」、「石碇堡」;當時的暖暖、 平溪都屬於石碇堡,而石碇堡的行政中心設於暖暖街,所以才有「暖暖火燒寮」的說法。大正元年(民國元年;1912年), 火燒寮降雨量8408公厘,創下台灣最高記錄的雨量。
這是淡蘭古道中路熱身場,因為淡蘭古道中路起點就是暖東峽谷,所以先來認識一下,其實這兩條古道也算是淡蘭古道中路路網。
淡蘭古道中路,不含闊瀨中坑連絡道,總長約50公里。
淡蘭古道 中路(民道)前段之路線
基隆暖東峽谷 →大菁農場→荖寮坑暖東舊道→十分古道 (五分山 步道)→新平溪煤礦→南山社區千階嶺步道→平湖西一支步道→平湖東一支步道→大坑山 ~下內平林山 稜線步道→土地公山越嶺保甲路→柑腳威惠廟→崩山坑古道 →料角坑古道→泰平國小(已廢校)→虎豹潭 風景區。
淡蘭古道 中路(民道)後段之路線
虎豹潭 風景區→泰平國小(已廢校)→料角坑古道→料角坑保甲路→北勢坑 古道→灣潭古道 →溪畔古道→烏山越嶺古道 →坪溪古道 →太和山 步道→石空古道→外澳火車站。
以下內容 : 摘自台灣根節蘭@ 處處禪機:: 痞客邦::
台灣根節蘭的葉子又長又大,數量又多,以前的人就拿它包粽子,所以又叫作粽葉根節蘭,英文名稱為Taiwan Calanthe。
台灣根節蘭是台灣特有種,雖然以「台灣」稱名,生長的區域卻限於台灣南北兩端,如大台北地區及屏東地區才有較大的族群,尤其以烏來、平溪及坪林山區的大片群落最為可觀。台灣根節蘭為地生蘭,蘭科、根節蘭屬,生長於低中海拔山區1500公尺以下的闊葉林、針葉林、雜木林或竹林地,偶見附生在樹幹低處,常常大群叢聚生長。台灣北部地區有幾種常見的野生根節蘭屬的蘭花,例如長距根節蘭、白鶴蘭和台灣根節蘭,其中以台灣根節蘭在北部近郊山區的分布最為普遍,每到了秋季的花期,常常可以在北部各地的山區觀賞到其美麗又數量龐大的橘黃色透明小花。台灣根節蘭雖然在北部山區普遍分布,但是一旦離開了大台北地區,它又變的非常罕見,僅能在少數如宜蘭、桃園、新竹和台東等的有限地方發現其芳蹤。往下直到台灣最南端的屏東地區,發現台灣根節蘭的機率又大增,只是分布不如大台北地區那樣的密集與常見,花況也不如台北地區的好。花梗自假球莖基部而出;總狀花序,排列緊密呈圓柱形或圓錐形,花莖長約30~40cm,花苞白色帶一點黃色,具線形或披針形苞片,一枝花梗開花可達數十朵,甚至近百朵,花朵半張,密集生長,由下往上逐漸盛開;花期九月至十一月,花瓣鮮金黃色,近看略帶透明感,唇瓣3裂,基部顏色較深;側瓣片直立,四方形;中裂片長方形;唇瓣基部有管狀花距向下伸展。清代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以愛蘭、畫蘭、詠蘭而聞名,在一幅《蘭石圖軸》曾題識云:
「余種蘭數十盆,三春告暮,皆有憔悴思歸之色。因植於太湖石、黃石之間。山之陰,石之縫,既已避日就燥,對吾堂亦不惡也。來年忽發箭數十,挺然直上,香味堅厚而遠,又一年更茂,乃知物亦各有本性,贈以詩云:『蘭花本是山中草,還向山中種此花;塵世紛紛植盆盎,不如留與伴煙霞。』」。
可見萬物都應該順其本性,才能欣欣向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