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CP輕量縱走裝備建議

  • Dylan Wu
  • 24,049 次點閱
  • 25 次拍手
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Dylan's Blog 原出處


背包:Sierra Designs Flex Capacitor

可40-60L變換、空包1050g (建議將超重的水袋移除)、$6400

Sierra-Design-Flex-Capacitor

它能背到幾公斤仍舒適,說實在我不知道,我用它走過11天的縱走,意即夠輕量的話,背負系統不成問題。所有等重的包裡面,它強而有力的腰帶和硬挺的DAC背架擁有最好的揹負系統;且很大的腰包以及大側邊水壺袋我用的很順。

6天以內的縱走都用40L就夠了,如果新手有很多多慮的擔心,或舒適與輕量的衝突尚未調節適當,需要多帶啥鬼的,這個包也還有20L的空間可以用。另外,更長程的縱走或雪季或露營也可以用到60L,所以它可以應付幾乎所有狀況。缺點是仍然重達一公斤,相較之下縱走包ArcBlast也才600g,Pa’Lante才400g。

至於去哪買?找代購吧。


帳篷:三峰藍山1  900g、$3200

5abc33f0N48a7157b

剛開始爬山的時候,不知為啥覺得自立支架是需要的,如今看來一點都不需要,任何氣候地形None Free Standing帳就夠了,不用多背支架,我會建議不管新手老手登山都用沒支架的帳篷,露營再來考慮用有桿的。三峰的非自立帳價格便宜,重量合理,CP很好。

另外我用三峰蒼穹用了好一陣子,它空間較小,而且牆壁常因返潮是濕的,不在意這些狀況的人可以考慮,720g,$2500。


睡袋:HammockGear Burrow Econ 30  適溫-1度、528g、$5600

Burrow_Closed_Long_Black__08434.1510760818.1280.1280.jpg

羽絨被比睡袋輕,或者是說等重的羽絨被更保暖(-16度以上時),而且價格只有一半,好翻身、冷熱容易調節、還可包在睡袋上變更暖的一大顆,雪季用。羽絨被有著和非自立帳、薄襪等類似[新手想像起來不太敢用]的特性,的確聽信我一己之言而不採用身邊大家都在用的睡袋似乎也不大理智,那你不妨Google美國一大堆輕量裝備表來看看,近一年的輕量裝備表已幾乎不復見睡袋。建議不管是不是新手都用羽絨被吧。

Econ是著名的CP羽絨被,雖然便宜卻不像黑冰性能差到終究得換掉,Econ沒多貴的價格就具有MontBell等級睡袋的數據,加上穿著羽絨外套睡覺,台灣三季很夠用了。高端的羽絨被如EE、Bandit、WM Astralite(尚未販售)甚至400g舒適溫度能低到-1度,睡袋不可能有這種表現。

建議搭配NeoAir Uberlite半身睡墊或Switchback 6~8片。


防水袋:Hefty 或 Glad ForceFlex  50g、$10

71gVsehJrhL._SY355_

輕量、防水、耐用、便宜的防水內袋,而且還可以用來倒垃圾。


雨衣雨褲:Frogg Toggs Waterproof Ultra-Lite2 Suit  防水、296g、$1000

ultralite2-300x300.jpg

紙包不住火的青蛙服,SectionHiker統計此雨衣美國市占第二高,有13.2%的人使用,而且是全雨衣中滿意度最高的,新手神人都在用,僅台幣1000 CP無敵。它不像達新牌只能不背背包時防水,但他們兩者透氣細數都差到谷底,使用的人要注意。

OR Helium II $3500、Marmot Mica $3000、REI Co-op Rain Jacket $2500 等就輕量便宜、且防水透氣兼具。值得一提的是MontBell Versalite Jacket 134g沒很貴但性能堪稱頂尖。

下雨會不會進水?我登山都風雨無阻不撤退,就算曾經三天持續淋雨,至今衣服從沒濕過,關鍵不是雨衣品牌或價錢,是因為背包輕。背包輕的話雨衣的防水係數能扛得住肩帶壓力,背包輕也讓人較不喘,雨衣裡面較不悶熱。

既然不會濕,便沒有安全上的理由要帶備用衣物。(就算會濕也沒有)


濾水器:Versa Flow  40g、$900

hb-vf_04_1

比Befree、SawyerMini都輕,出水速度介在它們之間,合用常見的瓶口。它能過濾的水量,是Befree的378倍,價格倒還比較便宜。

如果你要倒沖清洗SawyerMini,你得多帶支34g針筒(或是較輕的SP150);VersaFlow照片上左邊的軟蓋其實整個平面都是軟的,可以抵住水袋瓶口用乾淨的水倒沖。

另外,Sawyer的2L水袋兩個賣$450,CP不錯。


爐:酒精爐  爐7g、擋風板22g、爐架4g、點火器7g,共$370

IMG_20140220_183119_185.jpg

A.Skurka的說法,海拔4000以下不需融雪1~2人用最適合用酒精爐,全台灣的登山就幾乎都在這個狀況內,它煮的稍慢了點,但好處是輕的很扯蛋且沒有部件會故障,如果沒有要高難度的烹飪,煮水加熱還是使用酒精爐吧。

最輕的地方可能是輕在酒精,因為它不必背沉重的瓦斯罐;最便宜的地方可能也是酒精,$45一大瓶我可以5次縱走。

它致命的缺點是難研究,因為爐的形式少說也有7種,各有千秋,擋風板十分重要且需要針對鍋去製作,亂搞一組的其性能大概會差到煮半天水都不滾。如果懶得研究,也懶的實驗,那就去用瓦斯爐吧。BRS,25g、$600。

(台灣鮮少傳出[不開火就是強]的文化,但其實冷食也是個營養輕量的選擇。)


手套:Wells Lamont  42g、Costco賣12雙$350

51f-tB0RXyL._SX300_

比Rite、3M工作手套都輕,超便宜。


防水手套:Showa 281  43g、$250

281-03

防水透氣快乾輕量體積小,雪季使用可以裡面配個保暖手套,或是Wells Lamont戴裡面也可。搭配用建議買XL。


頭燈:Nitecore NU20  33g、$950

2719_zoom_1508512998.jpg

最亮360流明,可220流明使用6小時,IPX7,USB充電。每個頭燈都要例行的將頭帶換成5g鬆緊帶,你懂的。真的很想再亮一點的話,Olight H1R 52g,600流明應該也夠了。


地布:Duck MAX Strength Heavy Duty Insulating Film Window Kit 或  Frost King  57g、$300

polycryo_ground_cloth-big_2_a1116ede-d2b8-43cb-a8b1-ad05b6940170

比泰維克略便宜,重量一半。

地布與瓦斯罐是店家撈錢的最佳法寶,若不是天幕加地布的配置,有帳篷的話地布還是別帶了。


襪子:迪卡儂Kalenji  20g、$50

d05ac6238a9840039278aada348867b7_8382101.jpg

我和M.Clelland看法一樣,認為爬山適合穿一雙20g的襪子,且都認為登山用品店看到的襪子通通都太厚重了,輕薄短統的襪子很快乾且透氣,穿起來很舒服,過河直接下水也一下子就乾了,可天天洗。厚襪讓人有[好像比較不會讓腳趾受傷]的感覺,實際上有沒有這方面功效我不清楚,我從costco一雙92g用到50g再到20g,腳趾從來沒破皮過,我猜腳趾受不受傷的關鍵應該是踩踩點的運動細胞而不在襪子厚度,如果是這樣那就襪子越薄越乾爽。

而且照J. Johansson的說法,僅因你穿聰明羊,累度等於多背我一顆睡袋上山;薄襪配輕量快乾低統跑鞋,適合搭飛機和爬山。


內褲:Uniqlo Airism  36g、$390

09_415519

[登山需不需要穿內褲]這問題先不討論。以四角褲M號而言,始祖鳥Phase SL要65g,RAB Force Boxer要56g,IceBreaker要71g;而Uniqlo只要36g,夜間洗完擰乾不用等到早上,吃完晚餐就乾了,½的重量、⅓的價錢、½的乾掉時間。


排汗衣:Seg’ments 或 Karbon 美麗諾長袖T  170g、$590

71Ut+WepFJL._UX342_.jpg

雖然Capilene名震天下,登山健行來說Merino衣物還是我唯一的選擇,美麗諾羊毛怎麼穿都不臭、遇水不容易濕、就算濕也較不冷等特性我覺得很實用。IceBreaker等品牌價格較高,Costco賣的便宜又好用。

迪卡儂也有看來不錯的Forclaz羊毛長袖健行T,$899。


[ 5天縱走裝備範例 ]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