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測】TNF100 與 筆架連峰-LP170XT護膝使用感想

  • 鄭臣 Cheng
  • 9,023 次點閱
  • 4 次拍手
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c3167db6e33b6421837e616a0b70a243.jpg


前陣子天降好運,在健行筆記的「LP Support 170XT 高彈性分級加壓針織護膝」體驗活動中,雀屏中選,讓我有機會來跟大家分享這個護膝的使用感想。

 

 運動傷害與肌肉的使用是層層關聯的,以前曾經椎間受傷,護具的考量就會更加謹慎,為了未來可以多爬十年的山,我盡量都會戴上護具,減少身體受傷的可能。雖然,裝備不是萬能,但使用合適的裝備,的確能降低身體的耗損,這也是現代的登山一直在進步的,以科學的方式讓爬山更安全。

 

這次去跑了 TNF100 越野賽事,隔幾個假日後又去走了筆架連峰,想說就以比較輕鬆的方式來聊聊 LP Support 170XT 的護膝的體驗,因為自己也偶用護膝的習慣,用過掏寶雜牌、運動品牌N牌、台灣品牌B牌,方便讓大家參考自己是否合適這樣的護膝。

9dd32f39c83b0c4cb622b6d49af6d931.jpg

(TNF100 賽事,終點在黃金博物館)

810949612d675c4a3024a108face3556.jpg

(這篇要聊的LP170XT) 

慣例一樣是簡單的評價一下護膝:

△價格不便宜(蠻貴的),適合有持續性登山、跑步、打球等等會造成膝蓋損害的運動者。

△外型有跳色的設計,也有比較低調的黑灰色,不同於一般護膝的老土樣。

△激推布料與織法,透氣度佳又貼合,長時間使用也不會感覺濕黏悶熱。

△下坡不會酸,有戴有差。


14945b4efb4bf39e98d56984736354a9.jpg

(相當搶眼的LP170XT) 

外觀 / 繽紛的撞色設計感

多半想到護膝,都會覺得這個東西有點老土,不受到年輕族群的喜愛。但近來跑步、登山運動愈來愈盛行,護膝對運動的保護,也比較受到重視,我自己也買過各種護膝,都是價格非常平價的,最貴的則是運動品牌 N 牌的護膝,但這組護膝的價格硬生生高出許多

 

138631b275155d70193422bce9738d8a.jpg

(短褲搭配護膝的穿著)


此款護膝有非常多顏色,和以往我們既定的黑色老土護膝不同,我自己覺得紅色最好看。收到健筆寄來的 LP 170XT 的黃色護膝時,覺得黃色真的好考驗我,太難搭配了吧!

 

但後來發現騷包如我,其實還蠻多鮮艷撞色的衣服,想說試著讓黃色不要太突兀。所以在筆架行程時,穿著藍綠色壓力褲,再穿上護膝,讓它看起來不是膝蓋上的一塊醜的布,強烈的機能感帥度先+5。而護膝的側面有著「反C形」的編織設計,除了非常搶眼外,也增加了護膝的包覆性。 

 

9b69b9600ba2816bc3747b63ca51a50b.jpg(登山時的護膝穿著) 

03cffa10a360781e7abc0d458cc5f673.jpg

(真的是很搶眼啊)

初次使用 / TNF100 越野賽事 / 護膝尺寸上的差別

在 TNF100 的賽事,我所攜帶的裝備非常簡單,但每個都蠻值得推薦的,水袋、背包、越野跑鞋、水杯,以及這次的重點LP Support 170XT 護膝,之後再來介紹其他的品項。

 

aaa38dc7b37a15be911783e6945211c2.jpg

(TNF100 的裝備)  

LP Support 在護具的介紹中提到,護具並不是越緊越好,而是要選擇適當的尺寸,穿戴時皮膚不起紅點、勒痕,鬆緊度要有1個指頭可以活動的空間,才是合適的護膝。這才覺得對比之前使用的N牌護膝,感覺可能當初買得過緊,每次長時間下來,都會感到有些不適。這次透過測量,讓我選擇到了更適合的護膝尺寸,既包覆又不會鬆脫。 

 

7607a7d0a13e9722f3af7fd1673933bd.jpg

(TNF野跑實況)

下坡路段的支撐力

TNF100 今年賽道的起點從勸濟堂開始,先跑上一段產業道路作為暖身,緊接著又是長長的樓梯陡下,在這樣的路線中,護膝在一開始就發揮很不錯的效果,特別是膝關節兩側的支撐彈簧條,感受上非常明顯,分散了下坡時膝關節的壓力,延伸到肌肉,非常穏固,讓我在下坡時也著很不錯的體驗感受。

 

整體而言,第一次使用時護膝較緊,但使用過後,接觸皮膚處僅有些微的勒痕,不是很緊繃明顯的那種,很可以接受。

 

6b6ef97e74a8746c96b8ec8064ae04d1.jpg (兩側的支撐彈簧條,感受上非常明顯,分散了下坡時膝關節的壓力,延伸到肌肉,非常穏固)

單日郊山 / 筆架連峰 /  夏日的透氣感

在賽事結束後的幾個假日,我和朋友去爬了北部三大岩場之一的「筆架連峰」,總長度約 7K,不長不短,但路途經過多個山頭,陡上又陡下,對於體力與登山經驗,都是再適合不過的練習場。這次我背負約9公斤的背包重量,為六月的行程重新背起 40L 的背包來做準備,而鞋子則考量攀岩的靈活感,使用之前測試 la sportiva 的越野鞋。

 

(延伸閱讀:【評測】中量低筒鞋好用嗎?LASPORTIVA 越野鞋實測

 

那幾天直逼30度以上,走上一天真的頗炎熱難耐,上身一件排汗衫就已經覺得很悶熱了,下身的護膝就要很考慮透氣性的問題。因為自己的椎傷,其實一直希望自己養成要穿戴護具的習慣,但以前帶著護具總是會上山一陣濕透,一坨噁噁濕濕的黏在膝蓋那邊很不舒服,所以總是一到山頂,第一件事就想把護膝脫掉。

 

7492ef20b2e1e412f91f1b8033968e17.jpg

 (沿途中需要攀爬的地形,這時候就很考驗護膝的固定程度了)

但特別要提的,是這組護膝在長時間穿著的舒適感,大多來自於透氣性很佳,也不容易因為汗水而濕黏。一般來說,「舒適透氣」幾乎世所有機能性產品都會標榜的功能,但實際體驗商品,才能感受它們之間落差,很難去和大家形容那個透氣究竟是怎麼回事。

 

而這款護膝,最讓我驚豔的也是「舒適透氣」的功能,大大降低了護膝穿戴時的不舒服感,以我這幾次的行程的來說,穿著這款護膝沒有濕黏悶熱的問題,也在攀岩時,膝蓋多了一份保護,加上護膝設計輕薄靈活度也非常高。

 

24c01d8a6a73ec3a5ed3cd3b51580fb8.jpg

(一路上攀爬的地形不少啊)

攀爬時的靈活度

這款護膝是一體成型、套穿式的護膝,所以貼合度很好,動作卻也保持靈活,可以歸功於這款護膝在織法與設計上,都試圖在帶給使用者能有更好的使用體驗。而原以為支撐彈簧條在兩側,會有一些壓迫感,但實際穿著覺得沒什麼感覺,如果真的要講,大概就是見識到這種中高價位護膝的威能,以前是沒有用過這麼高級的護膝的哈哈哈哈,舒適感算是很明顯可以感受。


3842b3ef877d5ad7a91be45cb45a5d09.jpg


在第二次的使用,脫去護膝後膝蓋處幾乎沒有勒痕,也很喜歡與壓縮褲搭配的穿著方式,舒適感高,而且又透氣舒適(很讚,所以再多講幾次透氣)

 

總結而言,這雙護膝大概是我目前用過最貴(?)且體驗感最好的護膝,機能裝備間價格的差異,完全反映在舒適上,是一組我願意每次登山都使用的護膝,雖然顏色有點小難搭哈哈哈哈。

 

f6dd803f2204a120208f1e1d6f38f821.jpg

 (太陽很大...)


0b07a2c49279ee80087b8b071c442314.jpg


額外分享,關於護膝的洗滌方式:

如果護膝以外露的方式登山,在台灣多泥沼需要手腳並用的地形中,護膝一定會髒到不行,很多人覺得機能性裝備麻煩的地方,就是不能整坨丟到洗衣機攪一攪,而且大家為了怕壞掉,洗滌時總是有很多疑惑,這篇文後我就來分享我這次的洗滌經驗。通常你只需要有一個軟毛刷、中性洗劑(中性肥皂、洗碗精、運動洗劑都很好用),就能把它洗得非常乾淨了。


bbde9c171bcd0deada3aef0ec58722da.jpg

(被我弄得很髒的護膝)

STEP 1 將上面土屑沖掉

先將護膝上的泥巴、樹枝、碎石等等大概沖洗掉,避免有比較尖銳的土石,在刷起的的時候刮傷你的護具裝備。 

 

d5c1abfd9fe55fafcd42fe9359660939.jpg

(被我弄得很髒的護膝)

STEP 2 倒入中性洗劑

所有的機能裝備,使用沒有添加柔軟精及漂白劑的「中性洗劑」去做清理,可以延長裝備的使用年限,不只是清理,也是保養的一環,將適量的洗劑倒入後,用手去搓洗髒污的部分。

 

1dc1ae145ed5dd83e3b3db27bcd68233.jpg


STEP 3 使用軟毛刷去刷洗你的裝備

有些部分的髒污用手搓洗不掉,這時候就要倚靠軟毛刷了,軟毛刷只要將髒污的部分再做局部清潔,就能讓護膝變得乾淨許多。

 

5749d048d34c2c491211ea7994fb5d45.jpg


STEP 4 將裝備刷請完畢後,以清水洗淨

刷洗完護膝,大概就是九成完成了,這時候用清水把泡泡沖掉就好了,記得反覆多沖幾次,清潔劑才不會殘留在裝備上。


de881c75b3dc93ad872f93275a78471d.jpg

STEP 5 在照射不到太陽的通風處陰乾

清洗完裝備,將護膝掉在通風處陰乾,就完成啦!不要使用烘乾的方式,否則容易有變形、縮小的狀況,其實同樣的洗滌方式也可以應用在羊毛襪、風衣、防水外套上,非常簡單的,來動手洗滌你的裝備吧!

 

9ad4233b24726090eeb39a6be854e89b.jpg

-

鄭臣 Cheng Cheng

聊戶外的臉書:

鄭臣勾奧 cheng goes out / 

https://www.facebook.com/chenggoesout/

講廢話的 IG : 

chenggoesout / 

https://www.instagram.com/chenggoesout/

好看影片的 YOUTUBE:

鄭臣勾奧 cheng goes out /

https://reurl.cc/VMQWA

-

台灣的設計工作者,2018年開始撰寫戶外體驗的分享,以生活作為出發,期待透過內容,讓讀者走入山林,享受不同於城市經歷的探險。喜愛用各種的形式呈現,主要拍攝不同的山岳經驗、旅遊紀錄,算是設計工作之餘的一些勞作。


                           1863f35572fbbcca76713e531e34e5b2.png263b26e7c265832a0497b4e63699bbb0.jpg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