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發日期2019/01/12
-
回程日期2019/01/12
-
相關路線
旅行日期:18.06.06、19.01.12
關鍵字:稻間美徑(宜蘭伯朗大道)、冬山車站、新寮瀑布
傍晚六點二十分,一列北上的彩繪普悠瑪緩緩駛進月台,停留了一陣子,又打著燈光緩緩駛向北方,這裡是冬山車站,介於羅東與蘇澳兩個城鎮之間,並不太容易見到太魯閣或是普悠瑪列車停靠的景象,伴隨猛烈強風,列車往往呼嘯而過,沒有列車通過的時間,車站總是洋溢冬山河遞來的濕潤的風、濕潤的雨。
車站外,除了市區街燈,朝向南方還能見到遠處蘇澳工業區的燈火,日據大正八年(1919)3月24日啟用,隔年站名「冬瓜山」更改為「冬山」,民國97年(2008)4月1日,配合臺鐵宜蘭線高架化工程,和冬山河生態綠洲開發而建造的新車站落成,是東部幹線第一座高架車站,新站以「瓜棚」外觀作為特色,更呼應冬山鄉早年稱作「冬瓜山」的意象。
1.
冬山河是蘭陽平原上重要的河川之一,舊稱「武淵港」、「三堵港」,發源於海拔980公尺的新寮山,流經丸山、冬山市區等地,到傳藝中心附近轉北和蘭陽溪會合入海,由於上游山區地質破碎,進入平原以後流速減緩,河水挾帶的泥沙使河床積高,又因為河口地勢低窪不易排水,豪雨來襲經常引發水患,民國63年(1974)范迪颱風重創宜蘭,政府於是推動冬山河整治計畫。
民國64年(1975)8月冬山河整治完工,不過工業廢水、農業廢水以及家庭廢水造成的汙染問題依舊存在,直到民國77年(1988)以後才逐漸獲得改善,由舊寮、新寮,經過冬山河生態綠洲,直到冬山河親水公園,沿線成為觀光客嚮往的旅遊勝地;除此之外,鄉境內緊鄰五十二甲溼地的三奇村,則保留一片未經重劃的農田景緻。
因為村內大部分農民不願意農地重劃,至今無法興建農舍,意外地保留上百公頃稻田,農路沿線更連一支路燈、一根電桿都沒有,民國103年(2014)5月時被攝影愛好者發掘,驚覺此地媲美臺東池上的伯朗大道,從此三奇村的田園之美不脛而走,每到假期車滿為患,甚至曾經有人雇用吊車將人載到高空取景,村民不堪其擾,索性在田邊搭建高臺供人攝影,同時限制汽機車駛入園中。
為了和池上伯朗大道區別,村民決定將此地稱為「稻間美徑」,如今,隨著空拍機逐漸普及,觀光客自然也不需要動用吊車或是貨車攝影了﹔和花東縱谷相比,蘭陽平原上的這片田野夾在屋舍之間,顯得有些侷促,但是下雨之後,水氣淋漓,卻又散發出屬於宜蘭獨特的韻味。
2.
新寮溪是冬山河的支流之一,離開冬山市區,經過珍珠、八寶幾個聚落,道路轉進中山休閒農業區,隨後繼續朝深山挺進,新寮瀑布步道管制站前的空地,早已停滿大大小小的車輛。
下午四點整,山谷裡細雨紛飛,傘下的遊人陸陸續續歸來,少數旅人如我們,仍然撐傘一步一步沿著小溪上溯;根據林務局羅東林管處的踏查,新寮溪瀑布群由源頭以降,總計有十幾處之多,而步道僅僅抵達其中兩座規模較大者,民國98年(2009)芭瑪颱風來襲,步道遭受重創,災後林管處遍植青楓、九芎、烏桕、墨點櫻桃、青剛櫟、山櫻花、紅楠等喬木,華八仙、大葉溲(音同「蒐」)疏、金平氏冬青等灌木,希望能藉由原生種植物逐漸恢復原始生態林相。
這幾年來的健行經驗,讓我越來越了解「隨遇而安」的道理:再周延的計畫總是不可能趕上實際的變化,天氣不如人意,同時天空因為霧氣愈發灰暗,究竟能不能順利地走完全程?心中幾度忐忑不安,此時,轉彎處眼見溪流,閃爍著銀白光澤,樹林間透出的河灣自成一景,這使我又想起,山永遠都在,不如珍惜當下所遇到的每一刻驚喜,腳步不自覺又輕盈起來。
3.
瀑布步道每隔一百公尺設有一座里程木樁,步道前半段除了0.5公里處一小段石砌階梯,以及0.6至0.7公里壘壘石塊,其餘平坦易行,大約二十分鐘的時間,輕輕鬆鬆登上第一層瀑布前的展望臺,新寮第一層瀑布瀑高30公尺,下雨的緣故,水勢比平常更加浩大,瀑濂底下則是一圓青潭,潭水清澈見底。
展望臺上,飄灑臉龐的水珠,不曉得究竟來自瀑布,還是空濛的山雨;安全起見,我收起外套,並且將頭燈戴上,俯瞰著溪谷小憩,在此同時,弟弟卻為行走步道中途,被石頭絆倒而劃破的傷口苦惱著,幾經判斷,傷口基本上沒有大礙,第二層瀑布又近在咫尺,我們仍舊決定走完全程。
民國98年(2009)芭瑪颱風讓步道嚴重受損,通往上游的路段必須經過第一層瀑布上方,中途山坡地質脆弱,又必須渡溪數次,修復工程困難重重,直到民國107年(2018)7月才重新開放,步道採用自然工法,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有時石板堆疊,有時開鑿崖壁,有時搭建橋樑,沿途視野也在樹林和崖壁之間不斷地變化。
4.
樹林中光線昏暗,夜晚之前剩餘的亮光,有些順著枝葉流向湍急的溪水,溪流閃亮如雪,有些順著枝葉流向錯落的石堆,石堆閃爍如錫,萬籟喧嘩,讚嘆著溪流的柔美,歌詠著溪石的剛毅;走過拱橋,層層木階上迎接我們的是另一層喧鬧的瀑布,瀑布頂端石塊層層疊疊,溪水潺潺流洩,像是鑲嵌寶石的頭紗。
然而,這裡卻不是步道的終點,走過溪畔危崖,緊握釘在山壁的繩索,踏著溪石繼續前行,弟弟索性搶先快步走向盡頭,接近第二層瀑布的拱橋前,溪水的雪白和溪石的黛黑相互襯托,好似國畫山水,此處清晰,山壁上的草坡卻因為氤氳山嵐模糊起來。
「前面的瀑布很壯觀呢!」弟弟又從拱橋折返,迫不及待地跟我說。
新寮第二層瀑布瀑高60公尺,猶如蛟龍轟鳴,無論是水勢亦或水量,都遠勝過山下的第一層瀑布,千百年來不止息的奔騰,似乎連大地也因此動容,山壁上排列的岩石,還有岩石上攀附的植株,有如雙掌併攏,掌心向天,承接來自上蒼的恩賜。
回首望向下游,黑夜前最後的光亮,散溢成山谷中矇矓霧氣無數;昔日羅東仕紳藍新曾經遊歷新寮瀑布,寫下紀遊詩當作紀念:
銀河倒掛石雲間,一派清流四面山。
寒帶風聲吹不斷,影分樹色綠回環。
明珠走壁之難數,白練懸岑未始攀。
為問林中猿鶴侶,深秋欲罷幾時還?
來自雲霧匯聚之處,來自喧鬧的瀑布與湍流,故事從這裡開始,這是不止息的冬山河的故事。
參考資料
1. 蘭陽資訊網 新寮瀑布步道
2. 蘭陽博物館第30期
延伸閱讀:冬山附近景點
2. 第101章[宜蘭縣大同鄉] 踏查蘭陽溪紀行(1) 破礑溪畔現朝陽
3. 第102章[宜蘭縣大同鄉] 踏查蘭陽溪紀行(2) 遇見埤亞南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