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lomon Sense Ride與我的越野跑初體驗

  • Tina Tsai
  • 1,771 次點閱
  • 2 次拍手
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第一次野跑

登山背景的我,半馬跑齡不到一年,與野跑擦肩而過、最近的一次距離,在今年1月的北大武山。在登頂下山回山屋的路途中,隊伍拉得太長,以至於有一段路是自己走在山林中,在快5點看到夕陽照著雲海的美景後,意識到必須加緊腳步至少趕上前面的隊友,踩著6分速向前行,那刻有點美好,500公尺才出現的路樁不再久久才看到,換了肌群運動的腳也瞬間得到解脫,好景不常,進入森林後出現滑石,登山鞋蠢蠢欲動的想撲街,結束我和野跑的第一次接觸。


第一次的越野跑鞋

心中對越野跑的美好幻象是~既可以兼顧跑步又可以徜徉山林,是多美好的一件事情?!不過在那之前,希望先有足夠安全的裝備(野跑可不是為了撲街...)、還想先獲取基礎的野跑技巧(無傷完跑是每次的心願),因緣際會下,2019/03/24 由Salomon舉辦的越野跑活動【汐止大尖山--天際線鳥瞰大台北】 ,當天幸運可以穿著Sense Ride越野跑鞋進行鞋測。

f6b5d5a38c8cce4024df3009df1bb8a1.jpeg

(教練與初次體驗越野跑的我們)

那天是第一次在雨中跑步,而且還是跑山。上山時很膽怯的放大步伐,平路和下坡在教練的鼓勵下,腳輕且快的踩樹根一部分,試著重心往下放,一邊訓練自己先看下一個踩點,一邊加快速度,專心在每個步伐和聽著腳踩在泥巴上"湊湊湊"的聲音,覺得是很有趣也很新鮮的體驗,沒想到跟第一次穿的鞋就可以立即培養默契,像穿了很久的鞋一樣的自在,止滑效果很好,整趟跑完鞋子裡也沒有特別濕,具備一定的透氣度!


各種地形測試Sense Ride

很榮幸可以帶著Sense Ride一起進入山林,這雙耐看的火炬紅色,在褐色的樹跟與綠色的樹葉中特別的顯眼。前腳掌的溝槽設計,讓鞋子有足夠彎曲度,在大坑5-1步道沿途走跑樹根上,才可以靈活的在有限空間移動著,也感覺到對比於登山鞋,他的輕量化對步伐與步伐間速度的提升有顯著影響。


7dda82d06bbf45fca8980fba9176886d.jpeg

(Salomon Sense Ride @ 台中大坑5-1步道)


7ef3d92db4076e498301a48f9d8620c6.jpeg

(前腳掌的彎曲度佳,踩踏在樹根上可以很靈活移動) 


樹根和岩石是中級山常出現的地貌,在台中容易親近的郊山-大坑5-1步道、鳶嘴山即可挑戰試煉,Sense Ride 在上爬時,腳底用力時會有稍微的彈性輔助向上,下攀時也穩定的支撐,大底Contagrip的抓地力在較斜的岩壁上感受度特別高,沿路上上下下都在硬石中移動,腳底板沒有絲毫的抗議,偉栽VIBE減震緩衝,讚嘆VIBE減震緩衝技術,以越野跑功能取向的Sense Ride,也是相當適合郊山徒步的行程。


ad9d21036f42a49aeac39f0aad8cdded.jpeg

(抓繩上攀岩石@鳶嘴山)


dce58c97fa05633925653893af66c014.jpeg

(下攀岩壁感受高抓地力@鳶嘴山)


穿上鞋後到脫下鞋前,都不用蹲下低頭再拉綁鞋帶、藏鞋帶的設計,是屬我這種容易踩鞋帶、掉鞋帶的人的最佳福音!只要拉一下,就可以把鞋帶收緊,這就叫做"秒殺",也不用再思考蝴蝶結要朝上綁還是向下綁,再把繩子收進鞋舌內,平平整整,不仔細看還看不出來有藏東西在那邊,從第一次穿Sense Ride這就是我最喜歡的設計~

f9a60bb91a011bb4dca5a44aabf3e376.jpeg

(QUICKLACE™ 快速綁帶系統@大坑5-1步道)


dc9cc47c62b5db5ba412defe33e27271.jpeg

(鞋帶收納口袋@鳶嘴山)


種種優點兼具於一身的Sense Ride,接下來的大小賽事,不論平路或上下坡,都想帶著他一起去完成,因為,拍照起來太亮眼了,完全可以登上網美拍照必備裝備的排行榜!

f4bb87dd94e6ab6295028a6c4ede97e1.jpeg

(亮眼的火炬紅Sense Ride @ 大坑5-1步道)


f03db35220ffd2fd3b82be2d6fce7787.jpeg

(亮眼的火炬紅Sense Ride @ 鳶嘴山)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