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路線
如果你嚮往有點挑戰性的原始 Trekking,那你一定要走走嶐嶺古道。
位於東北角福隆,沿著海線到石城的「嶐嶺古道」,是淡蘭古道非常早期開發的一條線,也是燦光寮之外,我在淡蘭北路最喜歡的路線。每個人喜歡的登山方式不同,有人喜歡登高而選擇百岳,有人喜歡多地形的挑戰而選擇中級山,有人則嚮往荒野探險的漫漫長路,嶐嶺古道就是屬於這種。
下車囉!登山口與火車車站
這是我第一次來石城火車站,是一個非常小的車站,下車後可以沿著鐵道,看到沿海光景。我們就像是要沿著火車路線北上一樣,順著鐵道往舊草嶺隧道前進,而嶐嶺古道的登山口就在舊草嶺隧道附近,大約路程20分鐘走又,路線不算複雜,就是沿著鐵路一直前進就是了。這段路可以好好的在起登前,欣賞海景,非常值得一走!
有人會選擇從福隆車站前往,其實也可以,但我比較推薦從石城開始,路途比較好走,待會再來解釋為什麼哈哈哈哈哈。
沿著公路走到舊草嶺隧道,看到一個向上的分岔點,就是嶐嶺古道的入口了。這個路口有點小詭異,是順著木頭柵欄前進,起登的地方路跡有好幾條,我們才剛開始走就有點小迷路,後來順著 GPX 才找到正確的位置,嶐嶺古道不像其他北路支線,路徑都非常明顯,建議先下載地圖,對方為判斷有基本認識再前往。
路徑的挑戰,拉繩!
上去沒多久就有一段不短的拉繩,雖然地勢有點小陡,但不太危險,路面也算是好踩,我跟朋友在這段玩得很開心(因為我們都很喜歡拉繩),我們選擇石城作為起點也是這個原因,如果反向的話拉繩下坡就不太有趣,瞬間變成泥土溜滑梯。
特別是近期每天都有大雨,就算當天天氣良好,前幾天土地也一定飽滿濕潤,就會是走起來噗滋噗滋的泥濘。如果是平路或是上坡都還好談,下坡...就只能直接下滑了。
近期的蝴蝶非常多,嶐嶺古道處處可見,也因為嶐嶺古道比較少人在走,整條路的蜘蛛網較多,大家可以稍微避一下。
地圖的重要,離線 GPX
離開了拉繩區,路徑變得比較開闊,有一種荒原的美麗。我們一上到這裡,趕緊拿出地圖,因為這裡沒有 GPX 實在是難以看出路徑,很容易迷路。我們沿著 GPX 的路徑慢慢往上,這裡就算沒有登山杖也算好走,緩坡向上,接著路徑就會又變小。
雖然路徑上,都會看到登山隊的綁帶,但是我們還是與地圖兩者對照,比較保險。地圖偶爾會有偏移的問題,而綁帶也會有不知是何時綁上、指向哪個終點的問題,兩者可以相輔相成,在這樣路徑比較少人走的山路,多一點能夠參考是非常有用的!
古道我們的穿著,褲子與鞋子
因為路徑偏小,我們當天都是穿著長褲,偏小的路徑腳踝邊有許多刺人的草,蚊蟲也比較多,夏天也建議至少要穿短褲+壓縮褲,否則回去小腿不是受傷就是被叮整隻了哈哈哈。第一個比較大的地標點,大概就是古厝,牆壁算是完整,也看得出整個屋體的面積,保存得相當不錯,淡蘭古道最有趣的就是會有這些文化遺跡啊啊啊!
接續的地方林蔭非常密,路面就比剛剛來得溼滑許多,我們也拿出登山杖做輔助,泥土碎石落葉混雜的地形,登山鞋也能發揮很不錯的抓地力。雖然這幾天天氣略高溫,但嶐嶺古道部分區段都是有著濃密的樹蔭,其實行走起來非常涼快,個人也很喜歡。
第二個會遇到的地標點,是「石城土地公」,我們錯把這裡誤認成水頭土地公,以為原來這麼快就已經走了一半哈哈哈哈哈,石城土地公這裡有比較大的腹地,是能夠稍作休息的停留處。
略為複雜古道地形,登山挑戰的練習場
嶐嶺古道會遇到的地形比起其他淡蘭北路的支線,來得複雜許多,雖然沒有陡上的爬升,但碎石、泥濘、大石、青苔、黃土、樹根、落葉、倒樹、高低落差,能遇到的這裡都會稍微遇到一些,如果有準備去中級山,也可以藉由這樣的路線,讓自己熟悉需要手腳並用的地形。
在走完這段青苔、黃土交錯,比較滑溜溜的路徑後,就會到達嶐嶺古道的高點「水頭土地公」,也是腹地稍微大一點的地方。我們還遇到從其他山頭來的登山客,即將前往蒼嶺古道,也是在這裡交匯。
午餐結束後,我們繼續向前,原本以為向下的路程會比較無趣,結果向下的路程反而更漂亮,地形也更加複雜。因為怕滑倒,下坡需要的專注度更高,朋友也說出「在還沒登山前,都會覺得下坡比較簡單,但其實通常下坡才時最難的!」,這用在嶐嶺古道一點也沒錯!
因為下山的路程非常有趣,我會再另外寫一篇來介紹,可以先看看我的影片,體驗一下嶐嶺古道吧!
-
鄭臣 cheng
聊戶外的臉書:
不務正業的鄭臣 cheng goes out /
https://www.facebook.com/chenggoesout/
講廢話的 IG :
chenggoesout /
https://www.instagram.com/chenggoesout/
好看影片的 YOUTUBE:
不務正業的鄭臣 cheng goes out /
前戶外部落客,現職為影像設計,會畫一些插畫、會做一些動畫、會剪片跟攝影,頗喜歡爬山露營和旅遊。之後會在新的粉絲專頁繼續分享登山相關的體驗跟裝備講解,還請大家多多來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