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發日期2018/07/09
-
回程日期2018/07/09
-
相關路線
-
相關山岳
旅行日期:18.07.09
關鍵字:山佳車站、大棟山、石灰坑百年老榕
樹林舊稱「風櫃店」,源自早年在地眾多打鐵舖的「風櫃」,清乾隆年間的水患之後,當地人在大漢溪畔種樹以防土地流失,漸漸習慣改稱「樹林」,縱貫鐵路縱貫全區,一面緊鄰山丘,一面又距離河流不遠,市鎮發展腹地有限,儘管如此,民國88年(1999)境內人口超過15萬,升格為原臺北縣第10個縣轄市,櫛比鱗次房舍當中,甚至保存北部少有的老火車站。
日治大正9年(1920),「山仔腳驛」設站,昭和3年(1928)原有木造站房被拆除,三年後磚牆水泥柱與瓦頂混合的建築物落成,民國51年(1962)4月1日改名「山佳」,民國106年(2017)第三代新站啟用,舊站功成身退,成為地方展館。
1.
除了客運以外,山佳車站也曾經是陶土及大漢溪石碴的集散地,過去有兩條支線通到大漢溪邊,分別是建於民國49年(1960)的台灣砂石採運公司線,以及建於民國61年(1972)的大業建築公司線,隨著石源枯竭及公路貨運興起,兩線皆於民國68年(1979)撤銷。
雖然山佳是一座將近百年的老火車站,建築樣式卻獨樹一格,既不是新竹車站那般氣派,也不是海線車站木造的小巧,反而正好符合山佳早期的聚落風貌:簡單、樸實,同時作為地方產業的引擎,又不失沉穩的氣質,日式和西洋折衷式建築風格,黑瓦頂左右兩端及剪票口上設計「切角頂」,頂端還立著三個「鵝尾吻」,是日本文化中象徵防火的圖騰。
去年二月新站落成,車站周邊經過簡單整理,旅客已經不需要像以前一樣,在站務人員帶領之下,憑著聲音判斷火車的遠近,在鐵軌上冒險奔波,站前廣場新增Youbike自行車站,不遠處幹道上車馬嘶鳴,狹長公園順著鐵道延伸,彷彿是從緊密壓迫的城市中掙脫出來似的。
2.
不僅老火車站,樹林還擁有大臺北五座一等三角點的其中一座,大棟山海拔405公尺,位於新北市樹林區和桃園市龜山區交界,又稱為龜崙山、橫坑子山,是林口臺地南方稜脈最高峰,名列臺灣小百岳,更特別的是,車輛可以直接抵達山頂,山頂立有兩顆基石:一等三角點和土地調查局圖根點。
對我來說,即使走過不少臺北大小山岳,當我踏上405高地,望見臺北城有如捧在一碗聚寶盆當中,瑪利亞颱風來襲前夕,天空格外蔚藍清淨,樓海和橋樑仲夏陽光下閃閃發亮,依然讓我驚嘆不已;從鄰近林口台地開始,觀音山形勢巍峨,陽明山諸山輪廓一覽無遺,七星山雲瀑奔湧,再往汐止方向遠眺,除了台北101之外,天際竟然浮現基隆山,雖然外觀不起眼,高地卻著實坐擁一等三角點遼闊的視野!
3.
山頂視野開闊,山間道路卻十分蜿蜒,而在這錯綜複雜的山林中,步道串連樹林、鶯歌以及龜山等地,甚至可以通達五年前和國中同學尚博、宏瑞一同走過的鶯歌石、二坑隧道以及碧龍宮,記得那時依靠一股傻勁,企圖將預定造訪的景點蒐集完成,甚至錯估時間而錯過兩班公車,就在我們筋疲力竭時,街角的超商解救即將中暑的我們。
石灰坑百年大榕樹生長於大棟山東南面,附近觀景台隔著大漢溪和層層山脈相望,一抹翠綠,一抹深藍,然後層層疊疊,排列到遠山雲霧之中,鳶山與福德坑山連綿的丘陵和鶯歌石把守臺北門戶,五寮尖與白雞一帶的山岳是北大特區的屏風,後面一層則鄰近北橫,最高最遠,我甚至看見雪山主峰、桃山朦朧的輪廓。
4.
「大棟山的視野,絕對超過你的想像。」父親對我說,百年大榕樹茂密枝幹編織出一面綠牆,中間透出澄澈藍天,還有漸漸昏黃的日光,此時,越來越多人湧入大榕樹前,擺設涼椅、桌巾,偷得浮生半日閑。
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樹林和鶯歌自成一個生活圈,因為一句「鶯歌始終得棲息在樹林裡」,而決定將鶯歌庄役場(相當於今日鄉公所)設置在樹林,民國35年(1946)8月1日樹林與鶯歌分治,早年設治的歷史,至今仍被許多樹林人所津津樂道。山腳下百年車站,山頂上無垠景緻,樹林的日常恬淡且不凡。
參考資料:
1. 戴震宇(2001)。《台灣的老火車站》。台北縣新店市:遠足文化
延伸閱讀:樹林區附近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