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出發日期2025/03/30
-
回程日期2025/03/30
-
相關路線
尾寮山友賀Tina和小金登頂百次
尾寮山步道長達9.3公里,前面6.1公里是產業道路,緩緩的之字坡,加上暖暖的南台灣陽光,保證讓人毛孔大開,汗如雨滴;但熱愛尾寮的山友仍然樂此不疲,有登頂千次以上,有登頂數百次以上,更多人是不斷的朝百次登頂努力著。
Tina和小金就在昨日(2025/03/30)完成尾寮山百次登頂,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那山登百遍當然其珍自現。尾寮山所有奇花異草,在星哥、呂老師、黃老師等前輩的指點下,都逃不過這2位小姐姐的眼睛;尾寮前輩們的豐功偉績也都如數家珍,是第三代的尾寮通;就差沒有走過京大尾,有待持續努力而已。尾寮通第一代是開山闢路、挑水種樹的元芳哥、小林哥及登頂千次以上的前輩們;第二代是投身步道維護、發掘奇花異草的星哥、材哥、明山哥、鍾大哥們。一座山會讓山友一遍一遍的爬不厭倦,都是第一代、第二代尾寮山友們無怨無悔的努力成果。由於第一代、第二代還很健壯的守護著尾寮步道,第三代只要努力爬,惦惦享受爬山樂趣,偶而順路揹些修步道的木板、鐵條即可。哈哈哈!爬尾寮山的樂趣在哪裡?請看以下說分明。
敢來尾寮山就是喜歡汗如雨下,氣喘吁吁,雖然產業步道又臭又長,但積跬步,以至千里,雖然濕身汗臭,但一路遠望茂林山谷峰峰相連,層層疊翠,偶而滿坑滿谷的雲海,也是很快就到水源亭休息區了。這裡有桐花步道以及小林哥等前輩種的櫻花、李花、烏心石花,讓您感受大自然季節變化之美;短暫休息後接著再走7彎8坡就可以到6.1公里處的登山口了!這一段如果悄悄前進,就有機會看到藍腹鷴散步了。
從6.1公里處的登山口開始,分5個陡升坡可爬升至三角點:
第一陡升坡6.1公里處至觀景台:小小竹林陡坡讓您適應一下,很快就完成了,上了觀景台,緊鄰步道旁在春季有血藤花,在秋冬季有石櫟可撿!
第二陡升坡在900休歇亭至約7.3公里處:900休歇亭取其海拔900米,涼亭左右有一幅台語對聯:「勤腳骨力行,幸福滿山坪」「好嘴若截開,快樂一大堆」,這是前輩們的心得寫照,很有激勵效果。休息完接著就是最長最陡的地方,我稱呼這裡為大魔王,這一段路通常是氣喘吁吁或深度調息,專心努力地往上爬啦!完成後悄悄前行,步道旁就有石櫟可撿,也常常可以看到山羌、藍腹鷴等野生動物出來覓食。再持續以緩坡方式爬升,就抵達人聲鼎沸、飯香四溢的最大休息區—8公里樁觀雲台了。
第三陡升坡由觀雲台至8.5公里處:是大休息後暖身坡,從新啟動,有點累但不會太累,步道旁有很多紅花八角樹,3月時節滿樹紅花,非常吸睛,步道尾有2棵楓樹,春節前後滿樹楓紅。
第四陡升坡8.5公里至鯊魚嘴大石頭:這是第2長的直陡坡,我稱呼這裡為小魔王。雖然是直陡坡但生態豐富,有細頸鶴頂蘭、竹葉黃孢根結蘭、小唇蘭、矮逑子草、金線蓮、柳葉山茶、插天山羊耳蒜、一葉曇花蘭等,一路尋尋覓覓,可以邊照相邊休息。
第5陡升坡登頂:過了鯊魚嘴大石頭,再走約15公尺有一處彎可以清楚的看見玉山,尤其雪季後白皚皚的山頭相當清楚。接著是一小段平坦路,可以邊走邊稍作休息,這一段也有黃喉貂、藍腹鷴出沒,也是接骨木及桃葉珊瑚最密集的一段,接骨木在春天長出鮮紅小果實非常搶眼;而桃葉珊瑚從小小花蕊,到綠果由小而大,再由綠果轉黃果、轉紅果,可以觀察好幾個月。平坦路結束再來就是登頂坡了,到了這裡雖然精疲力盡,但登頂坡百餘階,只要堅持5分鐘就登頂了!三角點有白鶴蘭及高山杜鵑群,五月花季時,碗公大的杜鵑花,不輸日湯真山的杜鵑。
完成登頂後返回觀雲台午餐休息,從觀雲台下山到沿山公路停車處,一般山友也要2小時路程,因此大部分山友都在1點前下山。陡坡下山不會比上山輕鬆,除了要注意踏點外,下山腳步仍會讓您再次濕身。好在中途點4公里處的高大荔枝園涼爽舒適,是中途休息的好地方。過了荔枝園是又臭又長的產業道路,第一次來的年輕山友,最累的可能不是5個陡升坡,而是回程的產業道路;在身疲腳酸的狀況下,卻又豔陽伺候,所以常常看到厭倦臭臉的年輕人,拖著蹣跚的腳步緩緩下山。不過30年前這段產業道路兩旁可沒有陰香樹與紅雞油樹可以遮陰,是第一代尾寮通元芳哥為防曬所種植的並經第二代星哥、材哥們的共同投入澆水,才有今天的綠蔭廊道。目前元芳哥還很健壯的負重登尾寮,而且還有餘力維護步道;用綠色網袋裝著小石頭的穩穩石階,以及用木板築出來的階梯,都是他們辛苦付出的成果,讓山友們滿滿的感激與佩服。
首次上尾寮山累翻了!卻還有勇氣來第二次、第三次的,大多是看上尾寮山的挑戰性足、戰鬥力強,以及豐富的動植物生態;尤其能滿百次的,都已歷經尾寮山2、3次的春夏秋冬季節考驗,才能完成的。尾寮山不高但四季節氣明顯,高山生態有的動植物,這裡都有,但就如900休憩亭對聯寫的,要勤腳骨力行,山登百遍才能奇珍自現。還有更珍貴的是,能夠遇到石大哥帶隊的28年次長輩團登頂後漫步下山,令人佩服!汗顏!
尾寮山不止生態豐富,人文故事也豐富,藉此次登頂完百的機會,筆記前輩們熱愛尾寮山所投入的心血功績,讓我們在慶祝完登百次的同時,也感恩前輩們的心血付出及紀錄尾寮的生態美景。Tina和小金跟眾多前輩山友比較起來,就只是小姐姐,但能登頂百次而且不只爬山也讀山,有興趣不斷向前輩學習,認識尾寮山林傳承尾寮通,實屬難得。祝福您們繼續朝下個百次登頂努力,完成京大尾!傳承尾寮山獨特的登山文化。
開山闢路挑水種樹的元芳哥
元芳哥20幾年前種的紅雞油樹、陰香樹,樹蔭已成綠色隧道
跟著元芳哥修築步道的星哥,他也是尾寮生態通
和星哥一起修築步道並製作休憩桌椅的材哥,觀雲台的木質小桌椅都是他的巧手製作的
材哥星哥通力合作投入步道維護已20幾年
近幾年才退休也投入步道維護的明山哥
星哥材哥們把溜滑梯的步道變出階梯
28年次的長輩團令山友們佩服不已
茂林山谷峰峰相連、層層疊翠
被雲海覆蓋的茂林山谷▲▼
觀雲台看雲海
玉山群峰清晰可見
每年二、三月可以遠眺白皚皚的玉山積雪
尾寮前輩小林哥種的櫻花年年盛開▲▼
僅有的一棵李花▲
烏心石花
細莖鶴頂蘭花▲
楓樹▲
竹葉根結蘭▲
一葉曇花蘭▲
秋冬山坡油桐樹變黃
水源前的油桐花步道
無患子落葉前後▲▼
捲斗櫟
高山杜鵑▲▼
四公里處荔枝園▲
八角
長果藤▲
龍眼花▲
血藤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