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 ? 原來「聲音」 有顏色,
讓「白噪音」陪伴你走一趟「馬胎古道 → 南坪古道」
我喜歡的歌 Something about you won’t let me go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2rHwjSj6fA
聽風・觀水・說花
2025 D0317 馬胎古道 → 南坪古道 O 走
![]() | ![]() |
共 6.52 公里 / 4 小時 21 分鐘
高度上升 358 公尺 / 高度下降 384 公尺 /
最高海拔 556 公尺
https://hiking.biji.co/index.php?q=trail&act=gpx_detail&id=4335526
2025 D0317 馬胎古道→南坪古道 O 走 GPX
淡淡的愉悅橙 : 台灣梵尼蘭
馬胎古道、南坪古道位於新竹縣橫山鄉的內灣村,是二條CP值很高的古道,
全長不到 5K、步行約 4~5 小時、落差330M,可Y型走完二條古道
13:19 馬胎古道入口 → 13:49 涼亭 一:馬胎/南坪岔路口 → 13:56 繩索吊橋
14:24 涼亭 二 → 14:59 馬胎終點回頭 → 15:36涼亭 一:馬胎/南坪岔路口
16:12 南坪古道入口 → 16:27 內灣老街吃晚餐
馬胎古道,位於新竹縣尖石鄉義興村,昔日是泰雅族馬胎部落對外唯一的連繫道路。
馬胎為泰雅族語,是「多霧的部落」之意,原住民亦稱為八鄰古道,與內灣隔油羅溪相望,
入口在義興大橋南端竹59鄉道上,亦又稱為「南坪古道馬胎段」
古道前段鋪設枕木階梯寬大好走,沿途自然生態豐富,綠樹蒼鬱,鳥語花香,
途中涼亭叉路可與南坪古道在情人谷一帶銜接,涼亭旁可下切至情人谷,溪水潺潺、大石林立,
風景優美;中段有百年茄苳樹,以及廢棄的電線桿和礙子,單索吊橋旁可看到早年灌溉水圳遺跡,
在此可欣賞溪谷風光,單索吊橋過後路況轉為原始,昔日稱此段為磊拜古道,
現已併入馬胎古道,至終點至義興村的瑪雅山莊
可安排與南坪古道環形一圈,或順遊內灣老街、合興車站等景點。
from : 健行筆記
「台灣梵尼蘭」 含苞待放
期待再相會
「 馬胎古道」 入口位於 「義興大橋 」南端竹59鄉道
導航 : 「義興大橋 」
車行穿越義興大橋後取右轉 , 可見立於左側山壁旁的「馬胎古道」指示牌
入口旁只能停 3-4 部車 ,
「馬胎」是 泰雅族語 , 意思是 「多霧的部落」
「馬胎古道」全段是 2.3 公里
與 「南坪古道 」呈 Y 形 於 第一涼亭處 交叉
先走完 「馬胎古道」,原路來回於岔路續接 「南坪古道 」
下山走過 「內灣橋 」,到內灣老街吃晚餐後,走回馬胎古道路口
一路上聽見 風聲 、樹葉飄動 ,流水、瀑布的聲音
緩緩漫步 ,聽見大自然的白噪音 ,是種頂級的享受
「馬胎古道」 好走的步道
好走不累 ,不用花心思做功課,慢慢走就很舒服
綠蔭蒼蒼 , 溪水潺潺 ,沿溪畔順勢而行
一路上有許多原生植物
生態豐富 ,聽得見鳥叫的聲音
古道沿途數處有小路可下切溪畔
炎炎夏天 應該也沁涼宜人
這裡是 南坪古道與馬胎古道三岔路
建有一 仿古木造涼亭
格狀欄杆與牆隔 造型別緻 頗具特色
這株是 百年茄苳樹
沿溪畔而行的步道變成原始泥土路
站在步道上眺望 除了蕨類 筆筒樹 野薑花 姑婆芋
樹幹附生一叢一叢的山蘇
橫跨溪谷繩索吊橋 走上去晃啊晃的
很好玩
假日繩索吊橋會塞車 因為是網美IG熱門景點
平日就獨享
有 亞馬遜雨林的 fu
馬胎古道 2.3 公里處 原路回頭
今天時間夠 岔路接上 南坪古道
南坪古道 落差不大 原始步道
昔日泰雅族馬胎部落往來內灣的聯絡通道自公路修築之後
便逐漸荒廢直到內灣成為熱門的觀光景點
南坪古道 原係內灣地區的一條古水圳路,
現僅殘留部份水圳遺跡供回憶,目前仍可看見取水的黑色水管,由上而下,
是下面露營區與民宿區重要水源。步道終點下接內灣大橋進內灣老街
更有天然成長的蕨類植物成長區,全程無日晒
少見的 竹子開花
竹子開花是一種很自然的現象,也是表示竹子生命快結束的一種徵兆
你會念這個字嗎 ? 「呆呆」
「槑」讀音為「梅」,是「梅」的異體字
山下沒朋友
上山・聽風・觀水・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