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出發日期2023/03/22
-
回程日期2023/03/22
-
相關路線
-
相關山岳
山岳簡介:
關刀山:又名『草排山、插旗崠』,位於苗栗縣三義鄉,標高889公尺,山頂立有一顆『三等三角點:125號』【三等基石改二等測量】。其北面為垂直的峭壁,由遠處望其山形,好似刀口朝天之關刀,因而得名,名列『台灣小百岳:第36名』。
交通資訊:
國道1號北上,於『150-三義出口』下交流道,朝苗51鄉道前進→(180公尺)→走左側車道,繼續朝苗51鄉道前進→(68公尺)→左轉苗51鄉道→(1.1公里)→靠左直行農苗義13鄉道,道路左側為『育英國民小學』→(1.3公里)→右轉農苗義13鄉道,途經『拐子湖山』登山口→(2.6公里)→左轉苗49鄉道→(37公尺)→向右急轉苗56鄉道→(110公尺)→向右轉,繼續沿苗56鄉道前進→(950公尺)→向左轉,繼續沿苗56鄉道前進→(1.5公里)→向左急轉,繼續沿苗56鄉道前進,右側道路可通往『龍騰山行德宮』不取→(900公尺)→抵『大草排造林護管所』第一登山口【關刀山苗56鄉道登山口】,設有小型停車場,登山口旁有一間紅磚舊屋,為昔日古道上的茶亭,提供往來商旅休憩之用。
行程記錄:
出關古道:為日據時期苗栗縣公館鄉出磺坑至三義鄉關刀山之間的重要連絡道路,全長二十多公里,因開闢了產業道路而使之荒廢多年,後經苗栗縣政府斥資重修了十分崠至關刀山之間的路段,作為登山休閒之用,全長約六公里,以『聖衡宮』為界,分成了南北兩段,其中關刀山至聖衡宮之間的古道,稱之為『出關古道-聖關段』。關刀山山脈,北起公館鄉南緣的龍船山,向南延伸經觀音山、雞籠山、新百二份山,至最高峰關刀山。地質構造為一背斜山稜,隨地形走向呈半穹窿形,關刀山主峰北面陡崖深垂,從山谷仰望,鋸齒狀的逆斷層山稜因酷似關刀而得名。------【摘錄自:健行筆記】
● 由廢棄磚造茶亭旁的第一登山口啟登,沿著水泥產業道路緩緩上行,沿途樹木枝葉扶疏,蔽日成蔭,走在其中,絲毫不覺得酷熱。產業道路路幅狹窄,不易會車,且易刮傷車身,建議將車輛停放在第一登山口停車場,步行上山,此處距離第二登山口僅925公尺,大約30分鐘即可輕鬆抵達,若不急著趕路,也可順訪途中經過的一座位於道路右側高地上之大型微波反射板,算是此一路線上較為顯著的地標。
● 在第二登山口前的產道左側有一棟廢棄的水泥平房,屋外庭院中雜草叢生,顯然已經許久無人居住。由石階步道一路上行,路徑清晰好走,循著階梯拾級而上,共計450個石階後,即可登頂『關刀山』。位於步道中途的左側,有一條可通往『關刀山西北峰』的山徑,但路程稍遠,約需100分鐘,走來並不輕鬆,還得考慮接駁問題,欲攀登的山友務必謹慎評估自身體力並掌控好時間,安全至上。
● 關刀山:又名『草排山、插旗崠』,位於苗栗縣三義鄉,標高889公尺,山頂立有一顆『三等三角點:125號』【三等基石改二等測量】。其北面為垂直的峭壁,由遠處望其山形,好似刀口朝天之關刀,因而得名,名列『台灣小百岳:第36名』。西元1935年4月21日的『關刀山大地震』,其震央即位於當時新竹州的關刀山附近;峰頂昔日設有軍營,展望極佳,冬春季節交替之際,常見雲海於山巔處翻滾奔騰,故有『苗栗縣-海上仙山』之美名。
● 拍完照,循原路返抵第二登山口,再沿著產業道路一路下行,返回停車處,取車賦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