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雨、水墨、觀霧
觀霧,位於新竹縣五峰鄉與苗栗縣泰安鄉的交界,終年雲霧繚繞,故有「雲的故鄉」的美稱。自新竹高鐵驅車前往五峰鄉,沿途風光旖旎,令人心曠神怡。那忽遠忽近、如夢似幻的雲海,總在不經意間展現,令人嘆為觀止。
台灣盛行雲霧帶的範圍約為1500~2500米山地之間,又常被稱為迷霧森林,常見巨木以扁柏、紅檜為主,此地終年濕潤、霧氣豐足、孕育出許多苔、蘚等植物。 |
晨光未明時便啟程,登山口早已被乳白霧氣纏繞。能見度不足五米,天地彷彿被浸濕的宣紙層層暈染,連登山杖叩地的聲響都變得綿軟。呼吸間盡是苔蘚與檜木的冷香,像走進巨獸溫熱的肺葉。
日治時期的觀霧為【鹿場山林場】,光復後林務局成立觀霧工作站 |
雨絲是從半山腰開始的。不是滂沱的雨箭,而是霧氣凝成碎鑽般的晶瑩,懸在箭竹葉尖搖搖欲墜。葉林在雨霧裡舒展成水墨長卷,千年檜木的裂紋裡蒸騰出縹緲煙嵐,恍若仙人遺落的衣帶。我忽然明白何謂"空翠濕人衣",那些在睫毛凝結的水珠,原是森林饋贈的星屑。
樹爺爺神木、年約2000年的巨木,樹高47.1米、樹圍16.3米。另外神木的高度可用測斜器觀測,輔以三角函數得知樹高。延伸閱讀:台灣神木排行。 |
台灣是全球檜木生長的最南界,是唯一在亞熱帶氣候區有檜木生長的地方;另外全世界的扁柏屬植物只有六種,台灣、日本與美國各別有兩種檜木。 ➔ 台灣:台灣扁柏、紅檜 ➔ 日本:日本扁柏、日本花柏 ➔ 美國:側葉扁柏、美國檜 |
巨木年齡的判定,是透過生長錐在樹幹上鑽孔到樹芯,取下並觀察樹芯上的年輪判別樹齡。 |
巨木的快速區分;紅檜(Menihi)枝條多上揚、扁柏(Hinoki)枝條多平展下垂;上圖即為紅檜 |
苔蘚在此處活得最是張揚。它們攀著倒木織就翡翠絨毯,將朽壞的樹身幻化成蓬鬆的雲舟。
最驚喜的是穿出杉林那刻。山風突然掀開霧簾,雲瀑自對面山頭傾瀉而下,翻湧如乳河奔騰。雨洗過的巒線層層推遠,墨綠、紺青、黛藍在流雲間若隱若現。當濃霧再度合攏時,方才的山水竟像被捲起的古畫,徒留衣袖間幾縷松香。
回程時雨勢轉密,登山鞋早已吸飽泥水。但那些在霧中甦醒的蕨芽、雨滴裡閃爍的蛛網、以及溼透卻愈發清亮的鳥囀,都在記憶裡釀成琥珀。或許真正的生機,本就需要迷霧來顯影。
霧社櫻王、觀霧山莊前的霧社櫻王,每年約3-4月開花,是目前所知全台最大的霧社櫻。 |
▎參考相簿:煙雨、水墨、觀霧
【相簿連結】
▎軌跡路線參考 GPX
【軌跡連結】
以觀霧山莊為中心:
路線1:觀霧山莊➔蜜月小徑➔檜山巨木步道➔觀霧遊客中心➔雲霧步道➔觀霧山莊
路線2:觀霧山莊➔賞鳥步道➔觀霧瀑布步道➔觀霧山莊
路線3:觀霧山莊➔榛山步道
註:若時間充裕路線2和3可以合併,觀霧山莊➔榛山步道➔賞鳥步道➔觀霧瀑布步道➔觀霧山莊
▎觀霧森林遊樂區資訊
六日來訪建議可以預約園區導覽活動,透過老師講解,經由不同視角認識觀霧。 |
➔ 詳細解說摺頁
➔ 簡易導覽地圖
參考資料:翻攝自觀霧簡易導覽地圖摺頁
觀霧山莊的餐食體驗著實讓人驚豔,用餐環境坐落於玻璃窗旁,遠眺雪季聖稜線,千變雲霧的日昇日落,讓人忘返流連。 |
▎台灣好行觀霧線資訊
【官網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