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蛇年山難-歷史總是不斷重演

  • Hank
  • 1,029 次點閱
  • 14 次拍手
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過年消防署的長官突然line我,想一想一定沒好事,總不是祝我新年快樂...

這代表又有山難了嗎?

打開看,果不其然,是大壩北稜的失蹤案,至今都還沒找到人(2/3)



在日本赤岳完成雪訓滿一年了(2023年底完成的),一直想著有朝一日能夠在南湖、雪山等地也能留下探訪雪景的足印。然而,這些事都還沒發生。

a4b3aa31b3b46991e839ec202ec83d5c.jpg

裝備

要有充足的裝備,這點是最讓人卻步的理由。就現實面上,雪季的裝備很貴又很少用。

  • 硬底鞋的價格不菲,動輒8,000~20,000的價位,一年可能只穿到一兩次,還要考慮到5年後脆化的問題。
  • 冰斧-制動什麼的,早就還給老師了。說真的我會用嗎?
  • 冰爪:同硬底鞋,一年大約就穿個一兩次,價格是3,000~8,000不等。

還不包括雪季的羽絨睡袋不同於三季,可能需要更厚重、保暖的款式;瓦斯需要特別選購。

所費不貲外,雪期不長很可能買完裝備換來一個天氣不夠冷,無雪的窘境。

9ee9a5c4a461e26784db5bf0d03ab4e1.jpg

時機

前幾年雪況都不甚佳,光是雪訓恐怕都得碰碰運氣才能遇到有雪的訓練場所。連訓練的機會都很難得,更別說等到遇到下一次下雪不知道何年何月......。

等待是磨人的,大概是許多人不願意買裝備甚至想賭賭看的因素。


說回正題,想賭賭看的心態人皆有之,但是可以愛惜自己的生命嗎?


ee17f3a44e9f822b7771fc22c3f01b4f.png


蛇年農曆新年,山難頻發,撇除可能為意外的馬博墜崖事件,一件是拆隊又拆隊的大壩北稜失蹤,還有一”堆“沒雪地裝備卻在這時候健行於三千公尺以上的高山,令人匪夷所思......。

一次次的山難,早已經告訴我們慎選隊友的重要性。腳程不一對彼此都是折磨。

也早就告訴我們,裝備帶不齊可能的後果是什麼?

從前剛入門爬山的我,最喜歡看到Youtube上面的登山影片,尤其爬得很辛苦,終於登頂,好像人生無憾的感覺,像是自己克服了萬難,終於迎來甜蜜的果實的故事結局。

這種故事,誰能不愛呢?  

但在看過這麼多,我認為現實跟故事是很不一樣的。故事可以很美,但現實有時候很殘酷。

步步為營的雪季健行,寸步難行的雪地,若我們耗費掉最後一絲體力,毫無後路,那意味著你沒有體力可以應付突然其來的意外,你沒有一丁點的力量去處理或克服接下來發生的任何事情。

譬如:隊友失聯,沒力氣回去找;累得半死終於抵達東郡大山的營地,卻在半夢半醒之中營柱被吹斷


凡是留有餘地(力),行程可以更彈性。


下次,登山前再問問自己,準備好了嗎?

58b89341d711eec660a5e5959a84f6ee.jpg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