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四秀:池有山

  • Nydia Tsai
  • 330 次點閱
  • 5 次拍手
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這次池有山的登山經驗是一個標誌,說明了目前體能的界限。

池有品田的計劃取消了兩次,第三次總算成行。照之前單攻桃山的模式,先到武陵賓館休息,凌晨一點起床準備,在滿天星斗下通過武陵橋,走三公里半的桃山瀑布道路,從池有山登山口起登。

最後的結果是:兩個友人辛苦地取到兩座百岳,而我們到達池有山,再抵池有名樹後,掙扎了一分鐘後決定放棄品田先下山。對我們而言是正確的選擇,因為山上下起大雨,加上我們腳程的等級低,如果一起到品田的話,可能會連累隊友。533b447b8f0b3ffa2927dc9492a24d99.jpg



之前走過一些艱難的山路,但從未像走池有山步道般如此厭世,除了山路無休止的陡峻外,完全維持野性,碎石落葉樹根遍布,這些元素每座山都有,在這條步道走著走著,每一步都很崩潰心也很累。上坡也就還能維持一些速度,但是下坡時因為需要更專注更用力的找踩點,真的心灰意冷,挫敗感泉湧而出,真的要好好反省自己的體力,不然像這樣的狀況,真的無法享受登山的快樂吶。

造成這樣心情的原因應該還有因為行程延宕兩三個月,這些日子不斷地"作功課",找尋資料和觀看其他山友的登山紀錄影片,所以造成了對這座山很熟的錯覺,對路徑的預期,對難度的評估都有一定的落差,這點也是要列入以後登山的考量。


7c7cf1674e9f70cd452ed7773087d8d4.jpg當然,長達十二小時的被虐中,還是有心情被點亮的時刻,天剛亮時聽到林郁婷奪金的消息,讓腳步輕快許多;天亮後在步道上看到雪山圈谷、在池有山看到大霸尖山在白雲往來推移中忽隱忽現;池有名樹早已熟悉,但名樹旁的一座嶂立步道旁彩色斜崖岩壁才是意料外的驚喜!下山時休息吃點心,一隻藍腹鷳悠然踱步,啄食路邊的小蕈,藍腹鷳背後都有一塊白羽,但牠的白羽部分居然也有魚鱗狀彩色紋路,非常特別!下山等待朋友回來的時刻,武陵山莊的山頭忽現一道彩虹,這是我所見過幅度最寬,色澤最透明的虹,而且剛好橫跨在山腰之間,在翠綠的對比下明麗無比,逼得我忍住雙腳酸痛,下車去追逐她的影子。


9ac33e26659f83aca2cffec1e03aa5ae.jpge9e2927091eeedf0817f8b74a9f8d5b7.jpg登山山友的聊天也是充滿驚奇,遇見一位把雪山和四秀當成自己後花園的先生,給我們此行許多建議,也分享了相關的登山知識;同伴在路上遇見一位落單的男生,因為身體有些狀況坐在路邊準備放棄,沒想到與他聊了一下,打氣之後他又恢復過來(與他討論過確定非高山症),最後一起慢慢登上池有山,他的抵達讓他的兩位友人很驚喜,因為想說他會直接下山。我們還互相為對方拍團照,最後他們三人的手機都有問題,只好使用我們的手機拍攝再傳給他們,能幫到他們也感到很欣喜,所以後來可以有餘勇從第二登山口下,再加碼池有名樹,如果錯過池有名樹旁美麗的景色,一定會扼腕!在池有名樹旁,剛好有另一組山友昨日住宿新達山屋,今日是回程,向他們詢問之後的路況,想說我們腳程雖落後,是否有辦法抵達新達山屋等待友人從品田回來,再一起下山?他給我們很中肯的建議,其實再上去新達和品田,看起來公里數雖短,但路程很艱苦,要攀升極高的崖層,也有拉繩地形。如果還想到品田,來回至少要三個半小時,加上下午氣候不佳,不但沒有大景而且會下雨。聽了山友的資訊,我們才果斷決定回程,後來覺得這是此行最正確的抉擇,雖然那時才早上十點,無法追上友人不免有些失落,但此時下山避開午後雷雨,而且身體的疲勞感也累積中,很難負擔接下來的路程了。

d8ca36009495d25d0681368fd68c7918.jpg

9140583255826c8479cd54442faeabdc.jpg最後結論:登山的確要有些自虐,但太超過了就會有創傷,還是要照自己的體能評估;自然的美景給我們力量,但自然的威力更可以摧毀所有的信心,所以要保持敬畏和承認自己的無知。
池有山 H3302/三等三角點標號6317
全程約17 km
總時間約13小時16分
總爬升高度約1,500M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