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01.25嘉義/阿里山 特富野古道/漫步於懷舊森鐵道風情(兒玉山、東水山、北霞山、東水山西峰O型縱走)

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114.01.25嘉義/阿里山 特富野古道/漫步於懷舊森鐵道風情(兒玉山、東水山、北霞山、東水山西峰O型縱走)
特富野放口袋很久的路線,趁過年前來走走囉!
▶〔路程介紹〕
0700特富野古道入口停車起登
0702兒玉山登山口
0800抵達兒玉山三角點
0840抵達東水山三角點
0940抵達2512峰
1010抵達北霞山三角點
1120回東水山三角點
1150抵達東水山西峰三角點
1220抵達富野古道2.7k處
1300回特富野古道入口
☛全程14K耗時6小時
▶〔兒玉山〕又名自忠山,山頂視野佳,可眺望石水山、鹿林山、麟趾山、玉山群峰、大凍山、芙蓉山、塔山連稜、東水山等。
▶〔東水山〕是曾文溪流域的最高峰,為嘉義12名山之一,也是此行的最高峰,山頂無視野。
▶〔北霞山〕為阿里山三霞之首,昔日阿里山林場的範圍,山頂腹地平坦廣闊,可遠眺鹿林前山、石水山連稜。
▶〔特富野古道〕舊稱「水山古道」,位在嘉義縣阿里山鄉達邦村,早期為阿里山地區鄒族人到玉山一帶出草、狩獵的重要通道。日據時期日人開發阿里山地區豐富的森林資源,為延伸至東埔、塔塔加一帶,於特富野古道東段鋪設鐵路軌道,以利運輸木材。 1971 年間政府禁止伐木,鐵道不再有火車行駛, 2001 年嘉義林區管理處將古道整建成登山健行步道。總長6.32公里,沿途林木茂密,可見鐵道遍布全線,此為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為開發阿里山森林資院所闢建的運材鐵道,此路段為水山線自忠支線舊鐵道,特富野古道部分路段是早期水山線鐵路所行進的軌跡,如今古道沿線多處仍然可見廢棄的鐵道與斷橋。木棧橋遺跡見證早年伐木時期,運材火車所行走的路線及許多伐木鐵道的歷史故事。自特富野古道入口起登,約50公尺後即與古道分道而行,沿途巨木參天,山葵園、柳杉林、杜鵑林、箭竹林、雜木林、翠蕨區等林相變化多端,寧靜優美,涼爽舒適,松針鋪地柔軟如毯,苔蘚密布綠意盎然,陣陣檜木香味飄散於空中,令人神清氣爽。
▶〔基石介紹〕
☛〔自忠山/兒玉山〕海拔2606M,森林山字三角點及大正六年營林局立的官有林境界標No.4
☛〔東水山〕海拔2611M,三等三角點(3-4144)
☛〔北霞山〕海拔2472M,三等三角點(3-7520)
☛〔東水山西峰〕海拔2600M,無基點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