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啊!!
總是會有惰性的,
就算熱愛登山也是會有想偷懶的時候。
趁著北上參加張惠妹演唱會,
李老師事前很積極的規劃了精實的登山行程,
第一天是硫磺谷、龍鳳谷、大砲岩和石壇山,
第二天是更硬的小觀音山群峰路線。
然而是人就是會有想偷懶的時候,
尤其是前一晚在阿妹演唱會徹夜狂歡,
導致隔天賴床爬不起來,
加上冷氣團來襲天氣冷颼颼,
以及傳說中潮濕泥濘的路徑,
取消行程的念頭像是惡魔般撞擊著內心,
然而對於登山的熱愛,
卻仍像小天使般盤據心中無法消除,
就這樣,
要不要取消,
要不要繼續,
天使與惡魔在心中不停地交戰著。
小觀音山的登山口在大屯山鞍部停車場,
一下車迎面而來是冷颼颼的刺骨寒風,
頓時就讓李老師的戰力減少一半了。
這裡同時是大屯山和小觀音山的登山口,
大屯山的登山口是明顯的石階步道,
但小觀音山的登山口卻是隱藏在草叢中,
唯一的指標是鹿角坑生態保護區的告示牌,
提醒要進入小觀音山的山友務必上網申請。
申請網址在下面:
https://www.ymsnp.gov.tw/cp.aspx?n=17982
天氣好冷 風好大,
李老師戴上手套把自己包得緊緊的,
然而看到眼前盡是雜草與泥巴的荒蕪野徑,
一股不要走的強大惰性猛襲而來,
李老師在風大草多路溼滑的入口猶豫掙扎了好久,
最後只好告訴自己,
那就走一小段就好…
一開始的路徑倒是平緩好走,
有了茂盛樹林的遮蔽,
似乎風沒那麼大,
氣溫也沒那麼冷了。
大約走五分鐘抵達山之家遺址,
千萬別小看現場殘留的石柱和石牆,
這個山之家可是日治時期很熱門的山屋喔!!
原來這個平緩好走的密林路徑稱為採筍古道,
從地圖上看很距離很長,
但李老師的目標是小觀音山西峰,
所以走到綁著布條的岔路處就要轉向往陡坡前進。
接著就是一連串的爬升陡坡了。
路徑依然潮濕略帶泥濘,
幸好是爬坡所以不用面對滑倒的膽顫心驚。
伴隨陡坡爬升讓身體產生大量熱能,
總算感受到身體活絡起來的感覺了。
明明又陡又潮濕的原始路徑很難走,
明明只想要走一小段就想回頭了,
但雙腳卻是誠實的不停往上爬升。
陽明山的特產箭竹林緊接著出現了,
見識過高山箭竹林糾纏煩人的狀態,
不得不說陽明山的箭竹林好棒啊!!!
大小長短適中的模樣不僅整齊好看,
走在箭竹林隧道裡更是防風又防寒!!
不停的爬坡真的很喘又很累,
但神奇的事情發生了,
那股鼓吹著不要去的惰性竟然不見了。
鑽出箭竹林隧道後李老師突然發出一聲驚呼,
我的老天鵝啊!!
先是雄偉渾厚的大屯山佔據了眼光的焦點,
往後延伸直達蔚藍的大海,
只能說這片山海連天的美景太犯規了,
此時李老師不由得慶幸還好有克服惰性走進山裡…
在壯闊美景的療癒下,
李老師全身回復了滿滿的正能量,
濕滑路徑算什麼,
颼颼冷風算什麼。
就在昂首闊步向前進時李老師再次發出一聲驚呼,
我的老天鵝啊!!
只見平緩的路徑上竟然都是飽含水分的爛泥巴,
一腳踩下保證登山鞋會深陷在泥淖之中
但李老師已經不可能回頭了,
張開雙腳跨在二側稍微乾燥的邊緣,
一手拉箭竹一手用登山杖撐住身體,
硬是一吋一吋的慢慢挪移腳步通過爛泥巴!!
還好通過爛泥巴後是乾爽的爬升陡坡,
在李老師心中爛泥巴絕對比陡坡還可怕!!
慢慢的往上爬升,
原本比人還高的箭竹林也縮小尺寸了,
天空和遠方的青山總算再次出現了。
繼續沿著平緩的箭竹林小徑往前,
輕鬆愜意中登上海拔1043M的小觀音山西峰,
有一顆調查局圖根點的基石卻沒有一面手舉牌。
雖然小觀音山西峰的展望被箭竹林遮蔽了,
但只要再往前走馬上就有五星級的無敵美景。
雖然登頂的過程幾乎都是潮濕的泥土路徑,
但山頂上居然是亂石堆疊的地形。
在岩石的盤踞下連箭竹也長不出來,
於是空間和視野全都變得開闊,
對面的小觀音山主峰和北峰清晰可見。
不管是左邊的小觀音山群峰還是右邊的大屯山群峰,
放眼望去全是綿延壯麗的翠綠山巒,
難怪能夠榮獲台北抹茶山的稱號!!
就連接下來要走到西西峰的稜線路徑也美到極致,
李老師心中再無懶得爬山的惰性,
只有心悅誠服的滿足與快意。
李老師想要趕時間盡快登上小觀音山西西峰,
但沿途的美景卻不停打斷老師的腳步。
隨意站上一座巨岩就有毫無遮蔽的無敵展望,
只是得要站穩腳步抵抗肆虐的寒冷狂風,
特別要收好帽子以免被狂風吹到不知所蹤。
還好大部分的路徑都有箭竹林的遮蔽,
讓人在風平浪靜的狀態下輕鬆前進。
走完箭竹林路徑後又是一個亂石堆疊的空曠處,
地圖顯示這裡就是小觀音山西西峰,
小觀音山西西峰又稱北竹子山,
但李老師卻遍尋不著西西峰的標誌或基石。
那就以這根大屯溪古道防迷標誌權充登頂紀念,
這裡也是小觀音群峰大O和小O路線的抉擇點,
大O路線是直走繞一大圈依序登上小觀音山每一座山頭,
小O路線則是在這裡下切大屯溪再登上北峰和主峰,
可惜時間不夠的李老師不能走大O也不能走小O,
只能走最輕鬆的Y型路線。
然而就算明知時間不夠了,
李老師卻依舊沉溺在眼前開闊的美景中。
李老師所謂的Y型路線是走原路回到西峰後,
再沿著西峰稜線步道走到小觀音山戰備道路,
全程多是寬敞又好走的路徑,
堪稱小觀音群峰中最輕鬆的選擇!!
難免還是會有些簡單的爬升地形。
也難免會有些泥濘的路徑。
但都不會太長太陡或太潮濕,
卻可以邊走邊欣賞令人讚嘆的開闊美景。
走到唯一的岔路處,
取右下切是可以直接走回戰備道的採筍古道,
若是想登頂小觀音山主峰就繼續直走。
隨著下切的海拔高度,
地形也從開闊的稜線下切到茂密的森林中。
這是一座生氣蓬勃的森林,
長滿青苔的樹幹,
潮濕泥濘的路徑,
連呼吸都能感受到空氣中飽含的水分。
鑽出潮濕而充滿綠意的森林後就是戰備道了。
接下來就能暫時告別整路糾纏的潮濕與原始,
只要輕鬆的走在乾淨的水泥路面上。
而且整齊劃一的箭竹林並列在道路二旁,
既美觀又能擋住強風吹襲,
在舒適的環境中一路爬坡抵達山頂上的轉播站。
戰備道的盡頭是大門深鎖的某個單位,
而往小觀音山主峰的入口則是路旁箭竹林的缺口處。
再次走進箭竹林裡,
平緩的路徑上不意外的潮濕泥濘,
還好旁邊還有乾燥的空地可以繞過可怕的泥淖。
若是旁邊沒有乾燥空地可以踩踏時該怎麼辦?
反正登山鞋早就黏滿厚重的泥巴,
加上李老師也有過相同的經驗了,
所以便不慌不忙的張開雙腿慢慢挪移而過。
通過泥濘的平緩路徑後開始要爬升了,
然而眼前的景色再次引來李老師的陣陣驚呼,
只見毛茸茸的箭竹林草原綿延在雄偉的山峰之間,
柔美而雄偉,
簡直就是南華山大草原的等級啊!!
愈接近山頂路徑卻是愈濕滑陡峭,
然而小徑二旁只有脆弱不堪拉扯的芒草,
還好有拉繩可以有效輔助上下坡。
在拉繩的幫助下通過陡坡的關卡,
想不到山頂上居然有一棟爬滿藤蔓的小屋子。
從廢棄小屋再往前幾公尺就登頂了,
海拔1070M的主峰上有一顆北市三角點基石,
不過依然沒有手舉牌可以合照,
這讓李老師不禁納悶,
為何小觀音群峰的每一座山都沒有手舉牌呢?
從主峰再走400公尺便能登頂小觀音山北峰,
但陰沉的天氣讓山頂變得更加寒風刺骨,
加上時間不夠用,
李老師只好狠心割捨北峰,
沿著原路再次回到舒適的戰備道。
沿著小觀音山戰備道一路下切接到百拉卡公路,
再轉個彎就回到大屯山鞍部停車場,
輕鬆完成今天的Y型小觀音山路線。
想不到停車場居然還是藍天白雲的好天氣,,
只能說陽明山的天氣真的是詭譎多變
看著不遠前美麗的小觀音山群峰,
李老師真心慶幸沒有被惰性打敗,
才能大飽眼福賞遍陽明山地區的壯麗山林,
至於幾座尚未登頂的小觀音山群峰,
就留待以後有機會再來挑戰囉!!
後記:
為了感謝老天爺的保佑,
李老師決定每順利完成一次登山行程,
就小額捐款一次,
這次就捐給荒野保護協會,
希望能為台灣的生態環境盡點心力,
歡迎大家一起共襄盛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