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武夷山秘境,六堵山,六堵險圳大峭壁,荷蘭戰爭壕溝遺址,樹仔公,七堵鐵道公園(日式舊車站),生肖公園,慈母公園

  • Broderick
  • 1,057 次點閱
  • 14 次拍手
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六堵山,海拔88公尺,設有土地調查局圖根點,山勢雖不高,惟因一面為大峭壁,下方就是彎曲之基隆河形成的深潭,奇險巍峨,壯闊程度彷彿中國武夷山,因此有小武夷山之稱,山頂目前還留有荷蘭戰爭壕溝遺址,可見為早年的軍事要地

六堵險圳,始於清嘉慶年間,沿著六堵山峭壁開鑿水圳(頂圳,下圳),因地勢險峻,工程困難,因此取名六堵險圳,現今建有崖壁上的木棧道,供遊客行走,可惜時過境遷,目前已難查水圳的位置

行程:

光明路>七堵鐵道公園>明德二路>六堵險圳大峭壁>生肖公園>工建路104巷>慈母公園登山口>荷蘭戰爭壕溝遺址>六堵山

位在基隆地區的六堵山,有小武夷山之稱,擁有壯麗的景緻,還有神似九曲河的灣潭河流,更驚人的是,山上甚至還存有荷蘭戰爭遺跡,崖壁上目前建有六堵險圳步道,可以近距離欣賞巨岩大崖壁,是個雖冷門但蠻容易到達的景點,首先,我們先前往光明路上的七堵鐵道公園,欣賞舊七堵日式車站

f7a3eb7824a6d0aa56f6df7b2ba470f2.jpg

74db635ec5d199afcc72610e43211580.jpg

從七堵火車站走光明路,很快就能到達七堵鐵道公園,這裡也就是設置舊七堵日式車站的地方

a809de85f3e426672604cd2f2482c5b7.jpg

a6f577de08194b343ab135f56d31701f.jpg

9b3dfe636f902c1855748e7157d87fcc.jpg

七堵舊火車站,建於大正元年,已有100多年歷史,是基隆地區僅存的日式車站,而舊站因新建車站而失去原本功能,目前周邊整建為鐵道公園,內部也整理完畢

5e308f75a2a4c2bab388c915a6658ac9.jpg

be2b1ad4515f289a7a924263f4655b26.jpg

a364e0c8466f9ddea2d4cb1f73d3542e.jpg

老鷹站長是這裡的吉祥物

2ce845f87ffcdf83856ac1820946c933.jpg

eb101eb21ac304232ae68a9f9122d50e.jpg

8ee969d2a24f3601b50edc44257901ae.jpg

離開鐵道公園後,往反方向走光明路,走到接明德二路(台5線)繼續直行,前往六堵險圳步道

0c543a41a85824f7bb831627c82dc0aa.jpg

e7d08a28ffa7025a33b1830dc971c0ce.jpg

也可以選擇走河濱步道,順著基隆河前行

a18249dc79fd8696b9f85d1aca052c09.jpg

馬路旁的視野就非常好,能眺望壯麗的磺嘴山,以及瑪陵山群,前方就是六堵山,惟因一面為大峭壁,下方就是彎曲之基隆河形成的深潭,奇險巍峨,壯闊程度彷彿中國武夷山,因此有小武夷山之稱,宛如親臨九曲河岸

61a156c062196839cf1c556d6dfac53a.jpg

d445c41797e0ff29b80a4d90d68da532.jpg

六堵險圳步道入口,就在明德二路旁,入口牌坊寫的是小武夷山,旁邊是一個汽車材料廠

1ab5e3152403f4fc91465917c5ad82c9.jpg

六堵險圳,始於清嘉慶年間,居民沿著六堵山峭壁開鑿水圳(頂圳,下圳),因地勢險峻,工程困難,因此取名六堵險圳,惟目前已看不出任何水圳的痕跡,堵地名由來,亦源於清代,是指第六個防番城牆的意思,在古代就是一種防禦措施

de1c99fbe27e544f6eef34a18449d42f.jpg

這條木棧道步道蓋在六堵山峭壁上,十分有特色,在台灣真的相當少見,難怪此處會被稱作小武夷山,走起來真的是不同凡響,體驗深刻,景色也是超級美麗

963c7464a4440d5fddb6d4338ff85c9f.jpg

1a3588fb83e65a7605eff0487f379ff5.jpg

下方深潭深不見底,因烏龜聚集,又稱作龜潭

55488b10f6140967b1b7cd714211869f.jpg

步道中段就是著名的六堵山大峭壁,宛如赤壁一般壯闊,石壁上就刻著大大的字樣,真的沒想到離七堵市區這麼近的地方就有如此大岩壁景緻,彷彿一秒來到中國武夷山

391ef23b4fabd5ce7f606ef819a1225b.jpg

7b9568f4d72003a9ea46f155a0763c5d.jpg

此外,石壁上還刻著清代民兵在此與荷蘭人作戰的內容,惟此處的歷史似乎頗有爭議,目前有主要兩種說法,多數說認為是清法戰爭的誤載,將來犯之法軍誤認為荷蘭軍,少數則認為荷蘭人確實曾佔領基隆地區,將明鄭與荷蘭人作戰誤載為清軍,但無論如何,歷史上荷蘭人佔領基隆共兩次,一次是擊敗西班牙人後佔領,一次是清荷聯軍獲勝後短暫佔領,似乎與石碑記載有相當大的出入

6a3ea5a53fabc594fc325e01af12ed28.jpg

2bc8c184c1ce75650d87bc7ff305d634.jpg

26009d1d73417ad8659e670f36ea4404.jpg

db2021e46f006240fd6b9dd32c867d94.jpg

步道盡頭就是頂圳福德宮廟及慈鳳宮,還有百福三聖宮,歷史都相當悠久

0c7e02ebe938e648b5036856aee33694.jpg

9b0c1ed18e15486132f8cbdf93e07524.jpg

旁邊還有著名的六堵樹仔公

cba1266ba1312b45b4d7862f51b5e855.jpg

c8fe94e2b95f1732a7bdffb3a652f602.jpg

繼續前行,經過生肖公園

4b13084abc15a3254bb3245613de2a93.jpg

cdb05732af7bed2def2d4471e8ada7d1.jpg

走出慈鳳宮牌樓左轉,走工建西路,走往六堵山

0b7fa4f5c56978c273f077d3fbd5a1cf.jpg

4df599ec74be11c63d1da907fc11dc02.jpg

f28524121516098df7d4da0fe62bae58.jpg

從工建路104巷代天府牌樓進去

3d1b97770fafb8000c7218ac7bee0e1d.jpg

黃腹琉璃,係台灣特有亞種,我還是第一次看到

02e7755d2244c9e3864d3f250d1c9556.jpg

代天府

caea8cb50dd5a90db9b4549986fae2c8.jpg

六堵山登山口就在慈母公園旁

5cca5e48a8dbe2a327ecf7deb29781e1.jpg

六堵山步道前段為水泥階級,山勢峻峭,一路陡上毫不客氣,而且還有很多竹子與倒木增加行進難度

190bc0b55468eff4a92b5582a7abc1bc.jpg

感覺很少人走,滿地落葉枯枝

94e5cab6c1ead10ffb527f13ab14465b.jpg

5854a1d3d35bf3e54b1149b6f6b5ed15.jpg

步道上方為一水泥平台,到這裏就算是六堵山了,海拔最高約88公尺,也稱作小武夷山,有趣的是,山上竟擺設有石桌椅

45e8d57b13306bdd3e8ac7cfa0e6b03d.jpg

六堵山山頂有兩個突出的山峰,山峰中遺留有壕溝遺址,當地人稱為荷蘭仔溝,鐵牌上寫著荷蘭戰爭壕溝紀念遺址,同樣地,很可能是清法戰爭的誤載,或是明鄭與荷蘭人交戰的軍事遺跡,但無論如何,都不影響六堵山過去重要的戰略地理歷史意義,而且相信台灣一般人都不了解這座山過去的史實,可以說是完全被埋沒了

f454e55b6dfb517e6607ba38006f9d7f.jpg

e4f662d359ffbaeebaaa9affe7162f00.jpg

兩邊的山峰各有一個戰爭壕溝,目前已雜草叢生,但仍然依稀可見,山頂有一處展望點,能看見基隆山,茶壺山,半屏山,燦光寮山等,還有部分七堵市區景緻

3448a20a407f5ac2a3c63dd137891c5a.jpg

c1b5ba1b5840208244acb509365eb9c9.jpg

六堵山有一個圖根點,但後續山徑轉為原始路徑,探查後發覺路況不太好,雖然距離不遠,但是否找尋基石就自行衡量

留言

預設頭像


  • 林芸廷的頭像 林芸廷

    謝謝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