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分享淡水到基隆之間的古道(又名「淡基橫斷古道」),起點位於淡水天元宮,終點位於基隆大武崙,古道闢建於光緒18年(1892),為滬尾(今淡水)和基隆之間的橫向古道,也是清末的最後一條官道或軍道,以擎天崗為中心點分為西段與東段,其中西段因公路闢建及人為開發僅殘留少許的古道遺跡,而東段因位處於陽明山國家公園的範圍內,較少人為破壞,使得古道遺跡保留較為完整,本篇介紹淡基橫斷古道西段縱走(擎天崗~淡水天元宮):
路線介紹:
自擎天崗起登,途經絹絲瀑布步道、冷擎步道、冷水坑濕地生態公園、菁山吊橋至冷水坑服務站。
接著進入產業道路與傳統山徑穿插的路線,沿途可眺望周遭山巒與俯瞰大台北盆地的景色風光,經七星瀑布後抵達小油坑休憩站。
小油坑旁有很多碉堡遺跡,自冷水坑至小油坑之間為軍事的戰略要地,因此設有多座反空降碉堡。
過小油坑後不久抵竹子湖風景區,此處設有蓬萊米故事牆,說明竹子湖為蓬萊米的發源地,再循著海芋步道出竹子湖公路後不久再往水尾巴拉卡步道,此路段連接大屯山鞍部氣象站與竹子湖之間的捷徑,上至巴拉卡公路前循著蜜蜂巢古道,出產業道路再通過鐵柵門就抵達鞍部停車場,再往旁邊山徑下切,循著原始山徑,途經山之家標牌,此處海拔825公尺,留有昔日「國立公園山之家」的歷史遺跡,循著山徑續行,山徑原始較濕滑,通過時應留意自身步伐,山徑出口為菜公坑山登山口。
接著循著巴拉卡公路續行約1公里左右,位於大屯自然公園對面之公路護欄下方為一條不起眼的山徑,此為十八彎古道,古道沿路平緩好走,出巴拉卡公路後接續左前方山徑一段後下至民宅,一路循著產業道路再進入山徑,經杜氏墓園後因找不到續行山徑因此上切回到產業道路,抵達楓樹湖小休後再出發。
最後經慈德廟至小天梯步道,踢產業道路並走山徑,經十方禪林、福德宮後,最後抵達終點淡水天元宮,出縣道101號公車站搭乘875號公車至捷運淡水站。
05:39~07:24 搭乘272號自強號自竹南到台北
自台北車站搭乘捷運至士林站後,轉乘小15公車公車至擎天崗
08:45 抵達擎天崗,至遊客中心門口合影一張
我們循著冷水坑的方向前行
絹絲瀑布步道是早年金包里大路南段,連結擎天崗與士林地區
不知名的水泥柱
擎天崗大草原特寫,牛上面停著一隻白鷺鷥
沿路鬱鬱蔥蔥,綠意盎然
大棵榕樹
沿路上都沒甚麼人,走起來很清幽
早期的牧牛牛舍遺跡,供牛隻飲水、休息。此處共有兩處牛舍,皆由兩面石砌側牆加上後方靠山牆面圍塑而成,原本前方設有木柱、屋頂前高後低,現僅存石砌牆面,且大部分被植物所覆蓋。
不久後抵達雞心崙平台,旁邊有一座碉堡,早期作為防範敵軍空降的反空降堡壘
擎天崗自古以來是軍事要衝,除了清代有河南勇軍駐守於此外,流寇、土匪與武裝份子也經常出沒,日治時期更因為二戰爆發,日人積極佈署備戰,於擎天崗地區挖掘防空壕、地下碉堡、反空降堡;光復後國民政府軍隊進駐,更因兩岸關係緊張,特別加強建造營舍、散兵坑等防禦工事,以保護首都台北市
位於前方的山丘名為「雞心崙」,乃因外型類似雞心而得名
步道沿路偶爾會有涼風襲膚,讓人消暑
09:23 轉為木棧階梯向下
途經冷水坑濕地生態園
09:29 菁山吊橋特寫
吊橋為紅褐色的橋柱、黑色的鋼索與褐色原木的橋板為其特色,長約50公尺,矗立在青山之間特別明顯耀眼
落雨松森林,隨著季節更迭而變色,四季各有不同的風采
09:34 抵達冷水坑遊客服務站
遊客中心旁有一幅冷水坑的空照圖
出去遊客中心後,我們循著公路旁的人行棧道步行
經過一處泡腳池
沿路您可以選擇走公路或者走階梯步道,同樣也可以連接到公路
09:50 經過一處林蔭
09:54 出公路,距小油坑約2.7K
沿途壯麗的視野
10:01 進入山徑(距小油坑2.1K)
接續石階
開闊處有一處展望,層巒疊翠的景色一覽無遺
10:17 下階梯,接壤陽金公路
10:24 公路旁的七星瀑布
續行公路不久續拾階而上
10:31 迷彩色外觀的崗哨
一旁為休息站,陽金公路2號涼亭旁的山徑續行之
防空洞群,續往竹仔湖方向
沿路都走在林蔭之下,加上又是緩下坡,走起來輕鬆自在
下階梯
10:42 出陽明山公路,本來周遭還有一條路可以續行,但不小心錯過了,因此就只能將錯就錯
循著道路側邊的人行道續行
10:50 眺望小觀音山群峰
過小油坑橋並抵達一處綠地公園,循著步道再接回原本的縱走路徑
10:57 T字岔路,取右續行
11:00 陽明溪步道岔路,旁邊為黑木屋餐廳
蓬萊米故事牆
源自1923年日人磯永吉博士選定氣候條件與日本相似且為閉鎖的竹子湖谷地作為新種稻米實驗的原種田,1926年參加日本稻米改良競賽獲得第一名,並將在台灣栽培改良之日本稻新品種命名為「蓬萊米」。竹子湖因此成為台灣蓬萊米的發源地,也開啟來蓬萊米農業的黃金年代,在台灣農業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婚紗廣場
進入園區循著海芋步道前行
走到後面有一條岔路匯出竹子湖產業道路不取,繼續循著木棧道前進
水圳梯田景觀
循左側步道向前行
11:17 出產業道路後向右轉
11:23 水尾巴拉卡步道入口處,拾階而上
此步道位於臺北大縱走第二段路線上,為連接大屯山鞍部氣象站與竹子湖之間的捷徑,採人車分道
步道中後段轉為原始山徑,一直到大屯山鞍部氣象站這一段稱之為「蜜蜂巢古道」
步道沿路還能看到潺潺流水
11:39 秋海棠特寫
後段路徑原始,需要循著布條方向前行
草叢旁還有廢棄酒瓶、鍋碗瓢盆,均見證此步道的歷史
11:45 穿越黃色封鎖線
11:53 出山徑後取右
前方有一座鐵柵門,可從側邊出去
此處位於台北市北投、新北市三芝區交界處
12:00 出大屯山鞍部後,續往右側不起眼山徑
12:08 山之家標牌,此處海拔825公尺,此處留有昔日「國立公園山之家」的歷史遺跡,做為登山客宿營之用
休息後繼續循淡基橫斷古道指標續行
經過溪澗,山徑較為濕滑
12:22 往二子坪/大屯自然公園岔路口,取右側往大屯自然公園方向續行
過此路段後一路平緩好走
經過一段樹根土徑,倘若遇到下雨更應該留意自身步伐
12:36 岔路口,取左出步道口
出步道後取右續行,此處為市道101甲10K處
經菜公坑山登山口(位於大屯自然公園對面)
12:45 抵達大屯自然公園,前方有一座生態湖
位於失態湖對面擋土牆與圍欄中間有一條不起眼的山徑為十八彎古道
古道得名於大屯自然公園沿公司田溪到巴拉卡公路約5.8公里處,總共有十八個彎而稱之。
古道的路況比我們想像中還更寬敞好走
步道海拔一路下降,加上涼風吹拂下,實在很舒服
沿路林相優美,可盡情的享受森林浴,一般的山友可原路來回(至另一端公路出口)約1小時
腐木上的蕈菇
13:17 巨木特寫
約莫20多分鐘就出另一端公路出口
13:28 左側山徑入口,入口處有藍天隊的標牌
山徑短短的一段,不久後就下至私人民宅
13:34 拾階而下
13:35 出產業道路不久會看到路旁有一座階梯,續往左下階梯續行
可以看到這裡的房子都用石頭堆疊砌成
循階梯而下
取右下,接壤產業道路
路邊的紅樓花
13:40 進入左側山徑(往杜氏古墓)
杜氏古墓(側面)
有一座落款明治壬寅年(1902)之杜氏古墓,由其墓碑可看到「榮德公」的字樣,應為臺灣史上第一位醫學博士杜聰明父親(杜日鳳)之墓園。
接著循著古墓旁的石階向下
接著跨越水管上攀,但偏離軌跡,又再度掉頭回去找,但周遭看不到第二條路,因此就直接上切直接出產業道路
13:56 岔路取左下
又遇岔路取左下進入步道
14:02 接續產業道路
取左續行
14:08 往慈德廟方向指標續行
14:12 抵達慈德廟
明朝年間先民蘇氏、許氏兩位原住民篳路藍縷與住民拓荒墾地楓樹湖,農耕年代醫術未開,居民因病束手無策,兩位仙童公感同身受,慈悲為懷以身試藥,精湛之醫術使居民免受病痛之苦。
楓樹湖隸屬淡水還港,海盜猖獗,兩位仙童公率領居民抵禦外侮、保衛家園。仙童公得到後,時顯神蹟救助居民,後人感念兩位仙童公救苦救難之神恩特此設廟奉祀。
廟宇前方平台可以往西俯瞰聚落與濱海景色
14:14 循著宮廟旁的山徑續行
不久後接續小天梯步道拾階而下
14:20 下至小天梯步道,經過私人農園
出產業道路取右下
路邊的神祇
14:29 取左上,往天元宮方向指標續行
進入林蔭步道
14:32 岔路口,取左往山仔頂古道方向
距離天元宮約1.3K
14:43 路邊的福德祠
剩下1K,我們即將要完成西段縱走了
岔路口,取左側山徑續行
15:00 抵達天元宮,1985年落成,正殿供奉無極老祖,主神為玉皇大帝
1992年增建「無極天元真壇」,高為200公尺,樓高五層樓、圓形的建築外觀直徑高達108公尺,非常雄偉及壯觀
可往西眺望濱海景觀
15:05 抵達公車站,搭乘875號公車至捷運淡水站搭乘捷運賦歸
★★★近期行腳精彩回顧★★★
2024-029:關西郊山縱走II一赤柯雙獅馬福O型縱走,順訪玉山、瑞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