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出發日期2024/10/28
-
回程日期2024/10/30
-
相關路線東莒魚路古道 、東莒佛手步道 、東莒60戰備步道
連結大浦與大坪兩個聚落,擁有百年歷史的「魚路古道」,曾是當地漁民挑著扁擔運送漁獲的主要路徑。
古道生態豐富,景色隨著季節變化。雖全長不到1公里,但每轉一個彎,在每個轉角處都能看到驚奇。
一路行走在這蜿蜒曲折的泥土路上,轉個彎,來到大浦舊港的正上方,俯瞰海浪拍打岸邊礁石及前方的小島-林坳嶼。
在過去物力維艱的歲月中是漁民來回兩座村落重要的一條道路,曾繁華一時如今沒落了。我在此細細感受先民挑夫們的辛勞。
早晨特地從「幸福居民宿」開車來到「大坪村」入口處,走著,走著,一會兒已到達步道盡頭。赫然發現,所住的民宿就在旁~這也是另一個驚奇~
因天候關係,原定往返南竿船班從上午改到下午,以致多了很多時間,讓我們可以細細品味東莒。決定再到東莒燈塔從這頭走一遭東洋山步道。但又逢軍隊打靶,以致走到一半又被制止。 但至少我來到了位於東莒島燈塔南方,山丘制高點上的東莒56據點,又名金鋼堡。及感受了從制高點俯瞰海崖的震撼。
我對東洋山情有獨鍾,據說佛手步道是眺望東洋山的最佳地點。決定再走訪佛手步道
依山勢而建的石階步道,前段一路陡上,但不用擔心,步道全長僅150公尺;主要是圍繞佛手大石而行。
「佛手」典故淵源於修築60戰備步道時,有塊方形大石被挖出,石頭上刻有「卍」印記,外型像佛祖手掌。我左看、右看,只見一塊有點斜面的長方石塊,從樹叢裡拔立而起。只能說,各憑想像。但至少景觀還不錯,下方是「獅子岩」及「飛來石」海岬景觀。
緊鄰佛手步道為60戰備步道。 原為福埔路60軍事營區與大坪社區的連結便道,原本只是簡易小徑,現已整修為較為平整之步道。
早已荒廢的營區據點。
60戰備步道步道盡頭為大坪社區。在此也為我馬祖東‧西莒3天2夜之行畫上句點。回想因著第2天南竿往返東西莒船班因天候停駛,我們經歷了3天包山、包海、包島、包民宿,超過癮的旅程。也看見在每個環境中總是有神的恩典相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