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光路標與思考

  • Peter Chen
  • 292 次點閱
  • 7 次拍手
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幾年前在探勘訓練的過程中,教練讓我們每個人輪流帶路,在我們可能走錯時沉默不語,直到過了段時間有人察覺異樣,才會帶我們覆盤方才哪邊出了問題。這樣的練習讓我們逐漸養成所謂的路感,對於走過的路會有種道不明的記憶,並且在熟悉圖資運用後,對於接下來的路也會有大致的預期。


如此歷練讓我至今沒有迷路的經驗,並且在幾年當領隊的過程裡,逐漸累積「哪裡可能會讓人走錯」的判斷力。山盟大力加入反光路標的施作,目標就是為了減少迷途與降低搜救困難,透過清楚的里程與岔路牌,讓山友與救難隊能有共同依循的標準。


降低搜救成本與失事機率,是政府保障人民生命財產的責任,如同在馬路上設置減速帶,為避免過大的彈跳強迫駕駛降速;同時設定道路限速上限,並祭出罰則。但這些的前提,都還是建立在只有考到駕照才能夠上路!


開放山林政策,鼓勵民眾能更親近山林,不過目前仍沒有建立一套安全的依循方案,彷彿還分不清油門和煞車就開進陌生的道路。我想大概很難看到,一群人拿著一顆籃球毫無規則的亂打,就算是平常沒在接觸的人也知道走步、二運這類規則,這仰賴學生時期大家體育課多少有玩過。


台灣從事登山活動至少幾十萬人,若算上在都市附近郊山健行的人數更是不只百萬,但如何安全的進行這項運動,還需要更多的教育深入民眾。反光路邊對我而言更像是補救辦法,現階段有著立即性的好處,但希望大家終究要了解身為一個登山者的自我責任。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