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出發日期2023/12/30
-
回程日期2024/01/01
-
相關路線
-
相關山岳
西巒大山屬於玉山山脈中最北的一座百岳,早期林業興盛,
林務局在此設立人倫工作站,全盛時期有多達100多人在此居住生活。
隨著台灣林業的沒落,經歷多年的自然災害後,當年的辦公室與宿舍早已人去樓空,
連巒安堂裡供俸的土地公也遷移離開,留下殘破的牡丹園和各種伐木機具與建築。
爬上西巒大山有兩條路線,多數人選擇從人倫林道單攻,
全程陡上,高度落差1500m,也因此有著「膝軟」大山之稱。
不喜歡單攻的我原先很抗拒爬上這座百岳,直到朋友邀請我一起花三天兩夜的時間,
從巒安堂上西巒大山,由雙龍林道進出,尋幽探訪一段消逝的林業人文遺跡。
只能說這條路線正中喜歡慢步調登山的我,走完後讓我徹底愛上這段消逝的輝煌歷史。
—————————————————————
[時間] 2023.12.30-2024.01.01
[成員] 3人,皆有重裝及百岳經驗
[行程簡述]
▪️D0住宿:雙龍老村長民宿
▪️D1:雙龍部落(接駁)→雙龍林道登山口→木梯→停機坪營地→廢棄機車→廢棄工寮→牡丹園→巒安堂
▪️D2:巒安堂→西巒大山→巒安堂(附近尋幽探訪)
▪️D3:巒安堂→牡丹園→廢棄工寮→廢棄機車→停機坪營地→木梯→雙龍林道登山口→(接駁)雙龍部落
🔺雙龍林道登山口到停機坪7K,停機坪到巒安堂6.3K,單趟共約13.3K。
🔺巒安堂輕裝登西巒大山單趟約2.5K爬升470m,約1.5hr可抵達西巒大山。
📍雙龍老村長民宿(民宿資訊點我)
*價格:有五種房型,我們是睡五人塌塌米房,600元/晚,不含早餐。
(房型由老闆分配,預訂時可以說要不要早餐,早餐80元/人)
*公共衛浴,盥洗用具需自備。
*提供飲水機、冰箱、吹風機。
*部落附近有停車位,請依老闆指示停車。
🔺巒安堂上西巒大山路線圖
🔺雙龍林道來回巒安堂—總爬升海拔與地形圖
🔺巒安堂來回西巒大山—總爬升海拔與地形圖
[交通方式]
🔺交通分為兩階段,雙龍部落對外有管制,需搭乘部落內接駁才能抵達登山口。
🔺部落內民宿大多有配合的接駁,這次我們住在老村長民宿,直接請他接駁。
▪️自行開車:導航🔎雙龍老村長民宿 (點我)
*部落內停車空間有限,請依老闆指示,免停車費。
▪️雙龍林道接駁:雙龍老村長(點我)
民宿至登山口單程一趟2500元,一台車最多可坐8人,車程約40-50分鐘。
[入山證申請]
無須申請入園證,但需要申請入山證。
▪️申請網站:內政部警政署入山案件申辦系統(點我)
🔺於入山前3天~124天可從警政署網站辦理申請。
[水源]
▪️雙龍林道:登山口到停機坪營地之間有四處穩定的活水源。
▪️巒安堂:辦公室下方東側林道走約10分鐘,在左手邊有一處溪溝活水源。
🔺若想從巒安堂走人倫林道下山,這之間皆無水源,得在巒安堂取好所需的行動水。
[行程時間]
DAY1
6:14 雙龍部落出發(接駁車)
6:55 雙龍林道登山口
7:48 崩壁
8:36 木梯
8:42 第一水源處
9:11 第二水源處
10:12 第三水源處
10:42 最後水源處
11:20 停機坪營地7K
11:37 停機坪出發
11:55 廢棄機車
12:25 廢棄工寮
14:05 牡丹園
14:12 巒安堂
DAY2
8:28 巒安堂
10:05 西巒大山三角點3081m
10:52 西巒大山出發
12:14 巒安堂
DAY3
8:17 巒安堂
7:50 牡丹園
9:56 廢棄機車
10:08 停機坪營地7K
12:59 木梯
14:25 雙龍林道登山口
(搭乘接駁車回到雙龍部落)
—————————————————————
[詳細行程介紹]
備註:此趟時間為2023.12.30-2024.01.01,中間經歷多次自然災害,因此路況僅供參考!
DAY1:雙龍部落(接駁)→雙龍林道登山口→木梯→停機坪營地→廢棄機車→廢棄工寮→牡丹園→巒安堂6:14 雙龍部落出發(接駁車)
前一晚選擇住在雙龍部落的老村長民宿,民宿簡單乾淨,下山後還能回去洗澡,非常舒服!
為了在跨年期間搶到舊人倫辦公室裡的營地,我們一大早出發,接駁順便也請老村長幫忙。6:55 雙龍林道登山口
經歷過郡大林道的碰碰車後,覺得雙龍林道似乎沒有山友口中說的顛簸,
雖然有幾處樹枝倒落,山徑也比郡大林道小,不過整體幾乎都是平整的水泥路,路況比想像中好很多。
接駁車程約40-50分鐘,到後面不知道是太累還是太舒服,我居然睡死,醒來就到登山口了!
現在雙龍林道登山口有旗幟標示,司機也會提醒要從哪裡出發,避免大家走太多冤枉路。想不到從登山口一出發馬上迎來一段距離500m、爬升200m的大陡上!
前半段兩旁都是砍伐下來的台灣杉木,不時飄散出陣陣木頭香;
後半段穿入森林中,加上肩上揹著三天兩夜的行囊,瞬間汗水淋漓。總算接到平緩的林道,出發時還覺得天氣稍冷,結果一段上坡路熱身過猛,馬上跟外套說再見。
在路旁發現一台的廢棄機車零件,似乎是三洋野狼的一部分。
7:48 崩壁
接著會經過兩處不長的崩壁路段,路徑雖然不大但踩點很清楚,小心且快速通過就好。
據朋友們之前攀爬的印象覺得這次的林道地形更為破碎,走起來比第一次還辛苦。通過崩壁後的展望非常好,遠方可以看見南投知名的景點—日月潭與水社碼頭!
雙龍林道大多是平緩的上坡,尤其是停機坪後的爬升並不多,
只是中間穿插了不少上上下下的路段,或崩壁旁偶有窄小的山徑,
其中有幾段走起來較危險或辛苦,幫大家整理在我的IG貼文中,想參考的人可以點這裡。8:36 木梯
林道1.8K處的木梯,木頭很穩固但非常濕滑,爬得很小心深怕自己滑一跤。8:42 第一水源處
讓木梯這麼濕滑的原因就是不遠處的第一水源!
林道上有四處穩定的活水源,巒安堂附近也有,這趟旅程基本上不太需要擔心水源的問題。9:11 第二水源處
第二水源處需要稍微走過溪溝,水流的大小也比第一處來得大。木梯過後的爬升越來越明顯,落差和坡度也越來越大。
10:12 第三水源處
林道上時不時會出現木橋,尤其是第三水源後的這個,對我來說走起來比木梯和垂直岩壁還可怕!
一側離山壁有一小段距離,另一側僅有一條鬆鬆的拉繩,木頭又略微濕滑,回程時還下著大雨超緊張!10:42 最後水源處
最接近停機坪營地的水源,大約在林道6K處。坡度很陡、踩點偏小的岩壁,近乎垂直的角度,視覺效果十足!
實際上只要拉著繩子慢慢走,不算太困難。(不過回程遇到大雨,又是另一種感覺了)再度接回熟悉又平順的林道,就這樣一路順暢到停機坪營地。
11:20 停機坪營地7K
抵達今天的中繼點「停機坪營地」,第一件事就是馬上卸下背了7公里的重裝,快樂似神仙啊!
這裡非常廣且平坦,可容納的帳篷數也較多,不少人第一天會選擇在此紮營,時間與體能的壓力較小。
不過唯一的缺點就是少有避雨的地方,一但下大雨有滿高的機率帳篷會濕答答。朋友說這個停機坪旁邊的小林道是比較能避雨的位置。
天氣很好,從停機坪望出去的景色也很不錯~~~
11:37 停機坪出發
小休片刻,我們馬上出發趕往巒安堂,往巒安堂的路要從停機坪右側一條小徑進入。登山布條遠遠看不是很明顯,感謝藍天隊在上面清楚標示「往巒安堂」。
迎來的又是一小段上切,幸好路程並沒有太長,馬上就接回熟悉的林道。
從停機坪過後的路並沒有太多危險的地形,軟綿的松針地、緩上又寬闊的山徑宛如康莊大道般。11:55 廢棄機車
這台廢棄的「本田王牌機車」無疑是雙龍林道上最亮眼的一顆星!能親眼見到它讓我超級興奮!
現存的廢棄機車大多身首異處或殘破不堪,這台是少數外觀保存十分完整的機車遺跡,真的是太帥了!12:25 廢棄工寮
走進殘破的廢棄工寮裡還能看到各種充滿生活感的人文古物,處處都是當年林業蓬勃發展的歷史痕跡。倒地的告示牌,上端的箭頭剛好指著前進的方向。
「保護森林、人人有責」
這簡潔有力的八個字是前人留給身在這片山林的每個後代的一段話,
不管經歷多少時光,山林的守護依舊是身在這片土地上每個人的共業。停機坪後少數幾個路徑較小的地方,據說這裡有時會有水源湧出。
地上遺留早期的鋁罐們。
仔細觀看以前的包裝設計,伍中八寶粥意外讓我很著迷,尤其右下角的人偶,奇特到很迷人?巒安堂前最後一段小崩壁,此時天空的雲層突然變厚,我們加快腳步趕往舊人倫辦公室。
14:05 牡丹園
左側突然出現巨大的殘破建築,就是我最期待看到的牡丹園!
為了搶到辦公室內的營地,我們決定先趕去巒安堂紮營休息,明天再來好好欣賞一番。離巒安堂真的只剩最後一哩路了!走了13K終於可以卸下肩上沉重的裝備。
前往巒安堂要經過一棟棟破損的林業員工宿舍,有山友的粉紅色指標引導方向。
沒想到近在咫尺的舊人倫工作站前居然有樓梯!腳步突然變得特別沉重哈哈哈哈
14:12 巒安堂
總算在下午後雷陣雨前抵達今天的目的地—舊人倫工作站。裡面已有兩組人,雖然帳篷與人數不多,但能搭帳的空位只剩下這個小空間,謝天謝地不用收濕帳。
搭完帳後先去取今天要用的水,從巒安堂下方的路向左走進入林道。
幽深平緩的林道上也有早期林業遺留的機具與建築。
走約5-10分鐘的路程,在左手邊可以看到一處活水源。
隔天如果要從西巒大山下人倫林道的人,要記得這裡是最後的取水點。取完水後簡單煮個午餐,因為要在巒安堂待上三天兩夜,時間十分充裕,
我們決定今天先好好休息,明天爬完西巒大山後再來好好走訪巒安堂。
/
DAY2:巒安堂→西巒大山→巒安堂(附近尋幽探訪)在辦公室紮營的好處就是正門口完全是山景第一排!
除了昨晚的夕陽和雲海,今天一早的日出也令大家讚嘆不已,這景色不論看幾次都覺得好美啊~~~
和朋友們迎來2023年最後一道曙光。
欣賞完日出後趕快去取水,感謝隔壁山友共享辦公室內的桌子,讓我們能舒舒服服煮早餐。
和煦的陽光斜斜照進辦公室內,整個空間像是流淌了金光,光影之間的對比給人一種舒服溫暖的感覺。
牆上斑駁的文字在柔和的陽光下也顯得特別有朝氣,和傍晚呈現的孤寂之感是完全不同的氛圍。
畫面美到忍不住到處走、到處拍,拍到比預計時間晚一點出發去西巒大山。
8:28 巒安堂出發
從巒安堂下方的路往右走進入林道,約走200m會在林道右側看到綁著登山布條的登山口。輕裝從巒安堂出發,到西巒大山單程約2.5K、爬升約470m,約1.5hr可以到達山頂,
相較於從人倫林道單攻,高度落差1500m且全程陡上,路線輕鬆不少。前1K踩在軟軟的松針地之字形而上,沿途多在林蔭中沒什麼展望,但早晨的陽光穿梭在林間十分耀眼。
結束之字形上坡後是800m左右、走起來最輕鬆舒適的緩坡路,
在某個枯樹聚集的分岔處還能看到難得一見的小展望。雖然是個小小的展望,也足以讓我們發出驚嘆,只要天氣好,什麼景色都很好!
最後一段走起來開開心心的緩坡路,此時的腳步雀躍到殊不知最累的等在後頭。
沿路上少見的樹型,枝幹大展的樣子很吸睛。
開心走完那800m,最後的700m爬到稜線處只能用一個「陡」來形容!
連走在我們旁邊的牧羊犬(別人的狗)都氣喘如牛,陽光的曝曬更讓我們汗水大爆發。10:05 西巒大山三角點 3081m
走了約1.5小時,終於抵達有著「膝軟大山」之稱,我的第27座百岳—西巒大山。三角點前是山頂唯一能看到的展望,實際一看比想像中還要寬闊,還可以眺望郡大山稜線與玉山群峰。
既然是唯一的展望,就要好好把握機會來一張合照!
三角點旁的瞭望台是山頂上最高、最顯眼的建築物,以前是管理員的駐紮處,現在只剩下殘破的外觀。
連上二樓的樓梯都已毀損,讓人非常好奇瞭望台二樓的風景有多遼闊。
三角點另一側的水泥小屋是水文站,早期用來觀測與紀錄河流水位、降雨量等資料的地方。
西巒的腹地很好坐也很好躺,很累但心情真好!(山頂還收得到微弱的4G訊號,趕快報平安)
10:52 西巒大山出發
玩耍休息快1小時後準備回鑾安堂吃午餐,原路下山時看到這棵纏繞奇特的樹覺得怪可愛的!返回林道,結束上午西巒大山的行程,下午要來好好尋幽探訪這次另一個重頭戲—巒安堂周邊!
回巒安堂短短200m的林道上出現不少早期留下的鋼纜與作業器具,讓我更加期待下午的人文巡禮。
這座廢棄倉庫的外觀神似修車廠,聽說裡面有遺留的撞球桌,可惜這趟走訪漏掉了,留個遺憾到下次。
12:14 巒安堂
原先在此紮營的山友下山了,午餐後先幫帳篷換個更好的位子(遠離微微飄來的尿騷味)。
想不到跨年的這天在辦公室裡只剩下我們與正中間那組山友團,人出奇得少讓我們非常意外。辦公室的牆上佈滿山友們的簽名與留言,想不到在新搬來的位置居然發現疑似我喜歡的插畫家的圖!
小休後開始探訪巒安堂附近的廢棄建築,第一個吸引我們的就是下方林道上的登山告示牌。
仔細閱讀上方斑駁的文字後發現即使時過境遷,早期的登山注意事項也和現在差異不大。先一路向下來到最下方、也是我最期待之一的「牡丹園」。
這座牡丹園是當時台灣唯一一座牡丹花種植地,由於宋美齡女士喜歡牡丹,
牡丹又需要種植於高海拔地區,於是就在氣候環境事宜的舊人倫工作站設置培育溫室。雖然現在已無種植牡丹花,牡丹園僅剩下雜草遍佈的花圃與陳破鏽蝕的圓弧頂蓬,
很難想像當年園區內牡丹盛開的光景,今昔之比,令人不勝唏噓。
陽光穿透棚架與破窗,映射的光影使牡丹園多了一分淒美之感。
發現早期可樂的身影,黑松與七星,不見熟悉的可口可樂。
離開牡丹園後開始向上而行,和煦的陽光與舒爽的氣溫,正是尋幽探訪的好天氣!
落在林間的膠鞋與空罐。
酒瓶和碗。
林業機具的零件。
當年的舊人倫工作站在全盛時間有100多人居住,生活的痕跡仿佛靜止般停留在時間的洪流裡,
這裡有著說不出來的獨特氛圍,我們反倒像是時空旅人般誤闖其中。有幾組山友在廢棄宿舍區裡紮營,雖然空間不如辦公室寬敞,但也足以遮風避雨。
瓶罐堆裡發現有著賓士圖樣的酒瓶!
有幾棟廢棄宿舍的建築體已嚴重歪斜與損壞,大家紮營前要審慎評估。
在辦公室與巒安堂之間有一棟天藍色柱子、樣貌小巧可愛的小屋,就是當年工作站裡的「福利社」。
福利社裡空蕩蕩,空間可容納兩個二至三人帳,堅固的水泥外牆比起工作站裡其他屋舍相對安全,
是個不錯的紮營地點,唯一有待考量就是對外窗比辦公室小,光線特別昏暗,地面也較潮濕。福利社最吸睛的莫過於窗台上一字排開的酒瓶,從洋酒威士忌到台灣金門高粱通通都有!
不懂喝酒的我們甚至玩起了酒保與客人的遊戲,開始鑽研這幾瓶酒,
但此時此刻的我比起酒,內心更渴望來上一瓶冰涼的雪碧哈哈哈哈辦公室最右側就是這次的重頭戲—巒安堂!
巒安堂其實是座小小的廟宇,早期供俸著土地公,而後因林業人員的遷徙,神像也被請下山。雖然現在裡面空無一物,僅剩下建築本體和一盞垂掛在屋頂破洞旁的吊燈,卻不減其令人驚艷的程度。
我最喜歡的就是牆上一幅幅的彩色壁畫,每一幅壁畫都保存得相當完整,畫風精緻細膩,非常漂亮。結束巒安堂巡禮後,回到辦公室準備晚餐,發現窗框上居然擺著做工精緻的破碎陶碗!
去年我們在高島縱走一起迎接2023年的到來,今年的最後一晚我們再度保持初心:
一起窩在溫暖的帳篷裡,躺著耍廢、聊天發懶等著2024來臨的那一刻。
/
DAY3:巒安堂→牡丹園→廢棄工寮→廢棄機車→停機坪營地→木梯→雙龍林道登山口→(接駁)雙龍部落本來想迎接2024年第一道曙光,結果老天不賞臉,雲層太厚了只看到一點點陽光。
空蕩蕩的辦公室少了陽光的點綴,氛圍略顯淒哀。
辦公室左側朋友站的位置的後面是這幾天大家上廁所的地方。
(請不要在辦公室內解放,紮營的位置有限,味道令人有些害怕)8:17 巒安堂出發
由於帳篷有點反潮,我們再度比預定的時間晚一點出發。預報說不會下雨,但眼看雲層增厚與下沉的速度越來越快,我們加快腳步想趕在下雨前通過危險路段。
山上天氣的變化總是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襲擊我們,依舊在雙龍林道上碰到一場不大也不小的雨。
總之就是該來的還是逃不掉,在雨中通過前面提過的危險路段時真的是膽戰心驚啊!最驚悚的莫過於中間一度彷彿被迷霧遮住雙眼的迷航記,人生走馬燈都一閃而過,幸好大家都平安。
14:25 雙龍林道登山口
幾乎在雨中走完所有危險地形後,雨漸漸變小,甚至雨過天晴,總算順利抵達登山口。
雖然最後在下登山口前的森林裡不爭氣地滑了一跤,手都破皮流血,但不管怎樣人命平安就好。
/即便現在回想起那段迷航驚魂記依舊餘悸猶存,但我還是非常推薦從巒安堂上西巒大山,
也許會有人認為三天兩夜的安排過於輕鬆,對我來說這是一場健行、登山與人文歷史結合的旅程,
用三天的時光、用自己的雙腳扎扎實實地走過一段早已被遺忘在山林中的林業歷史。如果你和我一樣覺得從人倫林道單攻上西巒大山會「膝軟」而遲遲未出發,
或是和我一樣喜歡一邊愜意地健行、一邊探訪歷史文物與自然風景,
不妨留個三天兩夜,從雙龍林道進出,走一趟巒安堂上西巒大山,絕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