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發日期2024/09/14
-
回程日期2024/09/17
-
相關路線九仙山 、台中基隆山 、東八仙山 、九基八松檜 、九基八 、九檜基八 、八仙山主峰步道 、八仙山國家森林遊樂區步道群 、八唐縱走(八仙山、唐麻丹山) 、蝶夢八唐(蝴蝶谷上八仙山) 、南松鶴上八仙山下松鶴O型
-
相關山岳
台灣三大林場分別為阿里山林場,八仙山林場,太平山林場,其歷史可追溯至日治時期。
於1916年設立八仙山出張所,展開大規模的伐木作業。
發展初期運用大甲溪,用水運輸方式運送木材,但受限於水流於豐枯期差異甚大
後來改以鐵道、平地軌道、山地軌道、架空索道取代之
複雜的伐木運材系統,成為台灣伐木事業的一大特色
然而,也引發了原住民的抗爭,歷經數年的衝突後,日人才得以順利進行
最終於1965年停止伐木,索道跟森林鐵路陸續拆除
沿著八仙山伐木的歷史軌跡,去登一座有故事的山
★參加成員:小田、阿源
★入園證:不用
★入山證:不用
★ GPX記錄
★ 總距離45.27 K,總爬升3,645 M,下降3,636 M
★注意:此路線為非傳統路線,仍要使用離線地圖確保人身安全
八仙山駐在所→清水臺(倒木很多)
清水臺→黎明 (有多處崩塌,需高繞或低繞)
裡冷林道→九仙山、基隆山:芒草箭竹多,稍有難度
裡冷林道→東八仙山:沿路無布條,倒木,鬆軟的腐植土,請隨時注意腳下,否則容易踩空,仔細觀察仍有足跡,請自行判斷較好通過的路線。
★行程總覽
D1:總爬升1154 m,下降341 m,距離7.44 K
10:00 八仙山森林遊樂區(第二停車場)→10:17 出發→11:22 東八仙山登山口→11:35 出發
13:45 八仙山駐在所→14:05 出發→15:55 清水臺叉路→16:17 清水臺
D2:總爬升818 m,下降241 m,距離8.26 K
07:10 出發→07:41 清水臺叉路→07:52 出發→10:13 十文溪→12:15 休息→12:35 出發→12:48 索道頭登山口
12:59 僻亞歪索道發送端→13:21 黎明神社→13:34 黎明派出所遺址→14:03 裡冷林道34.1k處→15:10 裡冷林道37.4k登山口營地
D3:總爬升1231 m,下降1379 m,距離19.27 K
05:42 裡冷林道37.4k登山口→06:04 檜山北鞍登山口→07:59 九仙山西南峰叉路口→08:04 九仙山西南峰 →08:38 基隆山叉路口→08:46 出發→09:33 基隆山 →09:50 出發→10:38 九仙山叉路口→11:05 九仙山→11:20 九仙山叉路口→11:55 九仙山西南峰叉路口→12:13 出發→13:21 檜山登山口→14:19 檜山→14:30 出發→
15:23 檜山北鞍登山口→15:45 裡冷林道37.4k登山口→16:18 出發→18:30 裡冷林道29.1k營地
D4:總爬升442 m,下降1675 m,距離10.3 K
05:31 出發→05:39 裡冷林道28.6k登山口→07:00 東八仙山→07:17 出發→08:10 樹靈塔→08:25 樹靈塔→08:57 八仙山→09:24 出發→11:52 八仙山登山口→12:00 第二停車場
★圖文記綠
D1
10:00 八仙山森林遊樂區(第二停車場)
10:17 出發
今年0407強震跟颱風重創後
步道明顯有零星的小坍方跟樹枝,應該有段時間沒有人進來了
走到了佳保溪,發現被砂石沖刷後,溪床墊高了不少
11:22 東八仙山登山口
每年汛期過後,溪床路徑都有所改變,記得看到左邊有許多布條處,上方有水管橫跨溪流,那就是登山口了
11:35 出發
快抵達中平(伏地索道中段)開始出現一些遺跡
疑似排水道
路徑的右手邊發現伏地索道遺址
八仙山林場內興建於山坡上的斜面軌道-伏地索道(インクライン),以鋼索在軌道拉運木材,完工於1923年,分為三段,總長2公里,落差達1000公尺,堪稱日本時代規模最大的伏地索道。
資料出處 https://taichung.culture.tw/taichung/zh-tw/bahsienshan/660886
資料出處 https://dl.lib.ntu.edu.tw/s/photo/item/34672#?c=&m=&s=&cv=&xywh=-1334%2C457%2C4889%2C2593
我們發現的是屬於中平段(第二段),坡度不小,像在樹林間的高速公路
伏地索道兩側的駁崁,可見當時工程規模不小
駁崁旁發現殘破不堪的鐵桶,我們猜測可能油桶,上面還有日文跟標示
13:45 八仙山駐在所
估計總共有5層,規模不小,我們這邊就四處摸索走走休息一下
破碎的瓷碗遺跡被山友撿拾起來亂放,只是讓這些古物再次受到破壞
若有發現任何物品,請原地放回,回到它原始的狀態,做一個有質感的登山客
每個瓷器的紋路,總是獨一無二,像是藝術品一樣
無意間地上發現了這個,一直猜不到這是什麼,以及用途,如果有人知道可以跟我說 !!
最上面二層看到地上仍有木造基座的架構,靠近聞還能聞到淡淡的檜木香味
靠近山壁的角落發現三口爐灶,研判可能是廚房的位置
斜頭角遺址,伏地索道的最高點
同一個位置,用老照片做比對,會發現特別有感觸
資料來源 https://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59/a9/cc.html
索道轉角處,發現有幾節明顯的枕木
伏地索道第一啟動所遺址
14:05 出發
往清水臺的路徑上倒木數量多,通過時要注意頭跟腳,倒木版的五百障礙開跑
日治時期建造伐木鐵路,必須先把山壁鑿出一個通道出來,才能舖設鐵軌
靠近邊坡處,可以發現底下的木造鐵路結構都還存在,只是被落葉都土石給覆蓋住了
木頭能保存百年實在不易,這路段目測應該都有2米寬
15:55 清水臺叉路
一場午後陣雨,迫使我們加快速度到預地點紮營
16:17 清水臺
剛到營地時,就可以聽到潺潺溪水聲,心想這是我們晚上的水源嗎?
於是搭好天幕,我們就前去取水,順便四周逛逛
沿著木馬道就會看到取水處,有二條溪流匯流而成,為十文溪的支流,此處水源充沛,晚上可以好好泡茶了
曾經,隱藏著一個繁忙的林業聚落——清水臺
這裡曾是近百人因伐木而建立的家園,屋舍林立、生活熱鬧
如今,伐木聲早已遠去,清水臺卻在歲月的洪流中沉寂下來,成為了一座被遺忘的林業遺跡
八仙山案內圖的清水臺位置
資料來源 https://dl.lib.ntu.edu.tw/s/photo/item/3576762#?c=&m=&s=&cv=&xywh=946%2C461%2C868%2C460
沿途,斑駁的駁坎、石階,甚至隱約可以看到似乎有經規畫過的路徑,無聲地訴說著過往的榮景
散落一地的玻璃酒瓶、破碗殘片,似乎在向山人們低語著當年的點點滴滴
這些看似平凡的物件,如今卻成了珍貴的歷史文物,見證了清水臺曾經的繁華
在清水臺的鼎盛時期,伐木作業蓬勃進行,成為八仙山林業的重要據點
然而,隨著伐木作業重心轉往黎明派出所,清水臺逐漸淡出歷史的舞臺,成為百年林業傳奇中的一段消失記憶
D2
07:10 出發
07:41 清水臺叉路
07:52 出發
一顆好大的滑輪,直接橫躺在路上,這應該是當時要用來吊掛跟固定木材用的
清水臺往黎明方向的崩塌處明顯變多,有些要低繞,有些要高繞,必須自己取決一條安全穩固的路線
這段是要低繞乾溪溝,落差比較大,像我這種腳短的就很不友善啊
粗大的木造鐵路基座,已經有下陷斷裂,不過整體還算完整
壯觀的浮築橋,有高低落差的地方,似乎都是使用石頭堆砌成駁坎,讓路面達成平整,高度一致
一顆礙子跟電話線懸掛在樹上,若沒抬頭看還真不會發現到
ビヤワい索道接收端 (僻亞歪索道接收端)
右邊有條小叉路,上方有一個平台,四處有發現一些容器跟爐灶,可能為駐在所遺址
浮築橋
神祕小山洞,不曉得用途為何,但看的出來是人工造成的
完整的軌道棧木
山坡旁有用大石塊與木材堆成圍牆,似乎是一種邊坡工程,預防土石往下沖刷路基
10:13 僻亞歪溪 (ビヤワい溪)
wow!我發現我好喜歡這裡,無論是溪流、林相、光線、植披,我被深深的吸引住了
彷彿時間在這裡放慢了腳步,清澈的水面反射著陽光
這裡的空氣清新,伴隨著泥土的芬芳和樹木的清香,讓人不自覺地放鬆下來,融入這片純淨的天地
12:15 休息
12:35 出發
開始前進黎明,必須先翻越一座2390 m山頭,才能抵達
抬頭看到有條長長的電話線,一直沿著路徑向上,直到看到礙子才沒再看到電話線
可見當時與黎明的聯繫,跟路徑是同一個方向去架設的
長得像木人樁的大樹
12:48 索道頭登山口
我們在這換上輕裝,前往ビヤワい索道發送端
一路開始往下切約80M
發現地上有二顆礙子,但跟以往日治時代的不同,猜測應該是民國時期所留下的
12:59 ビヤワい索道發送端(僻亞歪索道發送端)
位於一個不起眼的山坳處,靠近山壁的木造設施都已崩壞
有個四角形鐵容器相當顯目,但不曉得是什麼作用
不過能確定的是,木材從這邊用索道發送到我們經過的接收端,再由鐵道運輸下山
13:21 黎明神社
剩下樹靈塔的水泥基座跟神社石階,周圍透出一種靜謐與敬畏的氛圍,青苔悄悄爬上階梯,見證歲月流逝。基座雖冷硬,卻承載著一種隱隱的力量,似乎訴說著久遠的故事,可以感受到歷史的厚重感,以及曾經在這片土地上發生過的故事
又發現二顆礙子,應該也是民國時期的
13:34 黎明派出所遺址
因伐木的階段性不同,聚落的重心開始漸漸由清水臺轉移到黎明
過去有索道跟鐵道,來黎明的時間可能只需要一天的時間
自從禁止伐木後,現在可能要花上2~3天才能抵達這曾繁榮的伐木聚落
根據臺灣總督府營林所的八仙山案內中敘述的黎明:
八仙山事業地的中心,設有事務所與俱樂部。此地海拔八千餘尺,四季氣候溫和,寒暑差異不大。隔著北港溪,與守城大山、霧社山嶺對峙,更可一覽新高、巒大、能高、奇萊主山等中央山脈連峰,以及日月潭、埔里平野的壯麗風光,景色之美,雄渾壯闊...
宿泊所有十疊房間兩間、八疊房間兩間、六疊房間兩間,可容納十六人住宿。住宿費每人每夜住宿費五十錢,每餐伙食費二十五錢...
這邊的派出所,指的是事務所,並且另外有提供住宿過夜的服務,一開始我們還以為地面上的是長滿青苔的倒木樹枝,但發現上面有不少鐵釘,仔細看這些木頭似乎有結構性的排列,原來這些是塌塌米橫樑構造遺跡,連卡準也都很清楚
房屋的煙囪管(水泥製)
疑似電器開關鐵盒,表面的文字已不太清楚
往黎明神社的石階參道
這片腹地面積不少,但尚未發現聚落的所在
往右前方還有路徑可以去摸索看看有沒有其他遺址,可惜我們時間有限,就沒有再多做停留
出發往裡冷林道,發現左上方有約5米高的壯觀駁崁牆
14:03 裡冷林道34.1k處
15:10 裡冷林道37.4 k登山口營地
登山口就在營地旁邊,於是我們把天幕搭好,把昨天尚未乾的衣物都拿出來蔭乾
令我最好奇的事,到目前為止都沒有遇到半隻哺乳類動物,都覺得有點神奇
好像至少也要來個山羌的叫聲吧,哈哈哈
往回走100m處有溪溝,但要往再往上走一點才有出現少量的活水源
如果是枯水期,這條小溪流會乾枯的機率非常高
D3
05:42 裡冷林道37.4k登山口
06:04 檜山北鞍登山口
出現不少巨木,跟被砍伐的樹頭
從檜山登山口開始,陸續出現箭竹跟芒草的混合林,不斷的穿越,終於有展望讓我可以喘口氣
07:59 九仙山西南峰叉路口
隨著海拔越高,箭竹一根比一根巨大,讓我想起奇萊東稜那片極品箭竹海,走過一次都不會忘記那種感覺
08:04 九仙山西南峰,海拔2948m
茂密高大的箭竹林間,不少叉路容易會造成誤判,仍要注意隨時觀看離線地圖,可以方便即時修正
08:38 基隆山叉路口
往基隆山的叉路一共有兩個
個人是認為後面那個離九仙山比較近的叉路比較好走一點
但我們是選擇走一個O形
08:46 出發
遠方的白姑西峰,是走馬白縱走(馬崙山到白姑大山)的人的必經之地
從雪山主峰(左)到鳶嘴山(右),雪山西稜全線都一覽無遺
09:33 基隆山,海拔2938m
此基隆山,位於台中市和平區,並非新北九份老街旁的基隆山或台南的雞籠山
高度都以快接近3000m,對於太久沒上高山的我,開始有感覺到一些疲累感
09:50 出發
10:38 九仙山叉路口
這一帶雲杉的分佈相當密集
11:05 九仙山,海拔2,975M
11:20 九仙山叉路口
11:55 九仙山西南峰叉路口
12:13 出發
13:21 檜山登山口
走進檜山猶如兩個世界,這邊沒有箭竹林要穿越,取而代之的是高大的檜木跟扁柏,跟被砍伐的倒木森林,偶爾能聞巨木的清香味,讓人感到放鬆,名符其實的檜山
14:19 檜山,海拔2573m
14:30 出發
15:23 檜山北鞍登山口
15:45 裡冷林道37.4k登山口
回到營地,我們取好水,整理好裝備,準備往東八仙山登山口附近過夜
16:18 出發
比起昨天起霧,充滿仙氣的裡冷林道,今天卻是大景相伴,日落、雲海,依序輪番上陣
18:30 裡冷林道29.1k營地 (避車彎)
D4
05:31 出發
05:39 裡冷林道28.6k登山口
這邊腹地不小,適合紮營,往左是裡冷林道
往右則是舊的伐木林道,從這邊開始沒有半個布條,需會尋找判斷較好的行進路徑
巨木墳場
07:00 東八仙山,海拔2432
07:17 出發
往八仙山的路徑都相對好走了,經過這片枯枝林,怎麼會有堆成一堆堆的,好可愛啊
08:10 樹靈塔
路上總共有兩座樹靈塔,時代不明,已看不見任何字跡
08:25 樹靈塔
08:57 八仙山,海拔2366m
許多人其實不曉得八仙山,這名字的原由為何
日治時代,因其高度近約八千台尺 ( 2,424 公尺 ) ,乃取諧音而命名為「八仙山」
剛好今天正逢中秋節,竟然山頂都沒半點人煙,不用排隊拍照也是一個好處
09:24 出發
11:52 八仙山登山口
12:00 第二停車場
Instagram:楊小田
站上山頂那刻起
深深愛上山林生活
不再讓恐懼與無知限制自己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