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蘭古道簡介:
淡蘭古道為臺灣必走的朝聖之路,屬於國家級長城步道,全長近200公里。古道距今有200多年歷史,自1800年代至1900年初期自淡水廳到噶瑪蘭廳間的山區主要交通道路系統,是早期居民從淡水廳(臺北)往來噶瑪蘭廳(宜蘭)的重要交通管道,橫跨新北市、臺北市、基隆市、宜蘭縣等四縣市,由許多翻山越嶺的步道所構成,可細分為北路「官道」、中路「民道」、南路「茶道」,為了克服臺北與宜蘭間地理的障礙,不斷在北臺灣山嶺上留下路跡,淡蘭古道成為北臺灣這段開拓史的見證,除了乘載清朝中葉至日治初期之的歷史軌跡,更蘊含美麗風景及豐富的人文故事。
淡蘭北路:從新北瑞芳到宜蘭頭城之石城,北路發展最早、史料紀載最多之路段,是官員公文往來的傳遞官道,分為「燦光寮古徑」、「楊廷理古徑」及「入蘭正道」三大古徑,全長67K。
淡蘭中路:從基隆暖暖為起點,行經新北平溪(十分)至雙溪(柑腳、泰平)到宜蘭頭城外澳,是居民採買日用品、嫁娶必經之地,全長約50K。
淡蘭南路:為清朝時期重要的經濟茶路,自臺北市六張犁為起點,經新北市深坑、石碇、坪林至宜蘭縣礁溪,當時沿路種植茶葉,先民往來以經營茶之事業為主,是當時茶商往來的路線,直到1885年闢道通至宜蘭及設兵駐防,全長64K。
本篇文章介紹淡蘭古道中路(中坑古道、崩山坑古道)並與周遭山頭做串連成為一條創意縱走路線
路線介紹:
本路線由中坑古道與崩山坑古道串聯成一條O型路線。自雙溪柑林威惠廟出發,經中坑古道,古道上會經過美麗梯田草原,有幾座百年歷史的福德祠、青蛙石、石拱橋、張家古厝等歷史遺跡,古道終點為中坑頭鞍部(H597),有一顆鑛務課No.675基點與一根大正元年(1912)八月五日立的界石,依方向碑面分別刻有「北頂雙溪行」、「南闊瀨行」、「西石碇行」,此處屬於古道的重要交會路口,山頂旁還有一座百年福德祠,均見證此古道輝煌的歷史;接著一路下切出北42鄉道後,續行北豹子廚山登山口,約10分鐘不到就抵達北豹子廚山(H627),山頂有絕佳視野,再度出北42鄉道,遇到一個迎賓茶壺,也是山友值得打卡的景點。再度進入山徑又出產業道路,進入柑腳山山徑後約30分鐘登頂柑腳山(H615),有一顆二等三角點與一根雙溪水源保護區界No.10水泥基石,下切一段後接壤崩山坑古道,又名「柑腳泰平古道」、「柑泰古道」或「泰平古道」,是當地居民昔日往來長源與泰平兩地採買物資、採煤礦、嫁聚迎親的往的重要聯絡道路,往崩山坑古道入口一路下坡,沿路均為石頭土徑又下過雨使路徑較為濕滑,行走時需要留意自身步伐,沿途可聽到潺潺流水聲,接近步道出口還會看到一棟斷垣殘壁的古厝遺跡,見證古道的歷史的發展,出古道後一路踢1公里的馬路回到柑林威惠廟完成O型路線。登山路線難度適中,山友在此過程也能夠尋幽訪勝,是一條兼具自然生態與歷史人文以及訓練腳力的好路線。
本活動由「優遊山林聚樂部」所舉辦
領隊:黃秀李/押隊:Sunny/隊員:43員,總共45員
06:30 竹南李科永圖書館出發,並在頭份交流道、竹林交流道沿路接駁隊員
07:13 抵達關西服務區如廁
08:55 抵達威惠廟,下車整裝
09:03 起登前全體大合照
09:05 起登,我們先走中坑古道,回程再經崩山坑古道回到威惠宮
途經一座石伯公廟,落款年份為大正十二年(1923年),距今101年歷史
09:21 岔路取右往中坑古道
09:30 下個路口取左下進入中坑古道
經中坑橋,下方為柑腳溪
09:36 木板橋
又一座福德祠(石伯公)
路旁有一座磚造的房屋,不知道做甚麼用途的
經過一座由竹子搭建起來的小拱橋
09:38 經岔路取右
經過一處休憩站,老闆熱情的招待我們
休憩站旁的發呆亭
09:52 休息後繼續往前走
野牡丹特寫
涉溪通過對岸
步道沿路翠綠蒼鬱,林相十分優美
經過一處石棧道,有繩索輔助通過至對岸
10:06 酷似青蛙的石頭
經過一座石砌單拱橋,此為中坑古道的重要地標,近年來新北市政府用傳統工法修復石砌拱橋,以石塊堆疊而成,樸實簡約,更留下最接近古道原始的樣貌。
10:16 九芎樹
鑽過倒塌的樹木
進入原始山徑,沿路都是石階,如近期有下過雨階梯會比較溼滑
沿路沒有風,爬升加上悶熱,讓人汗流浹背
10:32 看到前方一大片草原與一旁斷垣殘壁,為張家古厝
殘存的牆面石砌工法及佔地百坪的建築,不難想像昔日是一大戶人家
古厝的草叢旁遺有一古早石磨
隊伍離開前在古厝前團拍
中坑古道為淡蘭古道雙溪(柑腳)與盤山坑之間的舊路,昔日茶商的捷徑,此路段開始就有明顯的爬升
11:18 沿路走過來雷聲響起,讓人不禁擔心雨勢是否要來了
果不其然已經開始下起小雨,我們拿起雨具並套上防水套才又繼續向前走
11:03 步道旁有一岔路可往中坑西山,不取,我們續往中坑頭鞍部方向
由上往下俯瞰隊伍,真是壯觀
11:38 距離另一段登山口(柑腳)還有2430公尺
11:50 抵達中坑頭鞍部岔路口,看起來需要再爬升一段但很快就到了
鞍部立有鑛務課675號
前方還立有一根大正元年(1912)八月五日立的界石,依方向碑面分別刻有「北頂雙溪行」、「南闊瀨行」、「西石碇行」,見證此處是昔日古道的重要交會路口。
福安宮(水頭土地公)
福安宮旁立一座民國71年10月15日立的石碑(舊曆八月廿九日),寫著「萬生瑞雲善信共約奉獻神像。第二行寫著七言藏頭詩:「萬里靈犀一點通。生祈誠敬奉神功。瑞祥吉日聯心契。雲海高山此約同。」
結束中坑古道(此為制高點),接著往闊瀨方向前行
12:02 又遇到一岔路,取左側出北42鄉道19.5K
12:07 T字路口,取右出北42鄉道
12:15 隊伍在路邊林蔭下午餐休息
休息20分鐘後又繼續往前走
12:42 抵達北豹子廚山登山口,上攀約50公尺即可抵達
12:51 北豹子廚山,又名「憨子坑山」,海拔627公尺,土地調查局圖根點
雖然天候不好,隱約還能看到山頭露出雲層
循著另一側山徑下至北42鄉道
13:01 經中坑東山岔路
13:05 迎賓茶壺意象,全體隊員在此合影一張
13:09 進入左側山徑
再次出北42鄉道,再往右側山徑進入柑腳山步道
入口處的石伯公
山徑海拔落差不大,爬升有限
13:34 岔路
13:43 岔路口,左上山徑經柑腳山(取左上續行)右側不經柑腳山,兩條山徑最後會匯聚在一起
柑腳山,海拔615公尺,二等三角點No.1150
基點旁還有一顆「雙溪水源保護區界No.10」水泥基石
下山,一路接壤崩山坑古道
14:19 下至崩山坑古道岔路,左側續行崩山坑古道,右側為保成坑古道
往保成坑古道方向左前方可往東柑腳山
一路都是緩下坡,走起來很輕鬆
下山途中有一開闊處可以眺望周遭山巒美景
剛下過雨,山徑濕滑,踩過石頭時都要小心
14:41 抵達崩山坑古道岔路口隊員在此休息,與隊員的合影
14:55 休息後繼續往崩山坑古道出口
崩山坑古道又名「柑腳泰平古道」、「柑泰古道」或「泰平古道」,在公路還未開闢前,是為早期居民往來長源與泰平兩地採買物資、採煤礦、嫁聚迎親的往的重要聯絡道路
路旁一座石伯公廟
15:18 腐木上的蕈菇
下過雨後山徑濕滑,穩住步伐並放慢速度行走
隨著海拔的下降,我們距離出口愈來愈近了
步道沿路會聽到潺潺溪水聲,步道多以石頭鋪設而成的路徑,盡可能不要踩濕滑的石頭,否則容易失足滑跤
右側有一棟斷垣殘壁的民宅,也見證古道的歷史
崩山坑古道旁之柑腳溪
出步道前通過一座竹子橋
15:58 出產業道路取左續行
16:10 回到威惠廟,上車整裝賦歸
18:30 回到竹南李科永圖書館,各自賦歸
下一篇:淡蘭古道北路一石笋古道、楊廷理古道、澳底尖出澳底漁港
★★★近期行腳精彩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