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路線
*原文出處: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LytCw4nbLFGs1hwm/
*
在社群內,很常會在天氣不穩定的時期看到有人發問:
「這天氣預測要上山嗎?」
「會不會山頂其實在雲層之上?」
「會不會上去看到的是雲海啊?」
「這山屋是我好不容易才搶到的啊」
「每次取消行程後,過兩天看到別人去爬同樣的山,結果是拍了大景回來,我就會很後悔當初為什麼要取消行程啊!」
首先,我們先來看,出發跟不出發的好處跟壞處。
選擇出發?
- 好處:有運動到、有練到身體、多看到了一些景、可能多撿了幾顆三角點,可能會看到大景、拍了很多美照?
- 壞處:可能會曬傷、被雨打、身體痠痛、還花了一點錢(車資、山屋、訂餐),路途中可能會迷路、受點傷,甚至危及性命
選擇不出發?
- 好處:不用被風吹日曬雨淋、可以在山下吃爽爽、當沙發馬鈴薯也很爽、還可以爽爽開冷氣吹,結論就是爽 (?
- 壞處:可能會胖 (?
在壞天氣,或天氣預測無法準確的狀況下,出發後壞處的出現機率可能會隨之而升高。出發前,自己去整理出發與不出發的好處跟壞處,如果還是覺得登山對你帶來的好處,大到足夠讓你願意去承擔這些壞處出現的風險時,那麼你就選擇上山吧。
一切,從來就只是自我能力的衡量罷了,畢竟我不行的,也許你真的很行也說不一定,我是這麼認為的,畢竟沒有人可以為你的生命負責。也許,我們都必須到當我們意識到生命很脆弱的那一刻,才能抓到自己冒險的那條警戒線。
登山,理應是一種對休閒運動或自我實現的追求,但如果出發的風險變大時,還選擇追求,這會不會...可能不是冒險,而是冒著生命危險了?
我認為,冒險的本質,應該是建立在隊伍能對風險有效的控管之下。當初的山林解禁,他想解禁的是政府對你追求挑戰的自由,我想他並非是想解禁你對登山風險的控管。而現在反過來,一個山難的發生,就會不停地發現一堆人跳出來說政府當初就不應該開放這種天氣時還能入山、不應該給人有山屋就等於安全這種假象的安全感...巴拉巴拉的。回頭想一下,我們到底缺乏的是什麼呢?而這些東西,是只能等其他人給我們的嗎?呂果果與元植大大花了那麼多的力氣募資攀登 K2 的經費,最後卻在距離八千米山頭 K2 海拔只有 400 公尺差距的地方都選擇撤退了。
撤退,我從來不認為這會需要的是勇氣。
撤退,你需要的只是智慧。
---
「什麼都無法捨棄的人,什麼也改變不了。」 – 阿爾敏
「何も捨てることができない人には何も変えることはできないだろう」
- 《進擊的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