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熱門排行

嶐嶺古道:守護隧道口的紀念碑

  • 邱求慧
  • 6,100 次點閱
  • 40 次拍手
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嶐嶺古道是連接新北福隆和宜蘭石城之間的古道,是最早期的淡蘭古道,後來因為路途較為遙遠,才逐漸被草嶺古道所取代。古道現在成為一條健行的步道,途中可見許多先民的遺跡,紀錄著當年古道的繁盛。

為了減少長途跋涉的艱辛,日本時代建設了草嶺隧道,使火車可以從台北直達宜蘭,大幅促進了地方的發展。這座當時曾是全台灣最長的隧道,其建造過程卻極為艱辛,甚至連一位認真負責的年輕工地主任也因此喪命。

0f77683a64a7aaec77c790118e71d29d.jpg

步道起點是在福隆火車站,可以開車或搭乘火車抵達。從火車站前的自行車道開始健行,這條車道上騎著自行車、協力車和電輔車的人絡繹不絕,顯得熱鬧非凡,偶而還會有火車轟然駛過,為這段旅程增添了一些動感,使得健行過程不至於過於單調乏味。

48561da4a45b3c7db9a161fe9807dba3.jpg

約走兩公里多,舊草嶺隧道的北出口便映入眼簾。這裡成了遊客拍照留念、休憩放鬆的熱門地點。昔日的火車隧道,如今已轉變為自行車道,連接新北福隆和宜蘭石城。不遠處矗立著一塊石碑,這是為紀念隧道工地主任吉次茂七郎而立。當年,他因為勞累過度而積勞成疾,年僅34歲便因病逝世。

3d6ed28717330426b6a7566cef4eae38.jpg

沿著隧道旁的外嶐林街、內嶐林街緩緩爬升,最終抵達嶐嶺古道登山口。這條古道在隧道尚未開通前,是從福隆通往石城的重要路徑。古道保存還算良好,沿途有很多奇形怪狀的古榕樹,如同進入了魔幻森林一般,令人流連忘返。

7ab1434fe65b2ca6c0a6761fb72736fa.jpg

山徑上升來到鞍部,會看到一座小巧古樸的土地公廟,稱為石城仔嶺土地公,或叫做水頭土地公。廟宇雖小,但在古道上顯得雅致溫馨。想像當年的旅人費力爬至此處,正好可在小廟前的樹下空地小憩片刻,遠眺太平洋上的龜山島,享受樹林間徐徐吹來的清風,彷彿所有煩惱都隨風而逝,心情無比愜意。

98e6a663dbfbd6f6f877352823a4c3cb.jpg

翻過嶐嶺鞍部後,山徑變得陡峭而下,途中會遇見另一座小土地公廟,稱為水尾土地公。繼續往石城方向行走,左側會出現一處聚落遺跡,房舍規模不小。經比對1904年的台灣堡圖,證實嶐嶺古道沿途確實有許多聚落存在,這些遺跡可視為石城仔聚落的一部分。遺憾的是,現在居民都已遷往山下,昔日的繁榮已成過去,聚落只剩傾頹廢墟,訴說著往日的故事。

fe30c599295efc7f196dcf993fefe997.jpg

嶐嶺古道是早期台北與宜蘭之間的重要通道,因位於東北角海邊,避開了山地原住民領域,雖然路程較遠,但相對安全。據推測,吳沙當年進入宜蘭開墾時,就是經由此一路線。後來,楊廷理擔任台灣知府時,極為重視宜蘭的發展,促使朝廷同意設立噶瑪蘭廳,使得淡蘭兩地來往更加頻繁。清廷因此修築了淡蘭官道,改走草嶺古道以達宜蘭大里,嶐嶺古道遂漸漸被取代。照片展示的是宜蘭天后宮內的楊廷理神像。

82373c3827f7897839bc6392ece181ca.jpg

從清朝到日本時代初期,台北和宜蘭之間的交通主要依賴步行,貨物運輸也常常需要人力挑運,物資流通十分困難。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只好鋪設輕便鐵路,運用人力台車運輸(如圖所示)。這種方式雖然比挑運稍好一些,但仍無法大量運輸物品。而且,從頭城搭乘輕便台車到大里簡(今大里)後,仍需徒步越過草嶺才能到達澳底(今福隆),整體運輸仍然非常不便。

88008d4766daa2bd7feed129a5bf04ae.jpg

總督府計劃建設宜蘭線火車,以加強台北和宜蘭之間的運輸,於是指派鐵道部的技師渡部英太郎和朝倉政次郎(如圖)來規劃路線。最初的規劃是從台北經過深坑、石碇、坪林直達宜蘭,但由於工程難度過高而被迫放棄。兩位技師於是重新規劃路線,從基隆或八堵開始,經過瑞芳、頂雙溪、大里簡再到宜蘭,發現這條路線較為可行,便開始進行實際的測量工作。

8b6d50e95b6a1367273fd174dd4f88e0.jpg

從1914年開始,總督府進行了實地踏查和測量(如《台灣日日新報》報導)。整條路線中有兩段路線最具挑戰性,第一段是三貂嶺,第二段就是嶐嶺。總督府暫時規劃翻越三貂嶺,並迂迴沿三貂角海岸線以繞過嶐嶺。1917年,基隆和宜蘭兩端同步開工,正式開始建設。

dde1c080ade4a6b3abf8ff1c277a9934.jpg

鐵路開工的消息讓宜蘭民眾歡欣鼓舞。1917年7月24日,宜蘭舉辦了盛大的慶祝活動,吸引了四百餘名貴賓參加慶祝餐會。次日還舉行了提燈遊行,數千名宜蘭民眾踴躍參與。當晚,施放煙火、樂隊表演、改良劇、武劍表演等餘興節目,場面熱鬧非凡。這一切表明了宜蘭民眾對鐵路興建的熱切期待。

daa02d3d358cc685c9287282a0092e24.jpg

從八堵至猴洞的鐵路建設,由井澤組、鹿島組和大倉組分段承建。鐵路沿著基隆河岸而行,途中建有9座隧道和4座橋梁,工程進展順利。然而,三貂嶺的地勢過於陡峭,最終決定開鑿一條長約2公里的隧道。儘管當時已經引進電動機具,但工程仍花了2年10個月才完成。期間,1920年6月7日凌晨1時發生了隧道崩塌的意外事件,所幸20名被困工人最終獲救,造成一場虛驚(如新聞報導)。

b105960032b231509d8b0e5d7723bf51.jpg

至於嶐嶺的路線,原本考慮繞道三貂角海岸,但發現工程難度太高,最終還是決定挖掘隧道,其長度達2.17公里,如果貫通將成為當時台灣最長的隧道。這段山脈屬於雪山的尾稜,出水量極多,且岩盤結構堅硬,必須採用炸藥才能開鑿,工程危險性極高。整個工程耗時3年,共犧牲了11名工程人員,受傷者高達366人,甚至連現場工地主任總督府技手吉次茂七郎(如圖)也壯烈犧牲,可見工程之困難及慘烈。

d4a353e62f7ab7e30abd955fde38e082.jpg

吉次茂七郎是日本福岡縣人,從陸軍砲兵少尉退伍後,來到台灣總督府鐵道部擔任雇員,因為工作勤奮認真,1918年,年僅29歲的他便升任技手,參與西部縱貫線鐵路的測量。隨後,他被指派擔任三貂嶺隧道的工地現場主任,在工作中,他對工人們照顧有加,這些工人多是附近的台籍居民,他像兄弟般地對待他們,所以獲得了大家的愛戴。他在擔任主任期間,妻子為他生了一個可愛的女兒,名叫吉次橙枝(如圖),讓他在繁忙的工作之餘,多了一份溫馨的家庭寄託。

67a79c61a4976129b52cf15186d89c44.jpg

為了可以隨時看到可愛的女兒,他甚至搬家到隧道旁,以便全力投入工作之餘,也能經常看到女兒。工人們也非常喜歡他的女兒,讓施工團隊充滿了家庭般的溫馨氣氛。三貂嶺隧道完工之後,茂七郎立即被派往草嶺隧道擔任監工。由於施工難度更高,為了讓宜蘭居民早日享受到便利的交通,茂七郎帶著工作團隊分早晚兩班施工,日以繼夜地趕工,然而,這樣的工作壓力使他積勞成疾,最終染上了黑水熱,這種病是一種惡性瘧疾,以尿液變黑而得名。圖為茂七郎的妻子與女兒。

4dfce1511726c8a0571523da9b5efacf.jpg

染上黑水熱後,茂七郎非常想再見女兒一面,但因為大家擔心傳染給他的女兒,都勸他專心養病,等病好轉後就能見到女兒。他只好自言自語地說:「我要趕快好起來,抱抱我的橙枝,也要趕緊回到工作崗位!」沒想到才短短4天,他的病情急轉直下,於1923年1月19日離世,年僅34歲,據說他臨終前還不斷呼喚著:「橙枝、橙枝……」,聞者無不為之鼻酸。圖為當時宜蘭線全線通車的各車站平面圖,取自《台灣日日新報》。

bbca7987aca895e7f130ad322672403b.jpg

茂七郎過世後,草嶺隧道終於在1924年2月21日貫通,宣告整個宜蘭線鐵路正式完工。歡欣鼓舞的宜蘭居民舉辦了盛大的開通儀式(如圖的新聞報導),台北、基隆和宜蘭三地超過800名貴賓參與。過去需兩天時間步行的淡蘭古道,如今搭乘火車不到四小時便可從台北抵達宜蘭,大大提升了宜蘭居民的交通便利性。為了感念茂七郎的貢獻,大家決定在草嶺隧道北口豎立紀念碑,紀念他對地方所作的巨大貢獻。

8c3fbc9455d7291ec77bd4bdf5becb4d.jpg

戰後許多日本的紀念碑都被破壞,但吉次茂七郎的紀念碑卻得以保留。這是因為當地居民感念茂七郎生前對他們的照顧,也感謝他對隧道建設的貢獻。在居民的保護下,這塊紀念碑就就像是居民的好朋友一般,一直守在隧道口,彷彿在守護著居民出入的平安。草嶺隧道不僅在交通上扮演重要角色,更深深融入宜蘭人的日常生活記憶,知名民謠「丟丟銅仔」就以火車經過草嶺隧道時,被隧道水滴滴到的情節為題材。

d2fdda165a7b47f336c049238e5fe1d1.jpg

這座草嶺隧道後來因火車雙軌化而被廢棄,荒廢多年後,最近被改建成自行車道,成為北台灣最受歡迎的遊覽地點之一。隧道以另一種方式延續著,讓人們享受這段珍貴的歷史資產,使吉次茂七郎對這片土地的貢獻繼續傳承下去。我凝視著這個迷人的隧道,彷彿聽到遠處傳來那首輕快的民謠:「火車行到伊都阿末伊都丟,唉唷磅空內,磅空的水伊都,丟丟銅仔伊都阿末伊都,丟仔伊都滴落來……」

31cd91993d721647da29ea80ff3e9a20.jpg

福隆火車站->吉次茂七郎紀念碑->舊草嶺隧道北口->七星堆->嶐嶺古道->石城土地公廟->古早厝地->濱海路->石城火車站

距離7.41公里,步行時間3小時,總上升高度316公尺。

我的新書「一山一故事2」已經於5月28日正式出版,目前被列為博客來人文社科暢銷榜中,本書共收錄25條台灣的山岳、步道的動人故事,敬請大家繼續支持。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