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 瑪家三兄妹縱走(笠頂山、真笠山、白賓山)

  • sun_song
  • 347 次點閱
  • 9 次拍手
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20240608 屏東瑪家三兄妹縱走(笠頂山、真笠山、白賓山)


屏東的瑪家鄉主要為原住民的聚落,鄉境內的登山步道尤為熱門,也因交通便利,連平日亦多有山友登爬健行,主要的三個山頭,其中笠頂山為 #64小百岳,而真笠山的海拔高度為最,各區間也有步道及林道相串連,行程安排可依需要彈性安排,難易皆可。

我們先前各個山頭已分別登頂過,本次嚐試連貫的縱走安排,以水門轉運站為起始與終點,因為二端的登山口皆有公車可達,惟僅限假日行駛,且時間掌握上較不易;此次回程因而錯過了班次,得再步行返回轉運站停車處(約35分);事後回想,若改由反向來安排,或許會較合宜吧~

761a20217ce8423c69c7ef22ca3568ed.jpg

d6d546712d728cbf639ae93153031438.jpg最早班次搭至"佳義國小站"已8:45分,開始得步行爬昇,穿過村落達笠頂山的登山口(3號)7ff3a4e2e6d070d1cbe05559d15474ef.jpg,不久經過整區的石板駁坎遺址,其路徑中留有一"國語碑"(蕃童教育所),見証日治時期推行皇民化運動的表徵db26abf3bc345f240136d4382279e3ab.jpg;後續的爬昇是越來越陡,在悶熱的天氣中爬山,還真需要如路徑中所標示的"樹堅強"般的堅強,呵~80f81912037492a1e334b80c5cb4ef3b.jpg  頂上高處是處陵線鞍部的休息區,得回走小段先取 #笠頂山三角點。笠頂山名稱應是日治時期依在原民部落稱呼,所類同音的轉藉用詞,與字面上"斗笠"無太大關連b892dbac4d10fbaf2b2e6d98dfa6762b.jpg;沿途可見許許多多自搭的帳棚休息區,大大小小的棚子應也是瑪家山區這邊的"另類特色"吧;續往真笠山大都林道與山徑交雜,叉路較多需特別注意,建議可載航跡參考,持續的爬昇至真笠西南峰(涼山)、真笠山a8284c60cb1983c3fb61846759f76027.jpg,頂處皆於林間並無觀景視野,倒是路徑上偶有小空間可觀景,可惜的是當日天候不佳,只見雲霧間山景朦朧美;接著再爬昇到最高點-真笠山東北峰,這也是整個縱走路段的最高處7c68218b2bcd3651633c60f6b6dd2b44.jpg,後半段的行程就開始下行,在"白賓名樹"小平台處稍駐足,此為最佳的觀景處視野廣闊,對向的山巒及群山間的溪流(隘寮溪),可謂山水壯闊、盡覽美景。d73b355f146cb88531b81edb12ca6e72.jpg9cda6a486f1d98ae99a28eb286d2d16d.jpg突來的陣雨,不得不加緊腳步前行,只是後續下行幾大段的陡下坡,路徑濕滑,須緩步慎行bf73267279defd93f36bcbf28935eb80.jpg,就在恰如"萬丈深淵"膝蓋快爆的"白賓好漢坡"過後,59037a31d089baf63531f6dbcede9180.jpg順行出登山口再小走一段馬路就到達 #瑪家遊客中心,無奈已過最後班次,只得再步行下山,返回水門轉運站。7326b65c7e5eebb90933809fa03c3a37.jpg

瑪家三兄妹 縱走行程不算輕鬆,路途較遠些,路徑明顯無危險路段,部份陡坡較易濕滑,要特別注意,若無AB點接駁可參考搭公車方式,惟班次時間掌握上也需留意。

↓  行程概要、費時紀錄及gpx檔,附記詳載於YT頻道:  #遊.語  ↓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