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知識] 登山新手必看!第一次登山需要做的4大準備

  • 陳薇竹
  • 261 次點閱
  • 8 次拍手
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 點進來看更多文章喔!

登山新手在開始爬山前難免會困惑,對於龐大的資訊量要快速整理實在是有些困難。究竟登山新手在第一次登山前該做好哪些準備呢?我們接下來繼續看下去吧!

目錄
1. 建立登山觀念
2. 選擇適合的登山路線
3. 行前訓練
4. 結伴同行


建立登山觀念

再決定要登山前,必須要先建立好登山的觀念。過去登山經驗,常常會看到有些人亂丟垃圾、排泄物為掩埋、在山屋睡覺時間大聲聊天等,也會遇到有些人在爬山過程中選擇了不符合自身能力的路線,導致要呼叫救援。因此無論是為了安全還是對山友們彼此的尊重,在出發前一定要先建立登山觀念才行。

而下方是我認為在登山過程中十分重要的幾點:
1. 落實「無痕山林」
在高海拔地區因為氣溫低,無論是衛生紙或果皮都不易分解。因此自己的垃圾請自己帶走,才能擁有舒適的山林。
2. 團進團出原則
無論腳程快與慢,要盡可能的不落單,彼此互相照應,才可以減少山難的發生。
3. 珍惜山林資源
無論是水或是食物,都是協作們辛苦背上去或是搜集了好幾天的雨水才有的,要珍惜使用不要浪費。
4. 身體不舒服不要硬撐
在山上最好的交通工具就是自己的雙腳,若強忍著身體不適導致問題加重而需援救時,可能為時已晚。


選擇適合的登山路線

對於登山新手而言,在一開始要了解自己適合什麼路線其實多少有些難度,但也不是完全沒有解決方法。以下提供三個方法給登山新手參考:

1.  商業團

參加商業團其實是新手最好的開始方法,雖然這個費用相對較高,但卻是可以在安全的情況下完整的體驗登山,過程中嚮導會全程協助確保大家安全抵達目的地,商業團也會包含入山入園的申請、協作餐食安排、行程規劃等,也可以在過程中結交到相同程度的朋友,也可以在過程中詢問嚮導相關的登山知識。

2. 詢問爬山老手、搜尋登山網站或社團

網路上有許多相關的登山資訊,如果看不懂也沒關係。還有許多的臉書社團分享許多的登山訊息,已可以在上面提問,有許多熱心的山友會協助回答。登山通報站登山借問站靠北登山大小事,以及各個國家公園的臉書專頁,這幾個是我常參考的臉書登山社團。至於網站部分,則推薦「健行筆記」,這是全台最大的登山分享平台,裡面除了有各個山頭的相關資訊外,也有山友們分享的gpx以及爬山路線分享。
(有沒有其他推薦的社團或網站,歡迎留言分享喔!)

3. 尋找附近可以一天來回的小山評估體力

如果想要自己親力親為的方法,還可以選擇自家附近熟悉的小山,但建議先以一天可以完成且熱門有人煙的路線開始進行,在爬山過程中,仔細觀察自身體能負荷程度後,再慢慢提升難度。

延伸閱讀: 
[登山|高雄] 南橫三星~塵封13年的新手百岳
[登山|高雄] 北大武山、西大武山三天兩夜~喜多麗斷崖雲海繚繞
[ 登山| 知識] 高山百嶽入山、入園申請總整理
[ 登山| 知識] 入山入園教學1 – 台灣登山申請一站式服務網


行前訓練

在開始討論行前訓練前,了解這項運動所需要哪些能力也是很重要的。長期負重行走的活動,是需要同時具備良好的負重能力與有氧能力。

負重訓練(重訓)

可以到健身房進行訓練,可以分為自由重量與器械是兩種。自由重量通常是指啞鈴、槓鈴等,可以自由地透過這些工具,用不同的姿勢訓練特定的肌群,通常適合有請教練或是健身房老手進行的訓練方式。而重訓新手們,若不想請教練,則建議使用器械式,以防在自由重量中因姿勢不良而受傷。

有氧運動

在登山過程中,有氧運動真的是非常的重要,最推薦的練習方法就是慢跑。有氧運動除了可以提升心肺能力之外,還可以增加肌耐力,讓你走得更長更遠。
曾經的我非常不喜歡跑步,但後來因為參加半馬比賽開始練跑,也因而發現練跑後的爬山能力真的增加了不少!以前大約走5K腿部就會感到疲勞,但開始跑步後,心肺與肌耐力也跟著提升,除了上坡速度變快,從 60min/km 上升到 45min/km,我的腿部疲勞程度也降低了,最初大約5k後便會感受到腿部疲勞感,而開始跑步之後起碼在10k後腿部才會顯現出疲勞感。
因此若想要讓自己的爬山能力提升非常建議使用跑步這樣運動!但如果還有其他更好的方式也可以分享給我呦!


結伴同行

最後,最重要的就是一開始接觸爬山,經驗不夠的情況下,千萬不要獨攀!無論是加入商業團,或是找爬山經驗豐富的朋友一起爬山都可以。最重要的是每趟旅程都要平平安安的下山!


如果想看更多文章歡迎到我的部落格逛逛喔!也可以來IG看照片以及行程紀錄喔!

Blog: https://wildchu.com/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wild_chu/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