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八ヶ岳縱走(Day 1)

  • 陳曜章
  • 8,973 次點閱
  • 7 次拍手
  • 相關路線
    八ヶ岳
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遊記原文:

Day1請點我

Day2請點我

Day3請點我


為什麼是八岳?

1cd89011922a50951aca4fa3a766728b.jpg

  八岳是我在日本爬的第一座山,身為觀光客,如果要選一座山來爬的話,恐怕首選是富士山,內行一點的也可能選擇會經過槍岳的「表銀座」縱走,由於富士山和槍岳所在的飛驒山脈距離並不算遠,所以若是專程來登山,「富士山+表銀座」也是第一次嘗試日本登山的熱門選擇。而我之所以來八岳,主因是想避開人群,選擇相對冷門一點但又不失壯麗的山頭來爬,八岳呈南北向,她有趣的地方是,「南八岳」和「北八岳」呈現出截然不同的樣貌,而且雖然主峰赤岳海拔近3000m,其餘山頭也在2500m上下,以台灣百岳的標準來看,可能不算什麼,但由於附近沒有其他山頭,所以站在八岳稜線上展望極佳,這一點是台灣的山岳無法比擬的,我認為這也是日本山岳的特色之一。

 

夜訪諏訪湖

e173593f8e4a5248dcf4316865d22d18.jpg

  如果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前往八岳,多半是搭乘JR到茅野站,從這裡搭乘登山巴士到登山口,說起這次旅程,必須得從前一日說起。從大阪到茅野,最快的方式是搭登山巴士,直接從梅田到茅野,甚至是到登山口,要價約7000yen,價格合理,因為單是從茅野搭巴士到「美濃戶口」登山口,就要1000yen左右了!說了那麼多,但因為我在盂蘭盆節的連假出遊,又太晚買票,所以搶不到登山巴士,只好用青春18的票,在前一天慢慢地搭JR晃悠過去,由於意外發現《你的名字》中系守湖的原型──諏訪湖便在茅野附近,就決定前一天先到諏訪湖晃晃。當我抵達「上諏訪」站時,已近午夜,出了車站,花了許久時間辨別方位,走到諏訪湖畔時已近半夜一點,經過一天的轉車折騰,心理有些疲憊,湖畔雖然風大,但我還是勉強在湖畔紮了營,躲進帳篷中,拿出剛在7-11買的零食和奶茶,當作今天的犒賞,囫圇吞棗一番後就睡了。

 

茅野!

  清晨五點半,諏訪湖畔已有些許散步、慢跑的居民了,心裡面有點擔心被當成異類,我趕緊收起帳棚往車站移動,途經早市,還買了幾條小黃瓜和一顆蘋果(其實是賣現榨蘋果汁的攤位),搭上往茅野的JR電車。說到電車,這條線上的電車,開關門都得自己手動,也就是說,電車到站後不會主動開門,而是要乘客按下門旁的綠色按鈕才行,不知情的旅客可能還以為此站不停呢。

  一到茅野站,就可以感受到登山的氛圍,首先是在車站出口外就立著投入登山計畫書的木箱,我原本是打算在登山口填寫的,但因為抵達時間尚早,就利用等待登山巴士的時間填寫完畢,在車站內的觀光案內所那時還沒開門,但門口就張貼著北八岳的苔蘚觀察活動,當地的苔蘚觀察會甚至出版了北八岳苔蘚圖鑑,在白駒池附近就有販售,至於案內所裡有沒有就不得而知了。茅野市除了是八岳登山的門戶,另一特色是車站旁繩文考古館展示的日本國寶──「 仮面の女神 」,考古館與登山巴士站在不同邊,但我會發現考古館,其實只是想來這一側看看有沒有超市,最後發現了一間在地便利商店,搜刮了三、四個麵包,這才回到對面的巴士站等待。

P1090409.JPG

P1090403.JPG

P1090404.JPG

P1090405.JPG

P1090408.JPG

  從茅野出發的巴士種類繁多,因為我打算從南往北走,所以買的是「茅野→美濃登山口」的車票,單程930yen,原本覺得很貴,但即便是喔崩連假,第一班車還是只有包含我在內大約五位的登山遊客,車程又需要半小時左右,為了撐起這條路線,收費似乎也算合理。看著窗外風景從市區慢慢轉變為田地,海拔也不斷爬升,心裡也雀躍了起來,但越往開處高,天上雲霧越濃,難得來一次大山,若遇大霧豈不遺憾?半小時候車子開到了美濃登山口,和台灣登山印象中的登山口差別極大,在台灣,登山口能有個像是管理處的房子就已經是不錯了,但這登山口不只有停車場,還有兩棟山小屋,並提供下山的旅客沖澡服務,著實讓人驚訝。

P1090411.JPG

P1090412.JPG

P1090413.JPG

P1090414.JPG

 

 

0840巴士

0917到

0927出發

上山路

  登山巴士的下車地點是「美濃戶口」,要持續往東走約莫一小時,才會抵達「美濃戶登山口」,這段路程全是柏油路上坡,路況都比台灣的產業道路好走,也沒有崩塌之虞,雖然林相頗有日式的幽靜感,但連走一小時還是頗為無趣,而迎面走來的登山客,都會互道一聲「こんにちは」( KON NI CHI WA ),這是日本登山的禮貌,這幾天遇到的每個人皆是如此,偶爾「狹路相逢」,不論對方是讓路或被讓路,幾乎都會先道歉再走過。不過富士山可能是唯一的例外,理由很簡單,因為富士山人實在太多了,如果對每個人都要打招呼,大概一路上得不停的說話了。

P1090415.JPG

P1090416.JPG

P1090417.JPG

P1090420.JPG

P1090421.JPG

 

1005美濃戶高原,赤岳小屋

1015 美濃戶山莊

  我自認腳程算不錯的,踢了約莫40分鐘的柏油路,終於看到建築物了!從這裡開始,只要是有水源的山屋都會把飲料或小黃瓜等像下圖這樣放在水槽,讓天然的溪水冰鎮,飲料的價格則隨著海拔節節攀升,雖然事前就耳聞日本山屋之豪華,但第一次見到,還是對於能在山裡吃到熱騰騰的飯菜感到不可思議。而且還有霜淇淋是怎麼回事?!美濃戶山莊則是攀登南八岳的路線上必經的重點山屋,不僅有水源,紀念品也頗豐富,用台灣對於山屋的概念來看待它,會覺得驚嘆不已,若將他想成是蓋在山上的一棟房子似乎比較好理解。

P1090422.JPG

P1090423.JPG

P1090424.JPG

P1090425.JPG

P1090426.JPG

P1090427.JPG

 

1215行者小屋

分歧路

  過了美濃戶登山口不久,會碰上一處岔路,岔路北邊通往赤岳礦泉(這是山小屋的名字),南邊則通往行者小屋,如果只打算完成南八岳的話,選擇向北的岔路正好可以從經由赤岳礦泉上硫磺岳,然後一路走稜線經由橫岳、赤岳、阿彌陀岳,再下到行者小屋由南邊岔路下山,也有些人在過了赤岳後選擇繼續走完南端的稜線,這樣可以走到八岳最南的権現岳和編笠山,不過若要南北縱走的話,從南邊上稜才是正解,或是在一開始的美濃戶口直接走「御小屋尾根」,一路向東從稜線登山阿彌陀岳,然後再轉向北,循著八岳主稜向北,但我之所以放棄這條展望極佳的路線,是因為這樣會錯過赫赫有名的美濃戶山莊和行者小屋(不過行者小屋倒是可以選擇下稜線在此過夜)。

  話又說回美濃戶山莊後的路段。雖說從對八岳的籠統認知是:北八岳以青苔聞名,南八岳則以岩場和稜線最為壯觀,但是這段路上不時會有小規模的青苔森林,初見的時候也讓我按下不少快門,要等到我走到北八岳時才知道,原來這時候的青苔只不過是小意思而已。

P1090428.JPG

P1090429.JPG

P1090432.JPG

P1090434.JPG

P1090435.JPG

 P1090437.JPG

P1090438.JPG

  下圖和下下圖是布袋蘭,但我完全不知道布袋蘭在哪裡,或者說我看到他了,但感覺不到他的珍貴之處,所以覺得不是他。

P1090439.JPG

P1090440.JPG

P1090441.JPG

  下圖的架橋很有趣,有趣的地方是橋走到底了,河卻沒有過完,最後幾步路只好涉水而過,走在我後方的媽媽帶著看似小學高年級的兒子,在橋上躊躇了一段時間才踏入水中。

P1090442.JPG

P1090443.JPG

  雖然已步行兩個多小時,但仍可看到像下圖般的小水壩(?),不知該說日本人與山十分親近,或者說是對山林原始樣貌的破壞呢?雖然這樣質疑,但這裡的水質倒是很不錯的。看到這個水壩之前,路線基本上是沿著溪流而上,看到水壩後突然從左側陡上。

P1090444.JPG

P1090445.JPG

P1090447.JPG

P1090450.JPG

P1090452.JPG

P1090454.JPG

  雖然我對青苔研究不深,但既然來到八岳,還是煞有其事地近拍他們,把自己想像成青苔狂熱分子的模樣。

P1090455.JPG

  走了約莫一小時半,終於看見赤岳了!看到赤岳後,再走一小段即抵達行者小屋,行者小屋不僅提供床位住宿,露營區腹地也頗廣,我抵達時剛好是中午,小屋前的木桌子坐滿了正在吃午餐的登山客們,其中至少有半數是向山屋購買午餐的,這裡拉麵一碗800yen,寶特瓶裝飲料一瓶400yen,少數幾個獨行的登山客,則散坐在山屋的四周各自煮食,而我從背包裡拿出小黃瓜和早上採購的麵包,雖然也帶了泡麵,但那是晚餐,等今日大功告成之後再來小小慶功宴。

P1090459.JPG

P1090461.JPG

  行者小屋賣的紀念踢,而且衣服材質還是北方臉的!這隻動物是會出沒在八岳附近的傢伙,可惜這次無緣相見。

P1090460.JPG

  山屋外的主要露營區,除了這區之外,還有零散幾處可以搭帳篷,搭帳篷的話管理費是1000yen,享有如廁免費的待遇(本來要100yen,廁所外有個投錢箱,自由心證付費),付錢後會得到一個小牌子,把小牌子綁在帳篷上即可。

P1090462.JPG

  (山屋旁的地圖)

P1090463.JPG

 

1335 拉繩

1340 岔路,猶豫要不要去阿彌陀岳

1353 決定不去

攻頂路

  我原本的計畫是要一日走完南八岳稜線,一路不回頭地在三天走完南北,但因為啟登時間太晚、展望不佳,這種雄心壯志在路上也被消磨淡了,心理想著乾脆改成三日輕鬆行吧,畢竟過程才是最重要的嘛!可是心裡的小惡魔卻告訴我:「難得來這一趟,當然能走多少是多少啊!」獨攀有數不盡的跟自己對話的時間,我這一路上就不斷在思考這問題:走?還是不走?吃完午餐,我往阿彌陀岳的方向上稜,此時預計先到阿彌陀岳跟中岳之間的鞍部,再輕裝登上阿彌陀岳,原路折返後再重裝往北,先經中岳後上赤岳。至於要不要續走硫磺岳,就看那時候的天氣、時間和體能狀況再決定吧!

  阿彌陀岳在整條八岳稜線的西邊支稜,而我所說的鞍部正是在赤岳與其西的阿彌陀岳的中間,辛苦爬上來後,我仰頭看這攻頂不需20分鐘的山頭,正被雲霧繚繞,若真上去了,肯定什麼也看不到,我坐下來想了至少10分鐘,一邊休息一邊猶豫不決,當時我還未爬過日本山岳的鐵梯,或許加上對眼前陡峭山壁,以及附著其上的那一段一段鐵梯給震懾了,我最後選擇不登阿彌陀岳,直接往北去赤岳。

P1090464.JPG

  往中岳途中經過的小崩塌,路面有點滑,旁邊是整片斜坡。雖然只是一條不起眼的小路,但還是有開繞路可以繞過去。

 P1090466.JPG

 

1400 中岳頂

1419 鞍部

1432 到岔路

  由於身陷大霧之中,稜線兩旁全無展望,所以往中岳的路途中也未曾停下來拍照,而中岳又屬於那種,走著走著會突然發現:「啊!到了!」的山頭,所以我走著走著,不小心也脫口而出:「啊!到了!」上道中岳,中岳本身完全不是重點(反正全無展望,山頂也沒什麼),中岳往赤岳方向眺望才讓人驚嘆,驚嘆於這是多麼直接的稜線啊!路跡之字而上,沒有假山頭,沒有升升降降,從中岳到赤岳就是先下,然後上、上、上、爬、爬、爬,就到了。這時候雲剛好散去一小塊,正好讓我捕捉到藍天白雲下的赤岳南面。往赤岳的山徑有許多,從中岳向東是其中一條,從行者小屋走「文三郎尾根」是另一條,還有第三條從行者小屋走「地藏尾根」先到稜線上的「地藏の頭」,接著循稜線往南到赤岳。從中岳下切後,會先和文三郎尾根的路徑合而為一,接著繼續之字上坡,最後一段則是「鎖鍊場」,到這裡就是進入最後的攻頂階段了,經過約30分鐘的手腳並用才能到達山頂。由於上下同路,不時會遇到迎面而來的山友,我在一處落差較大的地形和兩位山友相遇,這兩位似乎是新手,只見他唸叨著:「どうしよう?」(怎麼辦?)一邊艱難地抓著岩壁上的鎖鏈向下尋找腳點,這時候我心裡想到的卻是朱自清的父親爬下月台時的模樣。

P1090472.JPG

 (什麼都看不到,只好跟牌子合照)

P1090473.JPG

  從中岳眺望赤岳,路跡、草坡、岩場、藍天、白雲,真是美呆了!

P1090487.JPG

  往赤岳頂上的碎石上坡。

P1090497.JPG

P1090498.JPG

  岩場的暴露感不大,有時候上下落差略大,幾乎沒有垂直爬升的岩壁,整體來說滿有趣的。至少比累死人的緩升坡好多了。

P1090500.JPG

 

1500 赤岳攻頂

1540下山

  赤岳頂上的展望極佳,可惜不是今天。來到頂上,除了跟告示合照之外也沒什麼好拍的,我先打開手機app「YAMASTA」,透過定位取得赤岳徽章,再到稜線上的赤岳頂上山莊一遊,老闆英文很好,在跟他說我是台灣人之後立刻切換成英文模式,還說我長得很像日本人,這裡有賣背後印了「赤岳頂上」的紀念衫,可惜沒我的尺寸,布條、徽章等我也遲遲下不了手,最後只買了張明信片,蓋了紀念章便離開。山莊裡的休息區,有整面的觀景窗,雖然此時白茫茫一片。這時候還是得感嘆一下日本的山屋,赤岳附近的稜線算是瘦稜,這種地方竟然還能蓋山屋,而且供電及啤酒熱食,實在太享受了。

21740104_1904191839591059_762432436477127674_n.jpg

P1090504.JPG

 

1600文三郎尾根

約1630到行者小屋

下山路

  文三郎尾根是條階梯之路,所以比起上山,這條路更適合用來下山。從赤岳循著文三郎尾根的下山路也是一絕,這時候雲霧剛好散了(怎麼我一下山就散QQ),我獨自踩在滾著紅邊的木板階梯上,眼前是染綠的山谷,山谷中的屋子就是行者小屋,此景比在赤岳頂上更讓人心曠神怡。到達營地後迅速付錢紮營(早知道會回來,就先把帳篷睡袋丟在這裡啦),拿出我的花雕雞麵開煮,光吃麵好像不夠過癮,又花了400yen買了瓶可樂犒賞自己,吃飽喝足也六點了,這時飄起了小雨,我躺在帳棚裡享受一個人的愜意,入夜後雲霧遮天,這夜沒有星星月亮,迷迷糊糊中就睡了。

P1090511.JPG

P1090514.JPG

P1090520.JPG

(第二天待續)


留言

預設頭像


  • 鄔汝沅的頭像 鄔汝沅

    你好,想請教從白駒池回到公路後,可以在哪裡搭乘巴士,於google map上停車場周遭找不到可搭乘的地方,以及不知道是否有巴士時刻表?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