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屏東縣恆春鎮] 墾丁] 本島極南 鵝鑾鼻燈塔

  • william.luo
  • 2,396 次點閱
  • 5 次拍手
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旅行日期:17.07.23   閱讀時間:5min 

關鍵字:鵝鑾鼻燈塔、臺灣最南點、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砂島

清同治6年(1867)10月10日,羅發號(Rover)事件過後7個月,美國駐廈門領事李仙得(Charles W. Le Gendre),和排灣族斯卡羅王國大頭目卓杞篤(Tauketok)在恆春鎮出火會面,當時卓杞篤率領一群頭目以及多達200名族人,雙方席地而坐,美方沒有攜帶武器,排灣族這一邊則將槍枝擺在雙膝之間。

「為什麼殺害我的同胞?」李仙得單刀直入問道。

「很久以前,白人幾乎將龜仔甪(音同「路」)社殘殺殆盡,只剩三個人,所以世世代代挾怨報仇,可是因為沒有船可以追捕白人,所以只好對付上岸的人當作報復。」卓杞篤急忙回答。

然而簽訂條約的過程並不順利,為了達成目標,李仙得幾天後召集族人,突然大發雷霆,猛跺腳,謾罵粗言,最後取下美國南北戰爭中受傷而安裝的玻璃眼睛,狠狠地拋到桌上,飽受驚嚇的族人不得不立即簽約,史稱「南岬之盟」。

從廣東汕頭出發,前往遼寧營口牛莊的羅發號,遭遇暴風雨侵襲,漂流至恆春半島南方海面上的七星岩,遇難船員上岸後慘遭龜仔甪社人殺害,只剩下汕頭籍廚師德光(Teh-Kwang)和一位膳務員,逃至旗后的英國領事館。位居重要航線附近,海象險惡,海底又暗藏礁石,簽訂「南岬之盟」,似乎是歷經無盡衝突、仇恨,而無法避免的宿命。

1.

只是,清廷一再宣稱恆春半島屬於「化外之地」,對於船難救助依舊消極面對,同治10年(1870)爆發牡丹社事件,投效日本的李仙得獲聘外交顧問,協助出兵,不得不使清廷體認到恆春半島的戰略地位,光緒元年(1875)設置恆春縣,修築縣城。

同年,政府委託英國皇家地理學會會員畢齊禮(W.F.Spindey)勘查燈塔建地,畢齊禮從打狗(今高雄)出發,經過楓港抵達車城,接著循四重溪上溯至牡丹,透過當地原住民協助,順利到達鵝鑾鼻岬角。

「這塊地非常漂亮,沒有親眼所見實在難以想像,這裡並不荒蕪,密生的短草看起來像是保養很好的草皮,海岸邊有一片長得像棕櫚樹的樹林,四周有黑檀樹,長得十分高大,此外還有多種堅硬的大樹構成了森林,有很多獼猴和雉雞在林木中活動,我們測量過土地及預定建塔的尺碼,並且確定燈塔的方位才離去。」畢齊禮曾經如此描述,他們支付一百銀兩給龜仔甪社人,買下燈塔用地。

由英國人哈爾定設計的的燈塔啟用於光緒9年(1883),直到甲午戰爭戰敗,撤守臺灣之前,恆春知縣歐陽萱奉命炸毀,日人接管之後,日據明治31年(1898)修復燈塔,也恢復圍牆、蓄水池等等武裝設施,現今的格局則是在民國51年(1962)確立。

2.

根據伊能嘉矩等人的考察,「鵝鑾鼻」一名源自排灣族語「Goroan」,意思是「船帆」,和麟山鼻、烏石鼻一樣,「鵝鑾鼻」就是指有如船帆一般的岬角,岬角四周被裙礁環繞,總面積約59公頃,除了燈塔之外,鵝鑾鼻公園內還有穿梭熱帶叢林的步道,鑽進叢林,濕潤的水氣在樹叢間瀰漫,不曉得來自海風,或是陰雨洗禮後的餘韻。

離開熱帶植物編織成的綠蔭,順著木棧階梯直上,左側的珊瑚礁岩受到海浪侵蝕,形塑成宛如親吻的圖案,登臨滄浪亭,早晨飄泊於貓鼻頭上空的濃雲漸漸朝向此岸蔓延,海水平緩寧靜,深色陰影在波紋間躍動著,定神一瞧,南灣那端大尖山銳利的輪廓格外醒目,不曉得當年的畢齊禮,是否為她感到驚艷?

鵝鑾鼻燈塔已經拜訪多次,站在壕溝前拍攝畢業照,總算完成本島四極的任務,可是,燈塔和海岸之間仍然相隔一段距離,為了滿足遊客對本島最南端的好奇,墾丁國家公園增設「臺灣最南點」石碑,石碑立於東經120度50分0秒,北緯21度53分59秒,由一根竹筍和一塊海螺組成,象徵海陸相依,換個角度,又像是一雙鞋子,表示「足印南疆」。

3.

墾丁國家公園成立於民國73年(1984),是中華民國第一座國家公園,雖然在日據昭和11年(1936),臺北帝國大學(今臺灣大學)地質學教授早坂一郎曾經撰文建議納入國立公園,但是考量作為南進基地的戰略位置,沒有被採納,如今墾管處矗立在南灣旁的高台上,據說成立之初,國家公園時常投稿報社,勸導民眾拒捕紅尾伯勞。

至於「墾丁」地名來由,則是源自光緒3年(1877)官方設置招墾局,招募來自廣東潮州的客家人搭寮墾荒,稱之為「墾丁藔」;墾丁又名「大灣」,面對巴士海峽,倚靠大石尖山,由砂岩及石灰岩組成,海灘寬度約50公尺,有發育良好的小階地及灘尖。

4.

崎嶇珊瑚礁海岸線上,還是分佈著零星沙灘,其中,砂島面積約3公頃,具有極珍貴的貝殼砂,質地均勻,海洋中的貝殼或珊瑚碎屑經長期海水侵蝕後,被擊碎研磨成晶瑩沙粒,之後又伴隨洋流堆積於砂島,沒有溪流的泥沙夾雜,純度高達99%。

一旁「貝殼砂展示館」裡展示貝殼砂的樣本,可以伸手感受顆粒的質感。就像是晶瑩的貝殼砂,收藏著浪潮般波濤洶湧的歷史,也蘊藏著海風中天真爛漫的夢想。

參考資料

李素芳(2001)。《台灣的海岸》。臺北縣新店市:遠足文化

劉還月(2015)《寫在珊瑚礁岩上的歷史》。屏東縣恆春鎮: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

延伸閱讀:墾丁國家公園

  1. 第137章[屏東縣恆春鎮] 墾丁] 風吹砂
  2. 第060章[屏東縣車城鄉] 墾丁] 窺看蝦蟹不透露的隱情
  3. 第059章[屏東縣恆春鎮] 墾丁] 落山風向海洋(下)--船帆石
  4. 第058章[屏東縣恆春鎮] 墾丁] 落山風向海洋(上)--鵝鑾鼻燈塔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