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cdntwrunning.biji.co/600_2f0891c36df78a5988caf99211ed7241.jpg)
-
相關路線
上一篇談到雪季五寶,還沒看過的朋友這邊有連結
這篇延伸來談談我的海外雪訓的穿著,大多也適用於台灣的雪季!
日本雪訓戶外溫度-5 ~ -15°C
雪季裝備沒有什麼大不同,不同的小差異是要更耐磨、更耐寒。
輕量化在雪季不會排在我的首位,不耐用的裝備在雪季可能很要命。
上身衣著
底層衣:羊毛、聚酯纖維
羊毛:抗臭、天然材質
聚酯纖維:相較羊毛更快乾、耐用度更佳
power stretch pro:最快乾、最重、最暖(也可當中層)
行進中層:Arcteryx Kyanite AR、ursus alpha direct、Mammut Eigerjoch IN Hybrid
Arcteryx Kyanite AR
優點:透氣、保暖、材質有彈性、快乾,當底層也OK
缺點:重了一點
材質:power stretch pro
ursus alpha direct
優點:三者中最輕、透氣、保暖、快乾、價錢最便宜
缺點:不耐刮、要小心穿,布料較無彈性
材質:alpha direct
Mammut Eigerjoch IN Hybrid
優點:透氣、輕。
缺點:價格高
材質:alpha拼接羊毛,算是一個最平衡的選擇。
靜態保暖中層:RAB Mythic Ultra Jacket
填充量有240g的900FP歐規羽絨,說誇張一點就是把睡袋穿在身上一樣
外層:雨衣 Arcteryx beta lt
缺點:不夠耐刮、建議選擇 SV系列或者AR,不然練習墜落時很可能把雨衣給弄破。動輒幾萬塊的雨衣破掉很心痛...
下身
底層褲:Senchi design Alpha direct 90
軟殼褲:falketind flex1 heavy duty 、klattermusen gere 2.0
falketind flex1 heavy duty
有彈性、側邊有拉鍊可以通風、褲管可調節、無需腰帶即可調整褲頭鬆緊設計、高耐磨
優點:彈性腰帶穿起來舒適。膝蓋處立體剪裁,預留膝蓋彎曲空間。褲腿曲式縫線,避免小腿內側縫線磨損。背部能夠反光,確保光源低弱時的能見度。
缺點:偏重800g、較無彈性
雨褲:mont-bell RAIN HIKER男防水透氣長褲
優點:平價磨到不會心疼、側邊有拉鍊可以開到膝蓋,方便穿脫。
睡眠系統
帳篷,建議選擇四季帳。在台灣使用的機率相對很低,建議用租借的。
這次赤岳使用HILLEBERG anjan 3 gt(三季帳),是我先詢問去過赤岳的嚮導,他們說這顆沒問題。
睡袋:PAJAK 10Z,舒適溫度寫-6度 (個人覺得是低估,至少能睡到-15)
規格:
Fill: 900 FP Polish White Goose Down
填絨量: 725 克 Size L / Regular
睡墊:Therm-a-Rest NeoAir XLite NXT ,R值4.5。收納體積小
結果睡到一半發現背涼涼的,原來是破洞...。千萬別忽略睡墊的重要性,睡墊失效幾等同直接睡在雪地上。
這邊會推薦另一顆更值得信賴的睡袋是sea to summit R值6.2,睡起來超安心,唯一要注意的可能是重量/體積的問題!
雪季時的準備,我並不會把輕量化擺第一,反而是在面對這種對於我來說極端的溫度時,希望能夠更舒服的爬山,所以會攜帶得更重一點。包包的選擇上是 Bonfus Framus 58L,僅有760g,並且可以背負到20公斤的重量。若是沒辦法把重量壓在18公斤以內,我會建議選擇重裝包,而非輕量包呦!(輕量包要注意材質在雪地上的耐用度)
裝備百百種,適合我的不一定適合你,所有推薦僅供參考,並沒有任何廠商贊助!
有裝備問題也可以私訊我的IG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