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熱門排行

茶壺山(上):繁華的金瓜石黃金年代

  • 邱求慧
  • 7,599 次點閱
  • 47 次拍手
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茶壺山位於新北市瑞芳區的金瓜石,因山的形狀像一個沒有把手的茶壺而得名,步道規劃相當完善,可以欣賞無敵的山海美景,是台灣風景最美的郊山之一。

金瓜石昔日是生產黃金的礦村,曾經有過輝煌的歲月,被譽為亞洲第一金山,如今繁華已經落盡,成為一個寧靜寂寥的小山城,而傾頹的神社仍舊佇立在靜謐的山林之中,彷彿還在緬懷著過去那段興盛的黃金年代。

79fbbb081c18ac06d499dba12dc68087.jpg

從北部濱海公路開車到水湳洞,轉進又稱為「金水公路」的34號縣道,這裡有一座停車場,可以搭接駁車到金瓜石。從這個停車場往山上看,就是知名的十三層遺址,這個遺址是過去的水湳洞選煉廠,興建於日本時代的1933年,是選礦和提煉貴金屬的工廠,隨著礦業的沒落,現在已經廢棄了,並由台電接手管理。

ee244cd148bd9b9a892e059a1f5c91bb.jpg

從金水公路上山,途中會經過知名的黃金瀑布,在藍天白雲下閃耀著金黃色的水流,顯得非常瑰麗,不過這是因為礦石內富含硫化鐵,所以水質是有毒性的,只能夠遠觀,不適合戲水甚至飲用。

f295e11a2de46f1ee851e39ef4cd5f0e.jpg

車子停在勸濟堂上方的停車場,這座廟宇主祀關聖帝君,建於1902年,在廟頂有一尊全台灣最大的關公像,是金瓜石的重要地標,也是居民的信仰中心。茶壺山可以從這裡起登,沿著石階梯一路陡上,視野也跟著越來越開闊了起來。

d0ce6a4b6c9290fed341a819371e703a.jpg

隨著海拔越高,視野也越來越壯觀,來到了一處休憩涼亭——朝寶亭,可以欣賞到基隆山的美麗身影,因為形似臥躺的懷孕美女,而又有大肚美人山之稱。水湳洞的聚落就坐落在基隆山下,開著幾家景觀餐廳及民宿,也是一處適合度假的勝地。依稀可以看見金水公路在山區蜿蜒地繞行著,呈現出一幅悠閒的山林美景。

dbc51242706dd5611ec35c7138ccaba9.jpg

在海拔更高的地方,整個北海岸風景更顯得壯麗,在水湳洞附近的海水呈現兩種顏色,故被稱為「陰陽海」,因為金瓜石山上有許多黃鐵礦,風化後被水流帶走,而富含鐵離子的金黃色河水流到大海裡,就形成這種奇特的景觀。侯孝賢導演的電影作品很喜歡在這裡取景,例如我最喜歡電影之一的「戀戀風塵」,片尾最後一個畫面就是停格在這裡,有種寧靜但是淒美的感覺,這也是我在台灣最喜歡的風景之一。

d3d7c412c4379a8f48d3e564ac6e1faf.jpg

茶壺山的標高602公尺,從金瓜石聚落的方向看,像是一個沒有把手的茶壺,所以又稱為「無耳茶壺山」,有些角度看又形似一頭獅子,所以也被叫做「獅子岩」,如果要登頂的話,必須要拉繩攀岩而上,不過需要小心腳步,以免發生墜落的危險。

e93dfc07a30276cd49f39d0036881157.jpg

其實金瓜石在文獻上出現得很早,在台灣1684年剛納入清廷版圖時,當時首任的諸羅縣知縣——季麒光就在其著作《臺灣雜記》(如圖)中提到:「金山在雞籠山三朝溪後山,土產金,有大如拳者,有長如尺者。」可見在清康熙年間,金瓜石就已經有產金的紀錄,而且金塊就像拳頭那麼大,不過從敘述中加以判斷,當時這裡人煙稀少,而且還為「番人」所居住,所以並沒有引起太大的關注。

aa088a621e793afe7389ab8f86b52f20.jpg

到了清末的1889年,第一任台灣巡撫劉銘傳正在鋪設鐵路,在建造八堵鐵橋的時候,建築工人於基隆河裡意外發現了砂金,這個消息很快地傳遍了各地,吸引了許多人來淘金(如圖),到了1893年,有人沿著大粗坑溪溯溪而上,在金瓜石發現了金礦的源頭,一時之間每天更有數千人蜂擁前來挖礦,因黃金蘊藏量十分豐富,有人一天甚至都有數兩的收穫,許多人因此而一夜致富。

d270ab128b3b6450f25b5e713696803b.jpg

甲午戰爭後台灣被割讓給了日本,而日本政府立刻發布命令,禁止民間擅自開採金礦,將金瓜石收歸國有,之後又將礦權核給了田中長兵衛(公文如圖),田中是日本的鋼鐵業大亨,素與政府的關係良好,因此才能取得獨家的礦權。他成立了「田中組」來經營金瓜石的礦業,自此金瓜石開始進入了較有系統的開發階段。

e58cd0f4c5d9127fbf6412636aeb939b.jpg

1898年,金瓜石礦業還在初期階段,不但礦工的工作風險很高,當地也有許多土匪出沒,為了安定人心,所以田中組興建了一座金瓜石神社,又稱為「黃金神社」(如圖),這座神社是全台灣第二悠久的神社,非常具有歷史上的意義,有了信仰力量的加持,金瓜石原來主要礦區是在本山礦場,又在1905年發現了長仁礦區富含銅礦,並且在台灣礦業史上首次煉製粗銅成功,從此金瓜石同時成為金和銅的重要產地。

037eb2cf6483750c66646535f1d5e9a0.jpg

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因戰爭導致銅的需求大量增加,金瓜石在1914年創下產銅1875噸的歷史紀錄。不過世事難料,戰後突然需求緊縮,國際景氣也大幅下滑,由盛轉衰的金瓜石幾乎完全停業。此時,號稱是台灣「煉瓦王」的後宮信太郎有意跨足礦業,於是向銀行借貸鉅款,成立金瓜石鑛山株式會社,於1925年收購礦場,不過當時外界都不看好金瓜石有可能谷底翻身,還諷刺後宮是一個負債累累的「借金王」。照片是1903年所拍攝的金瓜石礦山景色。

7c4b3b50b949e175d3b8bb88638d2bc4.jpg

在大環境相當艱困的情況下,後宮信太郎積極投入新礦區的探勘,發現了燦光寮山新礦脈,也在長仁礦區發現了金礦,另外他在礦區和製煉廠之間興建電車道,也就是所謂的「六坑斜坡索道」和「無極索道」(如圖),讓運輸效率大幅提高,或許是天佑金瓜石,國際的金價開始飆升,不但金瓜石因而起死生,營收竟然還成長了三倍之多,後宮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逆轉了金瓜石的命運,成了富甲一方的礦業鉅子,而且扳回顏面,贏得了「金山王」的稱號。

c31ac33317cd36465ab5fd7e3df21f1b.jpg

好景不常,到了1933年,因為製煉廠的設備太過老舊,產能無法再提升,讓金瓜石逐漸失去了競爭力,但是後宮信太郎認為汰換設備成本太高,不願再投入資金。就在金瓜石再度面臨存亡關頭的時候,很巧合地,日本的大財團——日本鑛業株式會社正想要向台灣發展,而且日鑛過去也是金瓜石礦砂的主要買主,知道這裡的礦砂品質很優良,於是向後宮表達希望購買整座礦山,雙方一拍即合,於是日鑛接手了經營,照片是當時的金瓜石礦山。

da1ddc5169a8a76a01e75e26b49a6af8.jpg

日鑛雖然併購了金瓜石,但當時的幹部都不願意到台灣來任職,只有一位常務取締役,名字叫做島田利吉(如圖),是東京帝大採礦科畢業的高材生,他聽說台灣的金瓜石風景優美,礦砂的品質也很優良,心裡想著:「如果我可以貢獻我的專長,一定可以建構一個全世界的模範礦山」,於是他接受了這個艱鉅的任務,飄洋過海來到了台灣,擔任金瓜石礦山的所長,但是他卻面臨著重重的困難,不但礦場的設備老舊,而且還因併購衍生了嚴重的勞資糾紛。

377eb72247b2fec1f53172fa6c5603d9.jpg

島田是一個意志堅定,協調能力也很強的人,他費盡千辛萬苦,終於解決了勞資糾紛,而他的另一重大的挑戰,就是設備的更新,島田利吉決定引進最新的採礦技術,也就是全泥式青化製煉技術,以取代原來的乾式製煉,並在水湳洞上方,興建了一座全機械化的工廠,稱為「水湳洞選煉廠」(如圖,現在的十三層遺址),成為當時全亞洲最大的選煉廠,1936年完工之後,靠著這座選煉廠的產能,讓金和銅的產量都創下歷史新高,金瓜石因而贏得了「亞洲第一貴金屬礦山」的美譽。

7c2e82dc7d699f343dfe2eacaa5ad9dc.jpg

島田對待員工就好像自己的家人一般,為了讓員工子弟有更好的教育,島田不但大力捐輸經費,還捐地給金瓜石公學校(今瓜山國小)興建宿舍。又雖然當地已經有金瓜石神社,但是許多台籍員工還是習慣信奉關公,島田也充分尊重民間的信仰,而捐獻3千圓重建勸濟堂(如圖)。島田在金瓜石任職雖然只有短短五年的時間,但是貢獻卓著,也獲得員工和居民的愛戴,在1938年創下黃金產量7萬兩的空前絕後歷史紀錄,祈堂老街的餐廳、銀樓和酒家林立,被稱為金瓜石的「銀座」,金瓜石一躍成為八萬人的繁盛金都。

c9eebe2a7b1a733bf2512d1a4acaf2d5.jpg

戰後,國民政府接收了金瓜石採礦業務,成立了「臺灣金屬礦業股份有限公司」,但隨著金礦的枯竭,無法再回到戰前那樣的榮景,改以採掘銅礦為主,到了1987年,虧損連連的台金公司終於宣布歇業,結束了這一世紀多的金瓜石黃金歲月,照片是1970年代的水湳洞選煉廠,這一座曾經將金瓜石帶向最繁華高峰的廠房,隨著停工之後,已經荒廢而傾圮,不再有昔日的壯觀及風華,令人不勝唏噓。

86ffe292349626238eef0a658190d52e.jpg

曾經繁華富饒的北海金都,如今已經人去樓空,只能在寂靜的山林間訴說著過去的輝煌。台電公司為了要讓大家重新關注到金瓜石的美,2019年委託國際照明大師周鍊,利用15種不同瓦數與角度的燈光,設計出令人震撼不已的「點亮十三層遺址」燈光秀,還獲得了德國紅點設計獎的肯定。如果有機會造訪金瓜石,別忘了攀登茶壺山,欣賞北海岸最壯觀的美景,也別忘了走訪礦村的巷弄,緬懷那段繁榮的礦業風華,更邀請你欣賞十三層燈光秀,在夜空下綻放著亮麗的光芒,彷彿那段黃金歲月依舊閃耀。

e1911f0c9b45e05f70d0a34024b6b40f.jpg

勸濟堂->朝寶亭->寶獅亭->茶壺山->朝寶亭->黃金博物館->四連棟->瓜山國小->戰俘營->祈堂老街(彩虹階梯)->勸濟堂

距離4.9公里,步行時間2小時40分。

筆者是「一山一故事」作者,這本書紀錄了許多臺灣山岳、古道的歷史故事,被選為2022年博客來人文社科年度暢銷書。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