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發日期2024/01/12
-
回程日期2024/01/12
-
相關路線
錐麓古道,日治時期日本政府為了監督治理當地原住民,所開鑿的一條理蕃古道,原為合歡越嶺古道的一部分,後因開鑿中橫,使得大部分合歡越嶺古道消失,錐麓古道為現存保存較好的一段,從慈母橋端到燕子口端,全長10300公尺,但從錐麓吊橋至3.1公里的斷崖駐在所後,因步道崩塌封閉,因此現今只能從錐麓吊橋走到斷崖駐在所再原路折返回錐麓吊橋。
由於錐麓古道有人數限制,所以必須提前上太魯閣國家公園官網預約入山登記,我在1月初就完成預約,大概2天就收到入園許可,列印下來備用。
車子開到太魯閣後,經過安全帽租借處和布洛灣叉路,再往前開約10分鐘,看到錐麓古道指示口牌,往右,詢問工作人員,確定路線正確,並經指示再往前開到靳珩公園停放,停好車再往回走,聽話照做就對了,而幸運的在靳珩公園就找到車位。
紀念靳珩段長的靳珩公園,立有雕像和解說牌。
靳珩公園有厠所和販賣部。在販賣部前的觀景台就可以看到大自然的傑作,酋長岩。
沿著馬路往回走,看到大魯閣峽谷的壯麗,開鑿燕子口隧道的艱辛,澎湃的立霧溪水聲,聲勢驚人。
上面是山月吊橋,下面是錐麓吊橋。
燕子口石碑。石碑旁立有解說牌,解說牌對面就是收費亭,繳交入園許可,核對身份,確認無誤交200元入園費,工作人員引導至對面,打開木門,錐麓古道木牌就在眼前。工作人員亦跟我們說明來回大概4~6小時,在1.1巴達岡駐在所有厠所,注意安全,聽完我們就走進錐麓吊橋。
走過長長的錐麓吊橋,立霧溪流水聲勢依然驚人。
過錐麓吊橋,立有解說牌和里程牌,注意事項。錐麓吊橋全長10300公尺,目前只能走到3.1公里的斷崖駐在所,原路返回。
一開始就是木頭步道和石板步道交錯,而且逐步上升中。
接著就是木板擋土階梯步道。腳下的石頭易鬆動,行走都要小心。
緩升的碎石步道。
一小段平緩的步道。
沿途都設有指示牌和里程牌。
由錐麓吊橋開始走,步道一直上升,而且路況不是很好,考驗體力,費了25分鐘才走到1.1公里處,看到兩根圍牆石柱,巴達岡駐在所到了。
石柱前的巴達岡1號基石。
留影一下。
巴達岡厠所。
巴達岡駐在所只剩房子基座和一些廢棄的設備,乾掉的蓄水池。
在巴達岡看遠處的山,太陽高掛,天氣很好,會出汗的那種。
離開巴達岡,繼續往上走。
過巴達岡駐在所約3分鐘就到了巴達岡2號橋。
步道立有斷崖危險,緊握繩索的告示牌。
由於天氣非常好,顯得山景更漂亮。
隧道高度比我矮,伸手就摸得到。
掉到身上的小石頭,像一個愛心。
站在鐵橋看風景。
在2.4公里前,大都走在樹蔭下,過這裡後忽然前途光明。
感覺走進懸崖區,旁邊石頭有開鑿的痕跡。
而且腳下的石頭有點破碎,每一步都要小心。
一邊就是懸崖,一邊崖壁釘有拉繩,經過小心。
著名的錐麓斷崖到了,立有告示牌。
斷崖段路窄,最寬處只能1.5人,若對向有人,就要側身互讓。一旁就是懸崖,說我不怕嗎?怕啊,但小心走就沒事。
站在斷崖看山景,又是一番景色。
摔下去就準備投胎。
3.1公里處,斷崖駐在所到了。
距錐麓駐在所2.5公里,不過步道在此封閉,無法前往,不過若從慈母橋走,應該可以到。
步道封閉了。
斷崖駐在所不大,大概4坪左右吧,沒有遺跡,只有一面解說牌。
休息一下,喝水。
回到巴達岡2號橋。
來回6.2公里,歷時3小時。
目前開通的錐麓古道,燕子口開始,0~1.1公里,木板擋土步道和石頭步道交錯,一直上升,這段比較耗體力。1.2後到2.4公里,緩升,算好走。2.5公里後,斷崖區,沒樹木遮陰,一邊懸崖,一邊斷崖,路窄,有拉繩,步道破碎,走時小心,膽小或懼高者請自行斟酌。但此段也是我認為錐麓古道最精彩的部分,走過畢生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