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嘴奇岩 好壯觀 2024 D0114 猴硐車站-瑞三煤礦-天車間-一通坑-周氏百年古厝-烏塗窟庄土地公-上學路-烏塗窟山-獅子嘴奇岩-三貂嶺車站
- Sonia Chen
- 2,229 次點閱
- 8 次拍手
-
出發日期2024/01/14
-
回程日期2024/01/14
-
相關路線獅子嘴奇岩 、烏塗窟山
獅子嘴奇岩 很威吧
等下我們會爬到 獅子嘴上喔
2024 D0114 猴硐車站-瑞三煤礦-柴寮古道- 天車間-一通坑-周氏百年古厝-
中坑古道-烏塗窟庄頭土地公-周館長上學路-
烏塗窟山-獅子嘴奇岩-三貂嶺車站
我喜歡的歌 Life With Yo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fbIWWZdtoE
新店有獅子頭山 ,苗栗有獅頭山
今天要去爬的是 獅子嘴奇岩
山形很特殊, 遠看極為壯觀 , 山名聽起來很兇很強勢
婆娑綠蔭樹,斑駁青苔地
斑駁與青苔 好似對著新來的訪客 想說卻不知道怎說的情緒
緊緊纏繞著頹圮的石墻 試圖尋找一些往事的線索
獅子嘴奇岩 的 展望
現場拍的影片
https://hiking.biji.co/index.php?q=trail&act=gpx_detail&id=2853868
猴硐車站-瑞三煤礦-天車間-一通坑-周氏百年古厝-烏塗窟庄土地公-上學路-
烏塗窟山-獅子嘴奇岩-三貂嶺車站 GPX
共 9.61 公里 / 7 小時 52 分鐘
高度上升 470 公尺' // 高度下降 451 公尺
最高海拔 : 419 公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app=desktop&v=LAL1Jc2pPZc
猴硐.烏塗窟古道 + 柴寮、中坑古道、三貂嶺瀑布步道、平溪線火車, 環狀健行
Tony 的介紹
09:08 猴硐車站 09:30 復興坑 09:37 馬坑 09:56 瑞三煤礦
10:24 天車間一 / 捲揚機 10:58 一通坑 11:08 天車間 二 / 捲揚機
11:34 柴寮路 7 號民宅 12:06 烏塗窟坑 13:01 烏塗窟庄百年古厝遺址
13:39 烏塗窟庄百年土地公遺址 14:35 烏塗窟山 15:05 獅子嘴奇岩 16:59 碩仁國小
# 4148 汐止 07:51 ~ 猴硐 08:35
感謝前輩整理山徑 再度挖掘 三貂嶺/猴硐附近的礦場遺址
瑞三煤礦 一通坑 天車間 周氏百年古厝 周館長上學路
超開心 我們可以順登 烏塗窟山 與 獅子嘴奇岩
每每經過 三貂嶺車站 總望著 山巔上壯觀的 獅子嘴奇岩 流口水
一直想去爬 卻總是錯過的 獅子嘴奇岩
獅子嘴岩 山頂視野遼闊 可遠眺 基隆山,燦光寮山 猴硐車站與 猴硐貓村 伸手可觸
一償宿願 遠看近看都很威的獅子嘴奇岩
猴硐車站第二停車場 (全時段免費),距離144公尺
這條路線 最近很夯
假日本就常人潮滿滿的 猴硐車站
# 4148 一到站 女生廁所已大排長龍
如果不會太急 往前走 瑞三煤礦 或是 停車場旁都有廁所
猴硐─CNN評選世界六大賞貓景點之一
猴硐(侯硐)舊名為猴洞,於清乾隆末年時期,仍少有居民定居,山中洞穴多藏有猴群,
幾經演變,猴洞便成為該地地名。
西元1920年(大正9年)1月27日瑞芳、猴洞段鐵路開始營業,民國51年4月1日改站名為猴硐
因猴硐及小粗坑等地煤礦及金礦之開採,在民國9年設立猴硐火車站,
為車站旁瑞三礦業最大的依附貨運站,當時擁有重要之地位。鐵路電氣化後,
猴硐車站仍然保存鄉土風味小鎮。因緣際會下成為了貓咪們聚集的村落,
也曾評為世界六大賞貓景點貓村,到達猴硐車站時記得跟可愛貓站長雕像拍張照留念
基隆河的特殊景觀:壺穴,產生在高雨量、硬質砂岩的上游區域,
因為大量流水夾帶石頭沖擊而成的特殊地貌景觀,
基隆河有三處:大華、暖暖跟猴硐,大華壺穴已被破壞,
暖暖的目前無路可直接到達,最容易近距離接觸的壺穴就在猴硐,
粗估約有近四千個,這些地貌也會如同野柳女王頭一樣,因為時間而不斷改變,
到猴硐也不妨看看大自然的奧秘
猴硐也是拍火車的好地點
猴硐 三貂嶺車站一帶 有多處拍攝火車的私房景點
https://hiking.biji.co/index.php?q=review&act=info&review_id=27816
揮別柴聯自強號 DR2800 、DR2900、DR3000榮退末班紀念列車 :
2023 D0426 鐵道小迷日記
柴聯自強號榮退末班紀念列車 也是在猴硐車站附近拍的
礦業沒落之後 猴硐轉型為觀光的小山城
可先去看看這附近有三處礦坑遺址 : 猴洞坑 馬坑 和 復興坑
我們先去看看 馬坑 和 復興坑
復興坑 : 基隆河的對岸而已
瑞三鑛業在猴硐地區的礦坑之一
猴硐坑和復興坑均開採三貂嶺山下的煤層,仍留有一小段舊時之台車鐵軌
通往礦坑的所在地。一間古樸石砌牆的建築
建於昭和10年(1935)的醫護所,
復興礦 : 運煤隧道
復興坑相較於瑞三本鑛及猴硐坑,
其開採的歷史最早,復興坑於大正3年(1914)即開採,其次為昭和10年(1935)的猴硐坑,
最慢是昭和15年(1940)的瑞三本鑛。
復興礦為瑞三煤鑛於民國53年在瑞三本礦基隆河對岸所開設的新礦場,
復興礦與本礦坑有所不同,本礦坑為平水坑道,復興礦則為一進入便是斜坑坑道,
仰賴捲揚機運搬時間車、礦車與煤炭
馬坑 就在 復興坑 旁而已
坑內皆使用馬匹來運輸,故又稱為馬坑
瑞三煤礦馬坑位於新北市瑞芳區侯硐里,
日治時期最初由木村久太郎與顏雲年於西元1912年共同成立久年炭礦,先於瑞芳車站附近開久年一坑,
西元1914年在瑞芳侯硐車站南方開坑,稱為久年二坑東二坑,
西元1929年基隆炭礦株式會社將原有四腳亭命名的坑口,改為以基隆系統與瑞芳系統來命名,
此坑更名為瑞芳三坑二分坑
馬坑 : 只剩一小小坑口
難以想像 昔日 以馬匹來運輸
基隆河畔 景色優美
壺穴地景 礦坑遺址
好天氣坐火車來一趟鐵道深度旅遊
基隆河畔 白雲綠樹
微風輕拂 沉浸在遠離塵世的美好
樹影婆娑 迎風搖曳
誰說一定要攀登大山大水 悠閒小品感覺挺不賴 !
瑞三煤礦整煤場建造於大正9年(西元1920年),整煤場共有三層樓,
三樓為整煤場捲揚機牽拉礦車與傾倒煤炭,二樓則設置女工進行煤炭與石頭篩選,
一樓為煤炭出貨區域與外部煤炭儲煤場,設有全台灣第一部貨用升降機,
同時整煤場也有隸屬自己的捨石場,
瑞三本礦
瑞三礦業整煤廠,又稱為瑞三煤礦、瑞三整煤廠,
過去由瑞芳李家三子李建興所經營,於臺灣煤礦業發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該廠區之建築群及遺構現作為猴硐煤礦博物館園區的一部分保存,並被列為新北市歷史建築
瑞三本礦 坑口鐵門深鎖 禁止進入
礦口鐵門外拍攝 可見礦坑頗深
通風坑道 有一通坑 中通坑 三通坑 五通坑 六通坑
稍後我們會去看 一通坑
一通坑大約在本鑛坑口正後方的山上,從瑞三本礦坑內可以從本鑛走到一通坑,
已禁止通行
先經過一間紅磚工寮 轉彎後經過一個通往登山口的鐵道隧道
往前走 路右邊有一座石橋 尚未有鐵道隧道時
山上居民都要走這條石橋才能到達猴硐
天氣晴朗時 猴硐 三貂嶺一帶 很合適郊遊散步悠閒走
老少咸宜
沿著基隆河 鐵道古城 來一場穿越時空之旅
柴寮古道便是由工寮旁穿越鐵道下方涵洞的小徑進入,
原可開車直達一通坑
柴寮古道前的柴寮橋
昔日居民 走這條石橋才能到達猴硐
柴寮古道登山口
柴寮古道 坡度平緩,清爽宜人的登山步道
這一段應該很多山友都有走過
2023 很流行的三貂嶺十瀑連走越嶺猴硐 就是從柴寮古道到猴硐車站
以前都不知道 原來這一帶還留著運煤礦坑遺址
柴寮古道 岔路取右小上坡
仍可見 昔日運煤台車軌道 交錯於這片山區
訴說著礦業聚落曾經的繁榮
天車間 一
斜斜的軌道通往 : 紅磚建築的 捲揚機房
捲揚機房刻意架高,以便利機器運作拖拉台車
內部尚留廢棄捲揚機 、 變電箱 馬達、齒輪變速箱、繩索滾筒,等設備
捲揚機不再轉動 任由樹根攀爬斷壁占滿殘垣
好久不見的朋友
謝謝你還記得我
謝謝你還記得我們一起爬過的山
白駒過隙 時光如箭般飛逝
多年後山中偶遇 讓人不禁沉澱在那段菜鳥時期屬於自己的記憶
今天來爬 : G 董前輩 與 暖曦探勘隊 :
𤠣硐獅子嘴奇岩、烏塗窟山、一通坑、上學路
隊伍還真是不少 一隊又一隊
大家來嘗鮮
翻車台 : 卸煤斗
下方有一台廢棄卡車
翻車台 : 卸煤斗
中間有一個洞 將挖到的煤 利用滾輪翻到下方的卡車內
再利用鐵軌台車運到山下
左前樹林間還有一台廢棄卡車
山徑取左 有石階往下 可接回柴寮古道
路口有指標
回走幾步 左側岔路 往 一通坑
天車間 二
捲揚機房 : 這裡的捲揚機 比第一捲揚機房內的設備更完善
回到柴寮古道岔路口
大家都是來看煤礦遺址 一時間把整個捲揚機房擠得水洩不通
於是 我們先去看 一通坑 再來看捲揚機
本礦一通坑捲揚機照
昭和9年(1934)李建興從基隆顏家買下侯硐坑開始採礦,
並於民國38年(1949)向台灣工礦購買侯硐礦業所採礦權開始開發侯硐區域的礦場
直至民國79年(1990)煤礦收礦,照片中為瑞三本礦一通坑120碼捲揚機位置,
瑞三煤鑛本礦於昭和15年(1940)正式採煤,並於採煤過程中因運送路線不便而改變坑口位置,
今日可見的瑞三本礦礦坑為改變位置的坑口。
照片中的捲揚機為復源機械廠所致,功能為過去負責牽拉搬運本礦坑所出坑的廢石至捨石場所用,
由於本礦一通坑的捲揚機離坑道過遠,週遭放置備用馬達與齒輪,
今日仍散落於捲揚機週遭
from : 國家文化記憶庫
變電箱
通往 一通坑的軌道
礦車工房
廢棄礦車 : from : 放羊的狼
一通坑與瑞三本礦一斜坑連通,其作用在於提供坑內作業對流通風,
另外也負責將坑內採掘煤礦產生的廢土,運往山上傾倒。煤礦較輕,
載運煤礦的礦車多是木製,較為輕便,捲揚機一次可以捲十多輛,至於礦碴為土石較重,
傾倒廢棄礦碴的礦車多以鐵製,較為堅固方能承載,由於重量較重,捲揚機每次僅能拖不到十部車,
此地所見之廢棄礦車,大多為鐵製。
翻車台 : 卸煤斗
步行約莫20分鐘左右便抵達一通坑,遺址在古道旁的樹林裡,
礦車及相關建築被樹欉及藤蔓包覆,變成非常好的偽裝,先在樹林內搜索好一陣子,
最初踼到一小截鐵軌,循線找到變成黑色鐵屑的礦車殘骸,
進到樹林深處則發現一棟鋼筋混凝土磚造建築物,裡頭用以傾倒土石的翻車台尚完整保存
翻車台 : 卸煤斗 : 將採礦翻轉到下方的車內
再利用台車軌道運到山下
一通坑 坑口
一通坑 紀元 : 葵巳年中秋 : 1953
一通坑 與 瑞三本礦第一斜礦相通
功用是提供坑內對流通風 並將坑內採煤所產生的廢土石運出來
一通坑位於新北市瑞芳區侯硐瑞三本礦西南西方的山上。早年規模小的煤礦開採,
淺部煤層利用拖籠坑或水平坑大多利用自然通風,
但當開採深部或坑道延長至數百公尺以上時,
每逢氣候轉變時,坑內很容易變成無風狀態,如果坑內瓦斯多的礦場,
無法及時排除,很容易發生災難。
早年礦場會在與地表貫通的升道上方設排風坑,
安裝煙囟以加大高低差,
或是在排風坑底部用火爐加熱空氣,
使熱空氣上升排出,再由主坑道吸入新鮮空氣。
惟斜坑的深部開採,僅能仰賴扇風機,
無法利用自然通風。瑞三煤礦礦區面積廣達一千八百六十二公頃,
坑道總長度超過六十公里,一通坑與瑞三本礦第一斜坑連通,
其作用在於提供坑內作業對流通風,為進氣坑,經第一斜坑,最後由排風坑道自三通坑口,
由大型的扇風機抽出,另外一通坑也負責將坑內採掘煤礦產生的廢土,
運往山上傾倒
from : 國家文化記憶庫
回到柴寮古道岔路口
前段大家要走的路線都一樣 跟著走就對了
柴寮古道約0.6K處岔路左下小斜坡 : 這裡有一間土角厝
柴寮路 7 號
與 獅子嘴奇岩 和 烏塗窟山 合影
石頭古厝 門前留有一 石臼
好似是一間廚房灶腳 放置農具之類
屋後竹林可路通往 獅子嘴奇岩 和 烏塗窟山
我們選擇從 : 烏塗窟山的越嶺鞍部叉路前往
獅子嘴奇岩 和 烏塗窟山
遙望 獅子嘴奇岩 山勢險峻 威風凛凛的模樣
看起來就很想去爬爬看
烏塗窟庄岔路
烏塗窟坑 無支架鑛坑
坑內沒有任何支撐架 是一個保有原始岩鑿的礦坑
這個礦坑不屬於瑞三礦業公司的產業
它自清朝時期就已被開採 當時是在地居民自掘自給的煤礦坑
猴硐越嶺三貂嶺 : 串聯 : 柴寮古道、中坑古道 及 三貂嶺步道
路線長短 各有安排
我們打算 : 猴硐車站出發 走 柴寮古道 登 烏塗窟山 和 獅子嘴奇岩
然後 從三貂嶺步道下山 從 三貂嶺車站 坐火車
就不去 三貂嶺瀑布群
山徑沿溪澗而行 、形成多處寬闊的淺潭
偶而涉水或攀爬石頭行走 增添許多樂趣
泥土山徑蜿蜒曲折
2023.12月才開闢出來的路線 許多繩索與路牌都很新
三岔路口 聽見山友對話的聲音
周家古厝 就在前方不遠處
取右石階 :
周氏祖先清朝嘉慶年間從福建泉州府南安縣移至台灣
在日據時期 此間古厝的地址為 烏塗窟路烏塗窟庄烏塗窟10號
周家百年古厝
猴硐礦工文史館館長 : 周朝南先生的老家
周家古厝旁有山路可往 蛇形子古道
我們走錯一小段 發現錯誤 原路回頭
回到 三岔路口 取左往 : 周館長小時候到碩仁國小的上學路
烏塗窟百年土地公遺址
烏塗窟有二個百年土地公廟 庄頭跟庄尾個一個
此座為庄頭土地公廟 此座土地公廟自道光年間就已存在
當初供奉的土地公是石頭打造
福安宮 :
民國丙甲年建 (應該是民國 45 年 = 1956 年)
白髮公老 黃金賜福人
取左往 : 周朝南眺石流水上學路 - 烏塗窟庄尾土地公
此處有岔路 取左上為 烏塗窟山的越嶺路
右往 鞍部
越嶺路展望很無敵
烏塗窟係早年先民拓墾時,該區因富含煤礦資源,
挖出的泥土都是黑的,故名烏塗窟
烏塗窟山
海拔高度427公尺,土地調查局圖根點
獅子嘴奇岩展望台
中途一處可從葉隙間觀察獅子嘴奇岩,山勢一面為峭壁,岩壁間有條內凹的槽線,應該就是獅子嘴,
另一面長滿綠樹的斜坡,則像是獅子的鬃毛,
只可惜頭形不像,所以才稱為獅子嘴,
沿途有幾處展望台可近望 : 獅子嘴奇岩
只是要有慧根 才看得出來 獅子嘴的樣子
基隆河與宜蘭線鐵路從中間穿越,猴硐車站周邊是唯一開發的地方,除了地上的景緻
廣闊的區域底下為瑞三煤礦的礦區,基隆河右岸為猴硐坑及復興坑,
基隆河左岸則是本鑛,開採深度達海平面下300公尺附近水準
from : 放羊的狼
瑞三煤礦捨石山
捨石山的形成為過去煤礦再進行生產時,
於地底下挖掘礦坑巷道所產生的廢石塊或是採煤過程中與煤層相近的岩石塊,
經過坑道內由礦工搬運至台車內後,經由捲揚機拉力使得台車出坑;
像是出坑的廢石為經由斜坑口前方的台車道,將廢石拉至大斜坑口上方的翻車台後,傾倒至廢石櫃內,
或是直接經由台車道將廢石拉至捨石場後,於山坡將廢石傾倒至山谷,
久而久之堆積下便形成尖狀的山體稱為捨石山
捨石山是由棄土所組成,非堅硬的岩石,其結構鬆散,如遇暴雨,
山體極易遭到沖刷,而大片流失形成土石流
很想知道 左側那座三角形的山 是甚麼山 ?
你猜啊
沒錯 那是 基隆山
走越嶺路 登 烏塗窟山 和 獅子嘴奇岩
緩緩上坡 不難走
獅子嘴奇岩
烏塗窟山 與 獅子嘴奇岩 大約15分鐘的路程
獅子嘴奇岩的展望
獅子嘴奇岩 腹地不算太大
要小心邊緣 不要走太外面 底下是萬丈深淵
岔路 有三支電線桿
下午我們從 獅子嘴奇岩 下山時 本考慮走這條路
由上往下看 山路要拉繩且山勢十分陡峭 且少人走
所以我們還是走往三貂嶺的山路下山 雖然路程較長 但相對較安全
庄尾土地公岔路 這裡也有電線桿
我們在這裡遲疑一會 決定取左下往 三貂嶺
取右 應可接上 庄尾土地公 此處山路窄小 有小崩塌
天色漸暗 決定放棄 庄尾土地公
廢棄 電線桿
接上 三貂嶺步道 獅子嘴奇岩岔路
一償宿願 遠看近看都很威的獅子嘴奇岩
獅子嘴奇岩 finally 達標
粉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