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參加唯一一次北岳行程就是本週六的「古道巡禮(57)後龍普拉斯」,也是繼2021年銅鑼情花開後再度參與此類型的活動。繼上禮拜竹塹山徑探勘隊的「竹東三山」活動後又再度參加這種百人以上的登山隊。在此路線除了可以欣賞蔚藍的海岸景色與阡陌的田野景觀外,也可以認識白沙屯、後龍地區的歷史發展,沿路也有不少人文景點(例如大井確士紀念碑、軍事碉堡、同興老街、鄭崇和墓園)等地,都是走訪的過程中可以細細品嘗的地方。
本路線又可以稱為「五宮縱走」,路線大致上與臺鐵海岸線平行,會經過白沙屯東龍宮、山邊媽祖宮、石雕媽祖清海宮、公司寮五福宮、後龍攻炮城慈雲宮等地,而中間也會經過三座山,包含白沙屯山(H41)、半天寮山(H98)、公司寮山(H114)等。總長約20公里左右,幾乎都走在平坦的馬路、產業道路上,較少爬坡。對於爬山的山友可能又是另一個挑戰(天氣熱、平坦的柏油路都讓部分山友打退堂鼓),因此造訪此路線建議穿較為舒適的運動鞋以及多攜帶一些水分,無遮蔽的地方可以撐傘。接著我們就跟著北岳的腳步來朝聖今天的路線囉!Let's go!
本活動由「新北市山岳協會」所舉辦
領隊:吳俊燁/嚮導群:章振瑋、陳義元、梁啟榮、童詩媁、吳庭瑄、彭康維等人/隊員:約300~400員
09:43~10:10 自竹南車站搭乘南下海線區間車至白沙屯火車站
白沙屯車站
營業里程152.1K,於大正十一年(1922)設站,近年來因為車站改造風潮下,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執行「白沙屯車站站體意象改善工程」於2021年10月完工啟用。門面設置大型媽祖婆九珠垂簾意象,門口放置了Q版媽祖、千里眼、順風耳公仔搭配台鐵帽子,天橋則利用拱天宮獨有的「勇」字打造燈箱,跟信眾所穿的黃色背心相呼應,打造當地民俗特色據點。
站外設有YouBike租借站,可以租借騎乘。
白沙屯車站首次到訪是16歲(2012.07.14),第二次是23歲(2019.10.19),第三次就是這次跟北岳來登山的這一次,即28歲(2023.12.09)。
車站旁有磚造甕牆以及神轎等裝置藝術品,也有YouBike租借站可以供遊客使用
循著鐵道旁的步道前行
出台1省道過馬路後左轉,往東龍宮、白沙屯山
東龍宮
創建於清道光元年(1821),距今已有202年歷史,主祀關聖帝君(山西夫子),為白沙屯地區關聖帝君之信仰中心。
廟旁有一石階步道而上會抵達平台後再接續木棧階梯而上。
此處又名「飯店山海景公園」,早年荒煙漫草無人管理,多年前國產署將地撥給鎮公所利用,又配合觀光局「海岸觀光軸線環境改善工程計畫」另補助經費共1000多萬,經改善後設置木棧道、觀景平台,周遭環境清幽,成為當地人賞海景的祕境。
木棧步道旁有一座日軍大井確士紀念碑,當地人稱此處為「飯店山」。
大井確士紀念碑沿革
位於通霄白沙屯東龍宮後方小山丘。這是為紀念乙未戰爭的日本士兵「大井確士」所立,在當時稱此碑為「大井大尉忠魂碑」。大井確士為日本近衛師團陸軍大尉,在明治28年(1895年)8月16日隨日軍進駐通霄,行軍至此時罹病死亡,日方為感念大井「頗具戰功」,將他葬於此處並立碑紀念。亡故後,於大正十年(1921年7月10日)由台籍人士才會立碑紀念,當地人士認為是大井確士生前善待台人,也有一說是日方認為大井確士在戰爭期間,累積不少戰功所以立碑紀念。昭和十六年(1941年)4月為因應當時二戰期間皇民化運動,紀念碑就是在此時機,與政治氛圍下,為軍國意識型態之導入,進而重修。2016年1月12日登錄為歷史建築。
正面內容寫著「近衛步兵第一聯隊副官-陸軍大尉從六位勳六等大井確士之靈」。碑碣為尖首碑造形,具有當時日治時期的建物風格。碑碣設計者為赤崎笑熊,特殊在於其他紀念碑多為日本人自己出資興建,而此紀念碑的捐獻者台籍人士(在碑碣有落款捐獻人姓名)算頗為罕見。
紀念碑旁可以眺望白沙屯海景與聚落、海岸線鐵路
循著木棧步道途中轉入山徑,進入白沙屯山山徑
白沙屯山,海拔41公尺,有一顆土地調查局圖根點
10:40 以最快的腳步回到東龍宮,章魚哥開始介紹今天的活動路線
接著循著後龍的方向前行
道路兩側的芒花綻放的樣貌讓人直呼好美
10:59 經過拱天宮景觀公園
古色古香的三合院
整條路上都是我們隊伍的人,整隊加起來將近400人,綿延1~2公里,隊伍氣勢連路過的車輛都覺得嘖嘖稱奇
蔚藍海岸與風車景象
路邊偶爾會見到野花王爺葵與牽牛花
11:24 不久後到達後龍鎮南端的南港社區,此地就是後龍鎮南港里,農作物為西瓜,花生,南瓜,蕃薯,尤其以西瓜最為有名,因此以西瓜作為社區的象徵
此為導演黃信堯,做為電影《大佛普拉斯》劇中人物祈福躲禍的場景,也是本日路線的亮點之一,經過時我們來踩點一下。
中正廟源自於蔣公過世後,1979年由通霄洪姓鎮民在此廟旁購地興建兩種建築外觀為傳統的寺廟,其中一座祭祀蔣中正,另一座為城隍爺、包公。目前已經荒廢,無人看守,看起來極為荒涼的一個景點。
走在林蔭中真涼快
穿越巷弄中,發現到一棟古早時代常見的土埆厝
11:53 通過平交道
山邊馬祖宮
廟宇旁邊有市集,經過的遊客可以向他們捧場喔。這裡的芋頭酥跟牛舌餅都還不錯吃,推薦給大家!
繼續循著鐵道一路往半天寮、好望角方向
12:08 抵達過港隧道,旁邊有一裝置藝術可以拍照留影
這裡也有解說牌,描述過港隧道的前世今生。
海線縱貫鐵路歷史沿革
臺鐵海岸線鐵路於1922年完工,反映了當時台灣經濟逐漸繁榮,南北運輸量大幅增加,舊鐵路(山線)面臨運輸瓶頸,因此總督府於竹南站與彰化站之間(造橋、後龍、通霄、苑裡、大甲、清水、沙鹿、龍井、大肚等地)闢建海岸線鐵路。舊海線鐵路隧道至1973年,鐵路縱貫線全面電氣化,海線鐵道西移後正式走入歷史。
過港隧道群,過港隧道一號長295公尺、二號隧道長161公尺、三號隧道長56公尺。內部還有七彩霓虹燈,看起來更光彩奪目,吸引遊客假日前來朝聖
步道沿路設有休憩涼亭,我們現在所踩踏的地方就是昔日舊海線鐵路所在地
假日隧道成為市集,街頭藝人都會在這裡表演打賞
經過鐵路涵洞
12:27 捕捉到EMU3000南下新自強號經過的那一剎那
不遠處就是清海宮,此處也設有Youbike站點
經過另一處彩繪過的鐵路涵洞,兩邊都有圖樣,以綠光海風自行車為主題的繪畫
不久後進入牧羊古道
牧羊古道位處新竹林管處轄管1323號保安林內,是早年在地居民畜羊產業及通往海邊活動的重要要道,因當地環境及植物適合羊群的生長,故早期居民除靠海吃飯,並以牧羊為主要產業,牧羊古道也成牧羊必經的路徑。
近年來產業更迭以及新開闢聯外道路後,致居民甚少行走,使得古道因而荒廢,但古道沿線有成林的相思樹、木麻黃等防風樹種及原生的台灣海棗(糠榔),並可遠眺後龍海岸線,也有豐富的貝類化石層,自然及人文生態歷史相當豐富。
直到2019年鎮公所函請新竹林管處同意重建古道,新竹林管處結合苗栗縣海岸環境發展協會及苗栗社大等志工,透過手作步道方式,還原牧羊古道,修復後將由在地協會與苗栗社大志工認養維護,並藉以保存傳統文化及自然資源。
此為原始山徑,一路爬坡
步道沿路的視野
13:05 不久後出聯外道路後,要往好望角之前有一顆半天寮山基點近在咫尺
因為排隊拍照的山友很多,因此就在原地吃午餐休息,一邊等拍照
跨過處進入草叢後就可以看到三角點在此,如圖所示
半天寮山,又名「崎頂山」,海拔98公尺,三等三角點No.149
拍完基點後,繼續往好望角園區前行
好望角番薯園
原主強調生態與環境的維護,融合祖先許多智慧與古早生活印象與用品。園區更規畫了當地自然景觀、文物以及生態等活動行程,提供控窯用餐服務,以及自製烤地瓜、土窯雞、柴燒黑糖薑母茶等產品,團體預約可體驗生態、農趣活動。
13:27 往好望角、龍港車站之岔路口,先至好望角後下來往龍港車站方向前行
園區設有公廁,可以方便遊客如廁
站在觀景台上,能遠眺後龍溪、西湖溪出海與台灣海峽交會,綿延的西濱快速公路和海線鐵路從山下的西瓜田經過,偶爾還會看見火車飛馳而過的畫面
軍事碉堡,早期此處是軍事基地
離開好望角,往公司寮(龍港車站方向)前進
14:06 路邊的廢棄漁船
14:13 穿過鐵路涵洞
西湖重要濕地
此處是位於西湖溪與後龍溪之間的自然溼地,範圍東自後龍溪及61線西濱快速道交會處,西至海角樂園西側防風林,南以西湖溪與海線縱貫鐵路交會處為止的河口潮間帶,總面積為141.07公頃。在河口泥灘、溪流、沙、礫石堆及沈積岩岸等多種不同棲地類型,孕育出許多不同類群的生物,有多種廣鹽性魚類及鳥類在此棲息及覓食,更有石虎、白鼻心等哺乳類動物,形成重要生態資源。
苗栗後龍的「西湖溪自行車鐵橋」是2020年6月份開通的自行車道景觀橋,橋體採用能夠抵抗海邊氣候的鋼構設計,明亮的大紅色系,並將苗栗傳統蝦籠竹編工法納入外觀設計的構想,此處可以眺望西湖溪出海口的美景,橋旁緊鄰台鐵海線鐵路,佇立碩大的白色風車,與橋下的溼地生態相得益彰。
正面與側面特寫,感謝某熱心山友的拍攝
過拱橋後,還有一座彩繪牆
與海線鐵路旁的自行車步道,不論走路還是騎單車都可以來追火車
岔路口,我們不會經過車站,直接取左下往公司寮漁港
公司寮漁港與堤防景色特寫
當時該港南岸為荒蠻之地,因而有漁民數人組織公司團體,築寮捕漁,以此稱為「公司寮漁港」。但二戰後定名為後壟港。今稱「龍港」,一般仍習慣以舊名公司寮漁港為名。
漁港旁的老屋
15:01 龍港五福宮
沿著鐵道旁的道路續行至同興老街
過平交道,等待火車經過後再通行
龍港車站,於1922年設站。因興建新站房,原有的木造站房已拆除。由於其周邊居住人口不多,該站為西部幹線平均進出人數最少車站之一。
龍港車站的昔日樣貌
龍港車站今日樣貌(攝於2018.09.07)
循著巷弄進入同興老街
同興老街
位於龍港車站附近,此地舊稱「公司寮」,清康熙末年時,稱「礁荖叭港」,後來改為「烏眉港」。日治時期,改為「公司寮港」,昔日入墾後壠或苗栗,部份由此登陸,其名乃該地有漁民合力搭蓋以供收藏漁網之茅草寮。由於公司寮之位置重要,位居後龍對外的海運要津,故改稱「龍津」。早期公司寮港燈火通明的景象更是列為苗栗八景之一的「寮港歸舟」。
同興老街是後龍最早的街道,也成漢人和平埔族人交換土產的集貨中心。後來後龍溪逐漸淤積,漢人開墾溪邊為田地,人口漸漸增多,形成了後龍街,就是現在的市中心。而在同光國小東邊有一條小水溝,以前溪水清澈無比,平埔族婦女會在水溝裡洗衣服,所以被稱為「番婆仔溝」。
老街內多是復古的磚瓦建築,寧靜的小巷子裡適合散步和外拍。公司寮港的繁盛時期,同興老街是最熱鬧的街道,現在成為古意盎然的老街,騎樓拱廊仍在,人事卻已非,撫摸著斑駁的牆面,感受那訴說不盡的老街采風。
灣區仔溝鄉土黃金城文史館
街道旁的早期商號建築,透露著後龍溪口曾經扮演著貿易貨物吐納的角色
「黃盛利商號」是整條街上少數保存完整的街屋之一,紅磚牆堵上有著幾面斗砌磚牆,斑駁的門板透露著幾許滄桑,長條木板上有著疑似油漆潑灑的奇怪痕跡,外邊懸掛著許多饒富意味的標語。
15:22 逛完同興老街後,循著舊後汶公路(台六線)續行
15:26 右岔進入往公司寮山產業道路
15:31 途中右側有一座福德祠,雕飾圖樣可以欣賞一下
15:37 到達公司寮山登山口,可以先卸包後起登
海拔落差約30公尺,路徑明顯,還算好走
接續平緩的山徑後,代表三角點已經不遠了
公司寮山,海拔114公尺,一等衛星控制點
距離30公尺處還有一顆三等三角點No.83
下山前,可以看到後龍平原以及周遭丘陵景色都盡收眼底
下至登山口,一路下山囉
16:33 後龍當地盛產西瓜,以西瓜為意象的休憩亭
南社社區與東營、西營大將軍廟之入口意象
16:37 抵達縱貫公路路口,此處為台1線113K處,此處有一座歷史古蹟-鄭崇和墓
鄭崇和墓
建於道光七年(1857),為崇和次子用錫所建造,鄭崇和(1756~1827)是開臺進士鄭用錫之父。原籍金門,19歲渡海來臺卜居後龍。是苗栗縣現存最完整的古墓。道光皇帝於1832年追封崇和為臺灣第一位「鄉賢」,特賜造旗官墓,墓前安置文武翁仲石人、石馬、石虎、石羊及左右兩支石旗竿,雕工精細不同凡品。
墓碑寫著:「同治丁卯子月,皇清誥贈通奉大夫,顯祖考祀鄉賢祠鄭公、二品夫人,顯祖妣鄭門陳太夫人合葬佳城,四大房孫如椿、如梁、如雲、如蘭等仝立」。
神道碑
墓前有文武翁仲石象,立於左右,另有成對石馬、石羊、石豬,或立或伏或蹲;石馬,係以馬賜騎之意,石羊及石豬則作敬獻長祭解。
除了石雕像外,墓旁也有雕飾圖樣
墓園左右還有兩支石旗竿,刻有「恩受榮封更享松榆俎豆 慶餘積善己著蘭桂科名」,以表彰鄭崇和功業之灼華」等字樣。
17:00 在後龍溪橋上看鐵路橋景色以及火車奔駛而過的景象
北上130次自強號列車即將駛入後龍車站
火車站附近一棟歷史悠久的街屋
回到後龍車站
後龍車站廣場
17:41~17:56 搭乘北上海線區間車賦歸竹南
本次活動雖然海拔落差不大,但頂著大太陽行走也是對體力是一大考驗,天氣熱記得要做好水分與鹽分的補充喔
★★★近期行腳精彩回顧★★★
2023-029:竹東三山(員崠子山、樹杞林山、新具庄山)O型連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