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溪區野薑花の國度柑腳城(赤皮崙頂看故鄉)

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ffb5d913faddaf1751ab196988d4bdef.jpg

旅遊日期:112.08.05  天氣:晴天

柑腳城人稱山中小威尼斯在雙溪鄉西南處,柑腳溪的南岸。柑腳溪及崩山坑溪由柑腳城後方山區流下交會於柑腳城前方山坎下方,柑腳城因而三面臨溪懸崖屏障難以攀登,後面靠山而形成有天然屏障的城寨,故名「城」叫柑腳城。柑腳城隔著柑腳溪及崩山坑溪高踞在溪邊的絕壁上,形成一個天然屏障的狹長地形與(赤皮崙)遙遙相望。

柑腳城聳立在柑腳溪與崩山坑溪匯合處,地形聚落沿著柑腳溪往內盤山、中坑及下坑的山谷處延伸。柑腳溪兩旁的田野農地呈梯型逐漸往兩邊上升,狹長的山谷溪澗中白雲悠悠、山青水秀田疇處處,農舍錯落於山野林地中,盤旋於山巔的老鷹叫聲迴盪於山谷間。

黃昏的故鄉~
作詞:文夏 作曲:黃中岳;佚名

『叫著我 叫著我 黃昏的故鄉不時地叫我
叫我這個苦命的身軀 流浪的人無厝的渡鳥
孤單若來到異鄉 不時也會念家鄉
今日又是來聽見著喔~ 親像塊叫我~

叫著我 叫著我 黃昏的故鄉不時地叫我
懷念彼時故鄉的形影 月光不時照落的山河
彼邊山 彼條溪水 永遠抱著咱的夢
今夜又是來夢著伊喔~ 親像塊等我~

叫著我 叫著我 黃昏的故鄉不時地叫我
含著悲哀也有帶目屎 盼我轉去的聲叫無停
白雲啊~你若嘜去 請你帶著阮心情
送去乎伊我的阿母喔~ 不倘來忘記~ 』

這首懷念故鄉的歌曲,詞句間描述故鄉似乎不斷的在呼喚離鄉的遊子,故鄉的親人、故鄉的景色縈繞在心中,道盡遠離家鄉人的思鄉情懷。一個人最懷念的地方還是伴他成長過程的家鄉,不管這地方是山裡、海邊還是城市,然懷念離開出生及成長的故鄉確是一樣。

旅遊路線圖:登山口11:50→下內平林山11:56→觀景電塔12:00→回登山口12:25

b38b11e009b509aaaa59785cdaab1f26.jpg

11:50北38鄉道平溪與雙溪界碑處(約3.9處)。界碑左旁有步道爬往下內平林山。上下內平林山去看故鄉-柑腳城。

498636eecd620097bfa372d85e5cbb13.jpg

這條是「淡蘭山徑-大坑山稜線步道」可接平湖東步道下平溪平湖遊樂區(已廢棄)。

ffeb54485f077321def6eadd423bff81.jpg

登山口是綠草圓木土階步道。

a48d5812a16dafcc7755989314e0e762.jpg

樹林下陡爬而上的圓木步道,天氣很熱還好一路有樹蔭及山風。慢慢爬不急。

f8a88cd5d450d57e967fb262a86dbb0c.jpg

這段圓木步道青草長的特別長。步道還蠻陡的!

9353118e0d2672a9a054b3838478cab9.jpg

步道即將上稜線出現石階古道。步道轉平,稜線上陣陣山風吹來涼爽不少!

9e11139dcf5a9583ec83419dcd970e88.jpg

稜線上叉路,右有叉路出北38鄉道約4.8K處。

f8b6f07b7ce1035f9d063e38758f53e1.jpg

有綁登山條但路徑似乎難辨少有人走!記得念國小時曾與母親從橋頭走路越嶺下平湖三公煤礦找父親,應該就是走這些路徑上來的,還有一些記憶。

4c7682ef3f04abe46341482e36ad7b91.jpg

11:56下內平林山又稱大湖山、赤皮崙海拔504M,有土地調查局圖根點。樹林間無展望。

4bdfe2ea696d90ff72aad957f98a53c7.jpg

3eefac768cdbde19b0cf5f060423480f.jpg

稜線續往大坑山方向走,今天是想爬上稜線上的觀景電塔俯瞰故鄉-柑腳城。

e36a299dbd75eb4bab1ae28b6ae934f5.jpg

稜線路開始往下走,路況還是不錯!

3ed161430aa134d43ba3de6bac2586c6.jpg

左下方有叉路上來,應該是從平雙隧道口上來的路徑。稜線續走。

bc6c4fe082c17d6cbfae5f4a362499d6.jpg

稜線路稍往下走後又轉平,已看見右前方的電塔。

ee51679f7397c8a534e4ca4b9f0e98a7.jpg

稜線旁的電塔基座是視野很好的觀景台。這是今天特別上來的地方,可以很清楚的眺望到雙溪到柑腳城的山谷、聚落風光,尤其是柑腳城。

1db019ed8bf441ef7eb67e9d7602f4c2.jpg

從柑腳城沿著柑腳溪、平林溪溪谷一路往外延伸的美麗景觀盡收眼底。

070049aea9c910a191546390f7b742b4.jpg

3a8c447abf6495da26d3ae21fad1073b.jpg

看到了小時候住的平水聚落。稍被竹林遮去。

a1412e17ed8a0bd24d793dc4c22b78ad.jpg

橋頭聚落也是被樹林遮去大半的視野。房子後面是柑腳溪。

0496be45e932fe6df30394f3cc35e619.jpg

柑腳城 有如被人們遺忘的國度,寧靜的促立在藍天白雲的天空下,四周是群山圍繞流水悠悠,一幅與世無爭的淡泊。此地更是野薑花的國度,不管野溪旁、草地上、田野中或是水圳邊常常是綠色一片,一到開花期,更是由綠轉白,呈現出野薑花故鄉的繁茂景象。野薑花的香味飄遠清淡尤其是在早晨露水水珠上在葉子及花瓣上時,香味更是清新淡遠。

8b6fcfc5f717fe8adb0bcfdebc1b8416.jpg

高踞天然懸崖屏障上的柑腳城 ,崩山坑溪及盤山坑溪流經柑腳城 兩邊形成柑腳城 三面臨水一面背山的天然地形。背面傾斜的山坡朵朵白雲高掛天空,淡藍的天空及四周青翠的林木花草勒成一幅天然的水彩畫,襯托出淡淡脫俗的「山中小威尼斯」的風貌。

遠山重疊山谷圍繞間是農村屋設點綴其中,隱約可聽雞叫狗吠之聲自遠處傳來。這些山、這些田、這些水及這些景象可是我最初始的記憶,這些山谷、這些溪水、這些田園及這些山林也是我最初的森林遊樂場,一切還是那麼的親近及熟悉彷彿才在昨日一樣。

f9ffaa7c022b2806218b250c15ad3d4e.jpg

61846580efcfe8e4b6aa556411cf145d.jpg

4fbc86d8b52bff7f00fe389afba8a69a.jpg

9f3deb1f25b496b737a249226a5181a9.jpg

35276e1c6c3592cdd6cae08460b3b10e.jpg

稜線原路回到下內平林山。

889085a98d9bb00825d089f35447d14e.jpg

圓木步道陡下回北38鄉道登山口。

91d9a873867df79897bccf70955ce203.jpg

12:25回到北38鄉道登山口。產道左下一小段有「得遠亭」。取左下去得遠亭觀景。

74177fbf249cd38c885c58735101f082.jpg

北38鄉道4K處涼亭(得遠亭)。亭內涼風陣陣吹來,入亭休息眺景。

357497a1b2f370bbafb30a538a75db17.jpg

得遠亭的視野不亞於大坑山稜線上電塔觀景台。俯瞰柑腳城視野也是一流的。

cf3d35a55fec4ad9fa4dde9742dc2e5a.jpg

2d0cb55b740cb31401bb2cd33ac535ac.jpg

c33f67c6947f7989bdefe97a07d5e8b6.jpg

再眺望平水聚落。眺望故鄉心中真是千千結!

6abdae9566821d3b87ed751d6af86b05.jpg

驅車從北38鄉道下來,來到昔日的泰發煤礦煤炭窯。大概從國小四五年級到國中畢業這幾年每逢假日或寒暑假都跟母親一早來這裡「出窯」。鄰居也有幾位男女同學也跟我一樣都來幫她們的母親出窯。想想真是懷念啊!

d65e5a0a96ae163df0f0e1c31b54c53d.jpg

中午將出礦的生煤在洗煤場洗淨後經壓碎用輕便車推上窯頂,將生煤卸在窯頂然後用煤鏟一鏟一鏟將生煤由窯頂窯口鏟入.然後將下方拱形窯口用石塊及濕泥土將窯口封住燃燒(窯內因長期燃燒有溫度故將生煤鏟入封起上下窯口後裡面溫會讓生煤燃燒)約16小時,隔天一早約3或4點來將下方窯口石塊勾落(此時窯內熊熊烈火約有上千度)然後用水桶盛水(窯口旁邊有水池)避開窯口往內潑水(潑水後窯內熱氣會往窯口衝出,人不能被熱氣噴到否則皮鐵定被燙熟很危險).潑水到一定程度(不能潑太多水否則窯內溫度太低將無法讓生煤燃燒,需靠經驗)後用長約五六呎長的鐵勾將熟碳勾出再用鐵鏟將熟碳鏟上輕便車後,再把裝有熟碳的輕便車推往卸煤場傾倒後才算完成。

84b00df8f7be14664bc5155f292844d1.jpg

從廢泰發煤礦往柑腳城,產道上眺望柑腳城及柑林國小。

8cf635ed165a1624c5a6013f1629c975.jpg

柑腳城最熱鬧的廟慶活動是農曆2月13媽祖生,殺豬公迎神轎過火熱鬧好幾天。但最開心的是廟前的歌仔戲,而戲演甚麼不知道也不關心注意的是戲棚下所賣的李仔串、烤魷魚、青芭樂、燒酒螺、麥芽糖、棉花糖及氣球。台上鑼鼓喧天台下萬頭竄動真叫人懷念啊。

a0efd09039af75ec550a63a4029b60d6.jpg

柑腳城唯一的柑仔店也關門歇業了!真是讓人不勝噓唏!廟前甘仔店這是鄉下山上人家進城購買什貨的雜貨店,茶米油鹽醬醋茶及豬肉鹹魚都有,但還有一項最重要的是零嘴。小時住下坑山上平時無零嘴可吃要等母親進城才會買些回山上,那真是美味。上小學時有時難抗拒誘惑就先跟店主賒帳拿零嘴吃,等母親進城買東西付錢發現後回家鐵定一頓竹筍炒肉絲給你粗飽。

51044538d0aa6f9f357b0a1961e95d9f.jpg

柑林國小已有百年校齡,泰發煤礦未歇業前的全盛時期有學生600多人現約有10餘人成為一所迷你小學。這裡有太多的記憶與無數回憶無法一一寫出只能回想與品味。

eca3b20b73bd10f747bc022e5d8d84b7.jpg

柑腳城下百年水泥小橋是柑腳城古時出城唯一通道,記得4歲5歲年紀這橋尚是唯一道路且橋頭兩旁有高高的樹木,有時這橋頭樹下是旅人的休息地,就地而坐渇飲路邊清澈的小溪澗水。

f825097b03a9d14eac3e4b21aaa8d46c.jpg

d60c9a63e2742fe0b4513078776087c4.jpg

「橋頭社區」,因較靠近「泰發煤礦」是泰發煤礦、柑腳城(內柑腳)及平水(外柑腳)的中點也是雙柑公路基隆客運的終點站,故形成較大的社區也是附近居民日常用品的購買地。太發煤礦開採期間此地有較大型雜貨店、糕餅店、屠宰店、碾米店、製冰店、理髮店、撞球間及小型外科診所等,節慶期間也是熱鬧滾滾人潮絡繹不絕。

從國中約二年級吧應該有一點想標新立異吧!但也不是學壞只是跟著學抽菸及學打撞球,在那個時代會窩在撞球間打撞球的小孩大概都會被冠上「壞小孩」的標籤,但那時也沒有理會太多有時撞到半夜讓父親來抓回去。

422fa12c8241940e8dd0081ef78ed831.jpg

這是我從國小二年級住到國中畢業的地方「平水」,是雙溪鄉外柑村的一個小聚落,位於台2丙省道與北38鄉道(雙柑公路)的分差點,目前只有約三十戶人家其中半數是在假日才有回來平常都是緊閉門戶。水泥牆加黑色柏油紙板屋頂是一貫的建築(現都改為鐵皮屋頂),其中都以長源村(內柑腳)的「泰發煤礦」為業,少數兼有田地栽種水稻。柑腳溪自平水中間穿過,沿柑腳溪兩旁的稻田向兩邊山區慢慢起伏擴散,其間兼有少部分果園及菜園無其他栽種植物,聚落住家緊依雙柑公路兩旁而建長約200公尺。

平常人家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學生放學大部分都聚在空地或屋簷下的小走廊玩彈珠、打陀螺、橡皮筋、紙牌、捉迷藏及首領一號。晚間吃飽飯後不管大人小孩都會不約而同聚集到少數幾家有電視機的同學家裡看電視連續劇,我記得的看過閩南語連續劇有「阿公店、玉蘭花、鴛鴦溪、西螺七坎、火燒紅蓮寺、為甚麼、嘉慶君遊台灣、走馬燈等等」而卡通影片則有「頑皮豹、北海小英雄、小獅王、大力水手、白馬王子等等」,遇到星期假日更有影集「勇士們、人猿泰山、蒙面俠蘇洛、蝙蝠俠、青峰峽等等」,這些五六十年代的電視節目現在回想還真是魂縈夢繫念念不忘。

有太多的童年時光及事物在此度過,吆喝聲、吵架聲、歡笑聲甚至是哭喊聲是這些戲碼的真實告白。如今曾在這塊空地上演出的玩伴們都已分散各奔東西,但每人都曾是這塊空地上的最佳男女主角。時間輾轉民國66年平水居民賴以維生的「泰發煤礦」歇業,居民們不得不遠走他鄉紛紛搬離,十幾個同學玩伴們一個一個搬走,最後我也跟父母搬離伴我度過童年歲月的家鄉「平水」至今有45年。

43f43f7bbe6087566d05a32321d8bca4.jpg

留言

預設頭像


  • 絕壁精靈的頭像 絕壁精靈

    好巧!差一點又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