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熱門排行

用錯方法下陡坡,付出沉重的代價

  • Argo Gee
  • 12,432 次點閱
  • 31 次拍手
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2023年05月28日 從新田登山步道 第一步道400公尺下切,走新田三星O型(參考山友GPX),以骨折開刀住院收場。

在開刀出院後,我曾寫了一篇網誌,新田三星的行走經驗,摘要是

發現不對,路徑超出自己的處理能力,應該要小心折返。

但是,該文其實沒有明確說明,為什麼別人新田三星O行繞沒事,我O行繞骨折收場。

今日這一篇,算是檢討自己的愚蠢,

如圖說明,陡斜下坡,我竟然用以前走緩下坡的方法,蠻幹直下。

不是路的問題,是人的問題。沒有搜集參考別人的登山經驗,又不用腦思考,用錯方法下陡坡,就要付出代價

代價很沉重,健康,金錢,時間,損失難以估算。
期待很久的畢業30重聚,也因為我不用大腦所引發的受傷,衍生媽媽的受傷住院(我覺得有連帶關係),無法成行。

看到同學的相見歡照片,非常高興,又覺得可惜。
我本來也可以是其中一部分。登山亂來,自己毀掉可能的歡樂。

端午連假,本來至少可以爬兩天,甚至四天四個新地點。現在只能等待骨折痊癒,然後復健。

登山很歡樂,但不做充分準備(蒐集登山資訊,準備必要工具,飲食),遇到問題,不用腦思考,

後果會讓人很難受,而且難受的時間可能很長。

留言

預設頭像


  • jy的頭像 jy

    我自己的經驗是登山鞋要慎選, 然後下坡重心要壓低, 樹幹和石頭都會滑, 不要預設踩下去會沒事, 最好都先用拐杖推推看, 然後重心壓低, 抓住樹根或繩索,  移動你的重心, 一步一步來, 穩扎穩打 

    • 陳志順的頭像 陳志順

      既然要說緩坡陡坡, 最基本的應該是定義坡度幾度叫陡坡, 否則也是白講, 有人認為45度以上叫陡坡, 有人認為60度以上才叫陡坡, 無所適從

      • 陳志順的頭像 陳志順

        坡度,指坡地「(片)面」和水平面的夾角,可以細分為:2°-5°極緩坡、5°-15°緩坡、15-25°緩陡坡、25°-35°陡坡、35°-55°極陡坡、>55°直立坡。坡度與面狀侵蝕關係密切。

        道路一般的說法是幾%, 意即升高/行走距離, 而非數學上慣用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