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症發作來不及下山怎麼辦?PAC 攜帶型加壓袋爭取救援與存活時間

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頭頂上方的透明觀景窗透入微微亮光,耳邊傳來幫浦打氣的聲響,我仰躺著,突然開始耳鳴,我吞了吞口水。

「還可以嗎?」窗外的隊員問。

我伸手比出 OK 的手勢,於是幫浦繼續充氣、加壓。

我抬起頭往腳邊看去,發現自己逐漸被包覆在紅色緊閉的圓柱體裡,這裡有 220 公分長,直徑 85 公分寬,我可以在裡面擺動雙腿,也可以微微仰身喝水,在這裡,我顯得好嬌小。

我在哪裡?
我在 PAC 裡。
在攜帶型加壓袋裡。

3a1cb42f54f71e231761928089622af6.jpg


我還記得第一次發生急性高山病時,是十年前在合歡北峰的半山腰上,已記不清看見什麼美麗風景,只記得冷風吹的我頭痛欲裂,還和隊友借了毛帽戴上。回到小風口停車場時,還微微覺得噁心想吐。幸好領隊發覺異狀,趕緊帶我們一行人驅車下山,下降高度。

現在回想起來,那時的自己膽子真大。
因為一無所知,而自以為無所畏懼。

高山症的發生不是完全沒有前因,它可能會因為熬夜沒睡飽感冒海拔上升太快(註:高山症普遍發生在海拔 2500 公尺以上,但也有可能提早發生)...等,就這樣發生了。

而高山症依照不同的症狀分成三種病症:

🟡 急性高山病:有登高(高於海拔 2500 公尺),頭痛、頭暈、噁心嘔吐、疲憊虛弱(頭痛是必備指標,噁心嘔吐是變嚴重的指標)。

🟡 高海拔腦水腫:有登高(高於海拔 2500 公尺),且發生以下至少兩種情況,如急性高山病症狀、走路不穩(無法腳跟對腳尖走一直線)、意識變化(出現錯覺、幻覺、昏迷)。

🟡 高海拔肺水腫:有登高(高於海拔 2500 公尺),且有以下兩種症狀,如休息狀態下呼吸困難或呼吸急促、咳嗽、虛弱無力、胸悶、躺不下去(因為肺泡在水裡);或有以下四種病徵,如肺部有囉音或哮鳴聲、臉色發白嘴唇發紫、呼吸過速、心跳過速。

對付這三種高海拔疾病,其實最有效的解藥就是:下降高度、下降高度、下降高度!

但如果因為路程、天氣或體力因素而來不及下山呢?

這時候,如果你在山屋,是否有看到一個藍色的大塑膠桶,桶子上貼有 PAC 攜帶型加壓袋的貼紙?

對,就是那個,打開黑色蓋子,會看到裡面有個紅色大袋子,袋子有點重,大約有八公斤,把袋子拿出來放在地上,接下來我會用文字描述使用方式。

要記得,PAC 只限於治療高海拔疾病(急性高山病、高海拔腦水腫、高海拔肺水腫),在台灣,它可以模擬海拔高度下降約 1500 公尺,但對於失溫、心臟病、肺炎、中風...等其他疾病是完全無效的,且軀幹或頭部有外傷的不能使用 PAC,要記得喔。

接下來,你已經把袋子內的東西一一取出,你會看到一個紅色的 PAC 和 3 個配件:塑膠軟管、踩踏幫浦、修補包。

2edbdb4cb7a4ba9b16b00b34f7140371.jpg

44285400e0038e9f08d16c3943cf640b.jpg
(1)
確認使用環境是安全、平整、舒適的,沒有尖銳物品,沒有危險地形,沒有太陽會高溫曝曬。若是碎石地面,可以先在 PAC 下面鋪上睡墊。

(2)
把 PAC 平整攤開,將軟管分別接上幫浦的出氣孔和 PAC 的進氣孔,並確認可變壓力閥是鎖上的。

c73abd33ea8dddd49f8106cd8e6e0244.jpg


(3)
請患者躺入 PAC 中。

因為在艙內可能會待上 2-6 小時的時間,所以要給予治療過程所需要的維生物品:尿壺(寶特瓶或衣物)、嘔吐袋、睡袋、飲用水、食物。不可放入氧氣瓶。

如果患者是高海拔肺水腫,此時他可能會因為肺部積水而無法躺下,請你幫他在頭部與肩膀下方墊高約 30-50 公分,讓他保持斜躺姿勢。

(4)
患者若仍有意識,此時會很不安,請清楚告知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以及要做哪些適應。

「這個加壓艙會模擬高度下降,幫你緩解高山症的症狀,等一下我會拉上拉鍊,你可以從上面的觀景窗看到我,我也可以看到你,不用緊張喔。然後充氣時,你在裡面會聽到很大的聲音,如果有耳鳴,可以幫我吞吞口水、打哈欠,或是捏著鼻子閉著嘴巴吐氣,如果還是很不舒服,你就從窗戶比個叉叉的手勢,我就會暫停動作,如果你要求出來,我會讓你出來。可以的話,就幫我比個 OK 喔!」

23803bf2b54f5827b4bcfa20fc8ad519.jpg
(5)
患者準備就緒,你費力的拉上拉鍊(註:因為要確保完全緊密,所以 PAC 的拉鍊特別難拉。另外患者無法從內部打開 PAC,所以操作者絕對不可離開 PAC)。

59b42e671d9792e926a4c3d8cf0c59bc.jpg
你站起身,單腳踩上幫浦,開始快速踩踏
最慢每 5 秒鐘就要踩一次,踩太慢患者會缺氧的。

85c81edf745f8a9032cf52511e93810e.jpg
(6)
踩個沒幾下,你發現患者好像有點緊張,於是你從窗戶外大聲問:「感覺還可以嗎?」
結果患者對你比了一個叉叉的手勢,於是你停下。

「我先幫你放慢加壓的速度。」你將踩踏加壓的速度放慢,讓患者有時間適應壓力變化。

「現在感覺如何?」
患者對你比了一個 OK,於是你恢復到快速踩踏,繼續加壓。

(7)
過沒多久,PAC 已完全膨脹鼓起成圓柱體,你聽見 PAC 放氣的咻咻聲,自動洩壓閥上的黃色塑膠紙也被風吹動,這表示 PAC 已完全充氣,達到每平方英寸 2 磅的壓力,海拔高度已模擬下降了1500公尺

909ae0ae1383c12207db2601c1a3b953.jpg9bf1aceb5d62e7cd278682fdcb66e759.jpg
接下來,你一樣要每 5 秒踩一次,給予艙內足夠的壓力和氧氣。如果今天只有你一個人,除了每 5 秒踩一次,每 20-30 分鐘最多休息一分鐘。人多則可以輪流幫忙。

(8 )
過了兩小時,患者症狀已有改善,準備進行直升機吊掛或緊急下撤,你要準備讓患者離開 PAC。
打開自動洩壓閥,保持每 20-30 秒踩一次,等到 PAC 的艙壁完全失去張力後,便可拉開拉鍊,讓患者出來。

PAC 治療參考時間 (非一定待滿):
急性高山病 2 小時
高海拔腦水腫 4 小時
高海拔肺水腫 6 小時


(9)
PAC 的收納也相當重要,為了讓它在下一個任務也能圓滿達成,收納時,記得不要去折到拉鍊處,若拉鍊損壞,加壓袋便無法有效充氣加壓,更無法模擬高度下降。

先平整攤開,由尾端開始捲,不用刻意把邊邊角角拉得很平整,自然收捲即可,會有一條黑色束帶讓你固定,繫好後再放進原本的大袋子裡。

e82e0b611165fd0d7825ec94f388580b.jpg
PAC 是用來改善高海拔疾病的症狀,爭取救援與存活時間,離開 PAC 後必須趕緊降低海拔、撤退下山,不可因為症狀改善而繼續行程。

PAC 能保護到有嚴重高山症的患者,也能保護到要上山搜救的搜救人員,目前全台山屋皆已放置 PAC。山上每個救命資源都很珍貴,所以,千萬別再把它當成廚餘桶來棄置垃圾,此舉不但會污染 PAC,造成艙體損壞,更可能會影響高山症患者活下來的機會。

c35f213fb939a506d0fec3aebad554be.jpg
本文經台灣野外地區緊急救護協會的黃國峰老師校閱審稿,內容撰寫盡所能讓大眾容易理解,歡迎分享出去,讓資源成為你身邊的支援。

📍 PAC 放置地點:https://reurl.cc/LMv1nK
📍 PAC 攜帶型加壓袋操作者訓練課程:https://reurl.cc/Okeq1R
📍 加壓加氧、高山安心計畫:https://youtu.be/g687COsmHn8
📍 近期新聞 ⟪走 O 聖發生高山症,30 歲女於三六九山莊緊急使用 PAC⟫: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wma/posts/5178639842234509
📍近期新聞 ⟪加壓艙又慘遭丟棄垃圾破壞⟫:https://www.facebook.com/doctor.on.the.mountain/posts/5475980909124706
📍台灣野外地區緊急救護協會近期將開設 TWMA「BLS基本救命術暨野外活動常見傷害與急救訓練」,歡迎前往了解: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wma/posts/5192530467512113

/

關於高山病,有六條「黃金鐵律」:

1. 在高海拔的任何病症,都應先假定是高山病(直到證明是別的疾病為止)。
2. 絕對不要帶著高海拔症狀繼續上升高度
3. 如果你覺得非常不舒服、症狀正在惡化、或是已經無法腳跟對腳尖走一直線,請立刻下降高度
4. 絕對不可以讓高山症病患落單,且陪伴者必須負責陪伴做緊急處置,或是協助下降高度。
5. 即使是醫療人員或緊急救護人員,也會發生高山病!
6. 即使是發生高海拔肺水腫或高海拔腦水腫的病患,也有可能在快速下降高度後完全恢復!

b992b90125648e5a57bf1859fec215e3.jpg

-

本文作者:魯蓓蓓(為 111/07/16 攜帶型加壓袋操作者訓練課程受訓學員)

作者簡介|我走進山裡,帶著故事與經驗出來。嗨!我是蓓蓓,熱愛帶隊與高山的登山嚮導,這裡會寫下我所學、所見與走過的路,期待也能觸動到你。

Instagram|@gohiking.today 帶你去爬山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