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艷馬里山》
從來沒有預期會到這條林道爬山,卻在原本計畫的地點因連假人潮太多,大夥兒決定撤退,各種意見紛紛冒出,但事先完全沒有想到會變更,在資訊不足的狀況下最後利嘉林道雀屏中選。
利嘉林道,全長 49 公里,原為伐木運材所開闢之林道,自1992年起停止天然林之砍伐後,現今林道只用於造林載運相關之用。此區生態豐富,鄰近有「利嘉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及「雙鬼湖自然保護區」,潮濕多霧,走在其中常是雲霧飄渺,彷如仙境。
利嘉(Ligavon)源自卑南族語,有「在肥沃的土地上長出茂盛的姑婆芋」之意,昔日是卑南族太巴六九社(Tamalakao)的獵場與農墾地。目前車行只可至11.5K鐵門前,之後只能步行。原本預計是登盆盆山,想不到17.5K有新崩塌的大落差,約80度的崩壁一洩千里,夥伴探路時鬆軟的土石一直滑落,加上濃霧籠罩,雖然以夥伴們的功力可以通過,但據說22K左右還有更大的崩壁,在路況未明下決定放棄。
我看著地圖時,竟然發現旁邊一座山有畫上紅虛線,看來是有山徑可以走,山名是「馬里山」,親切感油然而生,想起家鄉高雄有條馬里山溪,也有原住民的舊社馬里山部落,在台東竟然有座馬里山,我們決定改走這座山試試看。大家在沒有航跡、沒有充分資訊,沒有任何信號下,只有看到地圖上有線,推算了距離與落差,察看地形變化,帶了繩與刀就上山。
馬里山登山口在17.5K處,入口有藍天隊的牌子,右行是傳統路,左行是稜線路,兩線會在1480M左右的稜線會合,地圖上的虛線是傳統路徑,但我們去回都走稜線路。
東部的山野性十足,曾與山友走過木羅部山(附錄其下),一路砍芒草與黃藤,鑽伏地上或者跨越倒木像是障礙賽,是山行經驗特別難纏但又很有成就感的篇章。終年潮濕的氣候,加上拜訪者少,若真有路徑也很快被大自然回收,抱著要砍路的準備提刀上陣。一路上卻大感驚奇,竟然沿途布條充足,沒有迷路之虞,而路徑乾爽清楚,似乎有人整理過,但這座山沒有什麼知名度,是冷門山中的大冷門,想不到完全不用砍路,但仍保有野性之美。
一路上松羅垂掛,氤氳的霧氣讓石塊間、樹幹上,佈滿綠意盎然的苔蘚與地衣,蕨類及附生植物更是茂盛地恣意生長,充沛水氣的清新,巨木在轉角或偶然抬頭時對你粲然一笑,不論是掛滿綠色垂簾的松羅小徑,或者開闊舒爽的林下大道,都讓你頻頻駐足,而接近三角點前的山峰突如其來映入眼中的魔法森林,更是讓人驚嘆連連,一球一球奇形怪狀的苔蘚攀附在杜鵑林中,激發你的想像,這盈滿眼的綠、層次多變的綠、都似柔軟的觸手暖進了心坎裡,腳下富有彈性的豐厚落葉,像是果凍般Q彈,我想起了鴛鴦湖、大里仙山、紅石林道上的綠球精靈們,散落各地的魔法森林家族,在有限的特殊物候及地理環境下,才能造就一方美林,何其有幸能親臨其中。
沿途路徑變化多端,雖經過幾個較為危險的瘦稜或攀爬路段,但小心行走都算安全,尤其下坡時有些落差較大的石塊慎防濕滑,而上上下下的五個山頭,雖然起伏不大,但卻一次次折磨心智,意圖嚇退意志不堅的山行者。回程時我與兩位伙伴偏離路徑想多探探這片豐饒的山區,不知是獸徑或是獵人路,感覺有好多隱晦的路線,有看到廢棄的獵寮,更發現了珍貴稀有的金線蓮,這裡是保育類橙腹樹蛙的家,也是許多動植物的家,因為有豐富完整的林相,才能孕育更多的生物多樣性。
大自然是心靈的原鄉,愈荒野原始愈能感受到那強大的力量,但或許這片東部秘境因為有車輛管制,才能讓生態永續,開放與保育之間的拉扯,還有待人民素養提升才能鬆動。
馬里山
0911 17.5k 登山口開始
1120-1140 馬里山拍照休息
1350 回到17.5K登山口
野性 木羅部山
https://hiking.biji.co/index.php?q=review&act=info&review_id=16213